清代后妃杂识(出书版) 第63节
——————————
1《为呈明内廷主位宫分绣作活计用绒换红等项数目事》,嘉庆八年十二月十七日,档案号:05-08-002-000202-006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为呈明更换嘉庆九年内廷主位宫分绒斤数目事》,嘉庆九年十二月初十日,档案号:05-08-002-000010-0025,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于善浦:《清代帝后的归宿》,第180页。
4《为呈明内廷主位宫内拿来绒换去经斤两数目事》,嘉庆元年十二月初三日,档案号:05-08-002-000196-0058,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5《为呈明内廷主位宫分换去绒红数目事》,嘉庆三年十二月初三日,档案号:05-08-002-000198-0051,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体开始康复。结果到了当年九月,原本因气血双亏正在调养康复的玉贵人因受风寒而再次发病,依然是“血虚筋挛”。虽然太医急忙诊治,用心调治但并未奏效。十月初六日,玉贵人“脉息细小”,于初七日薨逝。1
八、“李贵人”
[概述]
关于仁宗后宫之中所谓的“李贵人”,最先是由张尔田在《清列朝后妃传稿》之中提出的。他指出:“案《会典贵人丧仪》内又载,嘉庆十年,芸贵人薨,礼仪与李贵人同。”“这一条是写在仁宗所有后宫主位之后,作为芸贵人的补充资料记入。之后,有学者在整理《清列朝后妃传稿》时,引此条为依据,认为仁宗还有一位后宫主位李贵人,先于芸贵人薨逝,所以芸贵人的丧仪即按照其标准办理。实际上,通过核对《会典》,即发现《会典》原文为:“嘉庆十年七月十九日,芸贵人薨。一应礼仪,与乾隆二十五年李贵人丧礼同。”“由此可知,此条内所谓的“李贵人”其实是乾隆二十五年薨逝并奉安泰陵妃园寝的世宗的后宫主位,而并非是仁宗之后宫。亦即可知,在仁宗的后宫之中,其实并无这样一位“李贵人”。
——————————
1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1册 ,第316—325页。
2张尔田:《清列朝后妃传稿》传下,第46页a、b。
3光绪朝《钦定大清会典》卷495,《续修四库全书》编纂委员会编:《续修四库全书》,第805册 ,第805页。
第十四章 清宣宗道光帝的后宫
清宣宗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宽定成皇帝,原名绵宁,满文作“mian ning”1,即位后更名旻宁。作为仁宗睿皇帝的第二子,生于乾隆四十七年八月初十日寅时,生母为孝淑睿皇后喜塔腊氏。嘉庆四年四月初十日,由仁宗秘密立为储嗣,缄置镯匣。嘉庆十八年九月,恩封为和硕智亲王。嘉庆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五日,仁宗病危,召集御前大臣、军机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等,公启镭匣,手宣朱谕,立为皇太子。同日,仁宗崩逝。同年八月二十七日,宣宗即位,改元道光。道光八年,张格尔之乱平定。道光二十年(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道光三十年正月十四日巳时崩,年六十九岁,在位三十年。同年四月,恭上尊谥曰效天符运立中体正至文圣武智勇仁慈俭勤孝敏成皇帝,庙号宣宗。咸丰二年三月初二日,奉安慕陵,升衬太庙、奉先殿。咸丰十一年十一月,加上宽定两字。
关于道光朝挑选八旗秀女的年届,已知在嘉庆朝的时候初选年届为嘉庆三年,以此计算下来,则道光朝第一次挑选八旗秀女应该是在道光二年,这也与档案中所显示的选秀记录相吻合。以道光二年为第一次计算,之后挑选八旗秀女的年届依次为道光五年(1825年)、道光八年、道光十一年、道光十四年、道光十七年、道光二十年、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道光二十六年、道光二十九年,共计十次。
根据目前的资料统计,清宣宗一生中有二十一位妻妾,其中有一些是藩邸时期娶纳的,也有一些是即位之后收入后宫的。谨按照成为宣宗妻妾的时间和方式,将宣宗的二十一位后宫主位分类综述如下。
——————————
1《近支名册》,乾隆四十九年写本,国家图书馆藏。
第一节 清宣宗道光帝的四位皇后
一、孝穆成皇后
[简介]
孝穆温厚庄肃端诚恪惠宽钦孚天裕圣成皇后,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承恩公、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都统布彦达赉之女。乾隆四十六年生。在乾隆六十年二月初七日参加八旗选秀,于二月十一日被高宗指与皇孙宣宗为嫡福晋。嘉庆元年十一月二十四日,行大婚礼,册封为皇子福晋。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崩,年二十八岁。嘉庆十六年十一月十七日,暂安王佐村园寝。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宣宗即位。同年九月十二日,追立为皇后。道光元年六月十二日,谥曰孝穆皇后。道光七年九月十三日,奉安东陵宝华峪地宫。道光八年,因东陵宝华峪地宫浸水,于道光九年(1829年)五月初四日移出,暂安隆恩殿。道光十五年八月二十日,奉移西陵龙泉峪。同年十二月十一日,奉安慕陵地宫。道光三十年九月二十二日,恭上尊谥曰孝穆温厚庄肃端诚孚天裕圣成皇后。咸丰二年三月,升衬太庙、奉先殿。咸丰十一年十月,加上恪惠两字。光绪元年(1875年)六月,加上宽钦两字。
[家族背景]
孝穆成皇后出身索和济巴颜系钮祜禄氏,与太宗元妃、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孝和睿皇后、仁宗恭顺皇贵妃等均属同一个大系内的弘毅公家族的一员,其家世可以参考她们各条。弘毅公家族内部分为十六房,根据房份不同,后裔的门第也有所不同,其中第十六房门第最高,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均出自这一房,孝穆成皇后也出自这一房。
清代弘毅公家族以传承一等果毅公爵位的支系为大宗,自遏必隆始,大宗爵位在遏必隆的几个儿子之间流转之后,固定由其第六子殷德一支承袭。殷德承袭公爵,仕至领侍卫内大臣,娶正白旗汉军总督董维国之女为妻,生有五子。第一子策楞,承袭公爵,仕至两广总督;第二子讷亲,也承袭公爵,仕至领侍卫内大臣、大学士;第三子阿敏尔图,承袭世管佐领,仕至吏部侍郎;第四子爱必达,承袭世管佐领,仕至云贵总督;第五子阿里衮,也承袭公爵,仕至两广总督、领侍卫内大臣。孝穆成皇后的祖父即是殷德的幼子阿里衮。
阿里衮娶正黄旗满洲总督马尔泰之妹瓜尔佳氏为妻,生有四子。第一子丰盛额,承袭一等果毅继勇公爵位,又因功加封一等子,仕至领侍卫内大臣,他将自己获得的一等子爵位传给四弟布颜达赉;第二子倭星额,仕至云磨使;第三子色克精额,承袭云骑尉,仕至三等侍卫;第四子布颜达赉,承袭兄长的一等子爵,以侍卫入仕,乾隆年间历任武备院卿、护军统领,在嘉庆年间则继续升迁,仕至户部尚书、总管内务府大臣、都统,在嘉庆六年病故。他的女儿就是孝穆成皇后。
布颜达赉的嫡妻是正黄旗满洲乌雅氏总督硕色之孙女,她与布颜达赉生有三个儿子和至少一个女儿。三子依次名为熙春、熙伦、熙敏,不过熙春和熙伦都早亡,只有熙敏长大成人,是孝穆成皇后的弟弟,他娶了和硕肃恭亲王永锡的第十女县主为嫡妻。
孝穆成皇后还有十二位姑母,多数都嫁给宗室王公,其中最小的一位姑母被指婚给高宗的幼子和硕庆僖亲王永璘为嫡福晋,她既是孝穆成皇后的本家姑母,也是孝穆成皇后夫家的婶母。除此之外,孝穆成皇后的四姑母嫁给和硕怡贤亲王之孙永蔓,三伯父色克精额的嫡妻则是雍乾时期名臣鄂尔泰的孙女,这都显示作为旗人世家里的名门弘毅公家族的大宗,孝穆成皇后家族拥有无可挑剔的门第。1
[入宫背景]
目前已知孝穆成皇后是在乾隆六十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并在这一年的选秀之中被高宗指婚给当时尚是皇孙的宣宗的。
根据档案,乾隆六十年二月的选秀从二月初七日开始。初七日挑选镶黄旗、镶蓝旗的秀女,初八日挑选正黄旗、镶白旗的秀女,初九日挑选正白旗、正红旗的秀女,初十日挑选镶红旗、正蓝旗的秀女,“四日内共记名秀女十三名”,其中有“镶黄旗满洲记名秀女五名”,孝穆成皇后即在其中。
——————————
1此段钮祜禄氏谱系,整理自《入旗满洲氏族通谱》《开国佐运功臣弘毅公家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二月十一日,被记名的十三名秀女再次参加挑选,最后结果,其中:两位指婚给皇孙,六位指婚给近派宗支,剩下的五位撂牌子。指婚给皇孙的两位,一位是“将镶黄旗翼贵佐领下参将翼贵之次女年二十一岁,指与贝勒绵懿为福晋”;另一位是“镶黄旗拱照佐领下副都统布彦达赖之女年十五岁,指与绵宁为福晋”。1后者即是孝穆成皇后。
在孝穆成皇后被指婚的乾隆六十年,宣宗的父亲仁宗已经被高宗私下确立为储君,并在当年九月初三日正式公布。当时仁宗的第一子穆郡王已经夭亡,第三子和硕惇恪亲王绵恺要在六月才能出生,所以仁宗这位“准皇嗣”的后继者只有第二子宣宗。高宗应该十分清楚,宣宗很有可能就是以后的皇帝,为其选择嫡福晋实际上即是选择皇后,自然非同寻常,这也是为何孝穆成皇后出身如此之高的一个原因。
[宫廷生活]
孝穆成皇后在嘉庆元年十一月嫁入宫中,之后在嘉庆十三年年初崩逝,在宫廷内生活了不到十二年。因为孝穆成皇后只是“潜邸”的皇后,所以关于她的记录并不多。从零星的记录来看,她比较受到仁宗和宣宗的尊重和喜爱。嘉庆六年正月,孝穆成皇后的父亲布颜达赉亡故,仁宗得到消息之后下达旨意:“二阿哥系布彦达赉之女婿,著于初五日前往代朕奠醊,并著二阿哥福晋即日亲往视殓……俟出殡之日,仍令福晋至伊家目送。”让孝穆成皇后做到了身为子女的孝义。
[封谥释义]
孝穆成皇后的主谥是“穆”,满文作“cibsonggo”3,意为“静穆”“景仰”。
二、孝慎成皇后
[简介]
孝慎敏肃哲顺和懿诚惠敦恪熙天诒圣成皇后,原正蓝旗汉军后抬镶黄旗汉军档记满洲佟佳氏,承恩公、杭州将军舒明阿之女。乾隆五十五年五月
——————————
1《验看秀女排单》,乾隆朝,档案号:05-08-005-000001-0033,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验看秀女排单》,乾隆朝,档案号:05-08-005-000001-003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2《仁宗睿皇帝实录》卷78,嘉庆六年正月辛巳条,《清实录》,第29册 ,第2页。
3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78页。
十七日生。在嘉庆十三年二月参加非常例的八旗选秀,于二月二十一日被仁宗指与宣宗为继福晋。同年十一月十六日,行初定礼。十二月十八日,行大婚礼,册封为皇子福晋。嘉庆十八年七月初三日,生第一女端悯固伦公主。嘉庆二十五年八月,宣宗即位,诏立为皇后。道光二年十一月十六日,以大学士长龄为正使,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为副使,册立为皇后。道光十三年四月患病,宣宗奉孝和睿皇后两次亲临看视。道光十三年四月二十九日申时崩,年四十四岁。同年七月二十四日,谥曰孝慎皇后。九月初三日,暂安田村。道光十五年十二月十一日,奉安慕陵。道光三十年九月二十二日,恭上尊谥曰孝慎敏肃哲顺和懿熙天诒圣成皇后。咸丰二年三月,升衬太庙、奉先殿。咸丰十一年十月,加上诚惠两字。光绪元年六月,加上敦恪两字。
[家族背景]
孝慎成皇后出身巴虎特克慎系佟佳氏,与孝康章皇后、孝懿仁皇后、圣祖您惠皇贵妃均为承恩公都统图赖的后代,其家世可以参考她们各条。图赖生有三子,第一子佟国纪早亡;第二子佟国纲承袭一等公,仕至都统,后来在康熙二十九年阵亡;第三子佟国维因孝懿仁皇后的缘故获封一等公,仕至领侍卫内大臣。孝慎成皇后即是佟国纲的四世孙女。
佟国纲的大宗后裔世袭公爵,佟国纲传子夸岱,仕至领侍卫内大臣、工部尚书。夸岱传子纳穆图,仕至都统。纳穆图传子嗣存,仕至散秩大臣。嗣存传子晋玺。晋玺早亡,传给承继的弟弟舒明阿。舒明阿承袭公爵之后,仕至散秩大臣、杭州将军、工部左侍郎,娶妻拜都氏,生有五子数女。第一子名为裕诚,后来承袭了原大宗承恩公的爵位,仕至大学士;第二子名为裕宽,后来承袭了孝慎成皇后带来的承恩侯爵位,仕至散秩大臣;第三子名为裕祥,仕至头等侍卫,他的女儿后来也入宫,即文宗的端恪皇贵妃;第四子名为裕瑞,仕至绥远城将军;第五子名为裕保,仕至御史。舒明阿的女儿里除一位为孝慎成皇后之外,已知还有两位,一位是奉恩镇国公奕梁的嫡夫人,奕梁是圣祖脉下淳王府的大宗;另一位是协办大学士、吏部尚书奕经的嫡妻,奕经是高宗的曾孙。
总体而言,孝慎成皇后与孝穆成皇后均出身自旗人世家的名门,门第均无可挑剔。不过,孝穆成皇后虽然是弘毅公府的“大宗”出身,但是孝穆成皇后的父亲布颜达赉并不是“大宗”,而是“大宗”的余子。1
[入宫背景]
嘉庆十三年正月二十一日,宣宗的原配福晋钮祜禄氏,也就是后来的孝穆成皇后崩逝。这位嫡福晋的“头七”刚过,仁宗便下达上谕:“现应给二阿哥续指福晋,著交户部将现在京八旗满洲、蒙古内外三品以上文武官员之女,未经选过、逾岁及现年十五岁者查明,于二月十七日送赴圆明园选看。其有带往外任者,毋庸令其来京。至此次已经选过者,下届选看之年,毋庸再行豫备选看。”2为宣宗寻找继室福晋。作为其结果,嘉庆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奉旨:“三等公舒明阿之女,著指与二阿哥,钦此。”3选出了孝慎成皇后。
嘉庆十三年时,宣宗已经被仁宗秘密立储,所以为宣宗寻找继室福晋实际上也就是选择以后大清国的皇后。故而,仁宗选择了出身可以与孝穆成皇后相比拟,同样出身名门巨室的孝穆成皇后,以符皇后之名。
[宫廷生活]
孝慎成皇后嫁给宣宗成为继福晋,并在嘉庆十八年生下了宣宗的第一女端悯固伦公主,可惜这位公主在嘉庆二十四年夭折。孝慎成皇后之后一直没有再生育。到了宣宗即位之后,孝穆成皇后作为继室福晋也就理所应当地成为正宫皇后,住在储秀宫。4根据宣宗在上谕中的说法,孝慎成皇后“事朕二十六年,柔嘉维则,孝敬无违。此宫中府中所共知者”。5可知孝慎成皇后受到宣宗相当的尊重。
根据清宫医案记载,孝穆成皇后从嘉庆二十一年开始患上咽喉疼痛,属于内有饮热,外有风癌。后来又患上消化系统的毛病,如便秘、食滞等。道光十二年(1832年)下半句,孝慎成皇后患病,病症为痰热,致使手脚麻木。到了道光十三年的四月,病情突然加剧,在四月二十四日,宣宗已经下旨,
——————————
1此段佟佳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满族佟氏史略》《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2《仁宗睿皇帝实录》卷191,嘉庆十三年正月乙丑条,《清实录》,第30册 ,第530页。
3《为奉旨三等公舒明阿之女指与二阿哥事致内务府》,嘉庆十三年二月二十一日,档案号:05-13-002-000094-0116,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2册 ,第671页。
5《宣宗成皇帝实录》卷236,道光十三年四月己巳条,《清实录》,第36册 ,第536页。
“现时皇后病重,如若事出……”1,为皇后预备后事。数日之后,孝慎成皇后崩逝。从其急剧发病到崩逝不过八日,所以清宫医案的研究者认为其死于“暴病”。2
孝慎成皇后崩逝之后,停灵在澹怀堂。档案中记录,宣宗几乎每天都亲自到梓宫前奠酒。释服之后,相关的启奠、大祭、满月、两月、百日、奉移启奠、二周年等行礼场合宣宗也都亲自奠酒,前前后后,亲奠达五六十次之多。这在清代帝后的情况中也是比较少见的,凸显了宣宗与孝慎成皇后的密切关系。
[封谥释义]
孝慎成皇后的主谥曰“慎”,满文作“olhoba”3,意为“谨慎”“小心”。
三、孝全成皇后
[简介]
孝全慈敬宽仁端悫安惠诚敏符天笃圣成皇后,原正红旗满洲后抬镶黄旗满洲钮祜禄氏,承恩侯、二等侍卫颐龄之女。嘉庆十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生。在道光二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于二月二十日被指定为全嫔,在同年十一月初二日入宫。道光三年二月十二日,诏晋为全妃。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以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为正使,内阁学士奕经为副使,册封为全妃。道光四年(1824年)八月初十日,诏晋为全贵妃。道光五年二月二十日,生第三女端顺固伦公主。同年四月十三日,以协办大学士、户部尚书英和为正使,礼部左侍郎汪守和为副使,册封为全贵妃。道光六年四月初六日,生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第四子奕詝,即文宗显皇帝。道光十三年八月十五日,诏晋为皇贵妃,摄六宫事,并预于明年十月册立为皇后。道光十四年十月十八日,以大学士长龄为正使,署礼部尚书奕颢为副使,册立为皇后。道光二十年正月十一日丑时崩,年三十三岁。同年四月初一日,谥曰孝全皇后。十一月初九日,奉安慕陵。道光三十年九月二十二日,恭上尊谥曰孝全慈敬宽仁端悫符天笃圣成皇后。咸丰二年三
——————————
1中国国家图书馆编:《中国国家图书馆藏清宫升平署档案集成》,第4册 ,第1991页。
2陈可冀主编:《清宫医案研究》,第1册 ,第327—361、438—494页。
3綦中明:《满语名号研究》,第80页。
月初七日,升衬太庙、奉先殿。咸丰十一年十月,加上安惠两字。光绪元年六月,加上诚敏两字。
[家族背景]
孝全成皇后出身正红旗满洲钮祜禄氏。钮祜禄氏是满洲巨姓之一,其中支系最繁、影响最大、最为知名的是索和济巴颜系。在索和济巴颜系之中,门第最高的一支为弘毅公额亦都家族,太宗元妃、孝昭仁皇后、圣祖温僖贵妃、高宗顺妃、高宗诚嫔、孝和睿皇后、仁宗恭顺皇贵妃等后宫主位均出身这一支系。而在索和济巴颜系的其他支系中,也有乾隆朝的宠臣和珅等名臣。
目前已经确定孝全成皇后家族并不属于弘毅公家族支系,但是在孝全成皇后于道光十四年被册立为皇后时,弘毅公府的几位重要外任官员均具折谢恩,其中提及:“圣主更施洪恩,将奴才萨迎阿同族之钮祜禄氏皇贵妃封为皇后。”1“现更施洪恩,将奴才同族之姓钮祜禄氏之皇贵妃册封,立为皇后。”2均只称“同族”,而并未提及具体血缘关系,似指其族份关系甚远。3故而,目前推定孝全成皇后家族可能出自索和济巴颜系,是弘毅公家族的同祖远亲。4关于其具体祖系信息,有待今后继续发掘史料。
孝全成皇后家族具体的祖系信息所知不多。根据已知的资料显示,孝全成皇后的家族原为正红旗满洲旗人,孝全成皇后的曾祖父名为成德,是健锐营前锋出身。健锐营是京旗的“外三营”之一,是专门从京旗城居的旗人内挑选门第较为普通却体格健壮的健儿所组成,主要为战场训练并提供云梯兵。在乾嘉时期,旗人世家的格局已经基本形成,世家子弟主要以门荫或
————————————
1《奏册封同族钮祜禄氏皇贵妃为皇后谢恩折》,道光十四年十二月十一日,档案号:03~0203-4148-01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原档案为满文,书中所用为作者自译。
2《奏册封同族钮祜禄氏皇贵妃为皇后谢恩折》,道光十五年正月初十日,档案号:03-0203-4148-050,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3谨按,一般情况下,呈递谢恩折的均为同族之人,而且在谢恩折中需写明血缘关系。如道光二年时,弘毅公府的后裔久福之女被封为贵人,即后来的祥妃钮祜禄氏。弘毅公府的和世泰具折谢恩,折内称:“奴才族叔原任员外郎久福之女经圣主施恩封为贵人”。可参见满文奏折,档案号:04-02-002-001140-0014,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
4谨按,在清代满洲巨姓之中,钮祜禄氏一姓较为特殊。一般而言,满洲巨姓内均有复杂的派系,相互之间并无共祖关系。而通过《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记载来看,清代钮祜禄氏至少有一半均出自索和济巴颜系,派系相对单一。这可能是弘毅公府为孝全成皇后册立为皇后具折谢恩的原因之一。当然,亦有可能孝全成皇后家族的确属于索和济巴颜系,只是目前所见的索和济巴颜系之谱牒内未有提及。
科举出仕,最差也是通过考取笔帖式出仕,极少以挑补兵缺的方式以在战阵立功而出仕,亦不大可能被迁到城外营房居住。成德出身兵丁阶级,正表明其家族门第比较普通。成德入伍之后从征各地,均立有战功,被提拔为武官,历任蓝翎长、前锋校、游击、参将、副将、总兵、提督,在乾隆朝末期仕至成都将军,是当时比较著名的武臣,并得到了图形紫光阁的荣耀1,门第便得以迅速提升。成德生有四子,其中第四子名为穆克登布,由粘杆处蓝翎侍卫入仕,历任三等侍卫、游击、参将、副将、总兵,屡立战功。嘉庆八年时,穆克登布作为甘肃提督参与平定川地叛乱,在从征过程中战死,被追封为二等男爵。这个爵位交给穆克登布之子颐龄承袭,颐龄便是孝全成皇后的父亲。
经过了两代人的军旅拼搏,第三代的颐龄以承袭世爵的方式出仕,这时其家族已经从军旅出身的新官僚向世家身份转换。颐龄入仕之后,在嘉庆十六年出任乾清门二等侍卫,在嘉庆十九年病故。其嫡妻为乌雅氏,孝全成皇后即是由乌雅氏所出的。根据世袭谱档显示,颐龄生前没有留下成年的男嗣,所以在他去世之后,族中给他过继了养子,名为恩绪。由此推断,孝全成皇后有可能是颐龄的独生女。后来,由于孝全成皇后被册立为皇后,其家族由正红旗满洲抬入镶黄旗满洲,赏赐之承恩公爵位则由恩绪的后代承袭。
根据一些野史的说法,称孝全成皇后幼年居住在苏州。清代旗人身属旗籍,一般不能随便离开居住地。若前往内省居住,一般是作为外任官员家属随任前往。孝全成皇后的曾祖父成德虽然在乾嘉之际曾经署理杭州将军,但是其去世于嘉庆九年,当时孝全成皇后尚未出生。祖父穆克登布于嘉庆八年战死在甘肃提督任上,更不可能带孝全成皇后去苏州。至于孝全成皇后的父亲颐龄,在嘉庆十六年的时候在京任乾清门侍卫,孝全成皇后只有四岁。嘉庆十九年颐龄故去,孝全成皇后七岁。在这种背景之下,说孝全成皇后幼年在苏州长大,可信度是比较低的。2
——————————
1谨按,清高宗曾让官方绘制一些立有显著军功之臣子的画像,悬挂在紫光阁之中,即“图形紫光阁”,是罕见的恩荣之一。
2此段钮祜禄氏谱系,整理自《八旗满洲氏族通谱》《清代谱牒档案(缩微胶卷)》《八旗通志初集》《钦定八旗通志》《爱新觉罗宗谱》。
[入宫背景]
根据档案,道光二年二月二十日奉旨:“原任男爵颐龄之女,著为全嫔。”1可见,孝全成皇后是在道光二年二月参加八旗选秀,也就是在道光朝第一届选秀中被选中,指定为全嫔,并于同年十一月初二日辰时入宫。2与其同一批入宫的还有三位秀女,分别是祥妃钮祜禄氏、常妃赫舍里氏和睦答应赫舍里氏。
[宫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