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商(出书版) 第28节
纣王应该是对周昌产生了怀疑,故而这个老酋长需要证明自己没 有二心,不然,周昌的下场很可能和献祭的人牲一样。比如,《易经》 中讼卦的内容,就全都是关于周昌遭遇的一场官司的。“讼”,即官司、 狱讼之意。此卦很可能是周昌对美里囚禁过程的回顾,但内容多隐晦, 遭遇诉讼的原因更不清楚。
该卦的卦辞是:“有孚,窒惕,中吉,终凶。利见大人,不利涉 大川。”“有孚”是《易经》中常见的内容,意为有所俘获。“窒惕”, 意为因闭塞而产生恐惧。5 “中吉”和“终凶”,应该是说中间阶段有 些吉利,但最终的结果凶险。“利见大人”,可能是指周昌在关中参见 箕子和纣王,但“不利涉大川”,也即渡过大河(黄河)是不吉利的, 这可能是指后悔来殷都。
《史记》记载,周昌被囚禁的地方是美里,但没介绍具体方位。 更晚的史书说,羡里在殷都以南上百里的今河南省汤阴县,6但并没 有其他文献旁证,也没有在汤阴发现商代的典型遗址。
从《易经》的文本看,周昌被囚禁之地应该距离人祭场很近。商 代的大规模人祭场在殷都王陵祭祀区,位于阻河北岸,和南岸宫殿区 遥遥相望,所以,这是美里所在方位的一种可能。另一种可能是,纣 王还在殷都周边修建了许多离宫别馆,不排除其中有新的祭祀场和关 押人牲的监区,只不过尚未被考古发现。
《易经》的很多内容都和周昌的囚禁生活有关。对他来说,这是 最为惶惧的一段日子,而监禁中的闲暇,则促其潜心研究六十四卦占 算之术。六十四卦只是数字运算,用草棍和土块等最简单的计数工具 就可以进行。周昌密切地关注牢狱生活中的各种事件,不仅试图占算
其吉凶含义,还要验证六十四卦占算体系是否灵验,并对其规则进行 完善。因此,这段生活被周昌比较详细地记载了下来。
地牢中的人肉餐
《易经》的坎卦是关于牢狱生活的。坎,古人注解为“坎陷”,即 挖掘的壕沟或地洞。六十四卦中的坎,是两个八卦的坎卦三相重叠, 所以卦名叫“习坎”。习是两重之意,《彖辞传》解释为“重险”,即 两重险阻,7可能是指监狱外还有两道壕沟起隔离作用。
习坎:有孚,维心,亨。行有尚。
初六:习坎,入于坎客。凶。
九二:坎有险,求小得。
六三:来之坎,坎险且枕。入于坎客,勿用。
六四:樽酒餐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
九五:坎不盈,祗既平。无咎。
上六:系用徽.健,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
上六爻曰:“系用徽置于丛棘,三岁不得。凶。”这是说被人 用绳索捆绑起来,关进荆棘丛环绕的监狱,三年无法脱身,结局凶险。 看来包围着监区的不仅有壕沟,还有荆棘丛。
初六爻曰:“习坎,人于坎客。凶。”“坎客”,说明牢房是很深的 地穴o殷墟考古发现过很多较深的储藏窖穴,往往宽一米多,深五六米, 而关押犯人的可能会更宽大一些,并在地面加盖屋顶,有窗户给窖穴 内的犯人投放食物。
虽然牢房和监区防卫森严,但周昌可能通过某种方式贿赂了看 守,能满足一些小需求,所以九二爻日:“坎有险,求小得。”险,可 能是地牢陡直,难以攀爬。六三爻也是类似内容:“来之坎坎,险且枕。 人于坎客,勿用。” 意为被投入陡而深的地牢之中,心中惊惶不安, 看不到获释的希望。
六四爻曰:“樽酒簇贰,用缶,纳约自牖。终无咎。”这应该是说 曾有人来探望周昌,还送来了一罐酒(樽酒)和两陶盆食物(箧贰)。 这些酒食被装在一个大陶罐(缶)中,从窗户放进地牢,可能是用绳 子系着放下去的,但没有记载送餐人的信息。
九五爻有“坎不盈”,可能是说没有逃走的机会;但如果想好应 对的口供,也能平安,所以“祗既平。无咎”。9
以上是坎卦各爻辞,但卦辞却反映了有俘虏被挖心献祭:“习 坎:有孚,维心,亨。”这名俘虏应该就是被关押的囚徒,或者说, 关押周昌的这座差里监牢本就是囚禁备用人牲的场所。目睹这些 惨剧时,周昌认为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免招来灾难,所 以“行有尚”。10
和坎卦类似,噬嗑卦也是关于牢狱生活的记录。噬嗑,意思是吃 东西,但含在嘴里尚未下咽,或者难以下咽。该卦的内容都是关于在 狱中吃饭的。
噬嗑:亨。利用狱。
初九:履校,灭趾,无咎。
六二:噬肤,灭鼻,无咎。
六三: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
九四:噬干脚,得金矢。利艰,贞吉。
六五:噬干肉,得黄金。贞厉,无咎。
上九:何校,灭耳,凶。
卦辞曰:“亨。利用狱。”是说占算入狱的前途,结果顺利。该卦 的六爻中,有三个爻有佩戴刑具和受刑的内容。
初九爻有“履校,灭趾”,是说有人脚上戴着刑具,然后被砍掉了脚。 “校”是木头刑具,“屣”是穿在脚上,说明是木脚镣。此爻的结局是 “无咎”,没有灾难。这应当不是指被砍脚的人,而是目睹并占算此事 的周昌本人。
上九爻曰:“何校,灭耳,凶。”是说有人脖子上戴着刑具,然后 被割掉了耳朵,凶。“何校”,意为把木头做的枷扛在肩上。
六二爻的“灭鼻”,是指有人被割掉了鼻子;而且,此爻中还出 现了 “噬肤”,指吃肉皮。
六三爻曰:“噬腊肉,遇毒。小吝,无咎是说吃腊肉而发生食 物中毒,有些小麻烦,但没大灾难。看来,吃东西的是周昌本人。
在牢狱中能吃到肉,似乎颇为奢侈。但九四爻则开始透露吃的 是什么肉:
噬干脯,得金矢。利艰贞,吉。
“脏”是骨头上的干肉;“得金矢”,是说居然吃出了铜箭头。这很可 能说的是被射死的人牲的主要部位被烹饪献祭,下脚料(肉皮和筋 骨等)则被送到监所充作犯人的食物,而且给犯人(候补人牲)吃 的都是干肉,没有经过烹饪。“利艰贞,吉”则是说这一爻适合用来 占算艰辛的生活,结果是吉利。
到六五爻,内容还是吃干肉:“噬干肉,得黄金。”黄金指黄色的 铜,应是被杀者身上佩戴的某种小铜饰。
刑罚与杀祭
《易经》的困卦也是关于牢狱生活的。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九二:困于酒食,朱缓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六三:困于石,据于美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九五:制刖,困于赤线,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上六:困于葛嘉,于躺嘘。日动悔,有悔。征吉。
初六爻曰:“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株木,可能是 指用来打人的木棍,“臀困于株木”,则是说臀部被打得很惨。前述垢、 夬两卦有“臀无肤,其行次且“(臀部被打得皮开肉绽,走路困难), 和此爻内容接近。“人于幽谷,三岁不觌”,是说被关押在地牢中三年 见不到想见的人。从这句再联系坎卦的“系用徽置于丛棘,三岁 不得",说明周昌可能被关押了三年之久。
《左传》曾有一处说:“纣囚文王七年。”“这属于春秋晚期的传 说版本,和三年相差很多。考虑到周昌被囚前后都生活在殷都,这里 也可能是说周昌总共在殷都待了七年,其中包括三年的牢狱时光。
六三爻曰:“困于石,据于疾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石 头和疾藜应当是监所的隔离设施,但“人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知何意, 因为周昌获释回到周原后,其妻子大姒仍在世。也许这里是说他刚回 到周原时,家中曾发生某些变故,家人不得不避祸在外。
还可以对照讼卦的九二爻:“不克讼,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无管。” “不克讼”,是说审讯中辩护不成功,被监禁;“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 则是说释放后回家,发现自己统治的民众有三百户逃亡。可能讼卦 九二爻和困卦六三爻说的是同一件事。
上六爻的第一句是:“困于葛篇,于箱脸。”葛篇和前面出现过的 疾藜、丛棘类似,都是起隔绝作用的荆棘;箱鹿,指的是惊惶不安的 样子,和前面的坎卦意思相同。第二句是:"曰动悔,有悔。征吉。” 根据孔颖达的解释,这是有人劝告周昌:应当悔罪,认错;最后的结 果是吉利的。从常识判断,周昌肯定不会承认自己有谋逆的想法,但 他可能需要承认一点轻微小罪来换取开恩释放。
除了在地牢内的生活,《易经》里还有囚犯被押送到监所的记载。 困卦九四爻曰:“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这是说被装在车上 的铜囚笼里。“徐徐”,是车行驶得很慢;“吝”,孔颖达解释为“可耻 可恨”;不过最后的结局是“有终”,坏运气总有过去的时候。这里可 以对照大有卦的九二爻:“大车以载。有攸往,无咎。”大车是牛拉的 货车,而非马拉的快速轻车,可能装了铜囚笼而成为“金车”,然后“有 攸往,无咎”,意思是,此行没有大灾难。
九二爻的内容更复杂。第一句是:“困于酒食,朱级方来,利用 享祀」据孔颖达注解,“缓”是祭祀时穿的衣服,朱级就是穿红色祭 服的祭司。“但“困于酒食”有点不好解释,因为其他的“困于”都 是和监禁、刑罚有关的设施。这里说的有可能是给人牲的最后一餐, 因其要成为诸神的祭品,应当吃点好的,但人牲不怎么会有心情吃, 所以也是“困”。然后,“利用享祀”,也就是适合献祭的时间要到了。
九五爻的内容与之类似」剧刖,困于赤级,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剿刖,是指被割掉鼻子和砍掉脚的人,故而这句是说噬嗑卦中被“灭 趾”“灭耳”的人将被杀死献祭。“赤绒”和上述朱级一样,都是穿红 衣的祭司。“乃徐有说”,就是慢慢变得开心。”也许,这是描述有些 人牲在喝醉之后的解脱状态,而这种比较开心的人牲肯定更适合用来 献祭,所以叫“利用祭祀”。
商人的祭祀坑中经常有被砍掉小腿的人牲尸骨,所谓“刖”;至 于割掉鼻子的“鼻『',则不见痕迹。不过,考古发掘出的人牲往往经 过肢解、剁去手指和脚趾等折磨,正和此条爻辞呼应。
困卦的卦辞是:“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意为,举 行祭祀,如果是占算和大人物有关的事,结果吉利,没有灾祸,有些 话没有被相信。至于这些没被相信的话是周昌自己的辩护词,还是告 发者一方的言辞,就不太好判断了。14
在殷都期间,周昌也能观摩一些商人杀俘献祭的仪式,而当他作 为一名候选人牲被囚禁在美里,见到的自然更多。这些恐怖的经历也 被他隐晦地写入了《易经》之中。
比如剥卦。剥的意思是剥皮,它的甲骨文字形是一只悬挂起来 的兽,一把刀正在剥它的皮。该卦的卦辞是“不利有攸往”,即此行 不吉利。
剥:不利有攸往。
初六:剥床以足,蔑,贞凶。
六二:剥床以辨,蔑,贞凶。
六三:剥之,无咎。
六四:剥床以肤,凶。
六五: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
上九:硕果不食,君子得舆,小人剥庐。
“剥床以足,蔑”,是说在案板上割下了人牲的脚。床的本意是睡 觉的床榻,这里是屠剥人牲的案板;“蔑”,孔颖达注为“削也”,甲 骨文的字形是用戈砍人的两脚,被砍的人瞪大眼睛张望。这是一种先 把脚砍下的杀人祭祀方式。一块牛肋骨的中段卜辞为:“戊有蔑羌。” (《合集》6610)或是钺的本字,这里可能是指执行蔑祭的人。
《合集》6610
剥卦中这些可怕的内容应该跟此卦的卦形有关,ii正是架起来的 案板形状。
六二爻“剥床以辨”中的“辨二王弼的注解是“足之上也”,即 小腿部分被割开;六三爻的“剥之”,应当是说切下脚和小腿之后, 开始剥躯干的皮;六四爻的“剥床以肤”,是说在案板上剥下了人皮。
六五爻“贯鱼以宫人宠”中的“贯鱼”,字意是用鱼叉捕鱼,这 里是人名,全句的意思是说,贯鱼是宫人(宦官),受到王的宠爱。 这可能是周昌结识的商王宫廷内侍,借助他也许有脱离牢狱的机会。
上九爻的“硕果不食”,是说树上的果子长大了还没有被吃掉。 这应该是指周昌庆幸自己没有遭到前述人牲的命运。15 “君子得舆, 小人剥庐”,则意为君子得到马车,小人在草棚下被剥剔骨肉。这似 乎是说身份地位的差别导致命运不同。
苏妲己的另一面
在周昌被囚的过程中,他的儿子们可能也找到了探视的机会。
损卦的卦辞日:“利有攸往,曷之,用二餐,可用享。”即出行有利, 去探访的话,用两个箧的食物是可以的。联系前述关于牢狱生活的 坎卦中说到有人探访周昌并带来了 “樽酒、盆贰”,似乎说的是同一 件事。
美里囚禁中的周昌虽沉迷于《易经》推演,但其中并没有让他 获释的秘诀,最终还是要靠他的臣僚和家人的努力。《史记o殷本纪》 载,周昌手下的阂天等人收集了各种宝物和美女进贡给商王,如“有 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等,以及散宜生物色的“黑豹”, 并说纣王收到后很开心,立即下令释放了周昌:“此一物足以释西伯, 况其多乎!“(《太平御览》卷八九二引皇甫谧《帝王世纪》)
对此,春秋时的人还有一种更戏剧性的说法:“纣囚文王七年, 诸侯皆从之囚,纣于是乎惧而归之。”说周昌被纣王囚禁七年,各地 诸侯皆同情他,纷纷赶来要求一起接受囚禁,结果纣王压力很大,只 好释放周昌,让他回了周邦。(《左传o襄公三十一年》)
以上这两种叙事,因果关系都很简单,而且有后世加工的成分。 从当时的现实情况看,纣王对西土没有太大兴趣,所以只要那里不发 生叛乱,能定期送人牲到殷都,维持现状是比较好的方案。后世史书 虽把纣王描绘成一个荒唐彻底、残暴无比的末代之君,但也强调了他 的过人之处。《史记o殷本纪》有载:“帝纣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 力过人,手格猛兽。”然而,他的缺点可能也正在于此:过于自信, 认为世人能力皆不如己,从不听取别人的意见,哪怕做错的事情,他 也有给自己辩解的才能,正所谓:“知(智)足以距(拒)谏,言足 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对周族来说,纣王的狂妄也有好处,这便是只要不引起他的警觉, 就还有希望。而且,周昌当时已年过半百,按古人的标准已算高寿, 因此,周族的未来主要还得看周昌已经成年的儿子们,特别是他的继 承人伯邑考是否可以让纣王安心。
此时的周族,有周昌的夫人大姒,两位弟弟虢仲和虢叔,以及长 期为周族担任管家的“太保”召公爽家族,他们足以保持周邦稳定。 散宜生等外来臣僚的作用,则主要是打探商朝以及东方列国的信息, 为营救周昌提出建议。只进贡礼物显然不够,文王的儿子们还需要找 机会去殷都当面向纣王求情。
关于周昌在殷都的遭遇,古书记载较多,但从未提及他的儿子们。 文王最年长的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伯邑考、武王周发、周公旦、管叔 周鲜。从常识推测,当周昌获准前往殷都时,因长子伯邑考要代理周 族事务,周昌或许带上了另一个儿子出行;而当他被捕的消息传回周 原,伯邑考和两个弟弟应该也会带着行贿的礼物赶往殷都。
只是这段经历过于惨痛,后世周人讳莫如深,故缺乏记载。不过, 商朝终结之后的一些事情,暗示了周昌诸子是如何找到门路求见纣王 的。当时,商朝的附庸小邦中有个苏国,可能在黄河北岸,今河南省 焦作市一带,国君名叫苏忿生。周灭商之后,武王任命苏忿生担任周 朝的司寇,主管王朝刑法:“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温为 司寇。” 16史家以往很少注意这个任命。当然,它也很难解释,因为 苏国和周邦本没有任何瓜葛。
进一步的信息是,著名的纣王宠妃苏妲己就来自苏国。《史记》说, 纣王曾讨伐苏国,苏国国君被迫将公主妲己进献商纣,结果妲己成了 纣王宠妃。这个被迫贡女的说法,可能只是为了突出商纣好战且好色 的独夫形象,未必可靠,但妲己确实来自苏国。这个家族,己姓,苏氏, 苏忿生可能是妲己的兄弟。
看来,有一种可能是,伯邑考到达殷都后,先是和苏忿生家族建 立了联系,并通过苏妲己见到了纣王,最终使父亲获释。
如前文所述,剥卦六五爻曾说:“贯鱼以宫人宠,无不利。”这里 说的宫内宦官贯鱼到牢狱探访文王可能就是苏妲己授意的。在后世的 演义文学中,苏妲己是可怕的狐狸精,一心谋害周昌,而真实的历史 很可能是,苏妲己才是让周昌获释出狱的关键因素。
这段恩情对于周族非常重要,妲己虽背负诸多恶名而死,但周人 夺取天下之后,武王还是重用了她的家人。纣王自杀后,商朝并未完 全灭亡,周武王指定了纣王的儿子武庚(禄父)继续在殷都担任商王。 这个武庚很可能就是苏妲己生的。周人对苏氏家族的倚重,和后世的 演义文学可谓大相径庭。
接下来,我们再看《易经》中的观卦,记录的可能就是周昌诸子 初到殷都时四处打探门路的情景。
“观”本身就是探查和审视之意。虽然卦辞“盥而不荐,有孚颛 若”说的是周昌对献祭仪式的回忆,但之后的六条爻辞却都是和他 的官司有关的。
初六爻曰:“童观,小人无咎,君子吝。”说的是据童子(周昌的 儿子)观察,小人没有麻烦,但君子受委屈。
六二爻曰:观,利女贞。”说的是从门缝偷偷地观察,如果占 算女子之事,顺利。
六三爻曰:“观我生,进退。”说的是观察我的生命前途是进还是退o
六四爻曰:“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说的是观察(商朝)国都 的荣耀,去拜见王是有利的。
九五爻曰:“观我生,君子无咎。”说的是观察我的生命,君子(我 本人)没什么罪过。
上九爻曰:“观其生,君子无咎。”说的是观察对方(也许是纣王) 的生命,君子(我本人)没什么罪过。
周昌这次似乎因祸得福,伯邑考受到了纣王青睐,在殷都宫廷 里担任质子,并给纣王驾驶马车:“质于殷,为纣御。”(《太平御览》卷 八四引《帝王世纪》)要知道在商周时期,凡为王驾车的人,地位都很高。 作战之前,统帅经常占卜选择御者,因为这个职务能决定王的安危生 死。周人在豳地-碾子坡时期就熟悉养马,迁居周原后又从商朝引进 了马车,所以伯邑考擅长驾驭马车是很自然的。
至于周昌,他在狱中修炼的易卦占算能力,此时则在商人上层引 起关注,经常有显贵请他算命。《易经》的六十四卦体系不涉及沟通 鬼神和先王之类,不仅避免了僭越之嫌,而且解释空间也大。周昌又 是来自西土的异族酋长,这种陌生的身份也可能会使商人对其颇有新 鲜感。
比如蒙卦的卦辞曰:“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初筮告,再三渎, 渎则不告。”是说不是我去求这个傻孩子(童蒙),是这个傻孩子来求 我;第一次,我会给他占筮,告诉他结果;如果他不满意,还第二次、 第三次找我,这就是不尊重我的职业,我不会再替他算。
这位请周昌算卦的孩子肯定不是周族人,他们没人敢如此烦劳老 族长,所以只能是殷都王族中人。而灭商后,武王任命纣王的儿子武 庚继续担任商王,可能也与在殷都期间少年武庚已经和周昌父子有频 繁交往并结下私人交情有关。
《易经》中,周昌曾多次记载自己受纣王赏赐。在当时,纣王是 天下共主,唯一的王者,《易经》中的“王”和“大人”以及“大君”, 应该主要指纣王,而非作者周昌。比如,“王假有家” “ “王假有庙” 点 以及“受兹介福,于其王母",i'这句应该是说从王的先母那里获得大 福佑,看来周昌曾随商王祭祀某些先妣。
此外,周昌父子可能在殷都还有过婚事,只是限于商人的习惯法, 他们不大可能和商族通婚,却可以和挚国、莘国以及苏国这类非商王 血统的藩属之国联姻,而且生活在殷都的异邦君长和显贵很多,亲事 谈起来也比较方便。当然,妻和妾的地位差异很大,正夫人要门当户 对,妾则要找地位低的。比如,大过卦九二爻曰:“枯杨生糅,老夫 得其女妻。”这可能说的就是周昌纳妾(老夫娶少女)。九五爻则相反, 是少男被老妇所娶,应是上门女婿:“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这 可能说的是周昌某个儿子的婚事,女方虽老,但身份颇高,为了扩大 同盟,只能攀附这门亲事。
更重要的是,被囚美里期间,周昌还从易卦占算体系中获得了神 启:商朝的统治不会永远延续下去,周族很有可能会取代它。这是《易 经》创作的起点,林林总总的细微事件背后,隐藏着周昌一心要寻找 的翦商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