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牛圣婴:“这是早开的李花,路上来看你时,我看树上开得好就折下给你带过来了。”
他拿起花枝递给阿萍,等她接过了又说:“现在只能送你些普通的凡花,等以后我修为涨了,我再给你送个不一样的。”
阿萍听他话里有话,问:“什么不一样?”
他显然是在心里做了准备的,听阿萍又问话了,眼角眉梢都勾勒出一些期待的美好,眼中晶亮亮地望着阿萍,语气里都带着笑音:“自是你有,其他人都没有的花。”
阿萍瞧着牛圣婴的表情,感觉自己也染上了他的喜悦,笑着答:“那我就日日期待着这花的到来了。”
一人一妖望着对方都笑了出来,此时的喜悦直接又纯白,挥去了先前滑稽与欲望交错的颜色。
彼此在几句平常的细语温声的交流中,两颗心动了动,靠近了些。
一缕淡淡的情绪流转在一人一妖的心头,像是河水中被轻缓的水流送入蚌壳中的细沙,在心内柔软处慢慢的摩挲,柔柔的滚动。最后被自身的感受包裹着收藏入深处,滋养着爱情幼苗细弱的根系。
以前如大火烹制的激烈情绪,比着现在小火蒸腾的温柔,牛圣婴也品出了些以前从未尝到过的隐秘快乐。
他想,和阿萍相处无论是快是慢的节奏,他都是快活的。
牛圣婴越发觉得阿萍入道修行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这样他才能跟着她的节奏慢起来,去尝试些不一样的东西。
他有点多和她待一会儿,左磨蹭地右磨蹭,最终等地上的血迹擦干了,该说的话也全都说完了,还是到了离开的时候。牛圣婴知道现在他和阿萍的关系,还没到阿萍愿意让他留下一起过夜,他起身告辞离开时便又勾了勾阿萍的手。
阿萍目送小牛精从窗户翻走离开后,翻出一个空花瓶,把他送来的花枝插进了花瓶里养护。
他这次摘的花枝大小倒是合适,阿萍在心里偷笑着,想比起上次小男孩般示好的大抱花枝,这次的细长小小一支,倒真有情郎赠花的趣味。
刚安置好花枝,阿萍就听见门外的敲门声和阿妈古兰的说话声,她连忙赶到门口开门。
和母亲在睡前聊了会儿天,晚上睡觉时觉得自己该见的人和想不到能见到的妖,都在一天内见齐全的阿萍,她夜里好眠睡得极香。
而她没想到的是先前告辞离开了的小牛精牛圣婴,他其实并没有离开,则是躺在她屋地的瓦上翘着腿看星星。
牛圣婴明面上和阿萍告别离开了禾城,实际上他却想看看她成天在城中会忙些什么?
那些繁琐的俗事为什么没有耽误她的修行,她的道到底是什么样的?
这些那些在阿萍身上的迷题,牛圣婴都很好奇。
不同于阿萍礼貌性地避开对于他修行的好奇,牛圣婴对待阿萍,在她身上他始终充斥着旺盛的掌控欲,从逐渐的禁锢发展到现今的理解,牛圣婴身上根本的习性从未改变。
不过,好的是他进步了的一点,就在于他学会了尊重阿萍,能把她口中的不字听入耳。
牛圣婴确认自己往后几百年都会在火焰山打磨自己的道后,他就很关心阿萍的道。
左右他在禾城待上个一两月也不耽误他修行,他也就顺从自己的心愿,在无外来者打扰的角度去观察阿萍,悄无声息地。
想到这里,躺在屋地上看星星的牛圣婴差点没笑出声。
他想她的好阿萍要是知道了自己现在的举动,怕是又要骂他了,说不定还会打他?
除开她手上那双剑,牛圣婴吃不消以外,要光是巴掌什么的,他现在也能从中品出些特别的滋味。
在等待天亮的夜里,望月观星消磨时间,牛圣婴偶尔也会眯上那么一小会。他想着阿萍是个喜欢睡懒觉的人,他放松精神也没事,可谁知道才半夜下面的房间里就出现了细碎的动静。
他睁大眼睛一听,却发现这是阿萍起床梳洗的动静。
等等,现在是寅时啊,她起这么早干什么?!
第81章
阿萍是个说起就能起,说睡也能睡的人,从前世的时候就是这样。
忙得时候,她制定了什么时间起床就能什么时间起床,极限压缩自己睡眠的时间。闲的时候,她也能完全躺下去,在床上一天待十几个小时也不是问题。
目前禾城百废待兴,阿萍属于是每日睁眼时闭眼前心里都堆积着一堆事情。
不习惯日程拥挤的人,恨不得有个时光加速器,好更快些恢复自己日程表上的空荡。
阿萍回到禾城休息的第二天,她就按照自己在深山修行的作息,在天还没亮时就起床了。
没惊动任何人,阿萍动作极轻的洗漱完,就换上了旧衣带上些辅助工具,就出了房间。
昨天刚回城,很多事物只是梳理了一遍,没有细看。阿萍这会儿要办的第一件事,就是她心心念念的肥料事件。
原先在冬日前,阿萍她还打算拿豆渣发酵后作为肥料使用。因为冬日空间密闭,空气流转差,粪肥滋生细菌过多太不卫生了。
谁知道她刚提出这个想法就被淑娘委婉地提点后打消了念头。
豆渣也是可以食用的,老百姓们舍不得浪费粮食。
这个理由一下就说服了阿萍,她想豆渣肥料这件事,还是要等百姓们富裕了再提出来。那时候再提倡着豆渣养猪,大概也是能行的。
豆渣是不能用了,禾城目前制作的肥料有三种。
一种,是阿萍前世看隔壁寝室的同学在现代肥料之外,自己堆积的叶肥。一种,是这个时代老百姓做的人粪和畜生肥。最后一种则是她前世在小区里看老太太们为了养花做的肥料,用着些厨余垃圾列如鸡蛋壳果皮菜帮子做的养花肥料。
老百姓们做的传统肥料,阿萍插不了手,她主要管的是她让人制作的那两种肥料。
众所周知,肥料的制作过程需要发酵,换做个更明显的字眼形容,那就是沤。
有了这个过程,堆积肥料的屋子院落中的味道都不算好。阿萍可以说是皱着眉进去视察的。
她先看的肥料是叶肥,脑中关于叶肥制造过程的记忆有些模糊,但大体步骤她都还记得,于是她在院中的角落和房中的缸内都有制作,总共做了一坑两缸三个实验组。
叶肥大概的制作过程,第一步是收集数量可观的树叶草枝,把它们切碎堆积在一处干净的存放地。第二步是往碎树叶堆里加水,让树叶堆保持一定的湿润,却不可加多水以免过度发酵变成腐烂的垃圾。第三步就是向里面加入作用类似催化剂的其他有机物,像是木屑、牲畜尿液、厨余垃圾等物,之后记得隔断时间翻动树叶堆,让树叶堆内外上下的温度湿度都保持均匀。以上就是制作叶肥的基本步骤。
没有实验室的环境,在看不到微生物活动的当下,阿萍只能靠自己去估摸着肥料发酵的过程,一坑两缸三个实验组,她都用不同的方式培育叶肥。
一号缸和二号缸,放在室内避光,三号坑暴露在自然光下。
一号缸和三号坑翻动频率稳定,且都加入了其他有机物当催化剂,二号缸则没有,它翻动频率低于前两个,且没有加入其他有机物,还比它们都加了些水。
三号坑的通风比一号、二号缸要好,肥堆也比它们多。
不同条件下的三个对照组准备好了。
阿萍也清楚大学生种地笑料百出的故事,她是个养牛的还被牛撅过几次,种地这方面出些滑稽故事,她心里是有准备的。
进了放置肥料的远门中,阿萍先去视察了一号坑。她用木板搅动叶肥堆去看它的颜色,然后又伸手去拿上一点肥料在手中捏搓感受叶肥的质感。接下来的一号缸、二号缸,阿萍洗干净手后重复了上下两次步骤去检查。
最后她得出的结论是院中的三号坑中叶肥发酵结果最好,气味、颜色、触感都在预料之中。一号缸内的叶肥发酵得满,但总体上也没错,二号缸内的叶肥有腐烂的痕迹,在三个实验组中是垫底的最差。
检查完叶肥组,阿萍不打算现在就把二号缸里的叶肥丢掉,她还想知道到最后时,二号缸里的叶肥还有没有和用进地里有什么效果。
有时候失败的实验成果也能给人灵感嘛,这是阿萍一个学校生物系泡实验室的学姐给她的宝贵经验。
现在一个人在西游世界搞研究的阿萍,她只能尽可能跨系的去模仿自己同一个学校的前后辈们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