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这也太吓人了吧,那边几个小孩都吓哭了,谁家的啊,还不赶紧带走,再这样下去我们就要报官了。”
“就是的,这也太吓人了,都快别看了,我看他这样子等会就要疯起来要吃人了,我以前就见过这样发狂的人,大过年的真是晦气!”
皇后娘娘身边的嬷嬷听不下去,冷着脸辩解:“我家大朗只是精神不好,并不会伤人,已经许久没犯病了,也不会像你们说的那样会吃人,我们这就走,你们不要说话太难听。”
皇后不想多事,叹了口气,叫嬷嬷招呼着人准备强制着季传安上马车。
之前的时候,最开始接出来季传安的时候,皇帝还安*排了几个粗壮婆子一直守在皇后身边,就害怕他突然发病伤到了皇后。
但是后面季传安一直都没事,也没发过病,除了痴痴傻傻的,明明八尺男儿却和七八岁的孩子一样,别的都非常的正常。
李皇后觉得用不上,便把那些婆子们都遣散了。
眼下李皇后身边带的两个嬷嬷,还有郑好好家里的几个妈妈,都没能把季传安搀扶到车上去,他力气大得很,挥扯之间,几个嬷嬷妈妈都奈他不何。
季如珣见状长腿一迈,几步到了眼前,手上的力道如钳一般,季传安不论如何扭动挣扎,终是被他制服,扭到了车上。
他又唤来身边一直跟着的属下,“护送……”季如珣扫视了眼还看着的百姓们,没有说出他们的身份。
“护送他们回去。”
属下得令,驾着车马疾驰向皇宫方向去。
季如珣又对皇后说:“若是不嫌弃,您带着侄孙儿坐我的马车回去吧。”
在他的安排之下,李皇后带着梁梁康康上了马车,出来了还没一会儿,就急匆匆的回去了。
康康还沉浸在杂耍的快乐之中,丝毫不知道这边发生了什么事,还闹着不想回去。
梁梁瞪他,“不要闹,回去了。”
康康求助似得看向李皇后,皇后也说回去,康康撇了撇嘴,不情不愿的拖着身子跟着上了马车。
他掀开帘子,朝知知摆手:“知知,我走啦,明天再来找你玩呀!”
知知和梵梵并排立在郑好好身侧,朝他也挥挥手,“康康再见——!”
宋灵槐看着渐渐远行的马车,康康掀开的帘角,梁梁朗逸的容颜一闪而过,他在心中默默说,再见。
一旁的余氏惊魂未定,一想到刚刚季传安犯病的模样就感到阵阵后怕,直冒冷汗。
这要是在宋府的时候犯病了,那可怎么办啊,皇后娘娘不得开罪他们宋氏啊?那岂不是也连累到他们母子两个了。
老天爷保佑啊,不管如何,千万不要影响到他们灵槐的前途啊。
这个时候,没人关心余氏的小心思。
看出来郑好好的担忧,宋灵昀握住她的手,安慰道:“很快就过去了。”
就像他当年一次次犯病的时候一样。
总会过去的。
也都会变得更好的。
你看,现在他就是的,有美丽的妻子,还有两个可爱的孩子,这世界上,没人比他再幸福了。
季汝麟和季如珣也跟宋氏一家道别,也匆匆往宫里去了。
李然叹息一声,跟宋灵昀说:“好好的除夕夜,怎么我那哥哥好好的,怎么说犯病就犯病了呢?”
“算了,我担心也没什么用,我还是先回家吧。”李然悻悻然,临走的时候还不忘捏捏梵梵的脸蛋儿。
此事一出,宋府一家也是没了游玩的心思,便是回家去了。
-
过了正旦,宫里的氛围才算是缓和了一些。
李然的姐姐李穗常常被召入宫中,时常的陪伴在她姑母左右,陪着她说话解闷儿,怕她郁结于心。
皇帝的身体愈发不如从前,宫中的氛围每个人心里都清楚,但是都不敢言明声张。
季汝麟和季如珣也时常入宫,皇帝总是让他们在一旁多教导两个小皇孙,也偶尔一块下下棋,一块用些家宴。
但是不知为何,宫外慢慢出现了一些声音,黄口小儿的童谣,说书卖唱的段子,明里暗里都在说北安王到底是庶生之子,哪怕是一身武将本领在身,也就是个将名,不堪入仕为官。
慢慢的,北安王守护了边关的事迹,从人们心中高高在上的地位变得越来越模糊,反而对他是庶子的低贱之命越发的熟知。
北安王,成了一个不堪卑贱之人,连这称号,也不过是皇帝仁慈,奖赏给他这样低贱之人的。
在这样诡谲涌动中,南安城的春天悄然来临了。
第91章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万物蛰伏的凌冽瑟瑟的寒冬过……
柳色早黄浅,水文新绿微。
万物蛰伏的凌冽瑟瑟的寒冬过去,大地迎来了万物复苏的春季,开启了又是一年的四季轮回。
孩子们的冬衣还没脱下来,初春之时,最是乍暖还寒,时不时还寒的天,让人不得不继续穿着暖厚的冬衣。
熊宝宝幼儿园也跟着开学啦。
孩子们度过了天天憋在屋子里的冬天,如今一开学,人人都兴奋不已,分开了许久,见了面分外的想念,又是抱又是亲的,好不感人。
郑好好第一节课让孩子们抒发心中情感,让孩子们讲一讲在家里时的趣事,从过年讲到了正旦看花灯。
不知不觉,一上午的时间很快就在欢声笑语中过去了。
“师父师父,我们中午的时候学什么菜式?”在季传安期待的神色中,他小孩子一样纯澈的眼神让郑好好心中一片苦涩。
除夕夜匆匆一别,皇后娘娘也没有召见,她也不知道宫里面什么情况,也不知道他好了没有。
原本今日头一日开学,她还以为季传安不会跟着康康过来了,没想到熟悉的身影竟出现在了宋府之中。
随着他们车马之后,皇后娘娘如流水一般的赏赐也跟着过来了。
大抵是皇后觉得,让季传安到他们宋府来,对宋府是一种亏待,因为,谁也不知道,季传安会不会什么时候就发病了。
果不其然,跟着过来的嬷嬷悄悄拉了郑好好的手,错在一旁避开旁人,轻声带着歉意的说明来意。
“皇子就劳烦郑夫人费心了,娘娘说了,若是在宋府犯病了,直接叫人送去宫里,劳烦郑夫人多留心劳神。”
郑好好收了赏赐。
余氏两眼放光,因为皇后娘娘的这些赏赐,他们宋氏在整个京都,这些家底慢慢的累积起来,都能赶得上有些落败了的世家大族了。
郑好好随便漏出来的一些铺子银子,都够全府上下花销一月有余了。
不过,余氏倒是个会管家的,自从皇后娘娘给郑好好撑腰之后,她倒是再没打过什么歪心思,踏踏实实的管理着家族中大大小小的事宜,颇有成效。
郑好好收了想法,笑道:“吃点热和的汤汤水水的吧……”
知知耳朵动了动,汤汤水水的……略微一想,他眉花眼笑起来,站起来高高的举着手说:“娘亲娘亲,我想吃面条,我们下面条吃吧!”
很久之前吃了娘亲做的西红柿鸡蛋面,好吃极了,面汤酸酸甜甜的,一想起来知知都忍不住要流口水了。
“好,如此甚好。”一拍即合,一行人浩浩汤汤的朝厨房大院去。
郑好好揉了面团出来,叫花衣和燕子给几个孩子洗了手,拿了案板,一人分了一小块的面团。
“来,小朋友们,看,面团要像老师这样揉,哎对,就是这样揉的,揉揉揉……然后,拿起你们手旁边的擀面杖,慢慢的把面团擀成薄薄的一片~”
教季传安一个人也是教,带着孩子们一起,也是教,还让孩子们参与进来,还锻炼了孩子的动手能力,知道饭食来之不易,要乖乖吃完不能剩下。
郑好好看着很快就上手的季传安,不由得再次感叹,天才就是天才,稍微一点拨,上手就会了。
你看看这面团揉的,光滑漂亮,擀出来的面片自动回缩卷边,看起来就劲道极了。
不光是揉的好,他还揉的又快,不一会儿,一大盆面都擀了出来。
那边郑好好教完之后,又教了季传安如何做卤子。
季传安恍然道:“这就和煮汤一样的!”
郑好好教他把番茄顶上切花刀,在滚水里过了一下,番茄的皮就脱落下来了。
这些番茄都是郑好好在院里中琉璃房中种出来的,结了不少,算是解决了冬季吃不上应季新鲜蔬菜的问题。
去了皮的番茄切成碎丁,滚油下锅,熬成浓郁的番茄汤汁,再把切了块的番茄放进去,加水煮开之后,再打上蛋花儿,一碗香浓酸甜的番茄鸡蛋卤子就做好了。
除了番茄的,郑好好还做了卤肉的卤子。
提前卤好的五花,切成肉丁,热油放冰糖炒出焦糖色,再把肉丁放进去上色之后加水炖煮。
本就已经软烂的肉丁几滚水之后更加软烂入味,掀开锅盖之时,缭绕的香雾瞬间盈了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