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两人都不做*声了,车马摇晃着,朝京都城中去。
宋灵槐缩在角落里,不想被看到,要是他娘看到他了,在祖母那里受了气,又要过来朝他乱发脾气。
-
李皇后这边正侧卧在软榻上,手掌下一只通身雪白的猫儿正舒服的呼噜睡觉。
正在此时,门外守着的丫鬟轻声道:“娘娘,大皇孙来了。”
随着珠帘掀动,大皇孙季世梁走了进来,他的脊背挺直,明明六七岁,气势却不输十几岁大家公子。
他的长相是那种女娲娘娘捧在手里细细雕刻的完美样貌,小小的五官已经渐渐长开,精致秀美,周身矜贵却带着疏离。
季世梁和季世康不一样,他很是注重规矩礼仪,渐渐长开了的身子伏在地板上,拢袖作揖行礼,一套繁琐冗杂的礼仪做完之后,这才起身唤道:“世孙拜见皇祖母。”
李皇后对他这套礼仪已经见怪不怪了,早些的时候,她还拦着他不让他行这么繁琐的礼,但是这孩子就是轴得很,怎么说都不行。
该行的礼该有的礼数,不论何时何地,该做的他就是要做了,一板一眼的,和活泼调皮的世康完全不一样。
看这孩子也没觉得琐累,便就随他去了。
李皇后拍了拍一旁的位子,“来,坐在祖母身旁来。”
梁梁顺势坐下,坐姿都是端正的。
李皇后道:“今日是你弟弟第一次去宋府的幼儿园,额,就是和你们那边发蒙识字学堂差不多的园子,你二人平日里一块玩耍的就不多,祖母想让你去宋府接康康回来。”
季世梁垂眸思索片刻,功课还有许多没有温习的,但想到这是祖母的嘱托,他不好推辞,若是回来的迟了,挑灯夜读吧。
便点了点头,应下了。
李皇后慈祥和蔼的笑了,拍拍梁梁的落在一旁的手,很是欣慰,她就知道梁梁不会拒绝的。
这孩子什么都很优异,哪怕是和一群十多岁的孩子一起上学,但成绩却一直都是最优异的,从不落人后。
皇帝也对梁梁欣赏有加,但却从来没有当着他的面夸赞过他一回。
哎,这个皇帝,算了,不想他了。
梁梁什么都好,就是好像和康康不是很亲,没有人家那种亲兄弟亲到了骨子里的感觉。
也不知道是不是这孩子天生薄凉,还是说因为两个孩子没有日日在一块过,才生分了的?
梁梁每日不是读书就是温习功课,从未见过他玩耍过片刻。
康康倒是每天开心的不行,若不是腿短,怕是现在都能上房揭瓦了。
李皇后回眸看了眼角落的漏刻,慈笑道:“时候差不多了,你过去康康应该下学了。”
季世梁领了命,恭敬谦和的行了礼,便退下了。
李皇后看着他挺拔的背影,心疼的摇摇头,这孩子,就不会给自己玩一会的时间吗,别人家六七岁的孩子,哪有他这样天天读书的。
这个年岁的孩子,大都才刚开蒙,他倒好,都已经开始念五经吟诗作对了。
一旁的丫鬟看出李皇后的忧心,笑着宽慰道:“娘娘莫要焦急,奴婢倒是觉得娘娘此举甚好。如此一来,大皇孙也有片刻休憩的时间,还能增加大皇孙和小皇孙的相处时间,这样日日相处下来,兄弟两个必然亲近起来了。”
被看出来心思,李皇后哑然失笑,嗔道:“就你小丫头点子多,话都让你说了,我倒什么都不用说了。”
随后叹了口气说:“不过我确实是这样想的,也不知道这样会不会让他们兄弟两个变得亲近起来。”
“一定会的,小皇孙活泼,刚好中和了大皇孙的沉稳,多好呀。”
李皇后期盼的点点头,“希望如此吧。”
-
御书房中,皇帝拿着战报,脸上的喜色掩盖不住,他忍不住跟一旁的总管公公说:“好好好,不愧是我季家儿郎!这一次的翻身仗打的真是漂亮!!!”
其实这个战报已经过了好几天了,皇帝刚刚在批折子的时候,看到了压在一旁的战报,又拿了起来,越看越高兴。
好好好,季如珣这一次算是撑住了,不光在援军赶来之前守住了夏川,还在援军到了之后,反攻把边关打了下来,再一次把突厥赶到了关外。
这一仗打得那叫一个精彩!
总管公公见皇帝高兴,又看他这一会儿不批折子了,索性把刚刚皇后那边的事跟皇上说。
“陛下,刚刚大皇孙出宫去了。”
皇帝挑了挑眉,没当回事,随意的问道:“出宫去了?出宫干什么去了?”
大皇孙有时也会出宫去,观察民情,感受子民,这也是他们作为继承人的一项课业,是以皇帝也没当回事。
只听那总管公公继续说:“不过这一次大皇孙出去不是做课业去了,而是皇后娘娘吩咐他,叫他去宋府接小皇孙去了。”
皇帝这下疑惑了,放下手中的战报,道:“阿康去宋府的时候,不是派了一些人了吗,直接回来不就行了,怎么还需要阿梁再去接?”
总管公公揣度了一下圣意,沉吟了片刻,慢慢试探着说:“娘娘或许是想通过此举增进一下两位皇孙的情谊吧。”
皇帝脸色沉了沉,“亲兄弟,光是血脉就足够亲近了,还需其他行径来增补吗?!皇后真的是多此一举,这不是耽误阿梁的时间吗?”
总管公公讪讪一笑,顶着挨罚的后果,腆着脸道:“还是陛下高见,老奴是俗物,老奴家里的弟兄个个更是不入眼的粗俗人,要是长时间没有往来互相走动,一段时间关系就淡了,似乎和旁亲,一段时间没走动可能就断了。”
“但不论何时,确实还是陛下说的那句话,血终归浓于水,兄弟到底还是兄弟,关系淡了断了,但亲缘总还是在的。”
咋一听总管公公句句都在阿谀奉承皇帝的话,但是皇帝细细品了品,无奈嗔怒的笑笑,数落道:“你这个老奴才,句句迎朕,却句句又在说朕不懂得亲缘维系,行了行了,朕又没有阻挠皇后的行径,随他们去吧。”
皇帝叹了口气,“朕现在倒真是孤家寡人了,从未自称过‘孤’‘寡人’,未曾想,朕有朝一日,也是孤寡一人啊。”
总管公公忙道:“陛下哪里是一个人,近的皇后娘娘陪着您,还有两个可爱的皇孙承欢膝下,京都里还有闲安王时时进宫与您饮酒作乐……”
皇帝等着他继续说,总管公公抬眼看了看皇帝的神色,见他并无怒色,便继续道:“再远一些的,还有刚打了胜仗的北安王,也是您的亲兄弟。”
皇帝的眼睛眯了起来,视线变得锐利,这微妙的情绪变化吓得总管公公小心脏一颤一颤的,立马垂下了头屏住了呼吸。
好在皇帝并未生气,片刻之后反而大笑起来,“好,好,说的好,朕的确并非孤家寡人,朕的好兄弟在边关打了胜仗,替朕守住了江山。”
“你说的对,再浓的亲缘也还是要常走动的好,如珣已经多少年没回来过了,趁着这一次的机会,边关也有重兵把守,就算是如珣不在,他们就算是废物也能守得住边关,如珣刚好回来一趟吧。”
总管公公是个会察言观色的,连忙恭喜道:“贺喜皇上,恭喜皇上。”
皇帝哪里不知他的心思,摆摆手:“行了行了,别说这么多虚言了,你知朕最不爱这些,下去吩咐去吧,宫里也许久没有热闹过了,马上入冬了,等如珣回来了,差不多也快过年了,刚刚好,都刚刚好。”
总管公公领了命,下去传令去了。
皇帝将那战报叠起来,还压在了一旁,继续批他的奏折。
-
季世梁到的时候,门房说要进去通报一声,幼儿园那边还没有下学。
季世梁温文有礼,谦声问道:“我可以自己进去看看吗?”
他不想被通报后惊动一片,大家本来正忙着该忙的事情,还要放下来专门迎他。
门房见大皇孙举止有度礼节周到,不由得打心底赞叹,不愧是皇家儿郎,这不凡的气度,真是非常人能比啊。
门房自是没有拦他,让另一个人带着他引着穿过长廊到后院去了。
后院的样貌初次展现在季世梁面前时,饶是他这样波澜不惊的性子,眼底也漾起了层层波纹,染上了艳羡。
这个小伙计倒是个挺会察言观色的,连忙小声跟季世梁解释:“大皇孙有所不知,这就是我们家夫人建造的幼儿学府,小郎君小娘子在这里上学都很喜欢。”
季世梁点点头,对门房说的这话很是认可。
门房指了指那边的蘑菇屋,道:“小皇孙就在那间学堂里上课,这会儿还没下学,大皇孙若是想去看看,就悄声的,那小的就先退下了。”
“好,麻烦您了。”季世梁依旧很守礼。
门房走后,季世梁一个人,看了一圈幼儿园的景致后,定了定神,朝蘑菇屋走去。
第62章 季世梁哪怕是在做偷偷摸摸的事,但也看起来很正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