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这千里迢迢的过来求沈荣山沈老师,只是来求一个户籍和学习机会而已。
要是这样沈荣山都不能容下……
大家就见沈荣山僵硬着身体站在那里,一语不发。林翠华也愣愣的不说话。林翠华身后,沈爷爷沈奶奶什么都听到了,可同样什么都没有说。
显然,就算这姑娘退让到这一步了,这家人,依旧不想家里多出两个“外人”来。
沈玉恩只依旧哭。她知道,会有人帮她说话的。
果然,就有好事的邻居开始劝说,还为此找来了居委会的人、沈荣山学校领导和林翠华的领导过来。
事情闹大了,周围指指点点的人越来越多。
沈爷爷和沈奶奶觉得沈玉恩这个小姑娘故意在大庭广众之下挑破这件事,人家都是财不露白,这小姑娘偏偏把钱和票都拿出来给大家看,这小姑娘显然是忒有心眼了!
私下里把钱和票给他们,他们还能不让小姑娘在家里住?
让一个这么有心眼的姑娘在家里待着,沈爷爷和沈奶奶怎么放心?尤其家里的大孙子可乖可单纯了呢。
沈荣山内心也是这样想的。
他能一眼看穿沈玉恩的心机,还是因着沈玉恩的阿妈就是这样的女人。沈荣山在那个女人身边时,他没有看懂。可等走出大山,回到城市,远离那种环境后,他才渐渐明白自己为什么70年时就有机会离开,偏偏又过了好几年,才离开了山村。
是因为那个女人的心机和算计!
现在,被那个女人“精心培养”出来的有心机的女儿,又来到了他身边……沈荣山内心,是真的有些怕的。
可他们看出来了些东西,周围那些人却没有。
他们只觉沈玉恩姐妹可怜。瞧那个小点的姑娘,低头跪着,眼泪就没有停下来过。这么可怜的孩子,人家只是想要户籍落户,想要有个片瓦遮身,这家人,怎么就不同意呢?
这可是原则性的问题。
沈荣山一家也是无法。
且沈荣山和沈爷爷、沈奶奶还有另一种心思——林翠华的女儿都能来沪市住着,从乡下人变成城里人,凭什么沈荣山的女儿就要被赶回去呢?还有就是,这俩姑娘,真的长得太好了。
长得好了,再聪明一点,未来就有很多种可能。这对家里的大宝,就是一等一的好事。
沈荣山叹了口气,只能将沈玉恩亲手扶了起来:“先回家吃些东西,爸去给你和你妹妹弄个双层床回来。”顿了顿又道,“好像有那种上床下桌的,爸给你们弄那个回来。”
一旁的林翠华就是一僵。张了张嘴,想说就那一个房间,都给你沈荣山的女儿住了,我林翠华的女儿住哪里?又想,不对,爸妈都说要养着那丫头了,以后肯定是舍不得那丫头在这个家里住的。爸妈还会把他们的退休金和房子什么的都给那丫头,而不是留给大宝了。
都是自己的孩子,林翠华一想到这幅场景,怎么心里就那么不舒服呢?
林翠华正想着,就听见一个丫头说话的声音。
“呀,你们也来了?玉恩,你从那些男生那里要来的东西呢?都换了钱了吗?也对,拿着那些东西,也的确不方便。还有玉夏,你身体好些了吗?在火车上听你们同乡说,玉夏是早产,生下来后就整天生病,吃药比吃饭都多,这次来沪市也是来给玉夏看病的……真好呀,你们手里有从那些男生那里拿来的东西换成的钱,还找到了爸爸,就能给玉夏看病啦~真好。”
沈玉恩原本都扶着妹妹站起来,打算拎着不多的行礼进沈家的门,等户籍转过来变成城里人了,踏上她走向人上人道路的第一步,就听到了这么一大段话。
她微微垂眸,面色就是一凝。可刹那间,她就一脸惊诧的抬起头,转身过去,从容应付。
即便周围人都开始用打量、审视和厌恶的目光看向她,沈玉恩依旧挺直了腰杆,护着她的妹妹,直面挑衅。
想要做人上人,必然艰难。但是,谁也不能阻止她过好日子,做人上人,照顾她的妹妹!
谁都不可以!
第16章 80年代返乡心机女的心尖宠妹妹04……
说话挑拨的人,自然就是好容易劝着林姥爷回来的林玉浓。
她不是个聪明人,就连这番话,都是她重生之后,在心底排练了不知道多少遍的。可等到前世那个让她憎恨厌恶甚至恐惧的人轻轻地转过身,柔弱无辜、泪眼朦胧的看向她时,林玉浓顿时身上的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不是觉得这副模样恶心,而是恐惧!极度的恐惧!
她连自己接下来在脑海里的排练都给忘记了!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沈玉恩委委屈屈却口齿清晰的辩解,根本连给她插话的机会都没有。
“浓浓?是你呀。原来我们不但有在火车上的缘分,还能一起住到一个大院里。这可真是缘分……对了,你说的是火车上,夏夏高烧不退,大家担心夏夏,夏夏又是火车上最小的一个,所以给夏夏吃的的事情吗?
不瞒大家,那些干粮我当时收了,其实是有些私心的,毕竟,夏夏高烧不退,我身上带着的东西,不够我从火车上其他人那里换一颗救命的退烧药的。就想着,实在不行,就用这些东西去换药……
但其实,下火车时,我问过那几人,说是要把东西还回去,他们都是不要,说他们都是一个人,还是大小伙子,怎么都能混一口饭吃,可我们姐俩可怜,两个人去同一个家庭,夏夏她因为早产,是的,当年阿妈接到阿爸带回去的一封没有地址的信,说是他在沪市再婚了,让她把孩子肚子里的孩子打了也再婚,再加上长期的劳累,就伤心难过的早产了……这才让夏夏身体看起来不好。我刚刚不说,是怕阿爸觉得我们姐妹俩是怪他……
……小孩子嘛,只是天气不好劳累过度了会生病,平常都好好的,不算是病秧子。而且,在老家时,夏夏的病就没费什么钱,现在她大了,就更不费什么钱了。就算是真费钱,不是还有阿妈寄药材过来吗?我这个姐姐也可以赚钱,不费什么的。”
这都是事实。下火车时,沈玉恩的确说过要把东西还回去的话,只是少年人,脸皮薄,压根没有人好意思把东西收回来。而沈玉恩呢,其实也正是看出了这一点,才会客气的说那么几句话。
而老家是山村,没有好大夫诊治,想要治病还真花不了什么钱,这也是真的。
沈玉恩这样说着,就一脸欣喜和感激的紧紧握住了林玉浓的手:“幸亏你提前帮我说了这件事,不然,以后阿爸说我不把阿妹的事情当事情,照顾不好弟弟妹妹,可不就让我没法子解释了么?”
沈玉恩口齿极其伶俐,跟林玉浓先是握着手道谢,然后是拉着丛夏鞠躬道谢,接着就是从包里取出纸笔来,亲手写下一张“保证书”,保证小妹沈玉夏以后的医药费,绝对不让阿爸沈荣山出钱。请无论如何,一定要收留她们姐妹,不要让她们成为没有家的孤儿。
……
周围人里,有那聪明的,不免就看穿了沈玉恩的精明。但这事情和他们没关系,他们倒也乐得看热闹。
有那傻的,见状还瞎起哄,说是该有见证人;有那好心的,就说为难人家小姑娘干什么?亲爸都没发话呢。再说了,亲闺女生病,哪有不让当爸的出钱,只让当姐姐的出钱的?
还有就是单纯看热闹的,琢磨着这沈玉恩长得好,人聪明,要说说给谁谁家的孩子就好了。就是吧,千万别带那个拖累妹妹!
……
总之,个人有个人的想法和说法,吵吵嚷嚷,弄到最后,沈荣山深深地看了一眼沈玉恩,又看了一眼微微低垂着头,却看起来比沈玉恩还要漂亮几分的“乖巧”小女儿丛夏,心中算计了一番,终
于将那“保证书”接了过来,点头:“进来吧。”
高高在上,一动不动,仿佛施舍。
沈玉恩脸上顿时挂上了惊喜和感激的笑容,团团朝周围的人鞠躬道谢,最后又朝沈荣山道谢,一副感激不尽的模样。
这才牵着妹妹的手,拖着地上的大蛇皮袋子,背着背上的沉重背包,在沪市这个大城市里,正式住了下来。
并没有什么人欢迎她们。
可沈玉恩是个勤快且嘴甜的姑娘,还特别会看人的眼色,即便沈爷爷和沈奶奶不喜欢这么个孙女,可看到沈玉恩刚到家里,就开始忙里忙外。瞧见自己嫌弃她们姐妹脏,也立刻表示去担水洗澡,洗干净了再做饭拖地洗衣服什么的,还主动给了她3块钱,说是这个月的生活费。以后等她赚了钱,她就每个月都给。
沈奶奶的脸色立刻就好了起来,给沈玉恩说是在哪哪担水,不用烧柴,家里有煤球,她们其实不脏,只要烧几盆水在屋子里擦擦就行了,等到每个月月底的时候,他们一家会去儿子学校的职工浴室里去洗澡。那是免费的。
沈玉恩笑眯眯的,看向沈奶奶时,亲近的就像是打小就在沈奶奶身边长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