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不过陆阿喜并不信佛,也没有来过这里,所以大致也是听他人谈论。
鄢泉寺在京郊外的一座无名山上,山称不上特别高,但是此处却十分清幽,山脚处,这处有一个很大的湖泊,或许因为是刚下过雨,所以湖面上有薄薄的一层水雾。
鄢泉寺距离她的住处大约有二十里,又下了一夜的大雨,为了不耽误时间,闻瑎辰时便出发了,大约一个时辰便到了。
到山上的路只有一条,所以闻瑎不担心自己会迷路,她吩咐车夫在此处等待,手里拿着一把油纸伞,便上山来了。
上山的道路有些崎岖,上山的路也只有一条。两旁树木茂密、郁郁葱葱,从山脚往上方望去,隐约一片巨大的寺院建筑群被隐藏在树木之中。
闻瑎顺着山路走了大约半个时辰之后,依旧是一片葱绿,远看不见寺庙的身影,但是依旧还要继续走。若非她在山下亲眼所闻,也不会相信这山中还会存有一古庙。
山上到处是青翠树林,虽然只是初秋时节,却已经能够看到一些红叶点缀其间。
此时,阳光照得满山红叶绚烂夺目。
这山中景色异常秀丽,美不胜收,也正因如此,闻瑎并未觉得烦躁,反而欣赏起这难得一见的自然之景来。
又走了一段路,闻瑎隐隐约约听到钟鸣之声,还有诵经念经之音。闻瑎表情肃穆,心里微微一动,朝着声音传来的地方看去。
不远处的确是一座庙宇寺庙,闻瑎者心中一喜,快步向那个方向走去。
大约又走了一盏茶的时间,闻瑎终于见到了寺庙全貌。
寺庙门前远处有一个和尚正在扫地,那和尚身上披着蓑衣,他头上顶着斗笠,似乎还有水珠从上面滴落。他手上还拿着一把扫帚,正专注地将门前被雨水打落的落叶堆到一起。
闻瑎看不清他的面容,只是觉得此人一举一动,都莫名的舒心宁静,仿佛与这山峦融为一体。
闻瑎走进他,还未开口。
他便停下了动作,将扫帚放置一旁,双手合十,对闻瑎说道:“施主,今日本寺不迎外客,还请您回去吧。”
闻瑎顿时傻了眼,她好不容易来了这里,今日怎么这么巧就不能进入了。
“施主,您若是想要解惑,明日来便可。”或许是看闻瑎在原地没有动作,这位僧人提醒道。
“多谢师父,那我明日再来。”闻瑎眼眸眨动,没有问原因,只是轻声说道,害怕惊扰到寺庙一般。
僧人望着闻瑎的背影,缓缓叹了口气,没有多说什么。
闻瑎虽说是从现代穿越而来,即便经历这般诡奇的经历,她其实也依旧不相信什么鬼神之说,只是心中对此更加敬重几分。
若是原来,她定是不会再来这庙里了,但是心中一股奇怪的冲动驱使着她,仿佛是有人下咒一般,驱使着她想要再来着鄢泉寺一次。
今日倒是没有再下雨了,晴空万丈,阳光普照,昨日的大雨带来的潮湿几乎一夜之间都离去了。
翌日,闻瑎起得更早了,天还未亮,她便早早出发了,几乎是比昨日早了一个时辰。
闻瑎本以为自己是很早到此处的人了,但是没想到,居然碰见了一位衣着朴素的妇人。
或许是闻瑎面善,那妇人便沿路和闻瑎攀谈起来,她住在附近的村子里,这次来是为女子求姻缘。
闻瑎和她聊天才知道,鄢泉寺每逢雨天,便会闭门。最开始是山路湿滑泥泞容易受伤,后来这便成了一项约定俗成的规定。即便是有人冒着雨来了,鄢泉寺也不会为此例外。
原来是这样吗,闻瑎想到昨日那个寡言少语的僧人,原来他的话是这个意思啊。
两人走至门外,闻瑎正温言聆听妇人说着什么,刚要迈步走进寺庙之时,便见到了一位僧人走到了她的面前。
昨日他带着斗笠,闻瑎并未看清他模样如何,但今日此人一出现在自己面前,闻瑎便瞬间认出了他。
闻瑎拱手作揖,语气恭敬,“您是昨日的那位师父吧。”
这和尚年轻并不大,他缓缓摇头,“昨日的确与施主见过一面。”
“是闻施主吧,准提方丈已经等您多时了。”
闻瑎满眼疑惑,她昨日并未报出自己的姓名,但是这僧人却早已知晓。
那妇人心里想着闻瑎那般俊俏的模样,谈吐又好,还是今日老天给女儿的好姻缘。
没想到是个官老爷啊,那她女儿可攀不上了,妇人有些失落地看着闻瑎,不过也理应如此,通身的气质也着实不像普通人。
妇人和闻瑎告别,然后便向庙内走去。
准提方丈?
寺庙里满是檀香缭绕的味道,一股子淡淡的香气。不过在这处待了片刻,闻瑎便觉得心神宁静下来。
寺庙很大,闻瑎跟在僧人后面,大约走了一炷香才到地方。
“您进去吧,准提方丈在屋内等您。”
“多谢师父。”
准提方丈见到闻瑎之后,对着闻瑎说了一句话,“闻施主,您乃此世能臣。此番离京,切记不可接触水多的地方。”
闻瑎不由地问道:“准提方丈,您说的在下乃此世之人乃是何意?”
闻瑎和准提方丈的双眼对视了一瞬,她瞬间便明白,那无端的此世能臣的下句或许便是她非此世之人。
“准提方丈,您既然知道在下的情况,那在下是不是还有机会回去。”
“世事本无常,无常便是有常。”
说完这谜语一般的话之后,准提方丈闭上了双眼,双手合十,“闻施主,请回吧。”
闻瑎自那日从鄢泉寺回来之后,便一直琢磨着准提方丈的话,却始终参悟不透。
世事本无常,无常便是有常。
大师果真是大师,闻瑎苦笑了一声,所以,她还有机会回去吗,她对上辈子的惟一的印象便是一辆汽车向自己冲了过来,然后就瞬间没了意识。
再次睁开眼的时候,便是这个世界了。
十日的休息时间转瞬即逝,闻瑎调整了一下今日波荡起伏过大的情绪,重新进入了紫禁城之中。
不过这次,城门那处竟然站了一名太监,领着闻瑎入内。
途中必经之地是御花园。只是刚进御花园,这太监的脚步便加快了,闻瑎蹙眉,有些奇怪,御花园里莫非出了什么事。
闻瑎脑海中这想法瞬间划过然后瞬间就消散了,她目不斜视地跟在太监身后,却听见耳边瞬间传来一个声响,一把锐利的银枪瞬间插到了自己的身后。
那银枪深入地上的砖墙上,发出怔怔的声响,在阳光下闪着银光。
若非闻瑎的身体下意识地前倾了,那银枪此刻已经穿破了自己的衣服。
莫非是意外偶然,但是这种擦肩而过的情形实在是太过于巧合了。这可是紫禁城,有谁敢在此御花园中用着锐利的银枪,还是这般嚣张作态。
大脑思考了一瞬,闻瑎的心脏才开始猛烈跳动,有些后怕。
还没等她有所反应,眼前的小太监已经跪地求饶起来。
-
谢郁此刻正在御书房内,但是罕见的他并没有俯身批阅奏章,反而拿着一张画在看着。
等门外太监的尖锐声音响起,他才仿若惊醒一般,把画收了起来。
第98章
那太监低头俯首道:“参见惠安公主。”
闻瑎也随即反应过来,跟着屈膝道:“公主万福。”
惠安公主,怎么会出现在这条路上,她原来从未想过自己会与这位公主产生交集,她也只知道惠安公主是陛下的胞妹,名叫谢瑚郎,很受先帝宠爱,其他的便不甚清楚了。
只是看今日她的作风,将皇家花园当成练武场,或许这位公主性情比较骄纵。
闻瑎本以为问安之后她便能离开。
这想法刚刚在脑中出现,她就听见这位公主迈着步子慢条斯理地朝着自己的方向走过来了。
谢瑚郎的声音里满是轻蔑,她用那种嘲讽似的语气说道,“你就是闻瑎?给本公主抬起头来。”
这公主怎么这种语气,自己应该从来没有得罪过她吧。闻瑎蹙眉,仔细在脑海中翻找关于谢瑚郎的记忆,但是一无所获。
不过闻瑎这下也清楚了,那银枪的出现不是巧合,绝对是这位惠安公主的有意为之。
“怎么,本公主的话是耳旁风不成?”谢瑚郎瞪了一眼闻瑎,然后往前走了一步,从闻瑎的身后一把将银枪从地面拔出,在手里转动了几下,银枪与气流摩擦发出嗖的声响。
闻瑎甚至感到身前有风。
闻瑎抬头,“微臣闻瑎,给公主请安。”
“那幅画果然是这个人。”谢瑚郎小声嘟囔了一声,声音小到除了她自己以外没有任何人听见。
闻瑎知道惠安公主今日可能是专门要找自己的茬了,也不知道她一个小小的下臣,到底哪里惹到了这位公主,果然皇宫和自己犯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