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不多时,不知道里头两人讲了什么,一道重重的搪瓷缸子磕在木桌上的响声传了出来,连雨丝仿佛都被震得飘摇了两下似的。
  向遥眉毛一挑,当下也不说话了,竖着耳朵仔细听里面的动静。
  “不成!”杨友良浑厚的声音透过窗户缝传出,“水稻可是咱们保命的粮,也是咱们泥腿子最有把握能种好的东西,这要是真划出一大片来种其他的作物,没种得出来咋办?到时候找谁说理去?”
  “农技站?真遇着问题了,就是来了神仙老爷也没用!咱们队这么多人呢,可经不起这么大的折腾。”
  比起杨友良,黄国富的声音倒是要淡定许多,俩人又说了两句,逐渐将声音压低了下去。
  向遥眨了眨眼睛,心道,看来这头一年,想大规模种植的计划是注定要泡汤了。
  不过她倒是没有多少沮丧,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正如她之前跟聂百川提起的反进门槛效应嘛,再不济,还是能动员动员大伙儿在自留地上种一种试试的。
  凡事还得循序渐进,她不着急,眼下时机未到,还有大把的时间可以慢慢折腾。
  正这么想着,也不知道过了多久,里头办公室的门打开了,杨友良朝着两人招了招手:
  “进来说。”
  第137章 瓜。
  果然如向遥所料,叫她进去之后,黄国富沉吟了一阵,就说大规模种植不行。
  但是他转而又说,队上还是愿意开个会,问问大伙儿意见,看看能不能各家用自留地试试。
  哪怕是用自留地,黄国富也依旧没有打包票。
  他说道:“这个事儿也不是咱们大队干部说什么就是什么的,关键是要队上的人家愿意,至于最后是个什么情况,这我也说不准。”
  杨友良脸上的严肃还没有去尽,他微微皱着眉头,缓声说道:“原本一下子就说要大规模地弄这玩意儿,我是一定不会同意的,但是老黄也说了,可以用各家自留地试试,这我没有意见,要搞就搞,就是搞没了,也不至于饿肚子。”
  “但是,”他看向向遥,“各家平时吃菜也就靠自家那点自留地了,贸然种植新作物,风险都是未知的,确实人家不一定就愿意尝试。”
  向遥听了这话,其实是感觉稳了,有了大队干部牵头,一般来说大伙儿还都是会听的。
  但是她也依旧摆出一副失落的模样来:“这样啊……那要是别人都不愿意咋办。”
  她叹了口气:“哎,各位也知道的,我也是一片好心,别说西红柿了,单就这花生,要是真种植了出来,各家起码吃油的问题就都解决了,除了一年到头那点猪油,还能额外榨花生油呢!”
  榨油是个巨大的诱惑。
  这年头整个丰县也才刚刚摆脱饿肚子的情况,粮食是勉强够吃了,但是食用油这玩意儿,那是紧缺了又紧缺。
  甚至很多人家一整年也就吃那么一小罐子油,炒菜的时候就用一块儿陈年老布条沾点油在锅里擦一下,有一两点油星子飘在菜上也就差不多了。
  但是谁愿意一直这样啊?
  别说营养问题,就是放油太少的菜,它也是真不好吃啊!
  而只要自家种点花生,等收获了就能榨出油来,种得多就榨得多,到时候油吃都吃不完,每天吃完饭,那嘴巴子都是油亮油亮的,多好啊!
  光是这么一盘算,就极具诱惑力了。
  这种事情,凭向遥的了解,只要她说自己这里有种子,还能去了解了种植技巧来教大家,大多数人肯定是愿意划出一片自留地来试一试的。
  无非是有的人顾虑多,只愿意划一片地,而有的人更加渴望吃油,很愿意多划一些地。
  至于西红柿,她想得更多的是外销,这种在丰县来说较为稀罕的瓜果,又能做水果吃,又能做菜吃,营养还十分丰富,前头已经验证了,是十分有市场的,根本不愁供销社那边不收。
  但是这种事情,她还是得经过了大队部的明路才能进行。
  偏偏黄国富还就是不肯给准话,啧啧,这是还想多摆几天架子呢。
  黄国富慢悠悠地喝了一口茶,说道:“这事情的好处咱们自然晓得,但关键还是要看群众怎么想,这就不是咱们能决定的了。”
  向遥知道这事儿暂时到这里也就差不多了,她也没有继续说什么,只干脆地点了点头:“行,那我就等支书和大队长的消息了,要是能行,就告诉我,我尽早去弄种子,早一点商量就多一点准备想。”
  她笑了一下,将篮子里剩下的花生和西红柿都倒在了办公桌上:“这点东西我也懒得拎回去了,咱们大队干部平时风里来雨里去的也着实是辛苦了,我就送大队部啦!”
  杨友良将烟屁股丢地上,用脚碾了碾,眼角处挤出几条皱纹:“要不说你客气呢,有点东西就到处送,好歹也多为自家想一想,好东西多留着自家吃。”
  向遥知道他跟自己爹有交情,这是当自己是一个家里晚辈在说话,心里也挺感激的,连忙说道:“我想着呢!就是家里不缺,我才想着也要让咱们大队的人都能吃上嘛!”
  “总之,”她眨眨眼睛,“这事儿就劳烦各位干部同志帮忙多考虑一下啦!”
  张小霞挥挥手:“放心吧,这又不是什么坏事,是件好事嘛!肯定会考虑的!”
  向遥又看向黄国富,嘿嘿一笑:“支书,麻烦您嘞!”
  黄国富心里有点好笑,他还是挺欣赏这丫头的想法的,到底还是勾了下唇:“行,这两天我们内部讨论一下,会给你答复的。”
  他这可不是敷衍的假话,他比在座的谁都想弄成这事儿,要不是杨友良瞻前顾后怕干不成,他简直想一步登天了。
  这要是干成了,他敢保证,石塘大队绝对会成为整个公社、整个县的标杆大队,是要上报纸的!
  但没有人知道他心里是这么想的,大伙儿还以为他连用自留地种植都还要考虑再三呢。
  离开大队部,可巧天也没有下雨了,路两旁的草上点缀着晶莹剔透的雨珠,在这萧瑟的天气里凭空多了一丝绿意,让人瞧着心情就莫名的很好。
  向遥从瓜田里掏出一个西红柿来大大方方地啃着,她现在要促成这事儿,可不像以前那样遮遮掩掩了。
  就是要让大伙儿都瞧见、都来问问才好呢!
  果不其然,没走多远,就有人瞅见她手里这红彤彤的果子了。
  有一起看过热闹的、自忖勉强还算相熟的婶子走近了就直接问道:“向遥啊,你这吃的是什么东西呢?咋看起来这么好吃呢!”
  向遥眉眼弯了起来,大声说道:“婶儿,这是西红柿,可好吃了!酸酸甜甜的,汁水特别足!城里人都喜欢吃呢!”
  这婶子立刻就露出了羡慕的表情:“真好哎,这玩意儿你一说我就知道了,番柿子嘛,不过我还没见过这么好看、这么水灵的番柿子哩!”
  向遥这会儿已经化身最强业务员了,不仅热情且详细地将这西红柿的里里外外都给介绍了个遍,还掏出了一个让同行的几个婶子都分着尝尝。
  末了,她又掏出一把花生给大家分了,说自己现在有人脉,能弄到更多的花生,打算来年开春就在自家自留地上种上一些……
  “向遥啊,你这花生到时候能换点不?我叫我家男人也给种点,好给娃儿们吃啊!”
  这婶子倒是没有想到榨油的事情,满心只想着这花生好吃,生吃这么好吃了,要是炒一下,可比瓜子还好,自家小孩子肯定喜欢。
  尤其是,这要是真自家种了,还不用花钱买呢!
  向遥当然不能放过这明晃晃的“客户”呀,当即就说道:“婶子,这花生不仅能吃,还能榨油呢!家里要是种上一些是真合用!你要是要得不多的话,送你一点就是了,咱都是老交情了,说什么换不换的。”
  她问:“西红柿你要种不?”
  婶子犹豫了一下,说道:“这玩意儿种上两棵就得了,给自家小孩儿吃吃。”
  向遥又问其他人,结果也是这种想法,她心里也就知道了,相比起西红柿,花生还是更得这些人的心。
  也行,她心想,要真能把花生种出名堂来,过个几年,等改革开放了,市场经济自由了,说不定石塘大队那会儿就能完成一套完善的产业链,达到真正的全民富裕。
  至于西红柿等瓜果,眼下还不着急,且往前走,慢慢琢磨吧。
  这几个婶子一听向遥愿意免费提供,当即心里就乐开了花,纷纷表示要一点。
  向遥这回也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熟悉还是不熟悉,通通先说道:“反正到时候只要我手里有,各位来拿我肯定是愿意给的。”
  这是只要大队点了头,到时候她反正是要出的。
  而之所以免费,是因为石塘大队实在是太穷了,而她的瓜果都是出自免费的瓜田,这个钱,她不赚。
  告别了这几个婶子,向遥倒也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杨小红家。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