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向遥点了点头,笃定:“当然是真的。”
她其实是在心里权衡了一番,回头就还是找聂百川谈一次,反正现在已经是合作关系了嘛,这个事儿好开口。
人家要是收,她就不用多操心了。
要是不收也没有关系,她现在靠着瓜田,能赚不少,不妨就自己先收着这些山货,也不用花多少钱,就当是帮扶外婆家,也好让她娘过上好日子了。
这么一想,她的念头就通达了。怎么样都能进行下去嘛!
众人听了这话,不由得大喜,梁春莲和张小年更是立刻就张罗着要去准备晚饭,这次说什么也要留向遥在家里吃上一顿了。
向遥想了想,没有推辞。
她每回都来来去匆匆,偶尔在外婆家多待一个下午,也挺好。
不过其实这会儿还早,两妯娌互相商量着要去跟邻居家多换几个鸡蛋,又叫刘卫国去称肉,打算今晚还多炒点菌子蘑菇之类的山货,叫向遥尝尝鲜。
向遥喊住了立刻就要出门的刘卫国,掀开拎来的篮子:“我称了肉呢,不用去买了!”
一番拉扯后,梁春莲到底是将这两斤好肉给拿到厨房去了。
向遥又一样一样往外掏公社买来的糕点、从瓜田里提前变出来塞在布袋里的番茄。
满堂欢喜,在一片关怀和欢笑中,向遥看着她娘高兴的面容,心里不由得十分欣慰。
不多时,刘巧云拉着向遥回房了。
众人知道她们娘俩肯定有体己话要说,纷纷各忙各的去了,并不多打听什么。
进了刘巧云的房间,向遥左右看了看,见小小的房间里头新添置了一个高高的、简陋的柜子。
没有柜门,但是瞧着很结实,上面分了几个格子,眼下都摆放了满满的东西。
刘巧云一边从格子里拿东西,一边说道:“这柜子是你两个舅舅帮我打得,实用得很哩!”
向遥点点头:“瞧着能装不少东西。”
刘巧云笑道:“可不是。”
她拿下来一叠衣物,示意向遥走近些:“来,遥遥,将门关上一半,在门后换上我给你做的衣服试试,我也是估摸着做的,不晓得合身不,要是大了小了,我就再改改。”
向遥没想到她之前拿来的土布,竟然被她娘给她做衣裳了!
“娘,我不是说了我有衣服穿,叫你给自己做嘛!”
刘巧云解释:“我也给自己做了,这不是你买来的布挺多的嘛,就给你做了两件里衣和小衣。快,先试试看!”
向遥依言关上半扇门,在门后试衣服。
门不能全关上,因为这房子没窗户,要是全关上了,可就两眼一抹黑了。
她娘十分贴心,应该是想到她在向家肯定不会有人给她做小衣,于是做了两件簇新的出来。
就是吧,有点尴尬的是……
向遥试穿的时候,有些窘迫地说道:“娘,这小衣好像有点小了,我扣不上……”
她穿过来之后兢兢业业地给自己补充营养,不仅长了不少的肉,胸也不知不觉地丰盈了起来。
刘巧云还按照以前的印象缝制的小衣,现在自然就有点穿不上了……
第57章 瓜瓜瓜成了她的一块心病
看着女儿丰盈而绝不干瘦的身材,刘巧云这才发现,她离开的这些时日,她这个女儿,竟然长了不少身量。
而她还按照以前的老印象做衣服,可不就小了么。
所幸小也小得不算多,她笑盈盈地接过小衣服,从格子里掏出一块儿布:
“你先试试外衣,娘给你把这小衣服添上一截儿布料,就是会不好看了。”
向遥自然不在乎这穿在里面的衣服是好看还是不好看,更何况她娘这都是谦虚,实际上针线功夫好得很。
说起来,她早就想要换内衣了,现在换洗的都是以前的,穿在身上紧紧的,总感觉呼吸不畅。
“娘,你针线活向来精细,怎么会不好看。”她笑着摊开缝线的地方,“看,这针脚多细密、多整齐,比外面买的成衣还缝得细致呢!”
刘巧云突然被女儿好一顿夸,还夸得很是细节,脸上的皱纹都松弛了些,眼睛弯弯的,嘴里还是习惯性地谦虚:
“哪里哪里,我都是随便做做的,哪里有外头卖的衣服那么好。”
向遥只笑,不说话。
心里却是想着,没几年市场就要放开了,她娘这缝制衣服的手艺确实很不错,到时候没准能发展一番。
毕竟改革开放后,人们积压的消费欲如狂风一般四处席卷,只要勤快点、实在点,在风口上赚钱是真的不算难。
刘巧云不知道自家女儿在想什么,专注地改线添布料,不一会儿,衣服就改好了。
这次向遥再试,就再合适不过了。
刘巧云叮嘱:“回家后这衣服都得洗洗再穿,我想着给你做衣服这事儿不好当着其他人的面做,毕竟家里那么多小孩儿,我也顾不上,就都没洗。”
向遥点点头:“嗯嗯,娘,我知道了。”
刘巧云望了一下外头,见附近这会儿没有人,又放低了声音问道:“那山货的事情,你那个朋友是真的要吗?”
她在堂屋的时候就注意到了向遥那一瞬间的愣怔,心里担忧,但是当时大家都笑得那么高兴,她实在不好多问。
这会儿瞅着机会,可不得仔细问问。
虽然她跟娘家人的关系现在都很不错,但是说实在的,这其中向遥出了不少力,来送了不少东西,两个嫂子这才态度大变的呢。
但是要是向遥因为想她这个娘过好日子,就去答应什么为难的事情,她当娘的,当然不乐意。
就是日子过得再苦,那也不乐意。
想到这里,刘巧云的想法又不禁跑偏了,她要是多生了个男娃,有了底气,怎么会被老向家赶走啊,哎,都是命……
向遥注意到刘巧云眉间笼罩上来的愁意,连忙说道:
“娘,你别担心这么多,我当然是有把握才做这事儿的。再说了,我找人给我朋友供货,我自己从中还能赚上一点呢!”
就算聂百川那边要货,她其实并没有要从中抽成的意思,这不是现在手里有钱,她得找一个靠谱的来源过个明路嘛。
有现成的理由,自然是要不客气地拿来一用了,嘿嘿。
刘巧云这才放心了,抬手将缝衣针往头发里磨了磨,笑道:“以前怎么不见你这么机灵,可见是真的长大了啊。”
向遥心说,何止是长大了,简直是换了个芯子啊……
她看着刘巧云,认真地说道:“娘,你就安安心心地在外婆家住着,谁要是让你不高兴了你就跟我说。”
刘巧云失笑:“我过得挺好的,为了我你也做了不少事,难为你一个小丫头了。”
向遥说道:“不为难,等我多赚点钱,我们就自己盖房子,到时候我接娘一起过好日子。”
刘巧云用看小孩子一般的眼神看向遥:“你这是什么话,闺女始终是要嫁人的,哪能跟娘一起过。”
她叹了口
气:“我要是当初在你之后还生了男娃,往后也能有个归处了。”
向遥沉默。
她是新时代女性,在她生活的时代,很多人早就已经不是这样的思想的。
别说生男娃,别说传宗接代,就是不婚或丁克,那也是相当常见的事情。
但是处在这样一个时代,这样一个贫穷的乡下地方,她又很理解,一个女人没有生出一个儿子,将会面临多少鄙夷和麻烦。
也得亏原身的爹竟然挺罕见的不封建,从来没有因为生儿生女的事情影响对妻子的感情。
但是,刘巧云的日子依旧过得很不好。
张菊花那样的婆婆,根本不会给她什么好日子过。
人一旦陷入难过的境地,就容易过度反思,不反思别人的问题,就会反思自己的问题。
刘巧云就是个相当内耗的人,反思来反思去,最后都将原因归结于自己没有生儿子上了。
婆婆苛待自己,是因为没生儿子;女儿吃不上一口好的,是因为她这个当娘的没生儿子没地位;被赶出去了,还是因为没生儿子。
没有儿子,她不仅过去的日子难过,当下的日子不好过,晚景也会更加凄凉。
想着石塘大队有些没有后代的人年老之后的惨状,刘巧云不得不为自己感到凄惶。
儿子儿子儿子,已经成了她的一块心病,时不时就得吐出来反复咀嚼,嚼出更多的苦与涩来。
向遥理解同情,也颇为感激。
至少刘巧云哪怕也如同这个时代的无数母亲一样,觉得女儿是终归要嫁出去的,是不可能给爹娘养老的,但她依然没有亏待过自己,依然心心念念都是她这个女儿。
观念么,再顽固,也是能改的。
向遥认真说道:“娘,我只有你一个娘,你也只有我一个女儿,你放心,我绝对会给你养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