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刘家多数人都不在家,都是勤快人,应该不是在地里,就是在山上,这会儿只有黄老太和梁春莲在院子里。
  两婆媳正在给一个竹笸箩里晒的腌菜翻边儿,碎碎叨叨地说着话,不知道在聊什么。
  梁春莲先一步见到了向遥,见她左右手都拎满了东西,愣了一瞬之后,脸上立刻荡漾起一抹灿烂的笑容。
  “哎呦,遥遥怎么过来了!你瞅瞅,竟然带了这么多东西,多重啊!也不叫你舅舅和你卫国表哥去接你一下!”
  她这话自然是客套话,这年头乡下又没个电话手机什么的,上哪儿去叫他们来接。
  不过向遥乐得她大舅娘这样热情,她越是热情,就越是说明她娘这段时间过得不错嘛!
  “外婆,大舅娘!”
  她笑得同样灿烂,站在了原地,等待着正快步走过来的梁春莲帮她拿东西。
  黄老太很是高兴,连忙招手,笑得眼睛都眯成一条缝了:
  “遥遥啊,快来快来,这丫头,走了不少路吧,累不累啊?”
  这时梁春莲已经走到向遥面前,一把接了向遥手中的东西,见入手沉重,脸上的笑更真诚了。
  她嗔道:“你这孩子,来就来了,咋还提这么多东西哩!还怪重的呢!”
  向遥说着甜蜜话:“大舅娘,我这不是想着你们嘛,有什么好东西,第一时间就想给家里人送一点,好让你们也尝尝新鲜!”
  梁春莲喜滋滋的,眼睛不住地往篮子里瞄。
  那布袋子里有个大西瓜,她早就已经看准了,圆圆的,可大了。
  但篮子是用布盖着的,她还不知道里面是什么。
  当着向遥的面,她也不好揭开那布来看。
  不过光是这个大西瓜,就已经令她十分欢喜了。
  大伙儿卯着劲儿种粮食,剩下的自留地都忙着种菜,谁家还有空种西瓜?
  一想到西瓜那水兮兮甜滋滋的味道,她就已经忍不住吞了吞口水了。
  还是去年吃过一小块儿西瓜,美得很呢。
  两人走到院子里,黄老太迈着碎步走过来,拉着向遥的手左看看右看看,嘴里不住地道:“瘦了,哎,瘦了哩!”
  向遥觉得有些好笑,她这些日子虽然不说吃得很好,但也没少给自己食补。
  光是花生土豆,都悄悄吃了不少,身子不说丰腴一些,但总归是比以前要好上许多。
  她外婆这话,属实是有点老眼昏花,强行给她上了一层孤苦伶仃的滤镜了。
  她挽着黄老太的手,娇嗔道:“外婆~我才没有瘦,你捏捏我的手,看,我还胖了一点呢!”
  黄老太果然捏捏她的手,只笑,不肯说她胖了,心里还是觉得她瘦。
  向遥扭身接过梁春莲帮忙拎着的篮子,掀开布盖,示意黄老太看:“看,外婆,我给你带了包子呢!肉馅儿的,可香了!”
  黄老太还没看呢,梁春莲先将脑袋凑过来了。
  她简直恨不得将整个脑袋都塞进篮子里才好,还动了动鼻子,狠狠吸了一口,然后才抬起头来。
  见两人都看着她,她到底有些不好意思,讪讪地笑:“果然是肉包子嘞,真香!”
  黄老太觉得她这样子有点丢人,家里是饿着她了还是怎么的?但当着向遥这么外孙女的面,还是没有说什么。
  她也看了过去,只见篮子上层垫了一片荷叶,六个胖墩墩、白生生的肉包子正堆在上面,一看就很软乎。
  “嚯!”她夸赞,“这包子瞧着好看哩!”
  向遥想到国营饭店里那胖厨子,笑着附和:“是嘞,做这包子的是个大厨师,很厉害的。”
  梁春莲惊讶地问道:“你上哪儿认识的大厨师啊,我还以为这是你从家里带过来的呢!”
  不过现在想来,老向家那抠门劲儿,再加上两家的关系,可不会特意做几个包子让她带过来,否则那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压根就不可能嘛。
  向遥既然带来这么多东西,就是要透露一下自己找到了赚钱的路子的,不然她如何解释这些东西都是怎么来的?
  当即就笑道:“我有个朋友,最近在收山货,我空下来的时候就给他弄了点,他付钱给我的。”
  反正聂百川不在,她就拿他当做幌子了。
  在梁春莲和黄老太两人讶异的目光中,她指着那包子:“今天陪他去县城里办事,他请我在国营饭店吃了顿饭呢,我看到这包子好,就买了几个。”
  哎,真要有人请她在国营饭店吃饭就好了,她可是自己花了好些钱和粮票呢……
  梁春莲眼睛亮得出奇,迫不及待地问道:“遥遥啊,你还找了个这么好的门路哩!你那朋友还要山货不,我跟你大舅也能帮你弄啊!现在地里也不忙,我们闲着嘞!”
  黄老太看她一眼,说道:“人家收遥遥的,本来就是凭着情分了,你还要掺和一脚,让遥遥怎么跟人家说?”
  梁春莲低下头,撇了撇嘴:“我这不也是想跟大壮一起赚点钱嘛。”
  刘大壮就是向遥的大舅,向遥上回过来的时候没待好久,并没有跟两位舅舅打上照面。
  她从原生的记忆中搜刮了一番,发现也没有多少印象,约摸就是一个高高胖胖的、笑呵呵的中年男人。
  见黄老太脸色真有点不好,她连忙打圆场:“我理解舅娘的意思,没事的,回头我问问他,要是行,我就来通知你们。”
  梁春莲见她这话说得真诚,又被哄高兴了:“那行,那行,那就麻烦你了啊遥遥,就算没成也没关系,你就帮我们问问。”
  向遥摆摆手,说没什么。
  反正她先应着,聂百川那边确实在收这些东西,到时候她问问看。
  要
  是行呢,能让外婆家日子过得更好一点,也间接实惠了她娘。
  她可不只是听梁春莲的,只让他们两口子弄,那必然是得以整个刘家为单位,否则弄得不公平,反倒不好。
  再说了,真要成了这事儿,她还得让她娘作为主导呢,让这几个舅舅舅娘得靠着她娘的情分赚钱,她娘的日子才会更好过。
  要是不行,那也没什么,至少她帮了这个忙,她大舅一家得承情。
  欠了她的人情,他们还好意思对她娘不客气吗?
  有黄老太在家里震着,那必然是不会的。
  黄老太心疼她刚赚了点钱就买东西送过来,一个劲的不肯要。
  她说道:“你要感谢你那个朋友哩,人家肯帮你,这是很看重你了,这包子,你就拿回去,送给你那个朋友嘛!”
  梁春莲听到这话,心里都有点紧张,飞快地看了向遥一眼,生怕她听自家婆婆的话。
  好在向遥并没有这个打算:“外婆,我知道的,不过这包子是我特地孝敬你的,可不准不收!”
  黄老太推辞不过,只好接了。
  她一个掉了好些牙齿的人,也确实爱吃这种暄软的食物,平时稍微硬扎一点的东西,她都啃不动嘞!
  要说,还是她这个外孙女更疼她呢,瞧瞧,这么软乎的大包子,她一下就送来了这么多个!
  梁春莲则悄悄松了一口气,她这婆婆不是个爱吃独食的,平时有个什么好东西,那都是不偏不倚地让每个人都有份。
  虽然有时候她也悄悄抱怨婆婆不偏袒卫国这个大孙子,但至少婆婆也没有偏袒其他人,那她也没有什么好说的。
  这包子要是留住了,足足六个呢,她都能分半个尝尝了!
  多白的面灰揉成的包子啊,她还是过年那会儿参加别人家的喜事儿,在斜面上掰过半个寿桃模样的馒头吃呢。
  丰县这边儿是以种水稻、吃大米为主,面食本来就是个稀罕物,乡下人家轻易不买面粉,只有办大事的时候,才会弄上一些做馒头包子撑席面。
  梁春莲正想看看向遥带来的其他东西呢,却被黄老太使唤道:“巧云在菜园子里拔草来着,你赶紧去叫她回来。”
  王老太就觉得她这媳妇这会儿一点都机灵,人遥丫头来了,肯定是更想看到她娘啊,她还在这里唧唧歪歪磨磨蹭蹭的,难道还要等到人丫头主动开口?
  梁春莲东西没看齐,老不乐意了。让婆婆发了话,她也没办法,只好依依不舍的先去菜园子里找小姑子了。
  说起来,她原来确实是很介怀刘巧云住回娘家,但自从上次向遥送了一回花生,她那心里就熨熨帖帖的,成见也少了很多。
  至于现在,她则更是将刘巧云当做个香饽饽了。
  刘巧云住娘家,向遥隔三差五地来送东西,她们当亲戚的,可不就沾了点光,好歹没亏。
  更别提向遥还答应帮她问问她朋友,那收山货的事了。
  另一边,除了包子外,向遥还掏出一堆的吃食,再度惊呆了黄老太。
  “这也不晓得要花多少钱,你这丫头,咋就这么大手大脚哩!我们啥也不缺!你也不用顾虑你舅舅舅娘们,有我在呢,你娘吃不了亏。”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