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3章
但凡黎璋在抗日这件事上犹豫不决,或者呈现出向日本人靠拢的姿态,她都不会跟他说这么多。
他宁愿选择归顺国民政府,也不愿向日本人妥协,已经表明了他的态度。
他兴许不是个好人,也曾做了不少鱼肉百姓的事,前世,还杀了许愿人,但是,昭颜在此刻,终于能理解许愿人的心情。
杀黎璋报仇是简单,但是,原本局势本就不稳的西南会动乱,只有黎璋有这个影响力,能稳住整个西南军。如果黎璋愿意抗日,许愿人愿意摒弃前嫌,放弃为自己报仇,甚至还愿意尽其所能去帮助他。
她曾说过: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让昭颜为之泪目。
这么一个好姑娘,她怎么能让她失望而去。如果最终,她用尽不违背这个世界自然发展规律的所有方法,依然阻止不了大屠杀,阻止不了长达十四年之久的日军侵略……那么,她就算违背天道,遭受惩罚,也要凭一己之力,将时局扭转。
——分割线——
日本当局和国民政府的谈判,持续了半月之久,最终也没能达成和解,和双方的预期都相差甚远。
在英美等国的多次调解下,国民政府迫于列强多方压力,做了一些让步。
和西南的黎璋都沟通好了,实在不行,就答应日本人的条件七——让他下野,第九军的军长换成黎荣廷就行了。
国民政府代表已表明立场,私下答应日本当局的第二、六、七、八条件,并且赔偿一百万大洋。
董主席的意思再明确不过:我可以承认你在中国的既得利益,但是,你不能再进一步了。
日本当局表面上回应,要回去再商量一下,做出一副友好的姿态,也给足了英美等国面子,但转身就又把作战计划推到了最前端。
日本人的军舰在二十多天前,集结在西南地界外,就不曾离开过,本意是想给西南军造成压力,可显然西南军根本不买账,驻守的西南军丝毫不为所动。
尤记得当初他们这招对西北军孙寿南时,西北方面军人心早已涣散。
终于,日本谈判团笑眯眯地说要回去商谈,希望能达成和解,离开金陵城的第二天深夜十一点时,日本军队突然向西南边界的小镇邻泉镇发起袭击,炮轰小镇,进攻最近的祁安市。
因为早就防备日本人的攻击,邻泉镇的百姓早在几日前,已经被转移到了其他地方。
但是,偷袭发生在深夜,即便有西南军守夜,但炮火猛烈,杀伤力极强,又这么猝不及防,依然对驻守的西南军造成惨重伤害,有的甚至在睡梦中就被炮火夺走了生命。
日本人借着西南军袭击他驱逐舰和巡洋舰,不顾人道主义,关押和虐杀其侨民,为拯救在西南地界被关押的侨民为借口,实则完全不顾其侨民的生命安全,率先向邻泉镇发起了偷袭。
第246章 漫云女子不英雄31
31
日本当局原计划第一阶段,集中兵力快速打下邻泉镇,先振奋下军心,一扫驱逐舰被击沉的阴霾,让民众重获对对军方的信任;
第二阶段的计划是以邻泉镇为其在西南战场的大后方,进而多方向上对祁安市进军;
打下祁安市后,第三阶段,便是以军舰南下,强行占领丰碑镇。
丰碑镇的地位举足轻重,他们将不惜一切代价将其拿下。
最后,只要占领丰碑镇,他们可以用王牌陆军部队搭配军中战机轰炸,来正面攻击重京城,然后,再让另外两个师团从双翼展开,双翼各3个步兵大队和1个山炮兵大队,协同作战,形成迂回包抄之势。
黎璋破坏了他们借机侵占东南陈桐地盘的机会,那就得拿重京城来赔偿他们。
深夜十一点一到,日本人的第一击炮响彻邻泉镇,伴随炮响,邻泉镇的夜晚被火光点亮。
——分割线——
“大帅,不,军,军长……”大帅府内,黎璋卧室的门被紧急敲响。
黎璋披着外套打开门,祝诚面色焦急,“军长,刚刚接到电报,日军于半夜十一点时,突然向我邻泉镇发起炮轰,偷袭我驻守的西南军。”
“狗娘养的小日本!”黎璋双手叉腰,气血上涌,破口大骂,“那边装模做样的和金陵城那边谈判,昨天还和国民政府宣扬什么友好邻邦,和平相处,装的像个人一样;这边就开始偷袭我西南地界!”
“幸好,幸好老子聪明,从来不对那帮龟孙子抱什么希望。从他们嘴上天天扯着和平,但是,部队集结在西北和西南两地边界,迟迟不退,我就知道这群坏东西没憋什么好屁。”
“爹——”黎荣廷此时也赶到了门口。
“走,去办公室。”黎璋一手拢着披在肩上的军装,大步往楼下走。
——分割线——
从一开始的偷袭成功,邻泉镇瞬间陷入一片火海之中,一部分西南军人还在睡梦中,就失去了生命,而警醒过来的西南军立刻集结起来。
守卫邻泉镇的是郭峰松率领的部队,人数和配置相当于国民政府的集团军下的一个师团的力量,重兵把守邻泉镇的各处阵地。
郭峰松是祁安市原督军高敬手下的一员大将,深得高敬信任,要不然也不会把如此重要门户交给他来坚守。
日本人一开始认为,打下邻泉镇应该是极为轻松的一件事。毕竟土军阀的武器装备,他们都清楚得很,另外,他们又是深夜偷袭,西南军防不胜防,最迟到天亮,他们就能顺利占领邻泉镇。
可一旦发起进攻后,他们发现,事情发展并非如预期那般顺利。
首先,他们的偷袭刚开始确实直接轰掉了一处军营,死伤不少,但很快,西南军就反应过来了,紧急集结军队,除了一开始的慌乱,之后指挥井然有序,并没有预料中的仓皇出逃。
其次,西南军有序地占领高地和掩藏点,就开始进行回击。日本人很快察觉,西南军的装备一点不落后,邻泉镇的守军居然有重机枪排,还有迫击炮排!
他们大日本帝国的弹药之所以杀伤力强,是因为改良了火药,填充了黄火药,但那西南守军用的又是什么火药?杀伤力竟然和他们不相上下。
这还是他们熟知的土军阀使用的,清末时期遗留下来的粗制滥造军火么?
日本当局不认为是土军阀本来就有的,他们阴谋论的认为,英美、苏联等国必是给了西南军不少援助,这还得归功于国民政府的介入。
但既然已经打响了战争,就没有回头箭。
邻泉镇一战打得尤为激烈,从半夜11点,一直打到凌晨5点,郭峰松部已经英勇地打退了日军的第五次冲锋。
日军疯狂的冲锋还在继续。
原计划的第一阶段,日军第14师团在天亮之前,攻下邻泉镇的计划破灭。
双方陷入胶着,日军不退,邻泉镇的西南军死战不退,英勇顽强,各个赴死般地抗击日军。
攻占邻泉镇一战,一打就打了三天。
郭峰松是半点不松懈,他深知自己使命,如果被日本人攻下邻泉镇,被转移到祁安市的邻泉镇百姓就得遭殃,日本人丧心病狂,绝不能让他们进来半步。
而黎璋的西南军也卯足了劲,用足了火药,在这第一战上,暗暗立誓,首战就得让小日本尝尝他西南军的厉害。
一连打了四天,眼看第14师团一时半会夺下邻泉镇无望,日军恼羞成怒,作为率先挑起战事方,他们不能短时间给与中国军队重击,如何给旁观的英美法、苏联等国家以威慑力?
日本当局随即决定,增强兵力增援邻泉镇。
但是,后续的攻击计划,日军的兵力部署已经做好,不宜变动,这让他们想到了西北伪军,同时,西北境内的伪军也离西南边界极近,方便调遣。
于是,以邹亮为首的西北伪军接到日本人的命令,去支援日军第14师团。
邹亮原本提出说辞,恐西北军的战斗力拼不过西南军,但话音未落,就被日本指挥官拿手枪抵在了脑袋处,吓得他再不敢多废话一句,只能默默忍下,心说老子投靠你,可不是给你当炮灰的,到时候,真上了战场,我就给你装装样子,你们爱谁谁上。
偏这时候,还真有那脑子不清不楚的,比如日本人跟前的孙仁平!
孙仁平见有利可图,本就被邹亮夺了西北大权,心中不忿的他发挥自己三寸不烂之舌,自告奋勇,要为皇军效力,说什么邹亮要是走了,西北群龙无首,不好不好,他对西北军也熟悉,不如由他带着邹亮的一支皇协军亲自前往西南战场。
孙仁平恨黎璋父子已久,当初他爹就是去了黎璋父子的地盘,才丢了性命的,他也是因为想向黎璋父子讨要个说法,一招不慎,被邹亮等人窝里反,夺了兵权的。
眼下,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借着日本人的手报复黎家父子,他当仁不让。
他绞尽脑汁,想出来个“好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