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她十六岁时,留下一封书信,独自一人飘洋过海,前往海外求学,她说,她想去看看母亲曾经求学的地方。
他只得赶紧写信给曾经的同窗兼好友任启鸣,找到她,替他好好照顾她。
没想到,她一去就是四年。
回来后,还没等他给她安排工作,因为看到家里多了个女人,小初行李都没放下,转身又离开了家,至此,不再原谅他。
后来,他动用关系,打听到她去了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东南校区)任职,曾去找过她,劝说她跟他回家,但都没能如愿。
曾镇义陷入回忆之际,书房的门从里面被打开。
一张和亡妻极像的容颜,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展现在他面前,距离上回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他去劝说她回家,已有一年的时间。
“我让吴伯给你去信,是有事相求,进来吧。”
曾镇义直到被她引入书房,脑袋都有些嗡嗡的,觉得不太真实,但是刚才她对他冷淡的态度,倒是和以前一模一样。
半个时辰过去,听她说完,曾镇义眉头微锁,目光如炬地望向她,“你想见董主席?”
“是。”
曾镇义斟酌片刻,明知她所求之事不可能,还是想劝解一番。
“早在日本人和黎璋起了冲突之时,国民政府内部就已经开始讨论事态发展。而董主席因为曾经留学日本,对日本人的海陆空军队和装备,有所了解,他长久以来,一直都认为,日本不管是军队还是装备来说,都远远高于我们。”
“所以,董主席对于日本政府的态度,一直是能拉拢就拉拢,不能拉拢,那也尽量不结仇,不正面对上,不到万不得已,不得和日本人对战。”
“因为西南地区的情况,国民革命军内部也起了分歧,中共方是持抗战态度的,提出联合抗日的口号,但是,我国民政府这边,董主席有所顾虑,并不想和日本人对上,所以,才迟迟不表态。”
“其实,不难理解董主席的想法,他并不是不想抗日,只是日本人的军事实力实在太过强悍,我们……”
昭颜不想听他去说些有的没的,听她这个便宜爹表忠心,诉说董某人的难处,留给她的时间不多,她耽误一分钟,西南战场瞬息万变。
昭颜直接打断道,“我原谅你,以前的事,一笔勾销。求您替我求见董主席,我去说服他。”
“你?”
昭颜显然从他的眼里看到了质疑,她直接了当道:“我还有一个新身份——黎家的儿媳妇,我想见董主席,商谈西南军归顺国民革命军事宜。”
曾镇义睁大眼睛,饶是他什么风浪没见过,竟然被她前一句话给惊到了。
“你,你,小初,你结婚了?我怎么不知道?”
“那我现在能见董主席了么?”
——分割线——
曾镇义当下不敢耽搁,亲自前往董主席官邸通报,得到同意后,经过士兵的层层搜查,昭颜总算走进了国民政府董主席的书房。
曾镇义目送她坚毅挺拔的身影消失在门后,心中都是五味杂陈的。
她像亡妻,亡妻就是个奇女子,她不同于寻常女子,她提倡女权女学,生前为推翻清朝专制统治,一直在奔波,她能跨马携枪,曾不远万里留学海外,去学习先进的知识……
孩子终是长大了,而他也老了。
谈了约莫一个小时后,就见董主席身边的朱副官行色匆忙地从外面进去,之后,又离开。
之后的几个小时,他就见到不断有人被朱副官领着进了书房,又被送出来。
几乎每个走出书房的人脸上都透着一种难以言表的兴奋。
直到他看到一张熟悉的脸——那是他在报纸上见到过的一位武器研制专家,不远万里,从国外赶回中国,就为了报效祖国,曾经还遭到国外势力的狙杀,最终,以假死结尾,被秘密安排在了核心的兵工厂。
曾镇义没想到,他这一等就等到了天亮。
直到董主席身边朱副官告诉他,他可以回家休息了。
“小女呢?”
“曾小姐怕是暂时走不了了。”
曾镇义心里咯噔了下,只是见朱副官面色并没有什么异样,才稍稍放下些心,“小女可还好?”
朱副官笑了笑道:“曾军长生了个好女儿,后生可畏。”之后,便转身离开了。
曾镇义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至少小初是安全的。
果然,当日清早,七点三十分时,国民政府最高领导人董主席公开发表宣言:“西南乃我国土一部分,密不可分,临到最后关头,惟有坚决抵抗,但此番战事,吾等只准备应战,而并非求战。”
如果说七点三十分的声明还温和些,但是紧接着的声明就表明了国民革命政府的立场了——凡我中国军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国民革命军亦不例外。
不多久,东南地区的项易鸿迫于各方面压力,不得不紧随其后,发表了声明:积极抗日,保卫我国土。
原本,已经准备起飞的日本轰炸机,海面上的军舰,还有准备就绪的日本陆军,已经将目标对准西南地界,突然被下令,暂缓行动。
第244章 漫云女子不英雄29
29
国民政府接二连三的声明砸下来,就连一直以来,四大军阀之一的项易鸿都坐不住了,发表了抗日声明,这让日本人对眼下的局势权衡起了利弊。
他们原本的目标本就不是西南地区,根据潜伏在各地的日本军人回馈上来的信息。他们顺利拿下了西北地区,之后,又经过精密的部署,想要借口保护侨民,派遣军队打进东南地界,继而侵占东南地区。
结果,就因为藤森信和小泽八郎的擅自行动,途经西南地界时,一时冲动,炮轰港口,惹怒了西南的黎璋,直接打乱了他们计划。
如果能借此打下西南还好,偏偏西南地区是块难啃的骨头。
日本当局觉得,他们都这么给黎璋台阶下了,他竟然还不领情,太不识好歹!也是火大了,非要给他点颜色看看。
尽管藤森信和小泽八郎在接受处罚时,一再强调,西南军的军备精良,武器先进,高射炮和海岸炮,不管是射程,还是从杀伤力上来讲,绝不是一个土军阀该有的配置,甚至比他们的炮弹杀伤力还强,射程还远!要不然,他们也不会这么狼狈,丢车保帅的,牺牲了驱逐舰,来争取巡洋舰逃跑的时间。
但是,日本当局就是固执地认为,这是藤森信和小泽八郎的托词,为自己的鲁莽行动,犯下的错误找借口。
军队集结西南边界,甚至出动了飞机和军舰。
同时,这次也是一次试探。
如果国民政府方面依旧装聋作哑,消极应对,那么,他们可以改变计划,就此集中兵力先拿下西南地区,等站稳脚跟,再扩大版图。
反正,等拿下西南地界,也就背后有英美做靠山的项易鸿和国民政府还成气候些,再徐徐图之。
等局势僵持到了第六日,还不见国民政府发声,日本当局越发肯定了自己的想法——国民政府不会管这事!
本来,国民政府和中共方面,共同协作,正忙着北伐,征讨大军阀。他们攻打西南军,还可以说是帮了他们一把。
这么想着,胆子也越发大了。
而眼下,怎么一夜间,就彻底变了?
继中共方面发表声明之后,国民政府也发声了,而且语气一次比一次严厉,是什么给了董某人底气。
伴随新闻报纸的宣传,各界爱国人士的奔走呼告,中国国内的抗日呼声几乎到了巅峰——呼吁全民抗日!誓死不做亡国奴!守卫国土,不容侵犯!
中共方面和国民政府的严正声明,最终惊动了日本陆军最高指挥官,推迟了原本早上八点准时对西南地区发起进攻的命令。
日本人现在急切地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一向忌惮他们,秉持着能不打就不打,甚至北伐之前,还想着拉拢讨好他们的国民政府改变了态度,变得极为强硬。
而此刻的西南地界的会议室里,高副官拿着一纸电报,脚步匆忙地走了进来,将手上的东西递给了大帅。
黎璋一目十行看完,交给了下手的黎荣廷。
父子俩郑重其事站立起身宣布:西南军正式投靠国民政府,听国民政府调遣,归国民政府收编入国民革命军第九军,黎璋任第九军军长,依旧掌管西南地区事务。
“诸位,投靠国民政府一事,我之前并没有和各位商量,还望大家谅解。易帜一事,事关重大,一不小心,就容易走漏了风声。做出这个决定,最艰难的那个人一定是我。”黎璋冲众人鞠了个躬,态度诚恳道,“我原本是西南地区最高统帅,如今却受制于人。”
“但我希望诸位能明白一件事,只要我舍弃了这西南地区最高统帅的位置,既可以避免两线作战、腹背受敌的风险,也可以稳定如今我西南地界的局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