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4章
片刻,黎荣廷点了点头,郑重道:“好,我会打下西北军。”
黎荣廷转身,他的右手不自觉地伸进了裤子口袋中,摸着那凸出的、圆圆的胸章,最终,还是选择放下,快步离开。
——分割线——
孙仁平说要报仇雪恨,吆喝得有多响亮,现实给他甩得耳光就有多响亮。
西南军和西北军在边界处——属于西南地界的井县开战。
孙仁平不管是从战略把握上,还是从冲锋陷阵的英勇上来看,和黎荣廷的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他之所以敢直接开战,主要还是仗着有日本人在背后撑腰,之前日本人还提供了大量军火,孙仁平觉得,西南军还不是随便打打就下来了?
此番,正好借着他亲爹的死,日本人还在观望,要不要扶持他的情况下,他就让日本人好好看看,他孙仁平也不是吃素的,如果因此,日本人表明扶持他了,还当什么西北王,就是当全中国的王都可以。
可没想到,战争一打响,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西南军的军事装备也是够够的,也很先进,重型机枪、炮弹什么的,应有尽有,看着这么好像还和他们的武器装备是一路的?
孙仁平立马联想到他西北军丢失的军火!
好家伙,原来真是西南军给抢的,那他爹的死,不用怀疑了,就是黎璋和黎荣廷这对老奸巨猾的父子害的!
没等孙仁平怒发冲冠,前线已经连连败退,西南军顺着井县打到了他西北界。
短短数日,他西北界连丢两城。
而井县的临时指挥部里,黎荣廷吩咐士兵们沿路把西北军逃窜后,落下的先进武器都给捡了,用他们的装备,再去打他们自己,这个感觉爽歪歪。
黎荣廷心中还暗想,回去后,他得在乔书媛面前秀一下,他也不全是只会烧她的钱,他还会勤俭持家。
想到这,他的唇角不自觉地上扬,恰此时,高副官进来禀告。
“少帅,孙仁平撤了!”
“嗯?怎么回事?”这才打了半个月,只夺下西北两城。
“西北军内部大乱了。”高副官兴奋道,“孙寿南的手下将领王文辉和邹亮两人合谋,趁着孙仁平出来打仗,细数孙家父子的罪状,直接在大本营拉着旗帜单干了。”
第233章 漫云女子不英雄18
18
西南军两战均是大捷,顺带拿下了西北两座重要城市。
西北军窝里反了,孙仁平也没有精力再和西南军开战,拉着队伍往回赶,又遭到了王文辉队伍的伏击,落败。
如今,前有王文辉、邹亮的叛乱队伍,后有西南军的乘胜追击,孙仁平腹背受敌。
实在无法,一咬牙,就往东南方向陈桐的地盘跑了。
孙仁平倒是想投靠日本人来着,但是他在日本人心中的地位,显然不高。孙寿南还在世时,日本人想扶植这位西北王,帮助他们实现地区自治,从部分省市开始扩张,逐步实现吞并的计划。
他们拿出了大量的武器装备供给西北军,同时,也换来了西北境内铁路的运营权和控制煤矿开采。
本来,孙寿南和日本人的合作是很愉快的。
偏偏就一次军火失窃事件,孙寿南直接丢了性命。
说起来,当初前往调查军火失窃之事,根本用不着孙寿南亲自出马。孙寿南心里明白的很,他在自家地盘上,都屡遭刺杀,出了自家老窝,更危险。
但扛不住日本人那边不断逼迫。
日本人控制西北地区经济命脉之后,开始将目光放到了西南地界——黎璋的地盘。
听闻西南王黎璋和孙寿南曾是同僚,在袁某人手下共事过,之前,也没闹过什么矛盾,相处还算和睦,就催促孙寿南亲自前往西南界,调查失窃案的同时,多和西南王黎璋接洽下。
孙寿南临行前,日本人还做出承诺:退一万步讲,就算这船军火真的是黎璋盗的,也没有关系,他们甚至可以再送些军火给黎璋,只要他答应他们提出的一些条件。
——他们想把手伸到西南地界。
这才是孙寿南虽然恼怒于军火被盗,但还是勉强忍下怒火,在西南地界停留几日的原因。
孙寿南已死,该办的事却没有办成,日本人也摸不准黎璋到底是几个意思。
孙仁平听话归听话,可论能力,还不如他死去的爹。果然,刚信誓旦旦,说什么找黎璋报仇,结果拿了他们的装备,还是打不过人家。
打不过外面人也就算了,还让西北地区其他军阀给反了。
孙仁平一边打着仗,一边给日本人发电报请求支援,日本人理都不带理他的,他们是想扶持一个傀儡,但不是一个废物。
先让他们打打看看,他们再决定他们在中国的代言人。
孙仁平是最早落败的,西北回不去了,东北方向,他爹又得罪了项易鸿,如今他得罪了西南的黎璋,日本人也靠不住,他实在没辙,一咬牙,就去了陈桐那里。
先不说陈桐那,看到孙仁平这个烫手山芋,眼睛都瞪直了,你小子跑我这来做什么?我认识你谁啊?
就说日本人那边,既然孙仁平跑了,那就拉拢王文辉和邹亮,稳定他们在西北的既得利益。王文辉耿直,不愿意同流合污,这违背了他最初起兵反孙家的初衷,但邹亮还是被利益迷了眼,最终,王文辉死于一场事故,而邹亮也顺理成章成了西北军阀的头领。
邹亮替代孙寿南,成了日本人在西北地区的傀儡王。
只是,如今的西北地区,失了两大重要城池,其中一座,是日本人火车的中转点。
——分割线——
打了胜仗回来,黎荣廷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她。
府内,熙熙攘攘,正在筹备晚会,主要是为了庆祝西南军胜利,还夺了两座城市回来。
他的目光在一众人等脸上扫过,唯独没有那张孤傲自持的脸。
“大哥,你真是太厉害了,才十几天功夫,就把孙仁平那龟孙子打得落花流水!”黎耀廷是真高兴,以至于都忘了他的好大哥,从来对他都是不假辞色的。
“我还以为孙家在西北界多厉害呢,亏得还和我黎家齐名,搞了半天,就这——说来说去,还是大哥你厉害!”
黎荣廷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错身而过。
黎耀廷站在原地,愣了半天,看着已经消失在肩膀上的大手,大哥……大哥,这是搭理他了?没打他,也没骂他,更没爱搭不理他。
自打大妈死后,大哥还是头一回对他这么和善过。
在楼下找不到那人,就想径自上楼。
还没跨出去,就在楼梯口被人拦了下来。
“来来,荣廷啊!你过来——”黎璋笑得和蔼可亲,将他拉到身边。
待黎荣廷看清眼前几人时,面露不解地看向自家老爹。
黎璋的旁边站着乔万新,两人有说有笑,似乎相处和睦。要不是之前,黎荣廷在乔氏的办公室里,听到乔万新和乔书媛激烈吵架,他或许会以为,乔万新真的和他爹关系融洽。
“荣廷真是好样的,大帅您真是生了个好儿子啊,可惜啊……可惜了,我家书媛……”乔万新说一句,留半句,引人遐想。
“哎……是这孩子没这个福气,也没这个眼光。”乔万新叹道。
黎荣廷有片刻的晃神,耳边又回响,临行前,她对他说的那番话——她相信他。当初,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从他腰间拔枪相对的画面也清晰了许多。
应该说,关于她的画面都清晰了起来。
“乔伯父,她在南洋学的什么?”
“书媛学的是医学,我的本意是让她学习经商的,以后也好接过我的衣钵,可半路上,她偷偷改成了医学。”
“医学……”那两个字在黎荣廷口中默念,这可不像是一个学医的人能有的身手。
“乔老弟,你这说的哪的话!我看书媛没学经商,但经商的本事好得很!你看,这才短短几个月,已经能接手你手上的生意了。这用不了几日啊,我相信,以书媛的能力,一定能做得越来越好。”
“你啊——就等着享清福吧,我们年纪也大了,就应该让小辈们去忙碌。没事,遛遛鸟,听听小曲,陪夫人逛个街,岂不美哉?”
黎璋才不管他乔万新后不后悔把女儿嫁给耀廷,反正都是他儿子,只要乔书媛是他们黎家的人就行。
再说,他老二哪里不好了?
这不,夫妻之间好着呢,几乎时时刻刻泡在一起,连带不着调的老二都变了个样,对经商的事也上心了不少。
黎璋对于眼下家里的这种平衡满意的很,老大负责对外打仗,老二两口子的负责军队经费和家里的开销,简直太完美,他又可以高枕无忧了。
乔万新脸上有瞬间的尴尬,随即道,“大帅……”他真心不想退下来!谁想退下来?谁想把自家家业拱手让人?
“哎,怎么又叫大帅了?叫黎老哥!”黎璋纠正道,他是真高兴,人家为了养了这么个好儿媳妇,所以,也不介意给乔万新点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