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罢了罢了……我也不想管你的事了,你且好自为之。只是为了韦家上下的安全,保住韦家百年的基业,你若今后做出有碍家族,有辱定西军名声的事,我必将你逐出家门。”
“哼……求之不得。”韦红裳冷哼一声。
韦琨眼底的光终是暗淡了下来,来时还意气奋发,回去时脚步踉跄,仿佛受到了极大的打击。
韦红裳撩开营帐,大步走了进去。
刚刚坐到梳妆台前,手上的动作突然顿了下。
“来者何人,偷偷摸摸,非君子所为,出来——”
下一刻,从屏风后头款款步出一人。
韦红裳平静地打量眼前蒙着黑色面巾的黑衣人,眉头微蹙,“你是何人?为什么要闯入我的营帐。”
“方才韦小姐和定西侯在营帐外的对话,可真是精彩。没想到韦小姐竟有如此远大志向。”
韦红裳心中警惕,她的警觉性并不算低,而且韦琨本身也是身经百战的,她二人竟然都没察觉到营帐内有人,可想而知,这人武功必是不俗。
而如今,被她发现,也不过是想让她发现罢了。
“我有没有远大志向,跟你有什么关系。”韦红裳一边说着,一边早就在坐着准备,将手不动神色地蜷缩到袖中,手握锋利的匕首。
“因为我们都有无比伟大的志向,所以,不如我俩合作?我助你成为太子妃,你只要配合我的行动即可。”
“配合你的行动?什么行动,你是谁的人?又是什么志向,说来听听。”
“你还是少打听为妙。”黑衣人语含警告道。
韦红裳简直气乐了,“是你要跟我合作,却不告诉我,你的目的,你凭什么就觉得我会和你合作。”
“凭你前日在皇家操场,想要刺杀太子,够不够?”
韦红裳心中一凛,果然!来人正是那日真正刺杀太子的黑衣人!
“我没想刺杀太子!”
“真的假的,谁知道呢,你到时候还是去跟皇帝解释吧。”
“哼,人都死了,又有谁能信你,我好歹还是定西侯府的千金小姐,这么做对我有什么好处,倒是你,藏头遮尾的,你说皇帝是信你,还是信我?”
“这不是还有一个逃了么?”黑衣人语带戏谑,反问道,“韦小姐,你说那人会不会恰巧被我给抓了,并且刚好,我就有那种毒药的解药。”
韦红裳面上的镇定再也维持不住,不管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此刻她只想杀了他灭口。
下一刻,匕首在半空中划过一道锋芒,直指那人脖颈处而去。
那人险险避过,连退数步站稳,一抹脖颈处,指腹上沾惹了些许鲜血,幸好他一直防着她,不曾懈怠,要不然,现在在这里的,就是一具尸体了。
“果真是最毒妇人心。”黑衣人咬牙切齿道。
“废话少说!”韦红裳不出手则已,一出手,招招杀机毕现。
可惜,她还是小瞧了古代这伙死士的本事。
没几招,黑衣人就仗着内力优势,将她禁锢住了。
“韦小姐,就是这么恩将仇报的?若不是有我们的人,你的人说不定早就招了,还轮得到你在这继续当你的侯府小姐?”
没想到,那两个活口竟然是被这群刺杀太子的黑衣人所杀。
突然,门口传来一阵询问声:“小姐,你睡了么?我怎么听到帐篷里有打斗声啊?”
黑衣人和韦红裳面面相觑,片刻,韦红裳清了清嗓子,回道:“是我不小心打翻了脸盆,没什么事,你先下去休息吧。”
“哦,好的,小姐。”
将人支走后,韦红裳一个手肘狠狠地怼在黑衣人的胸口,后者一声闷哼,捂着胸口,倒是将人松开了。
“成交!我不在乎究竟是谁的皇后,慕容元栩也好,其他人的也罢,我要的是那至高无上的权力,只要你们能给我!你还是回去问问你的主子,能不能答应我的要求,再谈合作的事。”
第162章 开局就变白莲花17
17
果然,春蒐在人心惶惶中草草结束。
慕容元嵘虽没有猎到白虎皮,但其他的倒是猎了不少。
狩猎回来后,丞相家的腊肉、腌制的咸鱼估计得吃到过年去了,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就连丞相家看门的小厮都分到了一只野兔。
整个丞相府的人都喜气洋洋的。
尤其那开门的小厮,之后见到四殿下,开门开得都殷勤了不少。
回到京师之后没多久,众人便发现,太子和定西侯府的小姐走得频繁了些,这风向立马就不对了。
因为某些心照不宣的原因,太子大婚的年龄本就大了,为了一国根本,太子妃与太子完婚后,应尽快为皇室开枝散叶。
显然,一个太子妃是不够的,侧妃也在物色之中,而当初永嘉公主的赏花宴,也颇有为太子选妃的意图。
只是看如今这阵仗,太子这是因为救命之恩,看上韦家之女了?
这边太子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那边五皇子慕容元逍似乎也对这位韦家之女上了心,时不时地相邀,还送上了一些女孩家喜欢的小玩意儿。
别问他们这些人是怎么知道的,实在是五皇子的花名在外。这不,自打春蒐回来,他竟然一改往日拈花惹草的风流姿态,一心一意扑在了韦家女身上,这让他往日那些红粉知己吃醋不已,隔三岔五的找到韦家女警告一番,被后者一一怼了回去。
于是,很快,一些见风使舵之人便行动起来了。
这韦红裳可不简单,引得两位皇子倾心不已。而侯府小姐的身份也够分量,要不是太子妃已定,就是作太子妃都是够的。而如今么,若是嫁太子,便只能是侧妃了。但如果是嫁五皇子,那便是正妃。
反正不管哪个,韦家韦红裳今后的身份必是无比高贵的。
仿佛一夜间,定西侯府门前就变得热闹起来,来拜访侯爷的人多起来。但韦侯爷可不是一般人,根本不为所动,不管谁来套近乎,都不冷不热的,压根看不出一点喜庆之色来。
既然侯爷是个老顽固,这条路走不通,那各家小姐也使出了浑身解数,开始打着游园、小聚的由头,频频给韦红裳发帖子。
这回,韦红裳倒是聪明了许多,不再冷冰冰地得罪所有人,反而欣然前往。
一个有意讨好,一个照单全收,自然就是宾主尽欢,结成了好姐妹。
这不,京师里一些小官之女,或是和聂暄和素有龃龉的,与京师的名门闺秀们格格不入的小姐们,比如章灵曼——礼部侍郎之女,亦是向韦红裳靠拢过来。
她们也曾想向准太子妃示好,可袁家那位只知一味读书习字,将自己关在太傅府邸,几乎婉拒了所有应酬,也不与人争锋。
退而求其次,众人也就把主意打到了韦红裳身上了。
这不,马上上巳节也快来了,最初这个节日是用来祭祀神灵,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久而久之,就变成了烧香祭拜先祖,祈求祖先保佑家族平安、幸福了。
有些人会选择在家中或者祖坟上烧香祭拜,而也有的人家会选择寺庙前去祭拜。
京师城里的夫人小姐们,达官贵人们尤其喜爱提前出发,去祁城的衡岳山——第一寺庙之称的灵济禅寺烧香祭拜,礼佛祈福。
可不单单只是烧香拜佛,这个季节,山里的花儿都开了,争相斗艳,正是无限好春光的时候,还适合踏青。
章灵曼想着接近韦红裳,便提议,一道结伴去灵济禅寺祈福。
章灵曼在旁碎碎念,韦红裳的思绪却飞到了别处。
祁城不就是她当初被韦琨惩戒,送回老宅子,那老宅子所在的地界么?而灵济禅寺,就是那个她日夜去叩拜,以博得监视之人同情,将其趁早接出老宅的寺庙。
突然,她出口打断了章灵曼絮絮叨叨、漫无目的的话,问道:“你说什么?灵济禅寺是皇家寺院?”
章灵曼不清楚为何原本兴致缺缺的韦红裳突然就变得兴趣盎然起来,继续道:“那可不!历任灵济禅寺的主持佛法高深,几乎到了出神入化的程度,掐指一算,便能知晓天下事。”
“这事可是有典故的,据说,当年大盛朝的先祖皇帝还未揭竿起义之时,途径灵济禅寺借宿,当时的主持观他相,乃龙凤之姿,天日之表,料定其有大贵气之相,便又让他抽了支签。先祖皇帝抽到了一支帝王签。”
“这是何意?”韦红裳问道。
章灵曼虽然不屑韦红裳竟然连大盛朝的历史都不清楚,也不知道有没有读过书,武夫到底是武夫,但还是回答道:“帝王签乃三大名签之一,一共三十三支之多,几率这么小,未必就能抽中,更何况,帝王签只有皇室中人才能抽,已经数百年没有人抽中过了。”
“不知什么原因,竟被先祖皇帝给抽中了,兴许是天意如此,先祖皇帝乃命定的皇帝。后来,先祖皇帝揭竿起义,全国各地百姓纷纷响应,最后果然,推翻了前朝暴政,创建了大盛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