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昭颜愣了下,回过神才明白他口中的那人应该是亲爹。
“那人十八岁的时候,恰逢镇上征兵,他便报了名入了伍。我娘虽然不舍得,但她理解我爹想要保家卫国、出去闯一番的心情,她尊重他的意愿。”
“那人在入伍前,娶了我娘,他让她等三年,最多三年。只要条件满足,他会立刻向上面申请随军。”
“那人参军后没多久,阿公就因为摔了一跤,瘫痪在床,我娘那时候已经怀上了我。我娘不单要照顾阿公,还要下地干活挣工分,舅舅说我在我娘肚子里就不老实,我娘怀我的时候,孕吐特别厉害,几乎到了吃啥吐啥的程度,最后生我的时候,我娘不但没胖出来,还瘦了一大圈,他看着都心疼。”
“而那个人呢,除了第一年写过两封信,之后就再没消息传来了。到了他入伍的第二年,连我娘给他写的信也被邮局退回了,说是那支部队已经不在那了。”
“他入伍第三年的时候,阿公瘫痪在床两年多,终究还是去了。临死前,他一直抓着我娘的手,喊着那个人的名字,最后眼睛也没闭上。”
“处理完阿公的丧事,我娘到村里打了证明,带上了从舅舅那借的钱作为盘缠去找那个人。因为那时候,家里的钱早就被阿公吃药花掉了。”
“后来呢?”昭颜问道,但她大概能猜到答案,必然是失望而归的,要不然他不会那么恨那个人。
“大半年后,娘独自一人回来了。村里人说,她回来那天,像个乞丐,蓬头垢面,双手漆黑,衣服破破烂烂的,她是一路要饭要回上阳村的。”贺臻有些哽咽,“自那以后,她时而疯癫,时而清醒,嘴里一直念叨:他不要我了,我要回家……我家在上阳村,我儿子还在等我……在我五岁那年的一个晚上,她突然发疯,嘴里喊着要出去找那人……她是第二天被人从河里捞上来的……”
“从那以后,我就被舅舅收养了。大概是他入伍后的第八年吧,他荣归故里了,还当了个什么大官。”贺臻笑得讽刺,“那时,阿公没了,我娘也没了……他却回来了。”
“他跟你说了当年发生了什么事么?”
贺臻点点头,“他有他的理由,但我还是不能原谅他。”
“他想带走我,我不愿意跟他走。后来,他来过上阳村很多次,我索性躲进山里不见他,有一次,我不小心进了深山,险些被狼叼走,他怕我做出什么过激的事,就离开了。”
“17岁的时候,我选择入伍,凭借不要命的训练,进入了武警部队,离我的目标——第十五军空降兵更近一些了。可关键时刻,他竟然通过手上的权力,把我强行调离部队,让我去什么后勤部,他说十五军执行的任务太过危险。”
“所以,你一气之下,直接撂挑子走人了?”
“嗯,我递交了退伍申请书,只是还没批……”突然有点心虚,以徐老师至高无上的觉悟,会不会觉得他很不靠谱,擅离职守。
“那你现在呢?”
“那人妥协了,不逼我了,也不干涉我的决定了,我现在回去,还能赶上空降兵的选拔。”
“那预祝你成功。”
“我……”贺臻站起身,嘴唇抽动了下。
“你想说什么?”
“我……你……好好保重,期待下一次与你相见。如果有下一次,我再告诉你。”贺臻转身离开。
第108章 这个老师有点野24
24
正月十五刚过,昭颜就和村长吴建国一起去镇上开会了。这次会议主要是镇委的动员大会,劝说大家在早春粮食作物的种植方面,选种上头大力推广的杂交水稻。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举棋不定。
昭颜自是更明白他们心中所想,一是产量问题,二是种植的技术问题。
以她后世对杂交水稻种植的了解,这绝对是一次巨大的变革,解决了人口与粮食不足的问题,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和和平。
但这话要是镇委的领导们讲,讲不讲的清楚是一回事,就算讲清楚了,大伙信任度有几分也难说。要知道前两年,领导们求产量,也曾病急乱投医,却没有什么效果,已经给大伙造成了不信任。
现在就需要一个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昭颜开始举手发言——
从杂交水稻的起源,到研究院的院士们试验地里近两年的实验,不断的改良,最终,选定在南市附近的粮食大省大规模种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亩产800斤-900斤,和现在相比,翻了个倍的产量。
一个个数据,人物,地点展现在众人面前,如数家珍,不得不让人信服。
“所以,我上阳村第一个支持种植杂交水稻作为主要粮食作物,而且越快越好,我们早春就开始种植。”昭颜和村长吴建国一对视,点了点头,便一锤定音道。
“领导,如果我们上阳村的村民们在种植中遇到什么问题,有没有技术人员加以辅导?”
“有的,有的!县里会派技术人员到镇上,到时候,各村有什么问题可以来镇上询问技术人员,而我们的技术人员也会定期下乡查看情况,接受大家的提问的。”镇委领导刚才还在烦恼,怎么劝说下面各村,要知道安阳镇之所以穷,很大原因就是思想保守陈旧。
结果,他干什么了?
他什么都没干,一不小心在开会的时候发了会呆,人小姑娘摆事实、讲道理,言简意赅地把话都给讲完了。
“那就好,我上阳村没什么问题了,3月份早稻就种杂交水稻,村长你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补充么?”
吴建国摆手,笑道:“徐老师说的很好,我没有意见。我们早稻就种杂交水稻,他们要是都不种啊,还没人跟我们抢技术人员哩。”
下阳村村长一听这话,立马表态:“那不行,技术人员得分点给我。徐老师学问好,徐老师说能种,那肯定能种,我们村也种,早种早致富,我们也早稻就种。”
笑话!虽然他们村没有徐老师,但有徐老师的上阳村就在隔壁,一定要跟紧了!
而且徐老师一点不藏私,也不吝啬,去年那天麻的种植区都发展到了他下阳村,还亲自传授种植技术给他下阳村的人,连带修路也带上了他下阳村。
可以这么说,上阳村有肉吃,下阳村就有肉汤喝。
大道理,大数据,啥技术层面……下阳村村长表示:我不懂,我也不需要懂。我只要紧跟徐老师的步伐,她支持的,我支持就行了。
研究项目我不会,抄作业,我下阳村总会的,而且还是第一名。
有了两村带头,陆续又有三个村加入进来,还有几个村在犹豫观望,想着是不是等他们第一批粮食收获了,看到了产量再决定,这样比较稳妥。
这个结果已经让镇委领导很满意了,他原还以为没人会响应,没想到一下子拉了五个村进来。
不错,不错!看着徐知青的越发和蔼可亲。
昭颜:看得人毛毛的……
转眼到了三月份,五个村的村民们在各自村长的带领下,如火如荼地开始种植杂交水稻。而下乡的技术人员们也参与到了种植过程中,给村民们提了不少有效的建议,不光是种植方法,还有防治虫害的一些方法和介绍一些新型药剂的配比使用,让大家受益匪浅。
三月底,村里的早稻种植完成,昭颜一刻也不带停歇的,着手在下阳村建具天麻酒厂。
建厂之前,昭颜特地去县里请示了下县领导的意思。
她将建天麻酒厂的前景跟领导汇报了下:青市本就是酿酒大市,可以和酒厂合作,将白酒和天麻结合在一起,研制出天麻酒,既可以很好地处理了被筛选下来的,等级偏低、但不影响效果的天麻,又可以生产出具有保健效果的药酒。
而她甚至把销往全国各地的市场,设想到拓展市场,将上阳村的天麻和天麻制品作为特色产品外销出国,去赚外国人的钱。
县委刘秘书有些傻眼,别说他了,饶是见多识广的黑山县县长朱和平眼底都透着光。不得不说,这姑娘的想法是真的大,但是很可以,听得人热血沸腾。一路走来,她每一步都走得很大胆,但又很稳当。
经过县里领导的开会决定,一致通过了她的想法,并承诺给予一定的帮助。
其实昭颜根本没指望县里出什么力,只不过身处这个世界、这个特殊的时代,就得有这个觉悟,她只是不希望有后顾之忧。
而于县长朱和平来说,这姑娘绝对是个实干派。比如上阳村最初成立天麻加工厂的时候,他们以为要付出很多,结果人徐知青从采挖新鲜天麻到加工成干货,细节贯穿于每一道工序,一进入市场,就获得了一致的好评,合作社主动找上门,订单如雪花般飘了进来。
有人给黑山县做功绩,带领全村致富,还不问政府要钱,为什么不支持?
这才是这回在县委会议上,提出在下阳村建天麻酒厂获得一致通过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