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073节
方重勇微微点头,脸上看不出什么喜怒来。
就像是在说一件无关紧要的事情。
说完,方重勇指了指面前的软垫,示意车光倩坐下商议大事。
“是这样的,卢杞又写信来,说当年他祖父卢怀慎是宰相,对很多人都有恩惠,包括现在的唐州守将。
他可以说动对方投诚过来。
再有,李璬也写信过来认怂,愿意割让洪州之地,让我们两家罢兵。
而且,李光弼目前已经死死锁住了赣江口,荆襄军水军无法出赣江。但他说荆襄军残部困守豫章,强攻不太可取。
要如何破局?”
方重勇看向车光倩询问道。
三封信,三个消息,其实围绕着的,都是同一件事:如何击败荆襄朝廷!
今年攻荆襄的方略是车光倩当初提出来的,现在方重勇问他怎么办,也不算问错人。
“官家,其实豫章不需要打。”
车光倩说出了一个让方重勇等人感觉意外的看法。
“如何不需要打呢?”
严庄好奇问道。
“因为只要唐州拿下了,襄阳以北门户大开,只有樊城可为前哨。
梁崇义要是不傻的话,到时候自然明白该怎么做!”
对哦,忘了这一茬了!
书房内众人面面相觑,都是恍然大悟。
所谓忠诚,它不是绝对的,也不是类似于标签一样的玩意,随便贴上就行的。
忠诚会根据人们面临的不同情况和自身处境,而不断变化。
所在势力强大的时候,哪怕心性软弱的人也会变得忠诚,因为自己所在的这边条件更好,对面开不出诱人的价码。
男人无所谓忠诚,之所以忠诚,是因为背叛的筹码还不够!
梁崇义原本是忠诚的,因为他在荆襄朝廷这边,分量很重,投靠汴州那边,待遇肯定会下降。
然而,一旦襄阳以北门户大开,李璬面临生死存亡的考验,那么对于梁崇义来说,自身的生存就会排在第一位。
1949年就是给个国军的兵团司令,又能如何呢?
“言之有理,先北后南方为上策。”
方重勇点点头,认可车光倩所说的方略。
“官家,不如让李光弼按兵不动,写信劝降梁崇义。
后者收到信,知道我们暂时不会动他,也会放下心来,不会狗急跳墙。
卢杞那边,不妨开出高官厚禄,先让他献出唐州再说。
至于李璬嘛,先敷衍一番,显示出我们打算继续对洪州用兵的迹象,甚至可以让扬州那边做做样子,增援浔阳。
但不要动手。”
李筌也建议道。
三封信,三种不同的应对。
对李璬,要学渣女养鱼一样的办法,先应付着。不答应,也不拒绝,让他抱有幻想。
对卢杞,要学渣男推妹子一样,先把好处都许诺下来,上床再说。什么八箭八心的玻璃钻戒和高额度信用卡都用上,好感度刷爆。
反正对于渣男来说妹子也是耗材,玩完了就甩的,不必想以后怎样。
对李光弼,要学黑社会大哥对小弟那样,一边安抚,一边给好处,但要求小弟一定要听命行事。
“陆路行军,颇为费钱,真要打起来可不轻松,一定要谨慎。
这一战,你挂帅出征。”
方重勇指了指车光倩道。
“请节帅放心,末将一定戮力杀敌!”
车光倩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
为什么方重勇不自己挂帅呢?
因为李璬这个人,他不好处置,于情于理都不好处置。
于情来说方重勇和李璬是连襟,于理来说,方重勇不方便直接对李唐宗室子弟下手。
官家爱惜羽毛,可是有些必要的脏活,还是得做。
所以这时候身边的亲信,就不能推辞了。
车光倩已经当过黑手套,打仗又稳健,很显然他就是最佳人选。
严庄与李筌等人默默对视了一眼,好像明白了什么,却又不能直接说出来。
第731章 一个很坏很坏的人
汴州府衙书房里,跪着一个人,额头点地不肯起身。
看到这一幕,方重勇也有些无奈,并不是所有的事情,都在自己的控制之中。比如说李璬的不当人,是他没想到的。
“官家,请让罪臣随军出征,踏平襄阳!为官家牵马!”
跪地之人头也不抬,声音哽咽喊道,看得一旁的元载忍不住连连摇头。
方清这个人,脑子清醒得很,根本不会被任何感情左右,你这样是不行的呀。
元载在心中暗暗吐槽了一句。
“李璬竟然会如此丧心病狂,杀鲁将军全家,本官实在是没有想到居然会有这样的事情,唉!”
方重勇上前将跪在地上的鲁炅扶起来。他其实并没有刻意要去收服此人,奈何李璬不由分说把鲁炅一家都宰了,这下,鲁炅还能怎么选?
“官家,罪臣识人不明,牵连家小,乃是咎由自取,怨不得他人。但鲁某一家老小的仇,若是不能亲自去报,那岂不是猪狗不如?
还请陛下……官家成全鲁某吧!鲁某熟悉荆襄地形,可为行军向导,随军左右,做个斥候就行!”
鲁炅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声泪俱下,那样子哪怕是草原的雄狮看了也会心软。
他就是铁了心的要跟着讨伐荆襄的陆路大军。
当然了,为家人报仇还是次要的,关键是,要给自己在新朝廷里争取一个位置。
最好的机会,就在眼前。
鲁炅会以野兽的心境,将利刃捅进李璬的心脏!
“官家,鲁将军拳拳之心,确实是令人感慨。不如官家就给他这个机会,让他随军出征吧。”
一旁看戏的元载开口建议道,决心帮鲁炅一把,也是卖对方一个人情。
“既然如此,那鲁将军便在车大帅帐下担任先锋官,负责勘察地形,为前军做指引吧。
你先在汴州安顿下来,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即便今日就决定用兵,也不可能今日就开拔。
这种事情急不得,越急越坏事。”
方重勇拍了拍鲁炅的肩膀安慰他道。全家都被宰了,就剩下他一个,实在是太惨了。
哪怕是方重勇这样的政治动物,也不免起了恻隐之心。
待鲁炅千恩万谢般告辞离去后,他才让元载落座,与之商议大事。
“你在浔阳停留了不少时日,在当地有何见闻?”
方重勇漫不经心的问道,给元载倒了一杯酒。
当初元载去劝降鲁炅,后来一直停留浔阳等待机会。但是于颀接替鲁炅后,防守严密小心谨慎,鲁炅也找不到机会潜入水寨兵变。
于是二人便一直停留在浔阳,直到今日才返回。
当然了,人可以停,事情不能停。方重勇没有将元载召回,而是让他考察当地民情,以备不时之需。
“官家,那边无甚稀奇没什么好说的。如果真要说的话,洪州的情况,就是穷。哪怕是浔阳在长江边,情况也没有好多少。”
元载微微点头说道。
以水文条件来说,浔阳(九江市)发展水运是极好的,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然而,一个地方能不能成为商埠,不能只看它的水运条件如何,周边地区的产出,以及周边的交通环境,才是决定贸易的关键所在。
自古以来,江州的问题就在于,仅仅是外围交通环境好,深入内地的交通环境极差,物产又不多。所以哪怕靠着长江,也享受不到多少贸易的便利。
扁担扁担,只能用来挑东西而已,没办法成为装着鸡蛋的篮子。这个问题,不仅是唐代才有,哪怕到了现代,这里的情况也没有多少本质改变。
“洪州对于李璬而言,不过是用兵之地罢了,没有多少产出扔了也不心疼。
荆襄军在洪州,粮秣运输很是不便。李璬放弃此地,似乎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元载补充了一句。
“这样啊。”
方重勇有口无心的来了一句,他揣摩着事情,脸上看不出什么情绪来。
元载最是害怕方重勇露出这样的表情,完全不知道对方在想什么,不由得心有惴惴不敢造次。
“这次出征,你也随军,负责跟卢杞接洽。他会劝说唐州守军投降,你身上的担子很重!”
方重勇开口吩咐道。
“请官家放心。”
元载叉手行礼道,心中松了口气。这种事情,他早就轻车熟路了。
“李璬这个人,真的很坏啊。没想到李氏宗室里面,居然出了这么坏的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