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1067节

  死人不会说话,崔鸿渐的尸体自然也不会。面对车光倩的数落,崔鸿渐不可能回答。
  人死了,就什么都没了,包括是非与道义。
  院子里已经是一片狼藉,将这里的人全部清除掉的丘八们,都陆续来到院落集中整队。
  每个人都是两手空空,佩剑入鞘,没有人私藏夹带。
  车光倩环顾众人,并未察觉到有人手脚不干净的迹象,随即面色平静的点点头道:“去下一家,动作快点。”
  死神一般的队伍悄然离开了崔宅,走之前,丘八们还不忘将门锁好。
  明日开封府衙的差役们,将会来此清点物资,并将这些财帛集中起来以后,由户部划拨给汴州的居养院和安济坊,以救济流民,帮这些人落户。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已经走远的车光倩,忽然想起方重勇说过的半截诗,又看了看自己满是鲜血的双手,无奈摇了摇头,没有回头去看刚才的那间大宅。
  ……
  上元节灯会的余韵还未散去,第二天一大早,百官们便已经云集于汴梁城皇宫。然后,他们就被宦官们引入紫宸殿内。
  皇宫还是如以往一样的威严肃穆,甚至就连宦官都跟过往的一样。不知道内情的人,压根不觉得今日有什么异常。
  这就是一次上元节后的例行朝会!
  然而,当群臣们进入紫宸殿后,却看到了令人无比震惊的一幕!
  陈留王李琦,居然穿着龙袍,坐在紫宸殿正殿的龙椅上。他面无表情,目不斜视,像是一尊栩栩如生的雕像。
  而作为天子的李偒,居然不在这里!
  李偒的亲信宦官霍仙鸣,则站在李琦身边,手里拿着诏书,开始宣读。
  霍仙鸣字正腔圆,一板一眼的声音,在大殿内回荡着。
  大殿内的中枢官员,虽然很大一部分是方清的亲信,但也有很多是通过近年来的科举考试提拔上来的。
  他们并不知道李偒已经在昨夜的变乱中被软禁的事情。
  诏书的内容很炸裂:李偒自感身体日渐沉疴,无法理政。再加上诸子年幼,主少国疑,不适合继承皇位。故而将皇位传给皇叔李琦。他愿意自降为“让国公”,其子嗣将来只会继承让国公的爵位,与皇位再无干系。
  接着,霍仙鸣又拿出一份圣旨,也就是退位诏书里面提到的“罪己诏”,开始宣读起来。
  反正也都是些陈词滥调。
  什么黄河发大水是我这个天子的过错,什么洛阳到处是灾民也是我这个天子的过错,什么隔壁老王家的母猪难产死了,还是我这个天子的过错。
  总之一句话:我无能我残废,这皇帝我是没资格当的,一切交给皇叔李琦处置吧。
  你们以后叫我“让国公”就可以了。
  震惊,无语,忧虑,骇然,无数种情绪,在大殿内众多不知情臣子心中回荡。
  这么大的事情,李偒居然无法在紫宸殿露面,无法当场对群臣告知这些事!
  这其中的诡异之处,或许本身就是一切问题的答案了。
  不在这里说明不能在这里,是什么理由,已经不重要了。
  李偒要退位,就是因为他真的“不能理政”。只是原因不像他在圣旨中说的那样,是“身体不好。”
  具体是什么,懂的都懂,不懂的也不需要懂。很多事情,只是作为事实摆在那里,不需要追寻答案。
  “诸位爱卿,朕刚刚登基,对政务还不熟悉,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琦装出一副“热心好学”的模样问道。
  大殿内众人面面相觑,各人有各人的心思,但没有一个人想问李偒去哪里了。
  从天子变成“让国公”,便是退出了政坛,消失在了官场的视野之中。
  存在,即合理。
  “陛下,一直都是官家在管理朝廷的大事,您有事的话直接问官家便好了。”
  严庄出列,对李琦叉手行了一礼。
  “嗯,朕知道了,那就这样吧。
  那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李琦随口说了一句,然后起身就走,非常干脆利落!
  “恭送陛下!”
  在有人带头的情况下,群臣们发出一阵稀稀拉拉,有前有后的呼喊声。
  有人茫然无知,有人心领神会,有人冷汗打湿了后背。这一幕看上去有些荒谬可笑,但却又令人细思极恐。
  谁也没有说话,更不愿意跟旁人交头接耳。他们陆陆续续走出了皇宫,抬头看向天上的那一轮太阳,似乎感觉今日的阳光,颜色都跟过往稍有不同。
  就这么悄然的变天,方清的手段厉害啊,可谓是善战者无赫赫之功了。
  许多科举上位的中枢官员,不由得在心中感叹。
  而汴梁城及运河沿岸的街道上,则是一副热闹景象。
  许多杂役(在官府服徭役的普通人)在街上清扫垃圾。上元夜的狂欢后,除了街上店铺赚得盆满钵满外,留下的只有满地垃圾。
  天子脚下,自然是不允许这种情况长期出现的。
  有人在扫地,有人在拆那个巨大的灯轮,有人打着哈欠收拾店铺,准备关门歇业一天。
  一个貌美少妇,蒙着面纱,带着一个看上去走路姿势有些嚣张的年轻人,在皇城附近的集市上闲逛。
  这个年轻人随手拿起某个小摊上售卖的一个大梨子,也不洗,拿起来便咬。
  不过梨子似乎不太合他的口味,他咬了两口就扔到路边,然后准备离开。
  很快他们二人就被摊主给拦住了。
  “承惠,一文钱。”
  摊主堆着笑容说道,谁也不想在上元节后的第一天,也就是新一年的第一天给客人摆脸色。
  “我叫方来鹊,是官家的家奴。官家不懂怎么欺压百姓,我来替他办这事。”
  方来鹊大言不惭的说道,一双死鱼眼瞪着摊主叫嚣道。
  “啊,那您请便请便。”
  摊主也看出这傻子脑子不太好使,做了个请的手势,差点没笑出声来。
  “你这梨子太酸,还不配我出手。”
  方来鹊摆了摆手,大摇大摆的往前走去。
  一旁的阿娜耶长叹一声,塞了一文钱到摊主手中,连忙跟了上去。
  “官家仁慈啊,这样的家奴,换别家早就被打死了。”
  摊主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对旁人感慨道。
  不一会,方来鹊又来到一处书铺,随手在里面翻书。
  他翻书的速度极快,像是玩闹一样。只有阿娜耶知道,方来鹊过目不忘,记忆力超群。刚刚翻过的书,他都死记硬背下来了。
  “诶,这本书是在说你吧?”
  方来鹊忽然拿着一本书来到阿娜耶面前,嘿嘿笑道。
  “你又在搞什么?”
  阿娜耶皱眉问道,她摸了摸自己微微隆起的小腹,心中暗暗叫苦。怀孕了就不该陪这傻货出门的。
  “你看,书上说方清十岁的时候到凉州为官,见一八岁少女,面孔稚嫩,双乳挺拔甚美,容貌惊为天人。
  于是当街将其脱光了衣服,在众目睽睽之下苟合,吓傻了路上行人。
  还说不是你,这肯定是你。”
  方来鹊指着一本名为《西域猎艳记》的书,对阿娜耶得意洋洋的说道。
  听到这话,阿娜耶本就白皙的脸更是苍白如纸。这种胡说八道的东西当然不必深究真伪,但这种禁书居然可以出现在汴州的集市上,那问题就太大了。
  “你不要声张。”
  阿娜耶小声说道,不动声色的结账,将书揣入怀中。
  她领着方来鹊出了书铺,指着开封城的方向说道:“我们现在就去府衙,这回出大事了。”
  第727章 装什么贞洁烈妇呢?
  “啧啧,尺度确实有点大了。十岁孩童能干啥,就算有这个心,也没这个力啊。”
  开封府衙书房内,方重勇津津有味的看着那本《西域猎艳记》,时不时的点评一番。
  不得不说,文笔挺好的,一看就是大唐文化人出品,来头不小。
  这本书的主线,主要是讲,父亲是高官的主角,当年去西域当官的时候。虽然年仅十岁,但因其好色如命,依旧阅女无数。
  什么下属的妹妹,朋友的姐姐,路边的卖花女,医官的女儿,表妹的远房表妹什么的,应有尽有。
  从胡姬到汉妇,昭武九姓的,突厥的,波斯的,汉人世家,平民百姓,这些女人出身也不尽相同。林林总总的算下来好几十个,差不多几百字就要多个女人。
  “写书之人着实花了一番功夫,见识也是不凡。
  这玩法套路居然不重样,不错。”
  方重勇点评了一番,将书放在桌案上,看向严庄问道:“你要不也欣赏一下,我觉得写得还可以。”
  “呃,官家,这个就不必了吧。”
  严庄面露讪讪之色婉拒道,他怎么可能会当着方重勇的面去看这本书呢。拿回家偷偷看还差不多。
  这种朝着下三路泼脏水的手段,并不稀奇,但却很有效果。关键是方重勇还不能去辩解,这种事情越描越黑。
  万一搞到最后出现一大堆“还珠格格”,那就尴尬了。
  “你不看可惜了哦。”
  方重勇意味深长的说了一句。
  他已经命张光晟带人去封锁汴州本地所有的书铺,先全部查封,不许进出。然后再派人一本一本的找,看看能搜出多少“禁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