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940节

  这便是权臣的尴尬所在。没有篡位,很多时候都是替他人做嫁衣。
  但是公允的说,只要权臣没有完成禅让上位的仪式,那么史官就不能说他不忠。
  这也是后人的尴尬所在。
  方清是什么心思,只要眼睛不瞎的人都看得到。然而同样的道理,只要他没有篡位,只要名义上的皇帝还是李氏之人。
  那么你就不能说方清是反贼。
  论迹不论心,试问谁不曾幻想过自己当皇帝呢?
  谁敢拍胸脯说,如果某一天他真有机会当皇帝了,他会严词拒绝呢?
  想到这里,来瑱也释然了。
  比起袁晁这种明火执仗造反的,还是方清这种人更像样子一些。
  都是两害相权取其轻罢了。
  “无事,高参军带来某去见方大帅吧。”
  来瑱勉强一笑说道。
  二人来到扬州府衙的书房,被张光晟引进门后,就看到方重勇正在跟元载争论着什么,气氛似乎比较严肃。
  “这件事,容后再议吧。”
  方重勇对元载摆了摆手说道。后者一脸无奈,对他抱拳行了一礼,随即悄然退出了书房。
  “元参军刚刚在跟本帅说,打算在长江以南,实行保甲连坐制度。本帅以为此举还是太过激进了。”
  方重勇对高适和来瑱解释道。
  保甲连坐?
  元载还真是敢说啊!
  保甲是编组方式,以户为单位,设户长;十户为甲,设甲长;十甲为保,设保长。
  连坐制起始于周春秋战国时期,秦代商鞅发扬光大。不准擅自迁居,相互监督,相互检举,若不揭发,十家连坐。
  保甲和连坐制度,分别实行的时期都很早,但把两者结合起来,还未有过。不过类似这样的社会组织模式,都是跟军事化分不开的。
  过往换汤不换药的一抓一大把。
  这一剂猛药听起来就令人不寒而栗,真正强行推行下去,不知道会闹出什么风波来,任何掌权之人,轻易不敢尝试。
  方重勇拒绝这个提议,也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坐吧,不必拘礼。”
  他对来瑱做了个请的手势。
  高适知情识趣的行礼告退,离开了府衙书房,就剩下方重勇和来瑱二人面对面。
  “目前江南的战局,你怎么看?”
  方重勇没有废话,直接开门见山的说明来意。
  来瑱也收敛心神,不去想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他对方重勇抱拳说道:“大帅,目前江南的局面,其实需要……长期治理。”
  似乎犹豫了很久,来瑱才说出“长期治理”这四个字来。
  “那些容后再议,你先说说当前的战局。”
  方重勇微微点头说道,对于来瑱想说的事情,不置可否。
  “贼军看似强大,其实只是憋着一口气罢了。马上秋收,江南稻田大片大片的荒芜,没有人去收割。想来那些人冬季缺粮,应该是迟早的事情。
  到时候大帅派精兵杀奔回去便是了,一鼓作气打到台州。”
  来瑱大致描述了一下战略,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官军限于兵力不足,贼军势大,肯定要稳一手。
  “言之有理,那来将军就在扬州操练部曲,补充兵员吧。近期会从登州那边补充一些渤海国来的战马,到时候,你负责带兵追击袁晁便是。”
  方重勇轻轻摆手,似乎并不是特别担心江南的民变。
  “谢过大帅,那来某告退。”
  来瑱似乎有什么话想说,犹豫了一番,还是没有说出口。他的态度有点消极,似乎并不是很想往上爬的样子。
  等来瑱离开府衙书房后,方重勇翘起二郎腿,眯起眼睛思索。
  来瑱这个人,对自己似乎有些成见,属于是冥顽不灵的那种“保皇党”。当然了,此时此刻,如这般的人虽然是越来越少,但也不是没有。
  关键是,方重勇还不好明着将其处置了。
  他反复思量,一时间还没决定要如何处置此人。
  正在这时,门外的张光晟走进来,凑到方重勇身边小声嘀咕道:“大帅,来瑱军中行军长史裴奰求见,说是有要事相告。”
  来瑱的行军长史?
  方重勇脸上露出玩味的神色,似乎明白了什么。
  “带进来,莫要声张。”
  他对张光晟交待了一句。
  不一会,裴奰被带到。此人一副武将身材,并不文弱,显然也是久经战阵之辈。
  “说吧,找本帅所为何事,爽快点。”
  方重勇故意露出一副不耐烦的模样。
  “大帅,下官是来检举来瑱的,此人……”
  裴奰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但说无妨。”
  “来瑱对大帅不敬,私底下经常说一些抱怨处境的话,还说大帅是乱臣贼子。”
  裴奰越说越心虚,生怕方重勇发怒。
  “是这样的吗?”
  方重勇微微点头,面色平静,看上去不怒自威,让裴奰压根就不知道他到底在想什么。
  “是啊大帅,来瑱是陈留王的亲信,听闻陈留王被解除了淮南节度使之职,对大帅心怀怨恨。”
  裴奰连忙鼓噪道,生怕方重勇把来瑱想得太好了。
  “你作为行军长史,为何要告发军中主将呢?”
  方重勇似笑非笑的询问道。
  裴奰一愣,随即连忙抱拳说道:“方大帅英明神武,下官佩服至极。来瑱军中上下,对方大帅都是如天神一般看待,跟来瑱并非是同样的想法。”
  你们的身段,都是这么柔软的吗?
  方重勇心中吐槽了一句,顿时感觉有些啼笑皆非。
  世间或许有人真能坚持心中的所谓“大义”。然而大多数的人,却是认为“形势比人强”,才是颠扑不破的铁律。
  来瑱不想跪舔方重勇,心中对大唐还有幻想。可他的部下,想舔方重勇的人,却是要排队赛跑了。
  至于裴奰的话,不查也知道水分不少。起码来瑱是不可能在私下里辱骂非议方重勇这个大帅的。或许心中可能有些想法,但一定不会说出来,特别是说给裴奰这样的人听。
  当初李琦安排裴奰在来瑱军中,本身就有制衡的意思,两人的关系也不可能好。
  “你先下去,此事本帅已经知道了。你的忠勇本帅会记得。
  来瑱若有什么异动,你速速来报与本帅。”
  方重勇笑眯眯的对裴奰说道,态度很是温和,言辞恳切。
  “谢过大帅,下官一定肝脑涂地,为大帅效死力!”
  裴奰点头哈腰,整个人都激动得发抖,兴高采烈的拜谢离去。
  等他走后,方重勇这才疲惫的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
  杀人很简单,哪怕是杀亲信。可是杀人的后果,却要仔细斟酌。
  人性趋利避害,有时候,看起来很丑恶,到处都是趋炎附势的人。
  可是,这却又是人之常情。你强大了,就必然有人会依附。
  比如高适,他对自己的态度就有明显的改变。
  方重勇明白,这并不是因为高适想扶持他这个大帅当皇帝,而是形势比人强。
  一切都和利益分不开。
  高适要想施展自己的抱负,要想做一番大事,他就不能秉持着“我一定要死忠于李唐”的念头。
  否则,便很难做出一番事业来。
  如裴奰这样的人,则更直接。他们看到方重勇腿粗,选择直接抱大腿,简单粗暴。
  正在这时,元载一脸激动的走了进来,对方重勇抱拳道:“大帅,前线大胜。王难得部在湖州义兴的国山和张公山之间的必经之路设伏,大败贼军袁瑛部,斩首两千。”
  哈?
  方重勇还以为是自己听错了。
  “赢了?不是让他退出常州么?”
  方重勇不太理解,他明明已经交待得很清楚了。
  是要诱敌呀混蛋!
  “大帅,战报在此,王难得已经退回常州城了。”
  元载从袖口里掏出一封信递给方重勇,火漆还没拆开。
  “唉!”
  方重勇长叹一声,拆开信件,一目十行的看完。
  王难得在信中写道:
  如果直接退出常州,恐怕很难吸引到大量的贼军到长江南岸。
  如果贼军就派个几千人的队伍,突入到纵深来探路的话,到时候打也不是,不打也不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