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880节

  “节帅,计量一事极为要害,鄙人恐怕暂时还不能胜任。不如先让郑某担任汴州司法参军,管理一州之法执行。若是郑某胜任,再提计量署之职也不迟。”
  郑珣瑜对方重勇叉手行礼说道。态度十分坚决。
  一旁的郑叔清都快被这个木鱼脑袋给急疯了!
  方重勇明明扔了那么大一个饼出来,你这傻x接着就完事了啊!
  在这矫情什么?
  “不能胜任就好好的学,多学多看。这官职授予,是朝廷的事情,也是你能讨价还价的吗?
  以后刘晏管钱,你来负责核对支出和收入!回去把你老母亲接到开封城来,现在就去!”
  方重勇对郑珣瑜呵斥道。
  刚直是对的,但不能惯着。方重勇就是不惯着。
  “节帅发话了,还不快去接你母亲?”
  郑叔清虎着脸对郑珣瑜说道,对他拼命使眼色!
  郑氏主动交出了这么多的土地,并且还起到了非常关键的带头作用,帮助新朝廷推进土改。
  若是只能换回一个汴州司法参军的官职,他们会怎么想?会不会觉得方重勇毫无诚意,只是敷衍他们,甚至以后会彻底清算他们?
  误判之下,会不会有什么极端的冲突发生?
  这已经不是郑珣瑜一个人的事情了!甚至郑叔清都兜不住。
  郑珣瑜这个人政治理想是有的,但政治智慧,则完全没有,起码现在还没有。
  “谢过方节帅。”
  郑珣瑜对着方重勇叉手行了一礼,然后转身离开了书房,等在门外不敢离开。
  等他走后,郑叔清才对方重勇无奈苦笑道:“有能力的没头脑,有头脑的没能力,我郑氏一族如今也是人才凋零,让节帅见笑了。”
  “年轻人嘛,多历练历练就好了。”
  方重勇哈哈大笑道,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不能没收大户们的部分土地,就无法进行土地改革。
  不进行土地改革,就无法积累赋税,无法养兵壮大自己。
  不能养兵,就意味着无法与其他势力正面较量,也就失去了未来。
  所以说,土地改革才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也是最应该做的事情。没有土改,一切都无从谈起。
  无论荥阳郑氏是不是想往朝廷里面塞自己人,只要他们能帮忙推进土改,那么这些“瑕疵”都是可以忍耐的。毕竟,两害相权取其轻,世间哪里有十全十美的事情呢?
  解决主要矛盾,以发展来解决发展的问题,才是该有的思路。
  消灭世家,并不是要把这些人完全从物理上消灭。
  杀了前面的人,还有后面的人趁势而起。杀是杀不完的。
  要消灭的,是世家那富可敌国的经济体制,是世家对佃户的人身控制。
  要破坏的,是不公正的制度,而不是在这个制度下生活的人!
  郑叔清今日来此的目的,方重勇比郑珣瑜看得更明白。
  “永王娶了郑氏女,某虽然在家里劝了很久,但其人不是郑某的近亲,果然还是劝不住。”
  郑叔清无奈摇头说道。
  不过他的这个消息,方重勇已经从张光晟口中听说了。
  一方面,郑氏推出了如郑珣瑜这样有能力,却不打算依靠家族背景做事的人,打算靠“能力”从政。
  另外一方面,他们也积极与皇权联姻,打算不劳而获的摘桃子。
  除此以外,还有郑叔清这般没什么执政的能力,却可以跟方重勇搭上线的中间人。
  荥阳郑氏可谓是八百个心眼子,都不能说是两面下注了,应该叫多面押宝才对。
  而且,在李璘登基之前,局面还未明朗之前,他们就跟睡着了的乌龟一样,你踢它一脚它都不动的。
  待李宝臣进长安后,时机已到,这些人行动的速度,堪称是雷霆万钧。
  明日永王登基,昨日郑氏女就把永王的正妃侯莫陈氏,给挤下去了!方重勇若不是灵魂来自于后世,他也不敢肯定自己能顶得住这样的攻势!
  李璘的虚弱,被荥阳郑氏看得一清二楚。这种“排他性”联姻,便是郑氏一族在试探李璘的决心。
  被试探出来了以后,便有了今日郑叔清前来找方重勇送地契。
  一环连着一环。
  “节帅,现在所有人都在盯着你,看你会不会把李怡扶正,看你会不会是第二个李宝臣。
  这件事,可要好好的思量才是啊。”
  郑叔清意味深长说道,里里外外暗示应该这样做。
  这个时候换老婆,代表的可不是个人情感的选择,而是政治路线的选择。
  李宝臣和李璘现在换老婆,也不是因为他们好色喜欢年轻的。而是有政治上的需要。
  方重勇无论怎么选,都要面对一些压力,没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不必说了,王蕴秀一定是正妃,某不会换的。”
  方重勇十分确信的说道,语气坚决。
  “唉!”
  郑叔清长叹一声,其实他早就知道对方一定会这么选的。
  “节帅,从私交上说,郑某佩服你重情重义。
  但从利益上讲,立李怡为正妃,王蕴秀为侧妃,却是很多人都希望看到的事情。
  李宝臣为什么要娶一个结过婚的公主,我想节帅一定是明白的。
  你的志向,郑某也是明白的。
  所以才有此一说。
  既然你遵循内心的选择,那郑某也不想当恶人,只能将节帅的选择明确无误告知某些人,这也是无奈之举。
  告辞!”
  郑叔清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随即转身离去。
  方重勇一直把他送出府衙大门,这才回到书房。
  “世家开始入局了。”
  他轻叹一声,摇了摇头。
  第601章 阳谋对阳谋
  上元节那天,永王李璘的登基大典如期举行。
  简陋的祭坛,简单的仪式,在露天宣布新官职,之后就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一切都是那样的敷衍和潦草。
  毕竟,李璘现在连皇宫都没有,连个开朝会的场地都没有,若是还要讲排场,那就有些可笑了。
  登基大典完成以后,李璘便回转陈留县待着了。
  新王妃郑氏,哦,现在应该叫未正式册封的皇妃了。
  身体娇嫩得恨不得掐出水来,李璘这个老蛇皮巴不得搂在怀里爱不释手呢,现在几乎天天都在床上玩乐。
  所谓“君王不早朝”,差不多就是这意思吧。
  一代新颜换旧颜,至于前任王妃侯莫陈氏,已经在开封县城郊外的大相国寺带发出家了。
  其实,李璘本不必把事情做得这么绝,既要又要,是男人的天性。
  谁不想左拥右抱的同时,还能保持一个“深情”的人设呢?
  然而郑氏的态度很强势。
  郑氏女,必须成为皇后,他们才会全力支持李璘,否则就免谈。
  虽然郑氏可能丧失机会,但李璘则一定会沦为傀儡,连翻身的可能性都没有了。
  李璘认怂了。
  只不过嘛,这里头还是有个“碍事的人”。
  侯莫陈氏为李璘生了几个子嗣,她若是还在,则事情就有点不太好办。
  郑氏乃是新人,比李璘长子年纪都小,又怎么可能成为皇后呢?
  所以侯莫陈氏的离开,就成为了必然。
  谁让侯莫陈家的势力已经衰弱,而且只能在关中窝里横呢?一到汴州,便如同龙游浅滩,势微是理所当然的。
  有荥阳郑氏的平衡,李璘就不再是一个纯粹的傀儡。起码在政务上,有了一定的自主权。
  至于将来的事情,谁又说得清楚呢?
  这位准备登基的新皇帝,权衡再三,还是决定放弃发妻。可怜侯莫陈氏陪伴了李璘将近二十年,儿子生了几个,最终却敌不过现实。
  方重勇被封为右相,兼任天下兵马大元帅。朝廷新设“枢密院”,方重勇同时担任枢密使,李筌担任枢密副使。
  严庄为吏部尚书,刘晏为户部尚书。
  他麾下文人武将,各人皆有封赏,一如方重勇事前承诺的那样。
  而李璘麾下幕僚,除了韦子春担任礼部尚书外,其他人皆在“太子东宫”任职。很显然,无论是李璘也好,他麾下幕僚也好,甚至是荥阳郑氏子弟。
  这些人都打算暂时蛰伏,将眼光放到了十年二十年之后。换言之,他们打算把权力暂时交给方重勇,让他去开疆拓土。
  等这个小朝廷已经一统天下,或者打下大半个的天下后,那些人再利用各种机会来摘桃子。
  比如说方重勇生一场大病,对时局暂时失去掌控。说不定过往蛰伏起来的这些人,就要出招了。
  毫无疑问,李璘大概率是个傀儡皇帝,这一点基本上不用多说。但是在很多人眼里,方重勇也是会老的,李璘能被他完全操控不假,但李璘之子,未来也会被其任意摆布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