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796节

  上面写着的内容有:太白山之苑、南海之昆布、栅城之鼓、扶余之鹿、郧颉之系、率宾之马、显州之布、沃州之绵、龙州之铀、位城之铁、卢城之稻、湄沱湖之卿(鲫鱼)。
  等等。
  然后没有写明数量。
  这份礼单与其说是送礼,倒不如说是一份物产指南,概括了渤海国的特产。并且这些东西都是在大唐很畅销的货物,特别是马!
  大钦茂的言外之意是:渤海国虽然面积小,但是产出却不少,不可小觑。
  他这一手可谓是绵里藏针,既暗示了自己的价值,又没有让方重勇感觉难堪。
  不得不说,这人挺有意思了。
  有鉴于此,方重勇连忙让李晟将大钦茂引到了府衙书房。
  在方重勇印象当中,大钦茂这一类的“北方蛮人”,应该都是胡须浓密,身材高大,孔武有力之辈。
  然而一见面才发现,大钦茂的年龄与打扮,就好似渤海国版的“郑叔清”。一副老成又文弱的文官姿态,穿着的官服,也跟大唐的官服几乎一模一样。
  这怎么看都不像是个能在接下来乱世中,趁机争权夺利的人啊!
  与其说是像董卓,还不如说更像是“王司徒”。
  方重勇收回打量的目光,深深质疑自己到底是不是犯了以貌取人的错误。
  “下官拜见方节帅。”
  人到中年,却并不显老的大钦茂,躬身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
  像他这种大唐藩属来的贵族,很多是在大唐国子监里面读过书的,毕业后在大唐为官的也不少。现在大钦茂虽然早已被基哥“放还”,但却依旧是大唐与渤海国之间的纽带。
  有点像是“渤海国大唐办事处”的负责人。
  当然了,这种情况属于是“不能明说”的灰色地带。大唐未尝没有捏住大钦茂,威胁渤海国不要轻举妄动的意图。而大门艺则是通过大钦茂的人脉,打听大唐国内动向,获取政局变化的第一手信息。
  一方面,大门艺若是不听话,大钦茂便可以在大唐军队的扶持下,直接从登州出海,颠覆渤海国政权,成为新国主。
  另外一方面,大钦茂又通过在大唐国内公干的机会,发展属于自己的人脉。
  大唐、大门艺、大钦茂,这三方究竟是谁在利用谁,又是谁在谋取谁的好处,只能说每一方都有不同的看法,其间关系错综复杂。
  而长期在大唐境内活动,也让大钦茂看起来,跟一般的大唐地方官员没有任何区别。大钦茂若是不自报家门,方重勇都看不出他是渤海国人。
  无论是从相貌还是衣着来看都是如此。
  “阁下怎么称呼?”
  方重勇微笑问道。
  “在中原文化中,大有魁首之意。我姓虽是大,却并不想张狂争锋。方节帅称呼在下为仁安即可。”
  大钦茂一脸谦逊说道。
  方重勇微微点头,大钦茂此人果然汉化极深,很懂得中华文化中“天狂必有雨,人狂必有灾”的潜规则。
  “大”这个姓,非常不好,容易招灾。
  反过来说,仁者安之,听起来是不是顺耳很多了呢?
  方重勇也不得不承认,大钦茂确实是聪明人。
  古人把活物称为“虫”,虎曰“大虫”,蛇曰“长虫”,人曰“倮虫”诸如此类。“大”便有王者,魁首之意,用作姓氏非常狂妄,为他人所不喜。
  顶着天然就招致他人不喜的名字,这个人的运势能好得起来么?
  大钦茂的说法虽然只是件无关紧要的小事,但足以见得此人脑子非常清醒。
  “那仁安今日前来,又有什么要教我的呢?”
  方重勇面色平静问道。
  “我的次女大贞惠,自幼便知书达理,有女官教授其言行举止,温良恭俭。
  我想让她今后服侍节帅起居,今日便是为此而来。”
  大钦茂直截了当的说明来意。
  哈?
  方重勇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在他的预想当中,这个大贞惠,应该是给永王李璘准备的才对呀。
  而大钦茂前来,应该是要求方重勇出面,帮忙穿针引线,结交永王李璘,押宝在他身上,这才符合正常人的逻辑啊!
  你给我送女,还是自己的亲生女儿,又有什么意思呢?
  大钦茂这脑回路,把方重勇给整不会了。
  “仁安这话说得……本帅不明白啊。”
  方重勇轻叹一声说道。
  大钦茂似乎猜到了方重勇的想法,他叉手行礼解释道:
  “渤海国无意干涉大唐的内政,当今大唐天子虽然弑父弑君,但大唐却依旧是天朝上国。就算某位皇子要拨乱反正,渤海国也不该在其中下注,更不该参与其中。
  贞惠公主侍奉永王,极为不妥。入长安侍奉禽兽之君,则更是不妥。
  作为一个父亲,在下只想让她有个好归宿罢了。”
  大钦茂言辞恳切,几乎是声泪俱下。
  虽然听得出来他应该没有说假话。但也有这样一种可能,那就是大钦茂只是说出了事实的一部分,而隐瞒了更重要的一部分。
  谁说一个好父亲,就不能当一个好政客呢?
  “仁安此言,不尽不实。你若还是这样兜圈子,那就不必再说了。”
  一向喜欢说一半真话骗人的方重勇,立刻冷着脸回答道。
  大钦茂面色一僵,随即长叹一声。
  “方节帅对渤海国之事,可能不是很清楚。我主大门艺入大唐皇宫为宿卫之时,已经是数十年前的开元初了。
  如今大门艺年事已高,而他的子嗣都是不成器之人。倘若那些人继位,渤海国必定有一场大乱。
  我虽远在大唐,却对此深感痛心。想做些准备应对灾变,又苦无助力。
  当我眼见银枪孝节军威武雄壮,方节帅用兵如神后,心有所感方才出此下策。”
  大钦茂俯下身,对着方重勇深深一拜。
  虽然没有直说,但是他的意思已经表达得很明白了。
  方重勇心中暗暗发笑,这个大钦茂跟在方有德身边两年,啥仁义道德都没学会,唯独看懂了一件事:
  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不过想想也是,方有德什么德行,那是明摆着的。谁不服就打到他服为止,谁忍无可忍那他就得从头再忍。
  如果说方有德这厮身上还剩下什么德,那就只能是“武德”了。
  大钦茂看到了方有德之子也是兵强马壮会打仗,现在又是割据一方。送女拉拢,让他扶持自己登上渤海国之主的位置。
  好像很符合正常人的逻辑啊!
  而渤海国主大门艺如何,跟李琩联姻也好,送女讨好李璘也好,都是为了建立渤海国与大唐之间的紧密联系。
  大钦茂从中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好处,反倒要搭上一个亲女儿!
  方重勇顿时想明白了一切。
  大钦茂的思路,跟他叔父大门艺正好是反着的。
  大门艺是希望通过贞惠公主的外嫁,试探大唐的虚实。而大钦茂在大唐多年,对大唐的虚实一清二楚。他是想让大唐这边的势力,反过来干涉渤海国国主的废立!
  这种事情正常么?
  很正常,方重勇的便宜爹方有德当年就干过。没有方有德干涉,现在的渤海国国主,应该是大钦茂才对。因为被方有德揪下台的旧国主大武艺,是大钦茂的亲爹。
  方爹把“大爹”赶下台,方儿再把“大儿”扶上台,这因果轮回……果然是很奇妙。
  “大贞惠虽好,但我却不想祸害她。”
  方重勇婉拒道。
  “我可以通过渤海国那边的关系,以极低的价格,贩卖战马给方节帅。这件事可以细水长流,只要两边有贸易往来便可以。”
  大钦茂不动声色劝说道。
  方重勇眉毛一挑,嘴角浮现出一丝笑意。
  大贞惠什么的,他当然不介意收入囊中。但若是要打生打死的去渤海国扶持便宜岳父上位,那就没什么意思了,性价比太低。
  但是源源不断的优质战马……这个确实可以有!
  “贸易这种事情……”
  方重勇揉搓着手掌,似乎难以抉择的样子。
  “还有渤海国的一些特产,另外,某愿意将三子大英俊作为质子,在节帅身边当差,任凭处置。”
  大钦茂咬咬牙说道。
  听说大门艺的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死之后,谁当国主,还没定下来。现在渤海国国内政局,基本上也是在酝酿多子夺嫡的戏码。
  如果机会来了,大钦茂想搏一把。
  “可以,不过有件事,要改一改。”
  方重勇思索片刻,沉声说道。
  大钦茂这样不回南墙的送女,搞得方重勇不收都不行。
  如果拒绝,对方恼羞成怒,封锁了渤海国的贸易,这样会断宣武镇的一条财路。所以不能将对方逼迫得太狠了。
  听到方重勇这话,大钦茂大喜过望,连忙伏跪在地上请示道:“请方节帅示下!”
  跟在方有德身边两年,大钦茂比任何人都明白,什么叫做“有兵就是草头王”!
  “大英俊这个名字,本帅不喜欢,太招摇了。
  耳聪目明,方为臣子之道。不如,就叫他大聪明吧。”
  听到这话,大钦茂一愣,完全没料到方重勇来这么一出。他还以为对方是要加什么条件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