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744节

  “对啊,可不就是必败无疑啊,所以末将才问颜相公退路啊。”
  张光晟摊开双手,感觉跟这种文官解释军略很累。
  他一见面就说了,守不住最好跑路,绕了一圈之后,还是这句话啊,什么时候变过?
  正在这时,一个传令兵急急忙忙的跑过来,他肩膀上还中了一箭,鲜血染红了一大片。不过看起来箭矢穿透盔甲后,已经失去了大半的力道,所以入肉不深,那半边胳膊还可以自由活动的样子。
  “颜相公,渭南县北门已经被攻破,贼军入城了!”
  这位传令兵气喘吁吁的禀告道,脸上满是绝望之色。
  他带来的消息,似乎应证了张光晟的推断。
  先破城墙一面,虽然不见得能直接冲到城内去,但却可以放火制造混乱,引诱援兵前来支援。
  下一步就是一边巷战一边打援,进入破城倒计时。
  颜真卿认为的敌军会先攻破“看似容易攻破”的营寨,再来啃城池,这只是他一厢情愿的幻想罢了。
  “颜相公,末将有一招死中求活之计,你要是愿意听,这一仗还有的打。
  你要是不想听,那末将就没什么要说了。”
  张光晟忽然面色凝重起来,说话一惊一乍的。
  “计将安出?”
  颜真卿疑惑问道。如今这局面,别说死中求活了,就算是十死无生,他也没啥好反驳的。
  “只要颜相公胆子够大,就有胜算,但末将现在不能说,说了要坏事。”
  张光晟摆了摆手,卖起关子来了。
  第516章 以野兽的心境刺向基哥的心脏
  渭南县以北的某个渡口,是基哥的御帐所在,也是大军指挥部所在。
  虽然基哥什么都不用做,但他麾下六万兵马,可不是光吃干饭不干活的!
  此番进军长安,这支军队分成了南北两路。
  南路以步卒为主,负责攻打渭南县和贼军营地,不让他们返回长安。
  而北路则是长驱直入长安!计划威逼利诱守军开城投降!
  李光弼作为南路军的总指挥,必须时刻不离基哥左右,听从其调遣。
  权力是真的大,烦也是真的烦。
  “李节帅,王将军已带兵攻入渭南县北门,与贼军鏖战。依照您的吩咐,他们点燃了城内的民居,大火已经烧起来了!”
  一个传令兵急急忙忙走到跟前,对李光弼抱拳行礼道。
  坐在李光弼身后的基哥眉毛一挑,没有说话,似乎是在等待李光弼的答复。
  “既然已经点火,便让王思礼先退出城,不用蛮干。”
  李光弼面色平静下令道。
  等传令兵离去后,他这才走上前对基哥禀告道:
  “圣人,王思礼部虽然已破渭南县北门,但贼军人数尚且不少,若是逼迫太紧,只怕那些人会狗急跳墙,困兽犹斗。
  今夜我军会在西面让开一条路,让贼军从那里逃走。
  高将军的北路军骑兵不少,分出一两千人追击这部分逃兵即可。
  末将已经派人埋伏于渭南县城南面的栅栏与沟槽边,待贼军从南面大营增援渭南县时,我军再掩杀过去,必能一战而定!”
  李光弼对基哥叉手行礼道。
  按理说,杀回长安,基哥应该很兴奋才对。但是李光弼却发现此刻基哥精神萎靡,似乎身体状态很差的样子。
  他等了很久,基哥这才缓缓说道:“慢慢绞杀即可,倒是不必着急这一晚上。”
  说完,便只有渭河的水流声,基哥压根看都没看向渭南县的方向,而是眼睛一直沿着渭河向西看,视野不可及的尽头,便是长安!
  他住了几十年的长安!
  那里有基哥青年、壮年、老年时代的各种记忆。
  他虽然生在洛阳,但却是个地地道道的长安人。
  “长安,朕回来了。”
  基哥用低沉的声音缓缓说道,带着一股难以言喻的痴迷。
  年近七旬的他,曾经在长安留下了太多太多的足迹。
  这些藏在记忆中的片段,让他冷酷无比的心,也忍不住受到触动。
  类似于一种近乡情怯吧。
  李光弼像个傻子一样站在旁边,看着老皇帝喃喃自语,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最后还是高力士发现了他的尴尬,对李光弼说道:“李将军忙军务去吧,还是要尽快攻下渭南县才好。”
  同时他也走上前来对基哥说道:“圣人,外面风大,进御帐歇息吧。”
  “请圣人放心!末将一定不辱使命!”
  李光弼抱拳行礼后退下。
  他走出河边的御帐很远,这才狠狠的紧握双拳,激动得眼睛赤红!
  “义父,某这次带兵入长安,先收点利息。将来找到机会,再来收拾安重璋。”
  李光弼眺望渭河,他依旧记得王忠嗣的仇没有报。
  李光弼得到王忠嗣的提携,才有今日之成就。
  这便如同上了车,上了船一般,已然万般身不由己。
  别说李光弼本身就想报仇,就算他不想,也不得不做出一副想报仇的姿态,并且付诸行动。
  这便是武人安身立命的气节所在。
  正当他在心中盘算战局的时候,部将张伯仪一脸兴奋的走过来,对李光弼抱拳行礼禀告道:“李节帅,贼军从营垒里面出发了,正在向渭南县城转移,我们要不要……”
  他做了一个抹脖子的动作。
  城门被砸坏,城北起火,敌军大量涌入城内。
  这说明了什么,不言自明。
  颜真卿派人增援渭南县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而挖掘壕沟,则是打仗的基本功。城外大营内的士卒,可以通过壕沟转移到城内,反之亦然。在壕沟内,不会被敌军的骑兵所冲撞。
  对方就算有再多人,也无法展开队形。
  不得不说,颜真卿所做的这些虽然是徒劳,但确实尽力了。
  “放这一波人过去,这应该是故意派来送死,试探我们虚实的。
  今夜他们肯定有大动作。
  你带一千人去冲击大营的壕沟与栅栏,试探一波就退下。
  某等会让其他部曲一波一波上去骚扰,不让贼军有片刻休息。”
  李光弼对张伯仪说道,显然是胸有成竹。
  敌军再怎么鱼腩,也有两三万人,占据着一个县城跟一座规模不小的营地。杀几万头猪还得大半天呢,盲目的冲上去破阵,实属下策。
  “得令!”
  张伯仪领命而去。
  等他走后,李光弼带着几个亲兵,沿着整条战线转了一圈,心中已经有底了。
  颜真卿有点意思,或者说他手下也有能人。
  知道麾下的兵马多半都是菜鸡,容易炸营。所以颜真卿在修建城外大营的时候,都是如同网格一般,将每个单独营地的规模,控制在五百人左右。
  一个连着一个。
  这样就会让哗变或者因为恐惧逃匿的军士,炸营的时候不会影响其他营地,最大程度的限制了人员流动!
  “呵呵,劳而无功,不过是垂死挣扎罢了。”
  李光弼冷笑一声,自言自语道。
  他看到张伯仪带兵退了下来,又派出一波人继续施压。
  “情况如何?”
  李光弼看到张伯仪面色轻松的模样询问道。
  “李节帅,贼军那帮怂货几乎是一触即溃啊。只不过根据您的军令,末将不敢深入,破坏了木栅栏就带着弟兄们撤回来了。”
  张伯仪不以为然的说道。
  李光弼微微点头,没有解释什么。
  核心的战法,没必要这么早说出来。事不密则败,到时候再下军令就行了。
  “去歇着吧,准备一下,破敌就在今夜。”
  李光弼大手一挥,示意张伯仪带兵去休整,听他的语气,晚上估计有一场大战。
  不一会,他继续命郝廷玉带一千人继续攻打营地与县城结合部的位置,又破坏了一段木栅栏。
  郝廷玉同样没有孤军深入,打退敌军,破坏了一段栅栏便退了下来。
  这样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李光弼这才鸣金收兵。
  回到御帐后,基哥正好一觉睡醒。看到李光弼两手空空而来,他面色不悦问道:“一日激战,都没有拿下渭南县么?”
  这狗皇帝,睡一觉后把之前说的话忘的一干二净了!
  “回圣人,白天不过是试探虚实而已。”
  李光弼心中无奈,还是开口解释了一句。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