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621节

  张光晟既然说“鸡犬不留”,那也就意味着杀死里面所有人的人,哪怕是无辜的儿童。
  这些金吾卫士卒对此并无意外。
  佛家里所说的“业障”,并不是说某人不做坏事,他就没有业障。
  这年代,一个人便是一家人。你父亲作恶了,那么你被他牵连,实际上是他的业障转移到了你身上,你被他牵连了。
  所以你便需要去承担这些业障,哪怕是死。
  这是司空见惯的事,时人对此非常理解。
  “杀!”
  张光晟大吼一声,几个机敏的金吾卫士卒三下两下便翻墙而入,从里面打开了院落的大门。如同虎狼一般的士卒,人人手持横刀,冲进院落见人就杀,根本没有二话!
  顿时,惨叫与哭喊声此起彼伏。
  没有花多长时间,在将院子里十几口人杀光以后,张光晟果然在后院内搜到了私铸铜钱所需的炉子,而且还是烧石炭,经过“升级”的炉子。
  以及“开元通宝”的模板若干,已经私铸好的铜钱十多贯。
  “将物证收好,万年县的皂吏,会来处理后事的!”
  张光晟冷哼一声对众多金吾卫士卒吩咐道。
  “得令!”
  众人搜刮了一点方便拿的细软揣兜里,跟着张光晟出了院落。
  来到平康坊外面,他向郑叔清禀告道:“右相,已经处理完了。”
  “所有的活口,都处置妥当了么?”
  郑叔清背对着张光晟询问道,声音很是冷漠。
  “回右相,都处置了。”
  张光晟有些无奈的答道。
  “很好,现在去下一家!”
  郑叔清转过身,对张光晟吩咐道。
  不过张光晟倒是有些疑问,他上前压低声音询问道:“右相,咱们这样做,很可能会打草惊蛇,后面人跑了怎么办?”
  “跑了,就让京兆府发海捕文书通缉,那不是你该操心的事情!”
  郑叔清一板一眼的答道。
  张光晟瞬间明白了这次“灭门行动”的逻辑。
  其实有没有把私铸铜钱之人杀掉,都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表达朝廷严禁私铸的决心!
  要震慑宵小,唯有以铁腕治之!
  至于多杀几个人,少杀几个人,郑叔清本人是不在乎的。
  二人带着一众金吾卫士卒来到修文坊,这里居住的,很多都是朝廷官员,以及他们的族人。
  张光晟疑惑问道:“右相,这些官员,也会在家中私铸铜钱么?”
  “你说呢?”
  郑叔清意味深长的看着张光晟反问道。
  “明白了!请右相在此等候。”
  张光晟连忙请战,生怕郑叔清迁怒自己。
  “张将军去办差吧。本相先回去跟圣人复命,这些地址里的人,无论男女老幼,统统杀掉。
  熔炉与铸造模板都要收缴。”
  郑叔清递给张光晟一叠名单,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地址,粗看之下,居然不下一百家!
  若是一家十口人,这妥妥的过千了啊!
  真要玩得这么狠?
  “得令!”
  张光晟收起内心的杂念,转身朝中身后的金吾卫士卒走去。他对那几个领兵的军官嘀嘀咕咕说了半天,似乎谈妥了细节。
  数百人浩浩荡荡冲入修文坊,顿时一阵阵的鸡飞狗跳。
  ……
  经过大半年的修缮,华清宫已经局部恢复了往日的面貌。至于全部修好,那起码得几年时间。
  不过基哥来华清宫是避寒的,那些没修缮的位置,他不去看就行了,一样眼不见为净,没有什么影响。
  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基哥泡在九龙汤浴池里面的时候,总是能够闻到一股令人作呕烤肉味。
  让他想起了当年政变的时候,那种杀人放火的气息。
  于是基哥让人在浴池旁点起了“瑞龙脑”熏香,将那股若有若无的肉味压制了下来。
  华清宫的残缺,让基哥的心情变得有些沉重。
  这座宫殿,就好像是他的身体一样。看似功能都还在,使用无碍。但就是不如从前爽利。
  恨不得让人将其推倒重建!
  这天刚刚入夜,基哥正闭着眼睛靠在九龙汤内养神,高力士便悄悄的走到他身旁说道:“圣人,右相来了。”
  右相?
  基哥居然一时间想不起现在的右相到底是谁了!
  貌似换条狗上去当右相,现在的他,也感觉不到有什么大的区别。
  “郑叔清说有大事要与圣人禀告。”
  高力士小声说道。
  “让他进来吧。”
  基哥眼睛都没睁开,懒洋洋的答道。
  不一会,郑叔清小心翼翼的走上前来,对着浴池里的基哥躬身行礼道:“参见圣人,微臣有要事禀告。”
  “说吧。”
  心情不好的基哥惜字如金,不肯多说一句话。
  “圣人,长安私铸的事情,已经处理了。共一百零八家,两千三百二十五人。收缴铸钱用的熔炉三百多座,私钱一万多贯。”
  郑叔清一字一句的说道,一边说一边观察基哥的表情。
  然而,他什么也没看出来。基哥听到了就像是没听到一样。
  “此事,先告一段落,观察一下效果再说吧。
  收上来的私钱,用作边军的赏赐。
  对了,没有出什么岔子吧?”
  基哥慢悠悠的问道。
  私钱怎么能当开元通宝用!
  郑叔清心中大骂基哥不当人。可是他也知道,这一波收缴私铸,自己已经得罪了不少权贵。若是再失去圣眷,只怕将来想全身而退都很难!
  他只好对基哥叉手行礼道:“请圣人放心,所有涉案之人都被处理了,微臣这就去给卷宗上封条,案子到此为止。”
  “嗯,去吧。
  这次的事情,办得很好。”
  基哥轻轻摆了摆手,连看都懒得看郑叔清一眼。
  历史网文到底是什么玩意?
  最近听到一些不好的消息,可是又不能说出来,实在是令人感觉糟心。你们也别问了,懂的都懂,不能说就是不能说。
  但是有些可以说的话,不吐不快。
  可能很多读者不信,我这个人,很少去扫榜。或者说哪怕扫榜看小说,我也绝对不会去看历史文。
  历史文应该是网文里面我看过最少的类型了。
  老王那本《重生野性时代》,第一卷写完后被和谐了部分剧情,被“约束写作”,以至于后面的主线副线如同嚼蜡。当时有人评价:有的书还在更新,但已经完结。
  随风轻去的上本书,也是嘉靖昏迷后,写了跟没写一样。依然有人评论:有的书还在更新,但已经完结。
  其实评论都没说错,因为那之后,作品已经失去了灵魂。
  我不想写一本没有灵魂的书,所以一直都很在意这种事情。
  网文作品,经常会在某个时刻,失去灵魂,后面的只是一个大结局的念想。
  所以我特别在意行文的逻辑,常常都会将事情说得非常明白。让绝大部分读者都可以看得懂。
  知道我到底想写什么。
  为此,书中加入了大量的“旁白”。因为不加旁边,大部分读者就真的看不懂了。
  如果现在依然有人读得云里雾里,那只能说明,我高估了读者的接受程度,写得还不够通俗。
  网文的未来,一定是严密的更严密,小白的更小白,上下分层。
  又要信息密集,又要不“水”,还要大部分读者能看懂,还要展现出古风古貌,以及详实的历史信息。
  说实话,我自己都感觉有点“既要又要”。
  其实很多人不明白,历史网文跟普通网文是有一点不同的,从它比较难影视化就知道,历史文天然是带一点严肃性的。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任何族群的芸芸众生,都有义务,去传承自己所在族群的历史,不让它“断代”。
  这很稀奇么?
  不稀奇,举个例子。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