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546节

  “圣人,您忘了么,太子现在在华山为您祈福呢。
  除了几个宦官外,他身边一个说得上话的人都没有呢。”
  高力士小心翼翼的回答道。
  “怪不得朕近日老是做噩梦,原来是这孽子在三清殿诅咒朕不得好死啊!”
  基哥恨恨的锤了一下床榻,怒不可遏。
  听到这话,就连高力士都已经不知道要怎么去接了。
  如果诅咒有用的话,当初武周的时候,武媚娘早就被人背地里诅咒死了!哪里还能寿终正寝呢!
  一时间,高力士也忍不住开始同情起李琩来。
  就连被发配到华山,形同软禁,基哥也依旧在猜忌他。
  当真是心魔难消。
  “朕刚刚梦见太子谋反,带兵冲入兴庆宫!这个逆子!
  朕要废太子!朕一定要废了他!”
  基哥咬牙切齿的说道,头上青筋一根根暴起,看起来极为可怖。
  “圣人,李琩既没有人望,也没有权力,甚至身边连个可用之人都没有,他威胁不到您的。
  反倒是现在换个皇子当太子,后面如何就很难说了。
  当初为了扶持他们对抗太子,圣人对他们的很多小动作,可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呐。
  要是真有一个当了太子,后面会不会尾大不掉呢?”
  高力士耐着性子劝说道。
  这件事由他来说确实犯忌讳,不过正因为废立太子太过于重要,所以高力士不得不提醒一下基哥:
  若是排除名分大义不提,李琩手中的实力,远远不及其他皇子!
  所以李琩当太子,确实就是目前局面的最优解,换人反倒是风险不可控!
  “唉!唉!”
  基哥连叹了两声,彻底闭口不肯说话了,显然是迫于无奈又心有不甘。
  他想换太子,可若是排除自己心里那些不可对人言的想法,李琩又确实是太子的最合适人选。
  换句话说,李琩也是最不可能当天子的皇子!对基哥皇权威胁最小的太子!
  两害相权取其轻,比起不可控的其他皇子,还是可控的李琩更好一些。
  这是理智对情感的约束!
  “传朕口谕,让左相右相来华清宫议事吧。”
  基哥有些疲惫的说道,看他这样子,大概是真想换太子了!也不知道今夜的噩梦,具体是梦见了什么。
  高力士知道再劝已经不太可能,只好领命而去。
  他才刚刚走到卧房门口,就立刻被基哥叫了回来。
  “朕近年来时常梦见厉鬼索命,嗯,就是那个韦三娘。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处理一下?”
  基哥面色阴沉,不动声色询问道。
  这可把高力士给难倒了!他又不是这方面的“专业人士”!
  高力士在脑子里搜罗了半天,终于想到了一条“对症”的,于是小心答道:
  “圣人,奴听闻起源商代的五祀,最开始是祭祀门、窗、井、灶、屋檐或堂屋,以驱鬼。
  因为死于非命的鬼,通常被称做强死鬼。强死鬼怨气极大,影响人心神,它们容易积聚在门、窗、井、灶、屋檐或堂屋等地害人。
  当用五祀驱邪。
  不如奴去安排,近期在华清宫里办一次五祀,以驱逐这些恶鬼。
  圣人以为如何?”
  基哥本就是信奉道教之人,听高力士这么说,果然感觉很有道理。
  “嗯,不要大张旗鼓,你悄悄派人去办,走民间的路子。”
  基哥微微点头说道,特意强调,不要动用官府的力量。
  “那奴先去传旨,然后抓紧把这件事给办了。”
  说完,高力士躬身行礼后便退出了卧房。
  五祀在周朝的时候发展到了极致,是对五行(金、木、水、火、土)之神的祭祀。每种元素都由一位古代贤能之人主祭,如木正句芒、火正祝融、金正蓐收、水正玄冥和土正后土。
  后面的五祀,其实也是在祭祀这五个人。
  而高力士的说法,那显然要回到五祀最开始的意义,就是单纯驱鬼。
  不过这里头有个问题,基哥没问,高力士也不敢提。在皇帝身边当差,管住嘴,不该问的别问,才是活得长久的秘诀。
  连高力士都知道,祭祀本就是国之大事。“五祀”现在虽然在官面上没有了,但它并不是消失了,而是这个习俗发展到唐代,实际上已经进化并分层了。
  天子祭祀天地与名山大川,有天子的路子,祈求国泰民安。
  而百姓祭祀门窗井灶,有百姓的路子,祈求家宅平安。
  按照“政治正确”的说法,天子是有天地之力加持,代天牧狩,百害不侵的。
  还需要担心区区鬼魅么?压根不需要搞那些小动作。
  而基哥让民间祭鬼驱鬼的人来办五祀,本身就是自降身份,这哪里能让朝中大臣知道?
  这种话高力士自然不能多问。
  等他走后,基哥靠在床头,开始假寐,脑子里胡思乱想着,不知不觉之间便进入沉睡。
  他做了一个长长的梦,这次不是厉鬼索命,而是隐约之间,看到天下大乱,烽烟四起,民不聊生。
  这一觉睡得很沉,一直到日上三竿的时候才醒。
  醒来以后,基哥觉得有种说不出的疲惫。这一觉不但没有让身体摆脱沉疴,反而感觉更不舒服了。
  他用沙哑的嗓音询问高力士道:“左相右相都来了么?”
  “回圣人,已经来了,都在书房内候着呢。”
  高力士拿着一件黄色的袍子,就往基哥身上披。
  “两位宰相还是勤政的。”
  基哥满意的点点头道,他也不想想,从长安城赶到华清宫,就算是听到高力士传旨马上就动身,那也要马不停蹄的飞奔才能赶来。
  李适之跟房琯也都不年轻了,夜里被人叫醒,然后披星戴月的赶路,那滋味当真是一言难尽。
  不过基哥并不在乎他们高兴不高兴,反正赶路的也不是他这个天子。
  换好衣服以后,基哥来到书房,就看到李适之和房琯二人皆是一脸憔悴的模样。
  他连忙过去握着二人的手叹息道:“是朕的过失,朕心忧国事太急,倒是让两位相公吃了苦头。”
  “谢圣人体谅。”
  李适之和房琯皆躬身行礼,这两人,哪里敢责怪基哥,派人半夜去他们家,把他们叫到华清宫啊。
  某种程度上说,这也是算是一种“恩宠”了。
  落座之后,基哥也不避讳高力士在场,看向二人询问道:“二位相公,感觉太子如何?”
  太子如何?
  李适之与房琯皆是悚然一惊,天子这么问,是要换太子了么?
  “圣人是觉得……太子做了不合适的事情么?”
  房琯疑惑问道。
  由不得他多想,从基哥这么着急召唤他们来华清宫,再加上刚才那个问题,房琯就知道肯定没好事!
  太子乃国本,这可不是件小事啊!
  他是一个传统的文官,还是有些政治操守的。
  虽然!
  满朝文武都知道李琩只是个“代理太子”,将来很可能将来被换掉。再加上李琩淡泊名利,所以看好他的官员几乎没有,更别提投靠了。
  别的不说,东宫所属的官员,基哥都是虚配,挂名而已,平时根本不去东宫。就连李适之和房琯,都挂着东宫的职务呢!然而他们却是连东宫去都没去过!大家都不是瞎子,谁不知道基哥压根就不待见李琩啊!
  但是!
  骤然将李琩换掉……那也会对政局造成极大的冲击。
  因为下一任太子,几乎可以肯定,就是下一任天子了!基哥年事已高,压根经不起持续的折腾和政局动荡。
  所以现在基哥的“小问题”,在房琯和李适之看来,反而是事关今后数十年,性命攸关的“大麻烦”!
  这种时候不问个明白,那当真是要做个糊涂鬼啊!
  “朕思来想去,感觉李琩不足以继承大统。今日召二位相公前来,就是想问一问,你们觉得谁为太子比较好。”
  基哥也没拐弯抹角,直接将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李适之与房琯二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深深的忧虑。
  “圣人,太子目前并无过错,若是贸然将其换掉,恐有不妥。”
  李适之硬着头皮说道。
  “诶?朕没有说现在换太子啊,朕就是问一问,哪个皇子当太子比较好。”
  基哥摆了摆手说道。
  这有区别么?
  李适之一愣,不知道要怎么接话了。倒是房琯机敏一些,对基哥叉手行礼说道:“圣人真要问起来的话,颖王李璬,永王李璘等皇子,都已经实际参与政务。”
  他没说什么人适合当太子,而是点明了有几位皇子已经参与政务了。至于谁合适谁不合适,那不都是天子一句话的事情么?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