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251节

  林素娥发表意见。
  夫妻俩的矛盾,她不好说啥子。
  这边。
  吕碧越说越起劲:“除了这个,还有李峰自己干的蠢事儿。”
  “瞧不起工农兵大学,退了学,现在无业游民一个。”
  “原本读完大学,我们这边打算给他运作一个好工作,他心高气傲,现在发生了这种事,总算是没有让他占更多便宜。”
  林素娥赞同:“这倒是。”
  “他这种自私虚伪的人,注定走不远。”
  吕碧深以为然:“没错。”
  然后。
  吕碧从口袋里摸出一个红包:“素娥,这是我的一点儿心意……”
  林素娥赶忙拒绝:“吕姐,不用。”
  “我啊,更希望早点儿拿到凤娇的谢媒钱,哈哈哈。”
  “要给。”
  “一定要给。”
  吕碧坚持:“这是一回事,谢媒钱又是另外一回事儿。”
  “这次凤娇能够脱离苦海,都是你的功劳,什么感谢的话我认为都是虚的,我们吕家世代做生意,我就喜欢用钱来表示我的心意。”
  人都说到这个份上了,林素娥再拒绝是矫情,于是,她大方接受:“那我就收了。”
  吕碧大笑:“这才对!”
  “素娥,等凤娇心情平复了些,我给她提相亲的事情,到时候再和你说。”
  “没问题。”
  “……”
  事情说完。
  吕碧也没多待,起身告辞:“素娥,我先走了。”
  林素娥挽留:“吃了午饭再走吧。”
  吕碧摇头:“我不放心凤娇,就不留了。”
  林素娥理解:“那好,你慢走。”
  可怜天下父母心,儿女再大也是他们心中的牵挂。
  送走吕碧。
  林素娥简单做了午饭。
  值得一提。
  红包里面有400块钱,吕碧实在是大方。
  下午。
  赵春兰接了赵振礼、赵玉兰、赵振信带着宝珠早早回来了。
  “妈,这是你要的河虾。”
  “放着吧。”
  赵春兰:“我来帮你。”
  “嗯。”
  今天是周六,赵振礼和赵凤兰隔了半个月没回来,今天要回来,林素娥打算做一顿丰盛的晚饭。
  “店里忙不忙得过来?”
  提到这个,赵春兰笑容加深:“生意越来越好了,我又请了一个洗碗工。”
  “是吗?”
  林素娥也挺开心:“你这个老板干得好。”
  有这个本事。
  日后她也不用担心大闺女的生活了。
  闻言。
  赵春兰摆手:“和我没多大关系,都是妈的功劳。”
  林素娥挑眉:“我都没去几回店里,怎么是我的功劳,春兰你别捧着我了。”
  “妈,我说真的。”
  “火锅味道好,但也不是非得天天吃,但是,我们家回头客就是多,人家请客吃饭都爱来我们这儿。”
  “我调查了来,基本上都是觉得我们服务态度好,吃饭吃得舒心才来的。”
  闻言。
  林素娥心里信了几分。
  顾客是上帝。
  持有这个理念,生意能不好吗?
  但是。
  她脸色一正:“服务有一定因素,但最关键的,还是你把店经营得好:味道好、服务员态度好、食材新鲜、价格优惠……春兰,你不要小看了自己。”
  听到这话。
  赵春兰眼神闪烁不定:“真的吗?”
  林素娥重重点头:“生意大家都能做,服务好些也能做到,但大家都能像你一样把生意做得这么红火吗?”
  是啊~
  赵春兰豁然开朗,心中涌起一股自信:“妈,我晓得了,我做得不错。”
  林素娥竖起大拇指:“非常好。”
  赵春兰高兴地笑了。
  母女亲密地做着饭,冷不丁,赵春兰想到了什么,轻笑:“妈,我给你说,我们家这个服务态度刺激了镇上其他店,那些人也不得不提高服务态度,好多熟客见到我都说,多亏了我们的福,好多以前恨不得长在头顶上的人态度都好了很多。”
  听完。
  林素娥也乐了:“这倒是好事。”
  下一刻。
  微微皱眉:火锅店这么冒头,那些被迫改善态度的员工会不会心生怨气?
  转念一想。
  服务质量是大势所趋,他们那种颐指气使的服务态度才是会被淘汰的,也就不在意了。
  ……
  晚上。
  赵振义和赵凤兰回家。
  一家和和美美的吃了一顿晚饭。
  临睡前。
  林素娥房门被人敲响,她还没上床,之内过去打开门。
  “凤兰,你找我啊?”
  第226章 赵振礼被请家长
  “妈,我小说写好了。”
  赵凤兰郑重地递给她一个本子:“你帮我看看,提提意见好不好?”
  林素娥又惊又讶:“这么快就写好了?”
  然后,二话不说答应了下来:“行,没问题。”
  赵凤兰表情忐忑。
  林素娥:“今天太晚了,先放在我这儿,明天再看。”
  闻言。
  赵凤兰看了眼时间,赶忙点头:“就明天,今天太晚了。”
  “妈,晚安。”
  “晚安。”
  关上门。
  林素娥简单翻了翻,故事不算短,也不算长,写了半个笔记本左右。
  看字迹工整的模样,她己经可以想象出赵凤兰专心致志对待这个的态度。
  第二天。
  早上吃了早饭,她就回了屋,拿起笔记本开始看。
  书名没有改变,依然叫《情书》。
  一看。
  她就看了进去。
  等看完,己经不知道是什么时间了。
  长长地吐了一口气,她呢喃自语:“这个故事,和情书有些相似,但完全是华国本土的味道,最关键的是,写得丝毫不比情书差。”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