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189节

  中午。
  大家坐了4张桌子。
  林素娥笑着招呼:“大家不要客气,吃好喝好。”
  “……”
  热热闹闹吃了一顿饭。
  ……
  入夜。
  孩子们回房睡了。
  林素娥把煤油灯的灯油加满。
  今天晚上。
  要让灯亮一整晚。
  回到房间。
  林素娥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环顾了一下房间,心中升起了感概。
  搬新家了。
  上一世,她在老房子住了几乎一辈子,也就老了跟着儿女进城住了几年。
  但是。
  她并不怀念老宅子。
  那个地方,她失去了太多亲人,丈夫、大女儿、大儿子、小儿子……
  太多太多的伤心。
  摇了摇头,看着眼前气派宽敞的房间,她由衷露出一个笑容:“现在,一切都不一样了。”
  ……
  赵春兰房间。
  宝珠己经睡了,她坐在床前,凝望了女儿很久,最后,低着头亲了亲她的额头,呢喃道:“做个好梦,宝贝~”
  起身。
  站起来,摸了摸床头,又摸了摸床头柜,再抚摸了崭新的衣柜、梳妆台、书桌,不知不觉就红了眼……
  ……
  赵振仁、赵振义、赵凤兰欣赏了一下房间,就躺下了。
  赵振礼兴奋地在床上蹦哒了好久,觉得累了,一秒入睡。
  赵振信也在床上滚了好久。
  赵玉兰一进房间,兴奋了好一阵。
  ……
  第二天。
  林素娥吃了早饭,就骑着自行车要离开。
  当然。
  介绍信是开了的。
  现在开介绍信不严了,只要你有正当理由,都能给你开。
  知青除外。
  那十年,许多知青下乡,过不了苦日子、觉得回城无望的在村里结婚生子,高考恢复之后,许多人考上大学抛家弃子,还有一些没考上大学,骗了介绍信回城,再也不回来了。
  这种情况多了。
  村里也卡着知青的介绍信,除非是家里明确同意了,否则一律不开。
  扯远了。
  说到现在。
  赵振礼眼巴巴:“妈,你去买票哇?”
  “嗯,咋了?”
  赵振礼举手:“我也要去。”
  闻言,赵振信立马附和:“我也要。”
  赵玉兰:“妈,带我带我。”
  林素娥:“……”
  “买个票又不是去玩儿?一个都不带,好好在家待着。”
  孩子多的苦恼。
  带一个就得带全部,又没有三头六臂,那就一个都别带了。
  赵振礼三人:“……哦。”
  ……
  火车站。
  排了几分钟,轮到了林素娥,她首接道:“同志,我要8张去北京的火车票,其中3张要儿童票。”
  一行是9个人。
  但是宝珠身高不满一米二,不需要票。
  赵振信和赵玉兰两个家伙这一年营养好,抽条了不少,己经超过一米二了。
  加上赵振礼,3张半价票。
  闻言。
  售票员看了她一眼:“大姐你等下我看看。”
  一会儿。
  她解释:“大姐,蒲县到北京明天晚上有一辆火车,但是要从南方绕一圈,总共需要5天左右。”
  林素娥皱眉:“这么久?”
  一来一回10天,玩不了几天就得回来了。
  售票员又道:“大姐别急,我还没说完,蓉城到首都有一列专车,我可以帮您购买蒲县到蓉城,您到蓉城再换乘一次,这一趟车只需要35个小时就能抵达首都。”
  一听。
  林素娥立马答应了:“行,我就要专车。”
  “有卧铺吗?”
  “还有4个软卧,10个硬卧,软卧是分开的,硬卧有一个包间还是空的。”
  “一个包间有几个床位?”
  “6个。”
  6个?
  林素娥暗道:挤一挤也不是不行。
  孩子多,她肯定是不放心他们离开自己视线的。
  “那行,我要6个硬卧。”
  “好的,总共是150块钱。”
  林素娥肉痛地开始掏钱:“好。”
  拿好票。
  她查看了一下。
  发车时间是明天下午1点钟,抵达蓉城换乘是下午七点,后天凌晨6点抵达首都。
  回家。
  孩子们知道具体时间,都开始兴奋起来。
  这也算是长途旅行。
  林素娥打算多准备些吃的、喝的。
  最重要的,是衣服得带厚的,北方的冬天冷得很,穿少了扛不住。
  吃的她做了煎饼:梅干菜煎饼、韭菜鸡蛋煎饼、红糖煎饼。
  卤了鸡腿、鸡蛋、鸭爪、鸭头。
  其他饼干、糖果、水果也没忘记带。
  饮料做了个绿豆沙牛乳。
  出发前。
  林素娥看着赵振礼三个小的,语气严肃道:“记不记得我说的话?”
  赵振礼三人重重点头。
  “重复一遍。”
  三人异口同声。
  “牵着哥哥姐妹的手不放。”
  “在火车上不单独乱走,去上厕所也要叫妈妈、哥哥或者姐姐陪着。”
  “要是有不认识的凑上来,立马喊人,他们抓我们的话,可以破坏公共设施,或者是弄坏其他旅客的东西,反正不能让他们把我们带走。”
  “……”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