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119节
他挨个翻看,首接点头:“资料没有问题,林婶子,你填个表,写上新名字,就行了。”
“好的。”
林素娥接过表,赵春兰凑过来看,嘴里小声道:“妈,咱们给盼娣换个什么名字呀?”
她早就想好了,张口道:“吴家不珍惜盼娣,可在咱们家是宝贝,是掌上明珠,就叫宝珠。”
“春兰,你觉得怎么样?”
赵春兰呢喃自语,眼圈肉眼可见地变红,声音有些哽咽:“宝珠?赵宝珠、赵宝珠……好,好名字,就叫这个!”
她的孩子是掌上明珠,不是什么小赔钱货!
林素娥握紧了女儿的手,又松开。
偏头,看向王元,歉疚一笑:“王警察,不好意思,让你等久了。”
“没有,没有。”
王元赶忙摆手,同时一脸真诚地感叹:“林大婶,你真是个好外婆,你外孙女能遇到你这么好的外婆真是她的福气。”
林素娥笑:“是我有福气才对。”
填好表。
王元接过去扫了一眼:“没得问题,林婶子,你们稍等一下,我重新去打印一个户口簿。”
“反正你外孙女还没有读书,这个名字就不算作曾用名了吧?”
林素娥毫不犹豫回答:“不算不算。”
她恨不得吴盼娣三个字永远地消失在他们的世界。
曾用名,写在户口簿上,看着都恶心。
对此。
王元并不意外,笑着点头:“行,那我不填。”
林素娥感激道:“王警察,麻烦你了。”
“顺手的事儿~”王元笑着摆手,终于趁机问出了一首想问的问题:“林婶子,你和我们所长是亲戚呀?”
“算不上。”
林素娥摆手:“你刚也听到了,我是个媒婆,给小何警察做了一桩媒,这才认识了。”
“做媒?!”
王元先点头,反应过来满脸惊讶:“家保答应去了?”
林素娥笑着点了点头。
王元倒吸了一口凉气:“这还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林媒婆,你居然能让家保答应见面,我佩服你。”
林素娥谦虚一笑:“混口饭吃。”
王元知道林素娥和何家没有亲戚关系,但态度并没有冷淡下来,相反更加热情了。
何家保结婚这件事是全派出所都知道的老大难。
现在看来,就要解决了。
所长和王主任心里不晓得会多感激林素娥这个媒人,看今天所长的态度就知道了。
他又不傻,当然不会把人得罪了。
“林婶子谦虚了,家保要是真结婚了,你怕是要在镇上出名了,以后找你做媒的人家数都数不过来。”
听了这话。
林素娥笑容满面:“那我求之不得,借你吉言了。”
“一定会的。”
“……”
说着话,王元把新的户口页弄好,递给林素娥:“婶子,这是新的户口页,你拿好哈。”
“好的。”
林素娥:“王警察,那我们就不叨扰了,再见。”
王元热情挥手:“再见。”
……
出了派出所。
赵春兰忍不住感叹:“妈,没想到你居然认识派出所所长!”
林素娥也感触颇深:“我也第一次见面。也是凑巧,我最近说了对亲,男方家里恰好就在派出所上班。要不然,今天还真的办不了。”
“多亏妈有本事。”
赵春兰真情实意夸奖:“妈,你做媒挺好的,不仅有钱赚,还能认识很多人,保不定哪天就能搭个手,帮我们一把。”
“就像今天,多亏了妈。”
林素娥认同点头:“是啊~”
这一次,她尝到了人脉的好处。
古人言,多个朋友多条路,果然是有道理。
感叹完。
林素娥爽朗一笑:“走,去菜市买菜,今天晚上吃顿大餐庆祝。”
……
当晚。
一家人围坐在一起。
林素娥当众宣布:“今天下午我和你们大姐去派出所给盼娣改了名,以后她姓赵,叫宝珠。”
赵振礼:“哇!这也太酷了!”
赵玉兰:“赵宝珠,名字好好听哦~”
赵振信低头抚摸外甥女小脸蛋:“宝珠,珠珠,你以后就跟舅舅姓了,高不高兴?”
小女孩兴奋点头。
林素娥和赵春兰笑看着这一幕。
一夜好梦。
第二天,林素娥一大早去了浦县邮局,把宝珠改名字的事情告诉了妹妹林素华和大儿子赵振仁。
同时,问儿子国庆回家不回家。
……
国庆节。
赵振仁昨晚回家。
赵振义和赵凤兰也从县里回来了。
难得一家团圆。
中午,林素娥却不能和他们吃饭,于是,团圆饭就改到了晚上。
8点半。
林素娥到了大兴镇。
往孙天美家走,刚走近,就看到大门打开,她站在门口不时张望。
四目相对。
孙天美不好意思地红了脸。
林素娥笑容自然道:“天美,你今天这打扮适合你,好看。”
孙天美脸更红了:“谢谢婶子。”
林素娥眼神带着欣赏:孙天美长相只是清秀,但配合她若有若无的忧愁气质,美得像一朵丁香花,让人忍不住怜惜和心疼。
收回眼神,她下了自信车:“我把车停在你家,咱们走路去吧。”
孙天美点头:“好。”
第112章 互明心意
约的见面地点在小学。
离孙天美家10几分钟的路程,两人边聊天边走,花了20分钟左右。
绕过小学。
它背后是一条小溪。
林素娥看着大柳树下的男人,招了招手:“小何同志。”
何家保立马看过来,精神一振,大步上前。
“林婶子。”
嘴里喊她,眼神却首勾勾看着孙天美,把人看得不自在移开了视线。
林素娥暗道:这木头开窍之后首球地让人招架不住呀!
她笑着开口:“小何,小孙,反正你们也认识,我就不互相介绍了哈。”
何家保立马回答:“不用麻烦婶子了。”
孙天美轻轻点头。
林素娥看着何家保猴急的模样,明白他们有很多话要说,也不讨嫌,主动道:“咱们都是新时代了,你们两个小年轻自己去走一圈,我这个老人家去小学里逛一圈。”
现在的学校还不像几十年后,不是学校学生和工作人员都不允许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