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八零:我在乡下当媒婆的日常 第60节

  她准备睡觉。
  大哥两口子和二哥两口子一起来了她家。
  林素娥感到意外,好生接待了他们。
  一问。
  是为了自己贷款的事情。
  他们表示很担心、不解,林素娥谢过了他们的关心,保证自己心里有数,好声好气的把人送走了。
  目送几人背影。
  她心里很暖。
  只有真正关心你的人,才会愿意多管闲事。
  第二天。
  凌晨5点钟。
  林素娥、赵振仁和赵振信从家里出发了。
  他们骑自行车去。
  赵振仁骑车,林素娥坐在副驾驶,赵振信坐在二八大杠上。
  一开始。
  赵振信兴奋得哇哇首叫。
  没一会儿,就变成了叫苦的呻吟:“大哥,还有多久到,我屁股好痛……”
  第55章 火车上
  6点半。
  母子三人抵达火车站。
  车7点零5分开,时间还来得及。
  他们先去把自行车停好,然后检票进站。
  此刻。
  己经是6点40。
  月台密密麻麻都是人。
  林素娥紧紧的牵住赵振信,不让他和自己分散开。
  耳边都是告别声。
  妈妈拉着儿子的手:“路上小心,到了地方给我打电话。”
  小孩儿泪眼婆娑的看着爸爸:“爸爸,你走了好久才能回家?”
  “……”
  这时的月台,见证了万千家庭的离别。
  不像后世,高铁检票口只能乘车人进去,现在有一种月台票,买了之后可以进月台。
  许多人都会买上一张。
  因此,月台才会这么多人,差不多一半都是来送人的。
  等了一会儿。
  6点55分,开始听到隐隐约约的火车轰鸣声,大家纷纷望过去,几分钟后,一辆绿皮老式火车缓缓引入众人眼帘。
  最显眼的,是烟囱冒出的浓浓黑烟。
  此时。
  火车站工作人员用喇叭招呼众人:“大家往后退,不要越过月台。”
  “都往后推,不要越过月台。”
  “……”
  火车停稳。
  大家争先恐后的上车。
  赵振仁仗着人高马大,护着林素娥和赵振信,稳稳的上了车。
  找到座位坐下,母子3人齐齐松了一口气。
  蒲县是中间停靠的站。
  因此,车上本来人就很多。
  有人上有人下,看着十分混乱。
  要不说,现在有卖月台票,不卖不行,很多人大包小包的行李,根本拿不上来,只能先上车,让亲人好友从窗户递上来。
  见到这一幕,林素娥不由得庆幸她机智,轻装出行。
  3人位置连着的。
  刚好坐一排。
  这时,一个中年妇女推着餐车出现,嘴里吆喝:“鸡蛋、豆浆、油条、韭菜鸡蛋饼、鲜肉饼……”
  林素娥忙喊住她:“大姐。”
  中年妇女立马停住脚步,笑着问她:“大妹子,你要点儿啥?”
  林素娥不含糊:“给我来3袋豆浆,3个鸡蛋,2个韭菜鸡蛋煎饼,2个鲜肉饼。”
  闻言。
  中年妇女笑容加深:“好嘞。”
  手脚麻利弄好。
  “豆浆5分钱一袋,3袋1.5毛,鸡蛋1毛钱1个,3个3毛,韭菜鸡蛋煎饼2毛钱一个,2个4毛,鲜肉饼5毛钱一个,2个1块钱;总共是1块7毛5。”
  林素娥心里默算了一下,递过去一张2块钱,接过早餐。
  摊贩老板迅速找了2毛5分钱给她。
  “感谢照顾生意,你吃好。”
  林素娥笑了笑。
  摊贩老板继续往下一个车厢走,嘴里又吆喝起来:“鸡蛋、豆浆、油条、韭菜鸡蛋饼、鲜肉饼……”
  她收回视线。
  低头看去,赵振信两只眼睛己经粘在了早餐上面。
  笑了笑。
  她问道:“小四,你要韭菜鸡蛋的,还是鲜肉的?”
  他陷入了纠结。
  最后,回答道:“鲜肉。”
  “行。”
  林素娥把鲜肉饼给他,同时,把豆浆、鸡蛋、一张鲜肉饼和一张韭菜鸡蛋饼给赵振仁。
  他赶忙接过:“谢谢妈。”
  火车缓缓行驶起来,林素娥先用吸管戳破了豆浆袋,喝了一口。
  是记忆里那个味道。
  纯正的豆子味,一点儿也不甜,一看就是没放什么糖。
  也是。
  5分钱一袋豆浆,放很多糖还赚什么?
  喝了小半袋。
  她开始吃韭菜鸡蛋饼。
  己经有些冷了,冬天吃不行,但是现在这个温度刚刚合适。
  突然。
  赵振信拉了拉她的手,眼巴巴问道:“妈,你的韭菜鸡蛋饼好不好吃?”
  林素娥似笑非笑看了他一眼。
  见此,赵振信也不装了,厚着脸皮道:“妈,我也吃了一半,我们交换。”
  林素娥看着他啃得难看的饼,毫不掩饰自己的嫌弃:“不!”
  赵振信受伤了:“妈!!!”
  这时,赵振仁插进来:“小四,我和你换。”
  赵振信当即高兴了。
  他声音甜得腻人:“谢谢大哥。”
  赵振仁慈爱的摸了摸他的脑袋:“吃吧。”
  林素娥看着,加快速度吃自己手里的饼。
  对面是祖孙三辈。
  大概是婆婆、儿媳和孙子。
  小男孩儿又黑又瘦,躺在妈妈怀里,一眼不眨的看着林素娥他们,嘴里口水都滴出来了。
  男孩儿奶奶和妈妈欲言又止看着她。
  林素娥终于注意到了,和妈妈四目相对,她一顿,吃得更快了。
  三下五除二吃完。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