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灰恶婆婆的逆袭之路 第81节

  “五折吧,你有多少我都要!”大王子差钱,尤其手里养的兵将多了之后。
  守王年纪越来越大越糊涂,喜怒无常让人捉摸不定,还特别偏心小儿子,他不得不做两手准备。
  送走大王子后,站在门外的张有识,直接给梅子林跪下了,“婶子,是我对不起你!对不起大家的信任!”
  张有识没听到屋里的谈话内容,总觉得因为自己,才把梅子林拉下水。
  他投靠了大王子,把整个安家村的人,一起拉进了争夺皇位的凶险中。
  “起来!”梅子林不喜欢别人跪,又不是牌位,跪个屁,“我没有怪你!”
  安家村太弱了,是得找个靠山。
  小王子那边是没可能了,已经把人给得罪了,必须热脸贴冷屁股。
  其他王子瞧不上安家村的人,无权无势啥都没有,也只有大王子慧眼识珠。
  “婶子,我错了!”张有识觉得自己坏透了,大家信任他,才推荐他当理正的。
  可是现在,他却为了一己私欲,不管安家村愿不愿意,直接拉他们下水,“婶子,你骂我打我吧,只求你别告诉心柔,我是真的心悦于她。”
  第135章 和大王子合作
  张有识自认不是什么好人,他一肚子蔫坏的点子,要不是怕吓到人,早就拿隔壁李家村的人开刀了。
  像他这种坏到骨子里的人,内心很少有在意的人,安心柔是个意外。
  张有识不在乎她嫁过人生过娃,更庆幸她生过娃,好来弥补自己不能要娃的隐私。
  “你放心,我不会告诉她的!”梅子林不怕张有识辜负便宜大闺女,他要是敢做对不起大闺女的事,菜刀了解一下。
  “谢谢婶子!”张有识顿时松口气,心里的害怕,多少消退了一些,“婶子,大王子那里我回去说的。”
  “说什么?”
  “?”退出他的阵营,做个守王派啊!
  “我们和他现在是合作关系,以后就由你出面对接。”梅子林有些犹豫,安书恒的性格不太适合这些事,“让老二接手村里的事,老四跟着你!”
  “好!”张有识也是这么想的,安老四脑子活人也机灵,“婶子,你真的不怪我吗?”
  “出去!”废话太多的男人一点都不可爱,“等等!”
  “婶子你说!”
  “去雇周围村子的汉子,让他们给我们盖房子,三室一厅那种,越多越好!”梅子林打算开始干票大的。
  安家村目前的人太少了,尤其是佩刀队,满打满算五十人,还是没训练过的伞兵,战斗力不能和正规军比。
  “婶子,你确定?”虽然搞不懂梅子林的目的,张有识还是很乐意接这个活。
  如果可以的话,大家都不愿意去矿山干活,工钱也没有给多少,干个十来年,一身病死的早。
  “每日管两顿饭,每月五百文,问问他们有人愿意不?”梅子林不是大善人,却也不是刻薄之人,该给的不会刻意扣着。
  “婶子,李家村的人?”张有识一想到隔壁李家村就头疼。
  主要是两村隔的太近,什么事都藏不住,李家村部分老实巴交的村民,并没有参与那件事,不该受到“株连”。
  “忠厚老实不闹事的,其他我不管!”梅子林已经忘了李家村的事,事太多,谁有空天天费这脑细胞。
  大王子动作很快,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直接派人把安家村附近空地的地契,第一时间送过来。
  周围的村民都快乐疯了,一个月五百文的工钱看似不高,可每天管两顿饭。
  这个诱惑力太大了,盖房子又不辛苦,几乎没人能拒绝的了。
  尤其是李家村的汉子,差点直接给安家村的人跪下来,他们还以为这种好事,这辈子都轮不到李家村的人。
  因为盖房子的事,村里只能雇佣一些洗衣做饭的婆娘,管两顿饭,每月却只有一百文的报酬。
  新盖的房屋在安家村的正后方,屋子的大小、房屋之间留得距离,都被安排的清清楚楚、妥妥当当。
  看着新盖起来的房屋,结实又漂亮,外村很多人动了心思,他们想落户安家村,成为安家村的成员啊!
  梅子林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制订了一系列的落户标准,于是乎,一大批村人排队等着加入安家村。
  尤其是隔壁李家村的部分村民,他们受够了李理正的压迫,现在有地儿去,就差连夜搬家。
  新盖好的十套房,优先给安家村的人挑选,只有最早的一批都有住房居住,才轮到新来落户的。
  一键三连这只小狐狸,最近给梅子林接了一个活,对方积分给的多,唯一不好的就是要到处跑。
  安书恒暂时替代张有识当理正,每天忙的脚不沾地,他走不开。
  安老四跟着张有识办事,正是学习的阶段,进步很快,也走不开。
  于是就只剩张来宝跟着,好在他驾车稳,做饭也算能吃,不然一准被嫌弃。
  梅子林带着女婿出门,每人敢在背后议论,他们太了解安菜刀的为人了。
  赶了大半日的路,好不容易看到前面有个村子,张来宝便开口提议,“娘,前面有个村子,我们去那里休息一晚吧!”
  人受得了,这驾车的马也吃不消啊!
  刚从空间出来的梅子林,抬头看看天色,她深知走夜路不安全,便“嗯”了一声。
  这个村子小的可怜,只有三十来户人家,家里汉子多数去矿山干活,一年到头也回不来两次。
  村里的老人、妇女和小孩,目光有些呆滞,明明活着,眼里却找不到生机。
  张来宝敲开一户人家的大门,见开门的是个老者,客气的问道,“老人家,我和我娘路过此地,想借住一晚,不知道你们方便不?”
  老人家看了看张来宝,又看了看站在他身后的梅子林,“就你两,没别人啦?”
  “老人家,外头就我和我娘两人,我们要去雪山,路过此地,还请帮帮忙!”张来宝态度很诚恳。
  河的尽头是成片的雪山,梅子林必行就是去雪山,打算碰碰运气,看看能不能找到天山雪莲。
  梅子林很怀疑到底有没有这东西,无奈对方给的积分多,比卖无数次大白菜还多,她也只能试一试看。
  运气这玩意儿,其实真的说不好,万一有呢,是不是!
  这个村子的房子很破,破到无法用言语来形容,勉强只能用来遮风挡雨。
  大西北的昼夜温差太大了,夜里直接睡马车,很容易被冻个半死。
  进屋后,老人家的儿媳帮忙收拾一间屋子,梅子林二人自带棉被,倒是没给对方添太多的麻烦。
  年轻妇人看着张来宝抱进来的棉被、枕头,羡慕极了。
  她长这么大,从没见过这么好看暖和的被子,肯定老贵了。
  有一键三连守着,梅子林睡的挺香,就是苦了张来宝,他睡在用板凳拼起来的临时床上,半夜差点摔下来。
  隔日一大早,年轻妇人开始做饭,黑馍馍和野菜汤,没有油也没有盐,一点味道都没有。
  梅子林吃不惯黑馍馍和野菜汤,张来宝便单独给她煮面条,加了腊肉和鸡蛋的面条,闻起来就特别香。
  然后没有悬念,香味把全村人都吸引过来,看着穿着破烂、枯瘦如柴的村民,梅子林瞬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大西北,也不过如此啊!
  第136章 收买人心很重要
  这里除了没有战乱和人吃人,村民过的日子依旧苦哈哈的,一日两餐都成了问题,迫切需要当局者出面解决村民的温饱。
  三十来户人家,加起来也有两三百号人,他们把梅子林二人围成一个圈,干巴巴的眼睛看着他们吃面条。
  几个小娃子没忍住,口水一直流,大家不停的用力吸气,好像这样的话,就能跟着吃一口香喷喷的面条。
  梅子林不敢拿太多东西出来,马车空间有限,张来宝再蠢,东西多了也会怀疑。
  于是乎,梅子林让张来宝煮一大锅加了盐的米粥,给村民每人分一小碗,尝尝味道,管饱是不太可能了。
  村民们手里拿着碗,大家都很自觉的让老人站前排,年轻的则排队尾。
  大锅其实并不大,但在这个村算是顶天大了,因为他们没人有。
  张来宝一个人忙不过来,便找了村老,让他们带几个人过来帮忙。
  闲聊中,张来宝自来熟的开口问,“大爷,你们村年轻的汉子呢?”
  “都在矿山干活呢,得过年了才给放二十天假。”
  “给的钱肯定很多吧!”张来宝早就听矿山招工的人说,一个月最少五百文钱呢。
  听了这话,老人家重重的叹口气,衰老的脸上爬满愁容,“不多,也只够买些粮食和盐,这些东西太贵了!”
  “那也够一家一年的口粮了!”
  “屁,能吃半年就差不多了!”老人家一脸无奈,“这还得是每天省着吃,不然只能吃四个月。”
  “???”张来宝有些懵,一人五百文,一年就是六两银钱,他们吃的是最便宜的黑面,应该花不了多少钱呀。
  老人家似乎看出张来宝的困惑,开口解释道,“盐贵,一斤要一两银钱呢。”
  “???”呵呵,张来宝瞬间不想说话了,怕刺激到对方。
  但梅子林不这么想,“老人家,安家村小商铺的盐,一斤只要五百文,买的多,还能再便宜点。”
  都城的盐是贵,但顶天也就六百文,一斤一两不用脑就知道他们被人给坑了。
  “啥?”老人家不可思议的看着梅子林。觉得她说的话不准,“咋可能,我们村的理正说了,一斤盐就得一两银子。”
  “那你们村的理正呢?”
  “他跟着儿子在都城做买卖,每年只回来一次。”老人家突然觉得梅子林像骗子。
  梅子林看出他的顾虑,直接从车里拿出一大袋盐,坐他对面摊开,“我这里的盐,就卖五百文一斤。”
  “真的?”老人家伸手抓了一点,放进嘴巴尝了尝,然后眼里放光,“真的是盐!”
  “去叫人过来吧,每家限买一斤盐。”
  梅子林这么做,自然有她的用意。
  她想沿着这条河,把两边都种上树,好看是一方面,更多的是想保护水土不流失。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