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这种花钱找罪受的旅游方式,算了算了,年龄大了,真的伤不起。去日照海边玩,好家伙密密麻麻全都是人,看着比沙子还多,真就是大家一起看海了。
知道是去看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搞什么大联欢呢。
在日照只待了一天,吃了鲅鱼饺子和海鲜蒸汽锅她们俩就开车回了京市。
几天的旅游和排队耗尽了苏曼所有的力气,一上车,她就窝在后座盖了蚕丝被倒头就开始睡,一路上除了去卫生间,不吃不喝就一直睡,直到进通州才醒。
回到京市,苏曼窝在星星湾的家里是一步也不想往外出。就连吃火锅,都是她自己在家调的锅底。
比起出去旅游,她还是更喜欢宅在家里看看电视、刷刷视频。看别人被困在长城上哀嚎,我要回家时,她仿佛忘记自己排队时被裹挟着一动也动不了的窘态,哈哈哈笑得那叫一个大声。
深秋的京市刮起了凛冽的北风,供暖跟往年一样,在十月二十号如期而至。
温暖的房间让人更不想上班,尤其是当开车堵车,骑电动车又冷的让人直哆嗦时,苏曼果断放弃入冬时再搬家的计划,提前搬到了安苑东路三区。
自从搬进紧挨着单位的安苑东路三区后,苏曼过起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早上睡到八点半。起床洗漱后,餐桌上已经摆好了自己喜欢的早餐。
吃完饭,换身衣服、画个淡妆赶在八点五十五之前出门,两分钟走到单位大门口,和急匆匆一路小跑的刘曦同一时间进门签到打卡。
刘曦跺着脚把羊绒围巾取下来:“不行,我一定要搬到咱们单位附近住。两居室、三居室的房子买不起,我就买一居室的老破小。
曼曼,中午你陪我去安居中介看看有没有合适的一居室的房源呗。”
苏曼点头,吃完饭正好溜达溜达消消食。吃过午饭,刘曦迫不及待地拉着她去了中介所,接连看了几套房子,刘曦无精打采地趴在电脑旁,嘴里还念念有词。
苏曼隔壁的张丽探过身子好奇的问:“她怎么了?中午还看着朝气蓬勃的样子,怎么出去转了一圈儿就蔫儿了?”
不等苏曼开口,刘曦自己戳着计算器叭叭上了:“我上班这几年,省吃俭用拢共攒了9万,公积金账户里还躺着16万,加上父母给我寄过来的20万,总共是45万。
而中介挂出来的,单位附近的一居室老破小,价格一般在350万左右,还是只多不少的那种。
首付大概是52万、契税和其他杂七杂八的费用大概在七八万左右,这就是需要60万。
后期装修金和预备金,这么一算,如果我想买房,至少要准备八十到一百万左右。曼曼,你的那套老破小装修花了多少钱,你还记得吗?”
苏曼打哈哈:“我那套是三室一厅的格局,装修花费肯定比一居室的要贵。而且当时我在保温、隔热和隔音、防水方面没少下功夫,又多了几笔不小的支出……”
“你就说花了多少?”
“硬装大概五十万,软装也差不多吧!”
刘曦捂着胸口:“算了,你这个没有参考价值。丽姐,你买的那套一居室装修花了多少钱?”
张丽掏出手机备忘录瞅了瞅:“二十五万,我就随便简单装装,能住就行了。”
刘曦一脸幽怨:“简单装装还得25万呀?哎,我现在别说装修,连买房的钱还没攒够呢。”
苏曼刚要开口,刘曦就挥手表示拒绝:“千万别提把你安宁里的房子便宜卖给我,你那房子装的也不便宜,我不想占你便宜,朋友间谈钱最容易伤感情。”
苏曼耸肩:“我的意思是在你没有买房之前可以先住我的那套房子。市场价是多少,我也租给你多少,咱俩谁也不占谁便宜,这总可以吧?
安宁里那边的老破小房租比国贸的公寓便宜,还是民水民电,物业也不贵。算下来,一年也能省不少钱嘞,离单位也近了不少嘞。
都说房子一直空着不住人,反而容易坏的快。我这卖吧,现在卖不上价格,租给,又怕碰到不爱惜的租客,把房子给我糟蹋的乱七八糟。你看网上,有些租客连押金都不要就跑了,房东开门一看,我去,好好的房子被他造成垃圾场了,你说我要是遇到这样的租客,得多糟心。
你要是租了去就不一样了,首先咱们知根知底,你也不会故意糟蹋破坏我的房子。你省了开销,我赚了房租,完全是双赢嘛。冬天骑车上班冷,我的那辆小蚂蚁租给你开,就在安宁里那边放着呢,新能源电车整天放着不开,电池容易老化出问题。”
刘曦被苏曼的话给说服了,苏曼说的大部分都是实话,那房子现在要卖就得赔钱。她当初花了那么多好材料去装修,贱卖了总觉得不甘心。租出去是真的怕碰上那种不讲究的租客,正好刘曦爱干净,租给她总比租给别人强。
当然国贸那边的公寓是真坑,尤其是刘曦租的还不是民水民电,物业费又贵的要命,关键是房子也没有多好,一年下来真的没少花冤枉钱,离单位也比安宁里远。
刘曦很快就退掉了她租的那套小公寓,搬进了安宁里。她坚持按照市价付房租,苏曼找到上回买房的小姐姐,在刘曦询问安宁里周边小区的月租金时少报了五百。月租一月一付,都是熟人,也不用交押金,但在刘曦的坚持下她们俩还非常正式的签了一份租房合同。
刘曦这姑娘有点儿洁癖,她下班后不管有多累,都必须要把房间彻底打扫一遍,直到一尘不染,这也是苏曼愿意便宜把房租给她的原因。找保洁还要付钱呢,找这么个爱干净的租客,省了多少找保洁的钱啊。
第159章 小镇姑娘10
苏妈每次打电话永恒不变的话题永远是催婚, 她现在属于越挫越勇了,也不知道她都是从哪个犄角旮旯里找出来的相亲对象。她之前都不知道,她们老家那嘎达在京市工作的竟然有那么多的“青年才俊”。
有时候闲得无聊时, 苏曼偶尔也会去见一见她找的那些才俊, 说实话, 真的挺开眼的, 让她认识到了生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细数这个月, 她见到的那些相亲对象, 1号是某大厂程序员,才三十岁就已经是地中海造型了,还是那种非常贫瘠的地中海。从见到他的第一眼,苏曼就没敢抬头,怕伤到自己的眼睛。
偏偏这位外形不太形, 还喜欢凡尔赛,自说自话还不懂得看眼色,巴拉巴拉废话一大堆,意思总结下来就是,他很满意苏曼的工作,虽然升职机会约等于零,但朝九晚五不加班, 结了婚能更好的照顾家庭支持他的工作。
苏曼喝了口咖啡淡定开口:“我对你倒是不怎么满意,我这个人说话比较直,如有得罪,请多多包涵。你是京籍吗?如果不是, 你们公司什么时候能给解决落户问题?你在京市有房吗?如果没有,什么时候在京市全款买房?个人存款过七位数了吗?有百万以上的车吗?
显然我妈是忘了告诉你我对另一半的要求,当然你现在知道也不晚。像你这样的青年才俊, 我的那点儿小小的要求,肯定是能轻松拿捏的对吧?现在能回答我的问题了吗?”
1号铩羽而归,介绍人跟苏妈大吵了一架,两闺蜜闹得老死不相往来,苏曼接到苏妈打来的质问电话,高兴的多吃了半碗饭。
苏妈再接再厉,紧接着又托亲戚的亲戚给苏曼介绍了两个对象,其中一个一米八五的身高,宽肩窄腰大长腿,可惜是个男模。苏曼曾亲眼看到他跟单位的张丽姐甜甜蜜蜜的一起去吃火锅,当时她还跟刘曦也在那家火锅店,为了不被他们俩看到,姐俩特意找服务员换到了最偏僻的角落。
这男模对着苏曼侃侃而谈,把自己包装成文艺工作者,苏曼托着下巴听烦了,就告诉他自己去过xx会所,然后他就找了个借口开溜了。
另一个翘着兰花指,比苏曼打扮的还要精致,一次咖啡喝下来,两人成为了异父异母的好姐妹,可以约着一起去美容、美甲的那种。
这次苏曼选择先下手为强,在电话里整整批判了苏妈一个半小时:“您看看您给我找的都是些什么货色?那个一八五的是长得还行,可您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男模,什么男模特,他是干那个的。
哎呦我的亲妈啊,您说还能是哪个?就干的是跟三陪小姐一眼的服务呗,只不过他服务的是那些有钱的富姐、富婆。我怎么知道?我上回跟同事一起去火锅店吃饭,刚好看到他跟我们单位有个有钱的大姐,亲亲蜜蜜,你喂我一口,我喂你一口的凑在一起吃火锅呢。”
“另一个就更别提了,他是gay,中文名同性恋,喜欢的是男人。我俩聊得倒是挺开心的,他说下回带我去他常去的那家美甲店做美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