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她之所以这样做,也算是未雨绸缪,疫情持续时间长,练太极剑一方面是能强身健体,提高免疫力。另一方面也是想提高一下屯子里的武力值,以防万一。
刚开始直播时,苏曼的粉丝几乎全都是屯里的老少爷们,榜一大姐是她妈严佳女士,榜二大哥是她大伯苏向阳先生。至于她爸苏向军,压根就没上榜。
时间长了,直播间吸引过来不少路人,之后口口相传,粉丝人数越来越多。
很多人刚开始进来的时候都是看热闹,但看到弹幕上不断有人记录自己的进度,也渐渐来了兴趣。
抱着在家闲着也是闲着,来都来了的心态,跟着苏曼比划起来。练两三天找到气感后,一个个成了直播间的忠实粉丝,其中不乏一些热衷于打赏的土豪大哥大姐、大爷大妈,苏妈榜一大姐的位置眼看着岌岌可危。
对此苏妈喜闻乐见,毕竟打赏的人越多,苏曼的收入就越高,谁还会嫌钱多呢。
第119章 居家隔离文3
居家隔离一个月, 网上哀嚎一片,囤积的食物已经见底,好在各地放宽了管控, 允许居民错峰出行购物。
三婶、四婶去镇上超市抢购一番后, 回来在亲友群吆喝了一声。
苏曼家里啥都不缺, 但为了随大流, 她全副武装, 骑着家里的电动三轮车也跑去镇上买东西。
镇上只有一家超市开门营业, 不但价格比平时贵了,还限购。
苏曼排队买了一袋大米和一袋面粉,一些蔫巴巴的青菜和一袋土豆。
不限购,但价格爆涨的牛奶、饼干和零食买了一大堆。快到家时,从空间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米面粮油、蔬菜水果和各类肉。
五婶儿看到苏曼拉了满满当当一车东西从门口经过, 忍不住嘀咕:“曼曼这孩子可真是儿败家啊,去趟超市,买了一车东西,这得花多少钱呦!”
苏五叔一脸无奈:“都跟你一样,抠抠搜搜什么都舍不得买就好了?还不知道封到什么时候呢,不趁着能出门多买多囤,难道让一家子都跟着你喝西北风?”
苏五婶儿一个激灵, 骑上三轮车就往镇上跑,排了半天,啥也没买,骂骂咧咧回到家, 往沙发上一坐生起闷气来。
“现在啥东西都贵的离谱,明白着是坑人嘛,不买了、不买了, 我还不信,国家能眼睁睁地看着咱们老百姓饿死。”
苏五叔扛着一大袋面粉进了屋:“别傻愣着了,曼曼托朋友的关系买了些米面和油,我各要一份,你看着把东西收起来。”
超市限购的是十斤一袋装,苏曼从空间里拿出来的都是五十斤的大包装。
她家阁楼里堆得满满当当,听苏五叔说家里米面都不多了,就说自己买得多,他家若是需要,可以扛走些。
当然这米面和油都是收钱的,用苏妈的话说,升米恩、斗米仇的事儿可不能做,亲兄弟也得明算账。
她们这边既种小麦,也种水稻,粮食是不缺。但是家家户户储存的是麦子和稻谷,要吃面得先磨成粉,吃米要脱壳。
以前他们都拉着去镇上磨坊磨粉、脱壳,疫情之后磨坊不让开门了,家里的存粮吃完就得去市场上买成品面粉和大米。
五婶扒拉一下米袋子,抓起一把米闻了闻:“这米不便宜吧?曼曼这孩子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自己吃买这么好的米?”
苏五叔瞪了她一眼:“你个憨娘们,有得吃就不错了,现在是挑三拣四的时候吗?自己吃不买好米,难道要吃差的?
你要是嫌米太好,我现在就送回去,你自己去镇上买去吧。”
五婶撇撇嘴没吱声,镇上超市货架上空荡荡的,其他店根本就不开门,她上哪买去。
既然帮了五叔家,那三叔、四叔和大伯家也不能落下,晚上苏曼和苏爸开着家里的面包车,先给三叔、四叔送,之后偷偷跑了一趟县城。
县城里是进不去的,提前跟苏大伯联系过,他开着车在卡点那边等。除了米面油和一篓土鸡蛋,两只宰杀好的肥母鸡和几条腊肉,耐放的土豆、萝卜、白菜装了两大袋子。
苏大伯红着眼圈拍了拍苏爸的肩膀,关键时候还得是靠自家兄弟。被封在县城真不如在老家自在,一根葱都得花钱买,东西不值钱,但现在是有钱没地儿买去。
他们家之前也囤了不少东西,但架不住一大家子吃喝。闺女刚出月子,儿媳妇奶着小孙子,就算是再困难也不能委屈她们啊。
苏曼和苏爸开着车一路狂飙,路上除了时不时呼啸而过的救护车和运送物资的货车,根本就看不到私家车的身影。
车开到村口卡点儿,苏三叔从帐篷里走出来,把卡点的路障移开,示意他们赶紧回家。
大伯和三叔、四叔也不会占苏曼这个小辈儿的便宜,都给苏曼转了一笔钱,让她小赚了一笔。
打从开春起,村委会就号召屯里的老少爷们闲的没事别乱跑。上地干活可以,不准聚群、扎堆,好好侍弄自家菜园子。
苏曼扛着锄头跟苏爸、苏妈吭哧瘪肚的忙了几天,除了把家里原来的菜园子给收拾出来,还在旁边又开出来一块。
等整好菜园子,撒了菜种后,苏曼和苏爸又忙活了两天,给新开出来的菜园子钉了一圈园杖子。
刚忙活完,村委的大喇叭就响起来了:“各户注意了、各户注意了,现在针对疫情中咱们屯出现的一些情况做如下播报。
首先要批评苏大强、苏全德......等人,疫情那么严重,这群瘪犊子,竟然悄悄聚在一起赌博、喝酒、侃大山。
结果呢,这群犊子不但自己因为跟确诊病人密切接触被拉走隔离,还连累了家人、朋友成了次密接者,家里要被贴上封条,隔离半个月。
希望大家能以此为戒,千万不要学这些关键时候给国家添麻烦的瘪犊子。
现在不需要你为国家和政府做出什么巨大贡献,你老老实实在家里待着,不给国家和政府添乱就是做贡献了。
还有那没事儿在屯里穷溜达的,你闲的没事干了是吧?你那自留地的草都快半人高了,你只当看不见......”
苏曼把脑袋伸出窗户问在院子里竖起耳朵听广播的苏五婶:“婶儿,咋回事,我可是头一回见三叔发这么大的火,在广播里骂上了都。”
苏五婶儿磕着瓜子:“东头三队那几家聚在苏大强家里玩牌,以为戴着口罩就不会有事。
苏大强嫁在邻村的那个小闺女在s镇打工,那边离江城近,听说有不少都感染了。她们两口子是偷溜回来的,回来后趁着夜里绕小路来看过苏大强一回。
后来他俩确诊了,一调查行动轨迹,苏大强两口子成了密切接触者,跟苏大强一起玩过牌的,属于次密接者。
你三叔开会被镇领导劈头盖脸一顿训,可不得气得骂娘。现在就盼着苏大强两口子没有被传染上,要不然,咱们屯就惨了。”
苏五婶儿颇有乌鸦嘴的潜质,苏大强两口子在被拉走隔离的第三天确诊了。
最最可怕的是跟苏大强打过麻将的几人里面陆陆续续又有三人及他们的家人确诊。
这下子她们苏家屯火了,两台大消毒车开进屯子里,不留任何死角,全方位的清洁消毒。
村干部每天背着大药桶,一天三遍从村头到村尾喷消毒液。家家户户关门闭户,离苏大强家近的几户人家,大门上还贴了封条。
以前总听说疫情有多严重,但说到底离他们苏家屯很遥远,现在突然屯里确诊好几个。
更吓人的是苏大强媳妇,本身就有基础病,感染后病情迅速恶化,不到三天人就没了。
一个看上去健健康康的人,得病三天没了,这个消息让人不寒而栗。屯里不少人都慌了,尤其是有感冒症状的,那真是心如死灰,就好像自己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似的,绝望的很。
苏妈拿着小喷壶,仔仔细细把家里每个角落都喷了消毒液。抗病毒口服液一天三回必须喝上,提高免疫力的蛋白粉安排上。
在网上下载了营养食谱,顿顿有荤有素、营养搭配。早起早睡,还要锻炼身体。
苏妈以前最爱看狗血电视剧,现在改了,天天看那些所谓专家的健康讲座,对那些打着老中医旗号卖保健品的专家可相信了。
时不时的还长吁短叹,说之前就不该让她学什么药学,应该学中医。亏得现在物流什么的停了,专家推荐的保健品根本就没法发货,倒是让苏妈逃过一劫。
天天蹲家里吃了睡、睡了吃,感觉日子过得很快,蹭蹭一天又一天。
半个多月过去了,她们屯也算是暂时解除了戒严,允许在指定时间内外出购物,但不许扎堆,出门戴防护口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远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