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如今他回来了,想来,月芽月栀和有池他们,也跟着回来了。
  心中欢喜,也顾不上膈应朱棣了,待见了朱橚,她奇道:“五哥怎么如此开怀?莫非,在凤阳遇到了什么好事?”
  “凤阳能有什么好事。”
  朱橚见了他们,心中也欢喜,他摆手,道:“我一把年纪了,此去凤阳,折腾的这把老骨头,快要散了。要不是听到四哥说宫里有椰子吃,我才不着急进宫。”
  椰……子?
  徐妙容缓缓转过了头。
  她的视线,让朱棣如芒在背。在心里痛骂了朱橚几回不长眼,朱棣讪笑,抢先为自己挽尊:“你怎么知道朕这里有椰子?”
  不等朱橚回话,又道:“既然你想吃椰子,那,正好,二十二弟他们也在,朕这就让他们端几个椰子过来。”
  呵呵。
  徐妙容实在无语,心知,朱棣怕是又想偷偷给自家亲弟弟好吃的了。
  她不多说,缓缓退到了朱楹身边,朱橚又问:“你们怎么也进宫了?
  “我们进宫,是来替皇兄排忧解难的。”
  朱楹先说了一句。
  徐妙容心中憋笑,总觉得,他是故意的。
  果然,他话音刚落,朱橚便来了兴趣。
  “排什么忧,解什么难?”
  又问朱棣:“皇兄,你遇到什么难事了吗?”
  朱棣:……
  想说,吃都堵不住你们的嘴,徐妙容却又快人一步,道:“皇兄想让我当神。”
  朱橚:?
  他的表情摆明了,没听懂。
  朱棣无奈,只得黑着一张脸,把事情的来龙去脉说了一遍。
  可……
  刚说完,朱橚就满脸堆笑,一个箭步冲到了朱棣面前,“四哥,我想当这个神!”
  他还极有信心,发誓道:“四哥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朱棣:……
  他很想说,你现在就挺让朕失望的。
  闹了一通,朱棣不知道自己是怀着什么心情,目送着几个人吃了自己好几个椰子,又兴高采烈离去的。
  出了宫,徐妙容也不急着上马车。
  她问朱橚:“刚才,五哥你是故意的?
  朱橚没承认,但也没否认,摸着被椰子汁占的满满的肚子,他心满意足道:“椰子好吃,可神,却不好当。我劝你们,别淌这趟浑水。有些事,还没结束。”
  他说的,徐妙容自然明白。朱高燧和朱月贵被罚,并不代表,造反一事,翻篇了。这事,恐怕还有下文。
  “陛下打算,如何处置那些火器?”
  她隐晦地问了一句。
  因为朱棣不想将儿女做的事公之于众,造反这层窗户纸,便没被人戳破。可火器的存在,是客观事实,纵然范晔等人被洗成了为朱标复仇的团体,神行太保也的确是朱标帐下旧人,可,神行太保的确一直在朱权跟前效力。
  朱棣如何处置朱权,是个问题。
  她问火器,其实是在变相问朱权。可朱橚,也给不出确切答案。想了行,他道:“我猜,四哥会秋后算账。如今已经是秋天了,你们且看着吧。”
  秋后算账,一语双关。
  如今的确已是秋天,算账,那便说明,朱棣不会放过朱权,最后的时刻,也不远了。
  她心中大概有数了,知道朱橚风尘仆仆归来,这会要回去休息,便没再多说。两边又约了,过几日安王府做东,在府上请客吃饭。
  等回到王府,徐妙容果然见到了月栀月芽和有池,主仆几人,自是各找各王妃,各找各王爷。叽叽喳喳说了一会话,徐妙容也困了。
  第二日一早,徐妙锦叫人送了消息来,只道她准备进宫了。
  进宫,是姐妹两个说好的。从徐辉祖屋子里出来后,徐妙锦便道,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她们商量好,打算等徐辉祖松口后,想办法引起朱棣的关注。
  眼下消息送来了,那便说明,徐辉祖妥协了。
  知道接下来的戏码是,徐妙锦和徐辉祖因为成不成婚一事吵架,徐妙锦一气之下,跑到宫里,求徐妙云主持公道,徐妙容的心,忍不住提起来了。
  果然,不多时,魏国公府又有消息传来,徐妙锦和徐辉祖吵架了,徐妙锦哭着要绞了头发,去庙里做姑子去。
  “我不成婚,你们都不高兴。我做姑子去,这下,你们都高兴了吧。”
  这是徐妙锦当着徐家所有人的面说出的话。
  撂下这句话,徐妙锦直奔着宫里而去。
  一切都按照剧本上的进行,徐妙容在王府里静静地等。而宫里头,朱棣看了一会兵书,有些累了。
  正欲去柔仪殿里寻徐妙云说话,却又得知,徐妙锦来了。
  他便打消了主意。
  重新拿起兵书,打算再看一会儿。可刚看了几个字,心思忽然飘到了别处。放下兵书,他问:“徐三姑娘说,让她成婚,她宁愿死?”
  “徐三姑娘的确是这么说的。”
  宫人恭敬回了一句,又斟酌着道:“徐三姑娘说,她要去庙里做姑子,还说,她做了姑子,大家才会高兴。”
  “这有什么好高兴的?”
  朱棣嗤笑,不置可否。
  他对这些无足轻重的事不感兴趣,徐家的姑娘们,除了一个徐妙容总在他眼前晃,其他的,他都不熟。
  可......
  姑子。
  不知为何,这两个字像是在他脑海里定住了一样,扰的他什么也不想干。
  他想到了,所谓的“造神”。
  原本他对此,是不太赞成的。可造一个由他所掌控的“神”,他又是意动的。二十二弟两口子的话说到了他的心坎里。
  他答应了再造一个神,可,他并没有想好,让谁来当这个“神”。
  朝堂的臣子,本就地位出众,若由他们来当这个神,倘有朝一日,他们起了异心,恐局势难以掌控。
  臣子用不得,将士们就更用不得了。
  太监……似乎得用,可太监的身份,实在特殊。
  老二带着船队出海,他虽派了许多太监跟随,可此一时彼一时。出海是一回事,造神,却是另一回事。太监若成了“神”,有损神格,只怕百姓们,会不满意。
  这么看来,他竟无人可用。
  之后,他想到了徐妙容。
  这个弟妹的本事,他是知道的。身为女子,又掀不起太大风浪。可,她又偏偏是安王妃。她是王妃,那么,便注定无法来当这个“神”。
  写那张纸条,不过是为了试探。
  好在,结果还算令他满意。
  女子……
  徐三姑娘亦是女子,她背后,亦是徐家。徐家……朱棣突然起了身,心中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或许,徐妙锦才是最适合来当这个“神”的人!
  一来,徐妙锦对他没有威胁,她是徐家人,便也算,自家人。
  二来,徐妙锦不愿成婚生子,她背后便不会再牵涉更多势力。神仙里头,本就没几个成婚生子的,清心寡欲,正符合百姓们心中神的样子。
  心中有了计较,他便坐不住了。好不容易等到徐妙锦出了宫,他直奔着柔仪殿而去。不知同徐妙云说了什么,徐妙云午饭都没心思用。
  天快擦黑的时候,宫里又传出口谕,让徐辉祖和徐妙锦进宫一趟。
  待徐妙容用过晚饭,好消息便传来了,事情成了。
  徐妙容心下大定,朱棣又传出话,让她和朱楹两口子,明儿再进宫一趟。
  徐妙容自是应了。
  第二日,往宫里走了一遭,朱棣倒也没说什么,只说,造神这件事,就交给他们了。徐妙容巴不得如此,出了宫,就径直往刑部大牢去了。
  刑部不在皇城外,却与大理寺、都察院同坐落于城北太平堤畔的后湖边上。
  徐妙容身上有朱棣的口谕,刑部官员们自是二话不说,领着路衍亲自送到了他们面前。
  几日不见路衍,徐妙容只觉得陌生。
  若说原来的路衍,是翩翩美男一个,此时的路衍,像是被关了滤镜,原形毕露。他过于潦倒,过于憔悴,瞧上去,只叫人觉得普通。
  徐妙容一向对他没滤镜,她问:“和尚,你之前,莫非是耍杂技的?”
  “我的确是耍杂技的。”
  路衍已有气无力。应天府的大牢,太凉!早知如此,他当初就该安安心心耍杂技,当什么和尚,来什么应天,自寻死路不是?
  “神行太保呢?神行太保抓到了吗?”
  想到罪魁祸首神行太保,他心中愤恨。该死的太保,害他走入如此境地,他恨不得掐死他,以泄心头之恨。
  “这不是你该打听的事。”
  朱楹本就看他不顺眼,见他发癫,不耐烦地说了一句。
  路衍知他身份,果然不敢造次。
  “你这个人,装神弄鬼的本事有一套。这些时日,你在寺里,倒是舒坦了,可鸡鸣寺里众位僧人,却被你害惨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