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王妃。”
知县夫人心跳如擂鼓,“你说的,是倭国吗?”
可倭国,有这么恐怖吗?
她面带疑惑,徐妙容却点了点头:“是。”
“倭寇时常侵扰我沿海子民,今日更是冲破城防,在我大明国土横冲直撞。这样的人,你们难道还相信他们,会守规矩?”
“不会。”
知县夫人听住了,她给出了答案。
倭国既然做得出两拨人一起来的事,便说明,他们是没有规矩的。没有规矩的人,不值得相信。她要严阵以待,跟着安王妃一道,捉住他们。
“那,王妃,臣妇便把火再烧旺一点吧。”
她负责烧的,是油。滚烫的热油,便是为倭寇准备的。本来她还有些害怕,可此时,听了安王妃一番话,她感觉,她好像有一些勇气了。
用力往过锅下面扔了几块柴火,她不再多言。
烟尘滚滚,直上云霄,不一会儿,香喷喷的饭就做好了。徐妙容也不见着急,指挥着众人都先吃一碗,一边吃着,她还有心思和众人开玩笑。
“王妃见过真正的剥皮实草吗?”
陈丽质问她。
方才知县夫人说了,应该把那林映真剥皮实草,她深以为然。想着抓住了倭寇,应该也把倭寇剥皮实草,她便把心里话说了。
徐妙容摇头,正要说一句这么血腥的场景,她没见过,便听得外头起了响动。
“他们来了。”
陈丽质放下碗,起了身。
她听得到外头的倭国语,心中有些紧张,捏了自己衣角一把,又下意识地看向徐妙容。待看见徐妙容对着她点了点头,她松了衣角,转身,面对着那门缝。
叽里呱啦。
门外声音渐近。
陈丽质甚至能听得到自己的心跳。
深吸一口气,她大声开了口:“外头的人,你们听着,放下兵刃,束手就擒,你们尚有一线生机。若是冥顽不灵,将错就错,等待你们的,是我大明陛下的雷霆怒火。”
两方对垒,放狠话,这是常规操作。
徐妙容点头,虽然听不懂陈丽质说的日语,可瞧着陈丽质的样子,她估摸着,对方把她要表达的那个意思,表达出来了。
接下来嘛,便是门外敌方放狠话的时候了。
大概门外倭寇也没想到,这里头还有个会说倭国语的,有人用半熟不熟的大明话,问:“林映真?”
又似意识到,林映真是男的,而说话的是一个女子。他们推翻了自己的猜测,又叽里呱啦不知道说了些什么。
听其语气,应该不是什么好话。
“他们说,他们不是傻子,事情已经闹到这一步,他们放下兵刃,必是死路一条。他们让我们识相点,乖乖打开门,放他们进来吃饭。这样他们一个高兴,待会给我们留几个活口。”
“呵!”
知县夫人惊了一跳。
原本鼓起来的些许勇气,就这么消失了。她有些埋怨徐妙容,原本,不会到这一步的。可现在,倭寇真的来了,还就在门外,她怕是,在劫难逃了。
心里头害怕,面上便表露出来了,徐妙容也顾不上同她多说。她站在陈丽质身侧,又说:“你们东躲西藏,疲于奔命,真的不累吗?这顿吃完了,下顿又吃什么?你们不想念,你们的母国吗?”
陈丽质翻译了一遍。
“这时节,大明的枇杷熟了,你们倭国,樱桃也熟了吧?”
陈丽质又翻译了一遍。
“倭国人喜欢赏樱,你们应该,赏过许多次樱了吧?可樱花之美,在于什么呢?”
陈丽质一边翻译,一边偏过头看一旁的徐妙容。
她虽没说什么,眼里却满满的都是疑惑。徐妙容并不看她,目光只盯着门外。
她听到,门外有人开了口。
第98章 我要倭寇死!
“在于……”
那人才开了口, 便被一个气急败坏的声音打断了:“别听她花言巧语,他们大明人,最是狡诈。我们快冲进去, 杀了他们!”
“王妃,怎么办?”
陈丽质疯狂给徐妙容使眼色。
徐妙容仍站在旁侧纹丝未动,她说:“樱吹雪。松风下, 樱花落下。紫姬的春殿里,樱花也落了吧。”
顿了顿, 她又说:“明知浮世如春雪, 怎奈蹉跎岁月迁。[1]春殿里的樱花,便似春雪一般吧。”
陈丽质愣住了。
她不知道安王妃在说什么。明明家中请来的人,教授了许多, 可, 紫姬是谁, 春殿又是哪个殿?她竟然完全不知道。
樱吹雪,紫姬,这些, 当真能糊弄住门外那些倭寇?
“樱吹雪。松风下……”
她硬着头皮用倭国话再说一遍。
出乎她意料的是, 原以为那些倭寇会嗤之以鼻, 叫嚣着冲进来杀了他们。可,不知怎的, 念完那几句话, 门外好似起了骚动。
那骚动却不似人群急着冲出来,倒像是, 有人在嘀咕着什么。
那声音太轻, 她也顾不上听,因此她并不知道, 外头都说了些什么。
只知道,门口迟迟不见动静。
手心不知何时出来的薄汗被她轻轻在衣衫上抹掉,她又看向徐妙容,等着她继续往下说。
徐妙容确实还有话要说。
刚才,她扯的是倭国人最爱的花,樱花。樱花承载着倭国人的物哀。倭国人,老物哀人了。
这种物哀,在《源氏物语》里体现到了极致。
而她刚刚念的,紫姬,春殿,便是《源氏物语》里面的。
虽然不认同这本书堪比《红楼梦》,可有一说一,《源氏物语》在倭国的地位,甚是崇高。倭国人爱《源氏物语》,更爱里面的物哀。
土岐一族,是倭国的望族。既是望族,再怎么着,也会听过这本书。
她拿书里的人和话作试探,果然,倭寇们上钩了。
接下来,便是《万叶集》上场了。
这本所谓倭国的“诗经”,成书比《源氏物语》还要早,万幸她以前看过,大概还记得几句。
看向陈丽质,她又道:“吾语石麻吕,夏天瘦几何。鳗鱼良食物,取食定肥多。[2]”
大概是因为,这时节已经是初夏,又或者,诗里提到了鳗鱼。门外有人抱怨了一句什么。陈丽质翻译了一下,脸上却有些恍惚。
“王妃,他们真的听进去了?”
她小声说了一句,又道:“可是,我们这里哪有鳗鱼啊。”
那倭寇说,他想吃鳗鱼了。
可哪个大明人没事吃鳗鱼,刚才她们的确吃了鱼,可她们吃的是小白条。
“要回他们吗?”
她问徐妙容。
徐妙容摇头,说不用。
她又说:“离家去国已是数日,故乡的樱桃熟了,鳗鱼也能吃了。夏天还是和去年一样,早早来了,可今年的夏天,却好似和去年不同。出门前,明明还吃了最后一碗鳗鱼饭。”
嗯。
陈丽质点头,今年就要让这些倭寇,有去无回!不过,最后一碗鳗鱼饭,王妃怎么知道,他们最后一碗饭,是鳗鱼饭?
她看着徐妙容,眼睛里写满了疑惑。
徐妙容回她:“这是物哀。”
“啥?”
陈丽质又没听懂。
她在想,物哀,啥是物哀?为什么要哀?人一生中,有这么多值得哀的事吗?吃鳗鱼饭也哀,那喝鱼汤,是不是也哀?
不理解。
她摇头。
徐妙容却又道:“庭院里,樱桃落了一地,无人捡。”
陈丽质:?
心说,王妃,你又知道了。
认命翻译了一遍,又听得:“飞鸟划过水面,水面闪着幽光。”
“王妃,还有吗?”
“没了。”
徐妙容摇头,心中却多少已有把握。
物哀、侘寂、幽玄,日式美学三件套。虽然她表达的不是十分精准,那意思,应该已经传达到位了。
门外是异乎寻常的沉默,那沉默原本应该叫人心惊的,可此时,她却觉得心安。
沉默是金。
沉默了,就好啊。沉默了,就能让她趁机下手了。
看一眼严阵以待的身旁诸人,她微微点了点头,正准备给所有人一个手势,却听得:“你们不要被她蛊惑了!”
是林映真。
“林、映、真。”
她念出了这个名字,手却不期然攥紧了。
该死的林映真,她竟然差点忘了他的存在。把她们“运”进象山城以后,林映真就突然消失了,她借着机会逃走了,一时也没顾上他的音讯。
哪里想到,这等关键时刻,他竟然又冒出来了。
暗骂了一句运气真不好,她在心里疯狂想办法。
林映真和土岐氏交好,而门外的倭寇,正好是土岐一族的。两厢汇合,有林映真的帮助,土岐一族,如虎添翼。
方才她本打算,用缓兵之计拖住倭寇。人在情绪低落的时候,防备心最弱。倭寇们已经被她勾起了思乡之情,正物哀着呢,大锅里的油也烧好了。原本那油,是要趁机泼向倭寇的,谁知道,却被林映真搅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