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一百个人心里,就有一百个诸葛亮。蜀王兄又何必强求,旁人心中的诸葛亮与你心中的一模一样。”
  朱楹倒也没生气,他走到饭桌前,又问胡长史:“王妃还没来吗?”
  “王妃说,她再写一段,再来。
  胡长史忙回了一句。
  朱楹默然,“那便等王妃来了再吃吧。”
  写一段?写什么?
  朱椿感觉这里头有猫腻,联想刚才胡长史和朱楹的胡说八道,哦,他明白了。敢情这离谱的没眼看的剧情,就是徐妙容编出来的!
  这位弟妹,他还没来朝时就有所耳闻。不过这是怎么了,她脑子有问题了,朱楹反而对她宽容了?
  传言中,他不是看见她就烦吗?
  看一眼飘香又奇葩的菜,再看一眼默默等人的朱楹,他没忍住,问了一句:“你等她干什么?你一个人吃不下吗?”
  门外徐妙容步子一顿。
  正准备抬脚往里走,忽然起了吃瓜心思,干脆站在原地不动了。
  “对,吃不下。”
  门里朱楹回了一句,徐妙容有些震惊。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菜太多,我吃不完。”
  原来是嫌菜太多了。
  徐妙容撇嘴,真想同他说,有吃的就不错了,你还挑上了。
  这几日,她在平山堂里等话本,等了半天,外头送来的全是些小学生写的话本。没办法,没粮,逼得她自己产粮。
  那日随手写下“桃园三结义”,月菱见了,随口问了一句,她闲着无事,便把刘关张结义的剧情说了一遍。
  哪知道,月菱听住了,又顺便问了她“三英战吕布”。
  她说了。
  结果捅了丫鬟窝。
  四个月全围在她身边,这个问她“为什么要在桃园结义,不在李子园,苹果园结义”,那个说“只有刘皇叔一个人站出来,是因为只有这一个皇叔了吗”……
  她一一“耐心”做了回答。
  然后,大丫鬟们捅了小丫鬟的窝,小丫鬟们也上头了。再然后,有池也上头了,王府所有下人们,全部上头了。
  她没想过朱楹会上头。
  虽然他表现的很不在意的样子,但她一说,做了三国里的菜,礼貌问他要不要一起吃,他竟然婉拒也不婉拒的直接接受了。
  她大跌眼镜,你不是最客气了吗,你倒是拒绝啊?
  又怪有池,就你小子嘴快。要不是这小子打听到她做了三国里的菜,当着她的面在朱楹面前说嘴,她能昧着良心请他尝一尝吗?
  “王爷久等了。”
  抬脚往里头走了几步,她假装没看到朱椿。朱椿当即就不乐意了,“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火炉边。这火炉子,烟太大了吧。”
  “原来是蜀王兄啊。”
  徐妙容这才看到他。听声识人,她道:“早知道蜀王兄要来,我就该让人做一条鱼,听说蜀王兄极会吃鱼。”
  会吃鱼,不就是会挑刺?
  朱椿呵呵了一声,徐妙容却又道:“青梅酒好了,里头没加盐,蜀王兄要不要尝一尝?”
  这又是……在讽刺他闲的?
  朱椿实在听不下去了,“我告诉你们,我来是……”
  “食不言寝不语。”
  徐妙容却摆了摆手,又命丫鬟们准备盛饭了。
  朱椿:……
  香喷喷的饭摆了上来,一共两碗。筷子朱椿数过了,只有两双。眼见着两口子拿起筷子,吃出了不顾他死活的美感,他眉头一锁,快步走了上去。
  “今天你们不把话给我说明白了,你们就别想吃这顿饭。”
  他堵在两口子中间,一只手还做出了掀桌子的架势。
  徐妙容觑了他一眼。
  石桌子一百来斤,他掀不起来,便收回视线,拔了一根竹签子。
  “让我先来拔这一箭。”
  她拿着烤鸭,满眼放光。
  朱椿嘴抽,果然没人性,不把鸭子当鸭子。
  “你们到底有没有把十三……”
  “曹操多疑,然,兵不厌诈。草船借箭,诸葛亮何等意气风发,只叹七星灯灭,五丈原秋风里,出师未捷身先死。”
  徐妙容拿着竹签子的手一顿,看向朱楹,心道,你竟然走心了。
  可,吃烤鸭就吃烤鸭,说到诸葛亮之死,这谁还吃得下去。看着烤鸭,她进退两难。
  “有的人活着,可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他却还活着。”
  为了到嘴的烤鸭,她耐着性子,“劝”了一句。
  朱楹道:“青梅煮酒论英雄,瞒天过海、围魏救赵、七擒孟获、空城计、反间计……诸葛亮,当为英雄。”
  什么什么?这是在说什么?
  朱椿支着耳朵细听,哦,这个煮的咕咚咕咚没加盐的青梅酒,是用来当道具论英雄的。英雄,他记得,《三国志》里记载了,曹操对刘备说,这天底下只有你和我才是英雄。
  可书上,好像没青梅酒这回事。
  还有那什么七擒孟获,空城计的,为什么他一点印象也没有?难道,他和这两口子看的不是一本历史书?
  “诸葛亮什么时候七擒孟获了的,你给我说清楚。”
  怀着对历史的尊敬,对知识的较真,他问了朱楹一句。
  朱楹端起一杯青梅酒,好似有些为难,“蜀王兄还是不要听的好。”
  “你给我说。”
  朱椿怀疑,这弟弟因为知道自己编的太离谱,所以不敢当着他的面说出来。既然如此,他倒要看看,到底能有多离谱。
  “你不会自己编着编着就忘了吧。”
  他讽了一句。
  朱楹放下手中酒杯,迟疑了一瞬,道:“那好吧。”
  然后,他把六擒六纵说了一遍。
  那用词,凝练。那语气,有起伏。徐妙容看着他的嘴一张一合,而后朱椿的眉毛也跟着一上一下。她心里突然有个念头冒出来:他怎么不去说书?
  “这就是第六次放回孟获了。”
  最后一句话落下,朱楹的嘴好像有些干。朱椿等着他继续往下讲,可等了半天,他没声了。
  “第七次呢?”
  朱椿没忍住问了一句。
  朱楹却不好意思地* 摇了摇头,“食不言寝不语,我差点带头坏了规矩。”
  朱椿:?
  他有一种“我裤子都脱了,你现在才跟我说这”的无语,这弟弟,果然很恶心。
  “朱楹,你果然不是个好东西!”
  气不过,骂了一句。
  徐妙容垂下了头。又怕自己表现的太明显了,忙掐了自己一把,勉强收了笑,而后无事人般抿了一小口青梅酒。
  “朱楹,你就知道吃。你不能把话先说完吗?”
  “诸葛亮怎么你了,你是不是跟他过不去?为什么不敢把他后来又做了什么说出来?”
  “你现在怎么这么坏,你耍我们兄弟?”
  ……
  骂骂咧咧了好长一串,可朱楹一句话也没说。朱椿算是看出来了,饭不吃完,他是不会说话的。两口子又压根没有要叫上他一起吃的意思,他太生气了!
  干脆甩脸子往外走。
  可,没人叫住他。
  吃吃吃,吃死你们吧!草船借箭,先戳死你们!
  骂了一通,他气呼呼地走了。
  徐妙容想说话来着。
  她在琢磨,朱楹这一出,是真的对故事上头了,还是故意的。可观察了半天,没看出什么端倪,便似是而非地说了一句:“王爷对三国的剧情,倒是手到擒来。”
  “蜀王兄在成都府时,人称’蜀秀才’。”
  朱楹放下筷子,说了一句。
  徐妙容心道,食不言寝不语果然是假的。
  “蜀秀才”这个名头,她没听过,但,也算贴合朱椿身上的气质。《三国演义》的剧情,有些是虚构的,有些夸张化了,朱椿听不下去,也是正常。
  只不过,朱楹今儿的话,多的有些过分。他对《三国演义》的剧情,也关心的过分。他的所作所为……就是故意的!
  她确定了,刚才朱楹主动提起诸葛亮,就是想堵住朱椿的嘴。
  这法子,好像有用,但,她怎么觉得,治标不治本?
  果然。
  三日之后,蜀王妃蓝氏找上门来,第一句话就是:“徐妙容,我和你没完!”
  第53章 这年头好人难当
  “蜀王嫂嫂这是……热着了?”
  看着蓝氏手上的羽毛扇, 徐妙容把怀疑写在了脸上。已值冬天,外头人人都穿上了厚衣裳,蓝氏身上穿着四层衣, 手上竟然还拿了一把羽毛扇。
  这跨季的穿搭,她看不懂。
  “热着了?对,我现在热的浑身都发烫。我问你, 你对我们家王爷做了什么?你都跟他说什么了?”
  蓝氏捏着羽毛扇,脸上柳眉倒竖。
  徐妙容退后一步, 先和她保持安全距离, 而后才问:“什么我跟他说什么了?你怎么不问,他跟我说什么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