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紧接着,人群炸锅了。
  “这就是传说中的七窍流血吗?”
  “是的,这就是传说中的七窍流血!”
  “周王殿下,不仅七窍流血,他还死不瞑目!”
  梅殷:?
  他从未见过如此不要脸的碰瓷,就是杀猪,猪也不会死的这么快。
  “朱橚,你给我起来!”
  他伸手想暴力拽起朱橚。
  朱楹反手将他拂开,“梅驸马,手足相残,乃皇家大忌。五哥大病初愈,弱不胜衣,你口口声声皇明祖训,嘴上却咄咄逼人。如今五哥被你气吐血了,事已至此,你看着办吧。”
  “我没把他气吐血!”
  梅殷心头火起,看着地上“弱不胜衣”的那位,只觉太阳穴突突的。心头越发烦躁,他干脆一脚踹飞了脚边的躺椅。
  “梅驸马真是孔武有力。”
  “所以才能把周王气死。”
  “周王风烛残年,梅驸马,好狠的心!”
  不是!
  梅殷快要一佛出世二佛升天了,风烛残年的明明是他,他比朱橚还要大一岁!
  “死胖子,你给我起来!”
  他看着地上那位,目眦欲裂,“起来啊,你给我起来!”
  无人回应。
  百姓们的谩骂声像一把刀,扎进梅殷的心里,地上的死胖子,安详地好像真的要死了一样。梅殷握紧拳头,很努力才克制住自己想一巴掌将死胖子扇醒的冲动。
  很快,周王府和安王府的护卫抬着死胖子进了宫。太医们进进出出,折腾了一晚上,终于,朱橚被“抢救”回来了。
  “冤有头债有主,四哥,臣弟就想去驸* 马府养伤。”
  朱橚不知道自己有多无耻,他总是能更无耻一点。
  梅殷服了,他其实有许多话想说。可,朱棣不让他说。
  气急败坏地带着人回了驸马府,他感觉,这此后的人生,无望了。
  “所以王爷昨晚,也陪着一道水米未进?”
  朱楹回来的时候,天刚蒙蒙亮。徐妙容叫人备了薄粥并几样小菜,见他面上略有倦怠之色,便问了一句。
  昨日云华堂前发生的事,她早已知晓。见朱楹一夜未归,便猜到,他陪着朱橚一道在外廷做戏呢。
  “宵禁前,陪皇兄一道吃过面了。”
  朱楹回了一句,目光落在最近处的小菜上,又问:“这是……雪里蕻?”
  徐妙容只觉得他这话奇怪。
  雪里蕻,他又不是没见过没吃过。
  突然想到田庄里那个属于他的小小角落。
  之前那个角落里种了蕹菜、葵菜和菘菜,后来……好像还种了雪里蕻?他该不会是以为,自己摘了他的雪里蕻吧。
  “五哥前几天叫人送了一些来,妾身便叫人腌成了小菜。”
  解释了一句。
  朱楹倒也没说什么。
  既说到朱橚,徐妙容便少不得多问了一句:“五哥,还好吧?”
  “太医说,五哥急火攻心,什么时候火下去了,什么时候就好了。”
  朱楹把太医的话转述了一遍。
  徐妙容心想,这宫里的太医,也不好当啊。既要把话说的似是而非,又要让外人相信确有其事,这中间的尺度,可不好拿捏。
  火什么时候下去,还不是朱橚说了算。他像“狗皮膏药”一样缠着梅殷,梅殷压根出不了驸马府的门。
  没了领头羊,参她和朱楹的那群人,一定方寸大乱。
  看在雪里蕻的份上,她为朱橚祈祷,祈祷他:“早”日康复。
  这日,她在屋子里插花,手上才拿了一株红山茶,便见小丫头在外头递话:“月菱姐姐,快去说与王妃,代王抢了咱们家五十匹布!”
  她在屋子里听见了,忙叫小丫鬟近前来。小丫鬟给她请了安,一叠声道:“王妃,代王带着那徐姨娘,去云华堂抢了五十匹布!代王府的人手上拿着大铁锤,管事的没拦下来。”
  “五十匹布?”
  月菱瞬间黑了脸。打家劫舍,不外如是。代王这是要,落草为寇?
  “王妃,咱们这就去把布抢回来!”
  说着抢,她已经转身找起了趁手的家伙。
  “等一下。”
  徐妙容却叫住了她。
  “王妃?”
  “不着急,你拿我的名帖,去一趟上元县衙。”
  “去县衙干什么?”
  月菱有些没听明白,衙门的人,还没王府的护卫“凶残”呢。让他们去抢布,还不如自家护卫直接杀上代王府呢。
  “自然是去告状啊。”
  徐妙容面上不见着急,在原地来回踱了几回步,又道:“就告,有人青天白日,强抢他人财物。”
  白昼抢夺,她就不信,治不死朱桂。
  《大明律》载:凡白昼抢夺人财者,杖一百,徒三年,计赃重者加窃盗罪二等。[2]“白昼抢夺”罪,就是为朱桂量身定制的。
  朱桂为什么抢布,她心里门清。
  不就是因为被他们兄妹几个从身体到精神都折辱了一遍,告状慢了一步,报复无门,所以才发疯的吗?
  罪魁祸首之一,徐辉祖在五军营。京营重地,一般人都不敢靠近,怕被说有造反之心。
  罪魁祸首之二,徐妙锦在应天不知道哪个寺庙里。佛门清净地,朱桂杀不上去。
  罪魁祸首之三,她在安王府里关禁闭。唯一能当出气包的徐妙清,早带着世子去了魏国公府。反正,闭门思过,在哪里不是思。人家朱棣都没说什么,他朱桂敢说什么?
  云华堂开门迎天下客,抢布,是风险最小收益率最高的做法。想到被她扒走的那身衣裳,她怀疑,这法子,有徐姨娘的一份功劳。
  “王妃,能行吗?”
  “怎么不行?”
  徐妙容示意月菱上前,又指点了几句:“你一进县衙,就说,有人抢布。县衙的人定会命人去云华堂探看,他们拿不准,自然会把案子移交府衙。府衙拿不准,又会移交刑部。至于刑部……”
  “奴婢明白了。”
  月菱恍然大悟,“王妃,奴婢一定不辱使命!”
  大明律法,不允许人越级诉讼。代王抢布,她看到的,是私事。王妃看到的,却是公事。公事公办,她先去上元县衙首告,让公家的人出头。一层层往上告,刑部上头,还有陛下呢!
  “从县衙回来,记得再去街上找找,看有没有优质话本。”
  又拿起方才放下的山茶花,徐妙容多说了一句。
  还是郁闷。
  大明文坛,怎么就没有紫薇星呢?
  第51章 你践踏了《大明律》的尊严
  “兄弟们几个, 都快点快点,再快点!今儿不把偷布的贼人抓捕归案,咱就枉为上元县的守护神!”
  上元县衙外, 刘捕头脚下生风,带着一干捕快兄弟们飞速朝着云华堂而去。
  他快急死了。
  心中有无数声音叫嚣:大鱼来了,抓到这条大鱼, 你就荷包丰盈。
  五十匹布啊。还是云华堂里的五十匹。按照知县老爷先前规定的,涉案的钱越高, 破案后的赏钱就越多。他若拿回五十匹布, 这个月的赏钱,岂不是要翻倍?
  眼馋了许久的酒、肉,近在眼前, 他更加卖力地往事发地奔。终于, 到了目的地, 他一头扎进里间,张口就问:“几时几刻,贼人从何处进来, 模样几何?速速道来。”
  “不用了, 跳过吧。”
  管事的连连摆手, 直奔主题:“我知道抢布的是谁,直接带你们去吧。”
  “你知道?”
  刘捕头愣了一下, 想说“知道你不早说”, 思及这是安王妃的铺子,来报案的是安王府的人, 便尽量耐着性子道:“那你们怎么不直接要回来?”
  “法治社会, 一切还是按规矩来。”
  掌柜的回了一句,好像很无奈的样子。
  刘捕头想了想。
  也是。
  安王府的人专门叫人往衙门跑了一趟, 摆明了就是想公事公办。既然对方尊重大明律,那他,也尊重一下好了。
  “咱们这就走,你放心,五十匹布,咱们一定给你一匹不少的拿回来。”
  自信满满地承诺了一番,刘捕头又冷哼,“咱也想看看,哪个小毛贼胆大包天,竟然敢在太岁头上动土?”
  火急火燎往“贼”家里赶,赶着赶着,他感觉,好像有点不对劲。
  脚下的路如此熟悉,竟让他错以为又回到了被百姓们带着,去找代王算账的时候。
  难道……
  该不会……
  “对了,你们还没同我说,是谁抢了你们的布?”
  “是代王。”
  “代王?!”
  刘捕头脚下瞬间顿住,“我突然觉得,肚子好像有点疼,我先去方便一下。”
  一刻钟后。
  他回到了县衙,愁眉苦脸地站在知县面前,整个人愁成了一根失去水分的茄子。
  “张县尊,你说句话啊。”
  “我……”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