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赏菊宴办得十分盛大,不仅请了年长贵妇,一些闺阁小姐,甚至得宠妾室都在邀请之列。
  诸葛兰等年轻夫人,皆由夫君陪伴而来,他们呼朋引伴,又带来诸多年轻公子。
  蔡夫人不便招待这些年轻男子,本想让蔡瑁来帮忙,未曾想刘表见了这般盛况,也是大为欢喜,特意派了刘琦来帮忙招待年轻人。
  无端又让刘琦得了出风头的机会,蔡夫人心下愤恨,面上也只能摆出慈母微笑。
  秋日天高气爽,刘府花园内,黄石公、绿云、西湖柳月、绿衣红裳、玉壶春,各色菊花争奇斗艳。
  宝钗巧思妙想,借着花园内的各种奇石、假山、小桥、长廊,将各色菊花布置成各种形状。
  整个刘府焕然一新,就连刘表也暂放下政务,随着陪母亲、夫人来的官员士绅们,在书房外的小花园里饮酒赏花。
  内眷们均在内院花园,宴席未设座次,只在各样奇花前摆着蒲席、胡床、案椅,年轻俏丽的小丫鬟们端着各种食盒、茶水,在人群中穿梭,参宴者可任意取食。
  这样舒展自由的宴会方式闻所未闻,众位夫人小姐拜见过蔡夫人,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赏花说笑。
  宝钗陪着甘、糜二位夫人缓步而入,夏侯涓跟在她身边。
  两位夫人身上穿着她新设计的金丝软绸,飘逸亮眼,夏侯涓一袭粉色软纱,娇俏可爱。
  今日来参加宴席的夫人小姐几乎都是宝钗的旧识,又得知她是宴席的设计者,一见到她,全都亲热地围上来说话。
  宝钗亲热中透着恭敬,将两位刘夫人介绍给众人认识。
  刘备天下有名,最近又新取了樊城,众人见宝钗这般推崇两位刘夫人,也上前寒暄。
  甘、糜二夫人记得住每一位宴会参与者的画像,背得出错根盘节的关系,说得出每人的具体需要。
  甘夫人握住蒯太夫人的手:“蒯氏自高祖时即被奉为上宾,累世汉室公卿,皇叔每次提起,均敬服赞叹不已。”
  蒯太夫人笑得既谦虚又自满:“哪里哪里!”
  甘夫人又道:“令郎天下英才,令孙更是雏凤清于老凤声,将来再复先祖荣光,指日可待。”
  蒯太夫人眼神黯淡一瞬:“值此乱世,儿孙们能在我身边就已足矣,不敢奢望。”
  糜夫人笑道:“总有一日,皇叔会清平乱世,重兴汉室,追随他的英才皆会留名青史,荣耀子孙万代。”
  蒯太夫人不再说话,眼神若有所思。
  宝钗站在后方,以目示意见好就收。
  糜夫人立即转了话题,向夏侯涓道:“三妹,把咱们带的礼物拿来,献于太夫人。”
  诸葛兰适时出现,接过礼物,向蒯太夫人喜道:“祖母,这个药治痛风极好,你今早不还说腿痛嘛,我拿一贴给你试试。”
  蒯太夫人日夜被痛风折磨,此时听得“极好”二字,便避开众人,让诸葛兰帮她贴上。
  霎时,一股暖洋洋的热流敷在膝上,肿胀刺痛的双腿霎时得了缓解。
  这药是宝钗钻研后世医道,特意为今日制作的。
  蒯氏是当年扶持刘表坐稳荆州的嫡系,她并不指望能赢得蒯氏倒戈,不过投其所好,赚个两边不帮罢了。
  果然,两位刘夫人再去接触别人时,蒯太夫人只是笑笑不说话,若有人问她,她也会笑着说两句“刘皇叔仁义”之类的话。
  甘夫人稳重端庄,糜夫人英姿飒爽,在宝钗帮助下,两位夫人说话熨帖自然,送礼恰到好处,适时在不甘者面前展示抱负,在怯懦者前展示仁义,在忠义者前展示忠勇……
  不出半天,便赢得大部分夫人的好感,相约此后继续互相拜访。
  见了庞、黄、蒯、蔡、习等一众当家夫人后,宝钗请两位刘夫人坐下歇息,间或引着名望不甚显贵的夫人,或者一些得宠的妾室去拜见她们。
  她一直留心蔡夫人自请的客人里有没有姓苟的人,却始终未见。
  刘家的侍女够多,宝钗便放梅鹿自己去玩,顺便和一众小姐妹们联络情感。
  安顿好甘、糜二夫人,宝钗仍有些心神不宁,总觉得什么地方忽略了一般。
  她今日打定主意做配角,穿了一袭淡绿色衣裙,手中拿了一柄同色团扇,那柄羽扇就交由梅鹿帮忙收着。
  此时心神不定,她便想将扇子拿回来。
  宝钗走过菊花丛后,听到一众丫鬟在笑闹,梅鹿的声音最响:
  “什么日咎,那是日晷了,我们家公子名里就有这个字,你个别字丫头,比碧螺还离谱!”
  天边忽然一暗,宝钗定定神,眼前仍有些发黑,她险些晕倒在地,幸而夏侯涓扶住了她。
  宝钗强打精神,唤梅鹿过来,吩咐道:“去把碧螺找来,别惊动旁人。”
  不一会儿,碧螺过来了,宝钗站在树丛后,用树枝在地上写了两个字:“苟先生的名字,可是这两个字?”
  碧螺看了,喜道:“正是呢,夫人说这位先生是一位颍川故人,这两个字可是念苟或?”
  梅鹿啐道:“学艺不精,还苟或呢,这是荀彧!”
  宝钗扶着旁边树干,勉强站稳:“夫人什么时候,给这位荀先生去的信?”
  “好多天了,”碧螺捏着自己的辫子,想了半天,终于道:“啊,对了,就是刘皇叔来借兵那天,当夜夫人就让蔡大人送了信去。”
  宝钗如坠冰窟,她一直知道蔡氏是个短视浅薄的人,但不知她竟短视至此。
  为了弄死刘备,蔡氏竟然写信向执掌许都的荀彧告密!
  怪不得那日,她那般轻易就揭过了诸葛亮追随刘备之事,怪不得她这样的小肚鸡肠,竟然主动派人来请自己。
  怪不得,她急着询问如何让刘琮站稳脚跟。
  如果,诸葛亮因她的泄密受到了伤害,蠢如蔡氏也知她绝不会被原谅,所以她急着要榨干外甥女的价值。
  宝钗手指掐进树皮里,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恨意。
  她的手指刺痛,嗓音却依旧温和平稳:“碧螺,你瞧糜夫人身上那套金丝软绸漂亮吗?”
  碧螺不知她为何突然这样问,下意识道:“当然好看,听说是用真金拉的丝线,掺进去织的呢!”
  宝钗点头:“是我亲手拉出来的金线,这一套衣裙就用了五两金子。”
  “真的呀!”碧螺啧舌,“下次表小姐再做衣服,千万叫我去看一看,哪怕摸一摸那金闪闪软滑滑的料子,我就满足了。”
  宝钗微微一笑,手指已痛到麻木:“你若能拿到那位荀先生的信,我就送你一套!”
  碧螺忙摇手:“夫人一收到信,就屏退众人藏进了自己屋子,我没有机会拿到的。”
  “你会有机会的,”宝钗笃定地说,嗓音带着丝不易察觉的寒冷,“而且很快!”
  碧螺将信将疑,带着窃喜与畏惧走掉了。
  梅鹿发现了小姐手指上的血,忙赶上来擦拭。
  宝钗推开她,低声道:“跟上碧螺,在蔡夫人唤我之前,别让她去蔡夫人面前。”
  梅鹿懵懵懂懂:小姐为何知道蔡夫人会唤她?
  蔡夫人忙着让刘琮在人前显弄,忽见围着她的人越来越少,围着两位刘夫人的反而越来越多。
  她心下不满,让侍女去唤外甥女来。
  听到召唤,宝钗已经平定了心情,她拿出手帕,缓缓擦干净手指上的血迹,换了笑容,去见蔡夫人。
  蔡夫人借口更衣,满面怒容地独自坐在内间:“你的眼中,还有没有我这个姨母?”
  宝钗笑道:“您可是我的亲姨母,此话何讲?”
  蔡夫人冷声道:“哦,我还以为你如今只认得主母,不认得姨母了!”
  宝钗倒了茶,亲手奉给蔡夫人:“姨妈,您是荆州的主母,姨丈稳坐荆襄,刘备不过暂得樊城一座孤城,朝不保夕,为何要在意他呢?”
  蔡夫人面色稍缓,放下茶杯,仍带着一丝怒意道:“这大耳贼与刘琦交好,一旦被他逃得性命,岂不还要与我作对?”
  宝钗笑道:“外面天蓝花艳,我陪姨母出去走一走,顺便替姨母解开心结!”
  蔡夫人心下有鬼,不好太过执拗,点头答应。
  宝钗扶着蔡夫人,远离了内眷们的花园,走到一处观景阁上。
  秋风和煦,一墙之隔,也摆满了菊花,穿梭着捧食盒的童子,簇簇菊花下,红泥小炉上温着菊花酒,散溢着酒香。
  刘琦正与蒯祺等一众年轻友人席地对饮,且歌且舞。
  宝钗站在蔡夫人身后,凉凉道:“荆襄始终是刘家的荆襄,刘备借兵向北打下地盘,难道会不与姨丈共享?”
  “刘备麾下猛将无数,倘若用以拱卫荆州,荆州之主岂不永远稳如泰山,何必总与他过不去呢?”
  蔡夫人指着下方欢笑的刘琦,恨声道:“有这个祸害在,荆州之主便永不会是琮儿!”
  宝钗笑道:“姨母所虑不过只此一人,何必因一人而舍天下?”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