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永珹眨眨眼,他早就知道了皇阿玛的意思啊,额娘都和他说过了,况且他仍然能入宫,序齿不变,赏赐不变,怎么可能郁结于心。
  “皇阿玛,儿子知道,这是皇阿玛对儿子的疼爱。”
  皇上的目光,移到永琪身上,想到前世出于种种政治上的考量,他关闭了通商口岸,将大清与不断进步的世界隔绝开来。
  虽然在当时,确实稳固了统治,但也是贻害无穷。
  他微微撑起身子,看着正风华正茂的永琪叮嘱,
  “永琪,做你想做的事吧,和你的田芸儿一起。”
  永琪身后,是一脸担心的永璂,皇上心里微酸,前世今生,他对永璂都不算好。
  甚至,他曾经因为那拉氏断发一事,把不满发泄到了永璂身上,一辈子未曾给他封爵位,还不停地让他为长辈守孝,只为断绝他的子嗣。
  可是永璂,依旧保持着一颗纯善的心,并未因他的苛待而恨上他,而是把苦自己吞下,二十多岁就离开了。
  皇上难得的,向永璂招了招手,此刻,他的声音已经很难洪亮起来,
  “传朕旨意,十二阿哥纯孝良善,侍朕甚恭,着封为多罗贝勒。”
  永璂受宠若惊,他不敢置信地瞧瞧五哥,又瞧瞧二哥,含着泪谢了恩。
  皇上最后握住了身边永琏的手,感受着永琏的温度,他欣慰地笑了
  “永琏,朕能看着你长大,真好,你是朕和你皇额娘心爱的孩子,你从小就聪颖,天赋极佳,又日夜用功苦读,最重要的,是你心胸开阔,又能够接受新事物,朕对你,很放心。”
  永琏向前爬了两步,伏在皇上跟前,热泪盈眶,
  “皇阿玛……”
  皇上将永琏搂在怀里,拍了拍永琏的肩膀,
  “传朕旨意,将正大光明牌匾后的圣旨取出,昭告天下,朕,要立元亲王永琏为太子。”
  后面众人纷纷跪下接旨,永琏依旧泣不成声,想着皇额娘的嘱咐,永琏痛心疾首,再三表示,自己只要皇阿玛活着。
  皇上早已经筋疲力尽,他攥着来到他身边的富察琅嬅的手,他有很多很多话,要对琅嬅说,最终只汇成了一句,
  “琅嬅,不管重来多少次,你是我的心中唯一的妻,这一世,换我在下面等你。”
  富察琅嬅的眼角,落下一颗冰冷的泪珠,她不仅有着今生的记忆,她还记得前世皇上的猜忌,也记得在她离去后,皇上对前朝后宫的苛责。
  所以此刻,她的心情极为复杂。
  她想,若是她来选择,她不想再等皇上,也不想皇上再等她,她想做一个自由的鸟儿,飞出这重重红墙。
  富察琅嬅用棉布沾了水,为皇上湿润干燥起皮的嘴唇,就像曾经她为皇上侍疾那样,
  她的神情像三月的春雨一般柔和,
  “皇上,孩子们都会在外面守着,你也累了,好好歇会儿吧,臣妾会安排妃嫔轮流侍奉的。”
  皇上想抓住琅嬅的手,却也没有了力气,只缓缓合上了眼睛。
  皇上再睁开眼时,已经是三天之后,立储大典结束后了。
  此刻,所有人都在太极殿观礼,陪在皇上身边的,是惇嫔汪芙芷,她屏退了宫人,把桌上的瑞兽双耳赤金香炉重新添上香。
  金黄色的流苏帷幔摇曳,一身青色衣衫的汪芙芷端着药汤,来到了皇上跟前。
  她贴心地将皇上扶起来,用一只金丝软枕,垫在了皇上身后,将汤药喂到了皇上嘴边。
  皇上尽力撑开沉重的眼皮,眼前的惇嫔,年轻,温柔,貌美,本来应该是他最喜欢的类型。
  他一口一口喝完惇嫔喂的汤药,仰头,
  “惇嫔,你伺候朕好几年了,也算用心,可惜,没能为朕生个孩子。”
  汪芙芷放下药碗,原来柔媚的目光凌厉尖锐起来,
  “皇上觉得,臣妾为什么不生孩子,因为臣妾,恨你。”
  皇上黯淡的眼神中,迸出惊恐和愤怒,他猛然觉察到,药也有问题,于是他抠着喉咙。
  汪芙芷笑了,原来这九五至尊的皇上,知道自己生命受到威胁之时,也会如蝼蚁一般挣扎求生,
  “皇上别抠了,没用的,您日日享用的鸡汤是药引,您夜夜宠爱的妃子是毒霜,而这碗药,只不过是催化的罢了,就算太医查,也查不出什么。”
  皇上喘着粗气,质问汪芙芷,
  “你为什么要害朕,朕对你不好吗?朕给你位份,给你荣宠。”
  汪芙芷丝毫不畏惧已是油尽灯枯的皇上,直视着他,
  “因为,我的阿玛,是桂铎,我的姐姐,是阿箬。”
  第271章 大结局
  皇上的眼神先是迷惘,后来恍然大悟,又强撑着说道:
  “朕已经给桂铎平反了,也原谅阿箬,让她入了索绰罗氏祠堂了,你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汪芙芷咬着唇,滚烫的热泪早已经控制不住地落下,砸在皇上盖着的金线祥云龙纹的被子上。
  她薄唇颤抖,一字一句地质问道:
  “那么,就可以当作一切没有发生过吗?我就要感恩戴德地接受你的施恩,然后忘记我的阿玛,我的额娘,我的姐姐吗?”
  皇上失语,他雄踞皇位已久,重新翻掉自己的旨意,给桂铎平反,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了。
  他瞪着眼睛,带着独属于帝王的威严,“难道你因为这个,就要弑君吗?他们都是朕的子民,你没有听说过,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吗?”
  汪芙芷从床边站起身来,俯视着这位行将就木的君主,声音极小,却振聋发聩,
  “那皇上有没有听过,匹夫之怒,亦可血溅五步,天下缟素?”
  皇上胸口一紧,是无比的心慌,他不知道是因为药效的作用,还是震惊于汪芙芷的大逆不道。
  他瞪着眼睛,脑海中,第一次回想起了那个本该回暖的初春,阿箬在乾清宫诉说冤屈后触柱而亡,随后,漫天大雪。
  汪芙芷眼睁睁地看着皇上的身体,越来越僵硬,直到彻底没了呼吸。
  她蹲下身子,捂着脸放声大哭,就像许多年前被抄家的那一天。
  阿玛,额娘和姐姐都往生极乐,只有阿筱一个人,永远地留在了那个雪天。
  从此她在这世间,只能靠着回忆和恨意生活。
  而现在,她终于亲手送走了让她家破人亡的人。
  汪芙芷痛哭之际,殿外传来窸窣的脚步声,她回头一看,竟是进忠。
  进忠公公快步过来,像是早就料到了一般,
  “惇嫔娘娘,是令主儿叫奴才来的,她说,让您记住,皇上是重病而亡,和您一点儿关系都没有,您记住,刚才殿内伺候的,是奴才和您。”
  汪芙芷抬头望向殿外,天高云淡。
  她仿佛看见了不远处,嘉妃娘娘,令妃娘娘还有后宫里的姐姐们一起说说笑笑,尝着庆嫔娘娘糕点的样子。
  她挣扎着起身,根据进忠的指示,前往太极殿,向皇后娘娘禀告皇上驾崩的消息。
  乾隆三十年,乾隆皇帝崩逝,传位于太子永琏。
  太子永琏登基后,于第二年改年号为永宁,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尊皇后富察氏为皇太后,尊封慧贵妃为慧贤皇贵太妃,纯贵妃为纯惠皇贵太妃,嘉妃为淑嘉皇贵太妃,令妃为令懿皇贵太妃,其余妃嫔们都尊为了太妃。
  永琏在紫禁城东北处,又修建了一整座气势恢宏的宁寿宫,给太后和各位太妃们居住。
  而对于令懿皇贵太妃腹中皇上的遗腹子,永琏更是多加照拂,这位小公主一生出来,就封为了固伦和恪公主。
  同年,永宁帝永琏,正式册立太子妃钮祜禄氏为皇后,正位中宫。
  永宁帝登基后,逐步开放了先帝关闭的通商口岸,由履郡王永珹总理通商事宜。
  而原先被先帝暂停的,由荣亲王福晋田芸儿研发的蒸汽机,又在永琏的支持下,重新做了改良,应用到了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
  荣亲王永琪,亦受到了皇上的绝对信任,将操练海军一事交给了他。
  而七阿哥永琮带领着永璇和永玑,开始了征战四方的生活,先后平了琉球,沙俄等多个来侵扰的邻国。
  十一阿哥永瑆,也发挥了他应有的作用,在与战败国的谈判中,对于赔款分毫必争,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经济,丰盈了大清的国库。
  除了政治经济,循郡王永璋的话本畅销海外,他所照顾的曹先生的一本《石头记》风靡了世界,引得各国纷纷流传一句话,叫做“开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而六阿哥永瑢和十阿哥永珩,一个专攻画作,一个钻研诗歌,都有了不低的造诣。
  至于永璂,他是各位娘娘最贴心的儿子,也是妹妹们最和蔼的哥哥,他像自己所期望的那样,陪在额娘和妹妹身边,一年又一年。
  有时候,他会陪着福晋,和璟兕一起去科尔沁探亲,在沿途发掘各个地方的美食,他写的《承乾食记》《牛羊肉食用指南》《大清的夜宵文化》几本菜谱,已经成为了传播中华美食文化的典籍。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