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那时,她年幼无知,皇额娘说的是,多为大清考虑,多为皇室担责。
  而现在,她要迈入婚姻,皇额娘说的是,对自己好一点。
  璟瑟轻轻颔首,她会带着皇额娘的期许和嘱咐,让科尔沁和大清之间的关系再进一步,也会照顾好自己,绝不让自己伤心。
  璟瑟上轿辇前,富察琅嬅还是忍不住上前一步,将璟瑟轻拥入怀,在她耳边说着:
  “璟瑟,你于皇额娘,从不是锦上添花,而是皇额娘心中之珍宝,至亮之明月。”
  璟瑟的婚车渐行渐远,晞月也陪着琅嬅落了泪,如懿冷眼旁观,甚至透露出一丝不耐烦,她回头对还算友善的陈婉茵说道:
  “婉茵啊,幸亏你我无儿无女,可以过这简单随性的生活,不用含泪带笑的忍受这生离死别。”
  语气之无情,之凉薄,让一向宽厚的婉茵都心生鄙夷,不再和她说话。
  众人神伤之际,人群中爆发了一阵雷鸣般的哀嚎:
  “哇~璟瑟姐姐,不要走,不要走啊,等等永璋~”
  是永璋,绿筠急忙过去捂住了永璋的嘴,却见永璋依旧抽泣着,其中哀伤,其中真情,更让永珹等其他弟弟自叹不如。
  原来永璋从几年前在永琏的启蒙下走入话本开始,在宫中就有一知己,正是璟瑟姐姐。
  二哥引他入门,姐姐璟瑟却是带他遨游话本世界,璟瑟姐姐是女子,皇阿玛娇纵些,她在藏书阁拿话本子看,皇阿玛只装看不见。
  璟瑟知道永璋的爱好,是以常和永璋探讨,看书也是,璟瑟每看完一本,觉得好的就给永璋再看,不好的就送回藏书阁。
  永璋就这样在姐姐的筛选下读着自己喜欢的话本儿,有时候他兴致来了,也会根据宫中的奇闻自己写几篇。
  他只给璟瑟姐姐一个人看。
  璟瑟姐姐也总是鼓励他,夸他写的好,将来一定会流传于世间的。
  姐弟两个就这样保护着他们的小秘密,永璋的兴趣也在璟瑟的守护下生根发芽。
  璟瑟出嫁前,把自己珍藏的话本和戏词大半都给了永璋,跟永璋要走了他为璟瑟偷偷写的《公主出嫁》的话本儿。
  璟瑟出嫁,永璋痛失知己,读话本儿时看到女子嫁人之后不顺遂,女子被人为难的桥段总是独自垂泪。
  永琏在阿哥所看见了默默无语,反复告诉他,你璟瑟姐姐不是话本里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
  她是有一整支公主府护卫队,可以自由出入皇宫,夫君是蒙古亲王世子入赘的和敬公主啊。
  可能璟瑟在宫外过得比他们还要自由肆意一些呢。
  但永璋依旧难过,如果璟瑟姐姐真的快乐,为什么她不能自己选择自己想要的驸马。
  如果璟瑟姐姐真的快乐,为什么会把那么多珍视的话本子留在宫中,不敢带到公主府。
  如果璟瑟姐姐真的快乐,女子出嫁回家不应理所应当,为何还要皇阿玛加恩特许。
  他为世间所有要远离亲生爹娘,嫁入别家,从此失去自我,相夫教子的女子不平。
  他为所有身不由己,屈身权力与义务的女子不平。
  他开始看更多的话本,写更多的话本。
  有一日,他想起那个猪脑花娘娘曾经和他提起过的《墙头马上》。
  他从一众话本子里找出来看了。
  里面并没有那个猪脑花娘娘整日念叨的“墙头马上遥相顾,一见知君即断肠。”啊,永璋开始问二哥。
  二哥说,那是白乐天的《井底引银瓶》,这白朴的《墙头马上》也是脱胎于此。
  知道永璋对于除了话本儿以外的都不太好理解,他特意把这首诗给永璋讲了一遍。
  永璋在二哥的教导下理解了,他开始仔细的看这折子戏。
  为君一日恩,误妾百年身。寄言痴小人家女,慎勿将身轻许人。
  永璋渐渐读出了一番别的味儿来,明明李千金结局被迫的大团圆是苍凉是无奈,猪脑花娘娘却觉得是天衣无缝天公作美的爱情。
  永璋叹息,其实读话本儿好比吃饭,粮食就摆在那儿,有人生吞活咽,不管三七二十一,只管一个饱腹。
  这是当糟粕粗糠。
  有人从中慢慢咀嚼,尝出来世间百味,能悟出许多道理。
  这是当灵丹甘露。
  显然,猪脑花娘娘把它吃成了粗糠,好心的永璋决定找个机会,给脑花娘娘好好讲讲,让她品品其中的甘露。
  第77章 如懿传播婚恋观失败
  璟瑟的婚事告一段落,在太后的催促下,永璜和永琏的婚事也提上了日程。
  皇后想到永璜和永琏年龄相近,不如就在宫中办一场荷风宴,邀请几位世家格格临池赏荷,让永璜永琏相看着。
  因着是两位阿哥相看,又不愿拘束这些贵女们,所以富察琅嬅和晞月商量着,除了自己看好的那几位,多邀请些闺秀,也好热闹些。
  再把后宫的妃子们叫上陪着,这样应该也就周全了。
  这一日,荷风送香,竹露青翠,御花园荷池边十几位格格临风而立,偶有几句耳语,逗的几人掩面而笑。
  日光倾泻,亭子里的琅嬅和晞月想起了当年绛雪轩她们在外面候着时,也是这样的满心期待,笑语欢颜。
  嘉妃和纯妃等人也看着欢喜,年轻的姑娘总是这样活泼,是她们在宫里多年不曾见过的明媚。
  如懿又姗姗来迟了,她初进御花园,在一处芍药花丛里,看到了一个有些熟悉的身影。
  辨认了许久,她认出来这是自己的一个族妹。
  那族妹见着如懿也很是高兴,乌拉那拉氏落寞多年,后宫里只有一位娴贵人,虽然位份一降再降,但也是家里最有希望的族姐。
  身边的菱枝见这位主子的妹妹先是很规矩地向主子行了礼,随后抬起头来,个子高挑,面容清丽,自带一股书卷气,行容举止又很有大家风度。
  看人的眼神也总是笑意盈盈,让人忍不住要亲近。
  一看就是乌拉那拉氏又精心培养过,这等子风度即使在一众贵女里也是数一数二的。
  如懿心生鄙夷,这位族妹实在是太过奴颜婢膝,失去了她们乌拉那拉氏的自尊,况且这是她的族妹,若是真成了永琏和永璜的侧福晋,岂不是惹人笑话。
  如懿冷着脸道:“你很不该来这荷风宴,虽说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难道你就没有真心相悦之人?怎么就来这宫里抛头露面任人评头论足了?”
  这女子陡然被族姐一呵斥,心里害怕,眼见得就要落泪,她为自己辩解道:
  “臣女是收了请帖才来的,见宫里的各位贵人,怎么就成了抛头露面,臣女实在不懂,请娴贵人赐教。”
  如懿叹口气,这族妹实在不成器,“你可知道,作为女子要安分守己,一家有女百家求,你怎么能巴巴地上赶着呢?”
  族妹从未被如此羞辱过,早已经泣不成声,被一旁的宫人带了下去,安抚好之后就送出宫了。
  族妹回去以后,将如懿所说的话遍告族中亲老,那尔布一家自此更被全族孤立,这是后话。
  如懿处理完族妹,才又气定神闲地到了亭子里,这次,就连陈婉茵都不理睬她了。
  她只能坐在最后面玫贵人身边,后面紧挨着的就是永璜和永琏的两张椅子。
  因着意欢在闺中时家世高贵,京中格格和她多有来往,所以意欢就担任起了介绍各位格格的职责。
  除了几位满军旗的钮祜禄氏,瓜尔佳氏,叶赫那拉氏,乌雅氏,佟佳氏,西林觉罗氏,章佳氏,伊拉里氏,作为嫡福晋人选外。
  还有几位父亲官拜侍郎或者总督的汉军旗女子,充作侧福晋人选。
  富察琅嬅让莲心和清儿给池边赏荷的格格们各自上了一碗绿豆冰沙,以解暑气,顺便观察格格们的礼仪教养。
  随后让意欢组织她们以“荷”为信,或写诗,或行文,让诸位娘娘瞧瞧她们的才华和心性。
  除了意欢以外,其他娘娘们都认为,这才华不是最重要的,心性却要平稳才佳。
  而如懿认为,两情相悦,心随情动这才是最好的。
  今日是富察琅嬅和高晞月的儿子选福晋,她不禁想起了当年绛雪轩选秀,皇上力排众议也要把如意交给她的场景。
  虽然最后还是失败妥协了,但是两人的真心,日月可鉴。
  于是她回头对永琏说道:“二阿哥,娴娘娘劝你一句,选福晋一定要选自己最喜爱之人,无关家世,无关满汉,真心才是最要紧的。”
  永琏已经对娴贵人的虚伪和善意下的恶毒有了免疫,他只笑着说:
  “娴娘娘想多了,今日只不过是皇额娘邀请格格们赏荷,哪有什么选福晋,我和大哥的福晋必要皇阿玛指婚才行啊。”
  永琏滴水不漏,永璜给了一个夸赞的眼神,二人继续看着底下的格格们写诗写文章。
  如懿又在永琏手下吃了瘪,她面色不悦,富察琅嬅不善分辩,倒是她的儿女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伶牙俐齿,以后若是她自己有了孩子,一定不让他做这能争好斗之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