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他现在也尽量不喊他们外公外婆,免得无意中被人听到,会引起麻烦。
  他倒不是不愿和他们一起,而是自己没事才能照应大家。
  楚爷爷闻言很欣慰:“这可真是大好事啊,你可要有耐心,跟着人家能多学点也是好的。”
  “宋支书他们一家子都是好人。”他们走在路上的时候,楚奶奶忍不住低声问:“你说,咱们家小辞是不是喜欢小红这孩子啊?”
  楚爷爷摇头:“咱们一家子都是拖油瓶,是小辞的拖累,宋家人肯定不会答应的。”
  顾辞算是跟着他们长大的,他们也了解他的性子,也看到每次他说起楚红的时候,眼里都会情不自禁的带着笑意。
  要是自家没出事,那也不大可能同意顾辞娶二婚的女人。
  当然要是自家没出事,外孙也不可能认识楚红,也不会有交集。
  那现在他们倒是知道楚红是个好姑娘,也不会反对他们在一起,可自家有六口是顾辞的拖累,宋支书家又清楚自家的底细,怎么可能同意他们两人在一起呢?
  顾辞不知道外公外婆已经看出他的心思,回来后就按着楚红的要求,在柴房角落里,把长树枝敲到地下,围成一个圈。
  他干活的时候,小的三个也在边上帮着楚红挑豆子。
  主要是晒在黄泥地上的,难免有小石头或者泥巴。
  楚红就道:“等明儿做豆腐,你们记得来吃豆腐脑。”
  现在要过年了,家家户户都会准备一些豆腐,浸泡在水里,可以吃到明年。
  去年是二婶家做豆腐的,今年就轮到他们家做豆腐。
  楚红也不会做,但是她会吃啊,都已经安排好怎么吃了。
  甜豆浆咸豆腐脑,煎豆腐用酱油辣椒沾着吃,都是美味啊。
  炖豆腐里加点咸肉酸菜粉条,那就是一道好菜。
  豆腐泡什么的就只能想想了,油罐子里的油遭不住啊。
  顾辞就顺势问:“听说你们大队上要杀猪了?会有人家卖肉吗?”
  楚红摇头:“不大可能。”
  “前些天交了任务猪,现在只剩下三头猪了,每家也就分到七八斤左右。”
  “要从腊月吃到明年这个时候,谁家舍得卖啊?”
  特别是明年开春起,要插秧,收割小麦,秋收,那都是力气活,没点荤菜怎么熬得过去?
  要想从肉联厂买肉,还得要肉票。
  他们乡下又没有供应粮,供应票也是极少的,城里户口一人一个月是八两猪肉,得凑一斤肉票再加上八九毛钱能买一斤肉。
  农村一人一个月是四两猪肉,也是得凑一斤肉票加上八九毛钱购买。
  可现在豆油很少,也很贵,大家都盼着能买到点肥肉熬猪油。
  因此家家户户都缺肉票。
  等楚红问明白他要给农场里的舅舅舅妈寄点猪肉,倒是笑了:“我家今年肉多,能给你留一点。”
  先前他送来的肉,已经腌了三斤。
  再加上先前二叔偷摸着从黑市给他们买了三斤多刀头肉,还有他们自家也买了两斤多肉,都快有九斤腊肉了。
  因此这回能分到的肉,宋家决定奢侈一回,要烧红烧肉。
  现在听到顾辞说起肉酱,她也觉得自家也可以弄点。
  岭下村是到腊月二十二,才从肉联厂请来杀猪匠杀年猪。
  而顾辞,昨天就过来跟着水利专家在水库那边记笔记。
  这水库占地不大,是小工程。
  专家准备待两天就回去,就把要注意的事项说了,让顾辞和岭中村的队长的儿子吴波一起记录。
  因此他是没空来看杀猪分肉了。
  楚红一家六口,分到了七斤二两猪肉。
  凭着她爸是支书,她自己是会计兼仓管,分到四斤多肥瘦相间骨头少的五花肉,另外还要搭一个不带蹄髈的两斤多猪蹄。
  猪蹄好吃,但是骨头多肉少,有选择的情况下,大家都不愿意要。
  楚红倒是没意见,已经想到晚上就吃黄豆炖猪蹄了。
  另外还剩下些猪内脏,猪大骨。
  队长问楚红:“确定都分完了?”
  楚红合上记账本:“确定已经分完。”
  又看着堆在木桶里的剩货,眼睛发亮:“剩下这些,有想买的可以买了吧?”
  宋队长点头,又大声吆喝:“猪腰,猪肝,猪肠,猪肚猪头大骨头,都是三毛钱一斤,想要买的可以来买了。”
  听到队长的吆喝后,来买的人却寥寥无几。
  这些不是味道不好,就是没什么肉,而现在肉才八毛二一斤。
  再说大家都分到了肉,家里有肉,自然就不愿意再额外花钱买了。
  倒是原本在边上看热闹,想从村民手里高价买点肉的那些知青听到了,都一拥而上
  楚红看到后心里一灰,说真的,剩下这些她都恨不得一个人就包圆了。
  可还没来得及行动,就被人抢先一步。
  不过这些知青都是一起吃大锅菜的,也就挑了十一斤多点骨头。
  宋队长收了三块五毛钱,楚红记账。
  趁着这个时候没人,楚红就对大队长低声道:“叔,剩下的我家全要了,等过年了,煮点肉汤,也给老金他们那些人分一点。”
  第36章 分肉
  对外,楚红肯定不能说自家舍得给老金他们吃肉。
  给点骨头啃,都算是她有同情心了。
  要不然反而显得她思想和阶级立场有问题。
  大队长听后没反对:“那你小心些,别和他们走的太近。”
  他还记得几个月前,老金他们才来的时候,也很狼狈,人却还是有点富态的。
  可现在,他们人人都是形销骨立,说难听点,就比骷颅架子多一层皮。
  要是晚上撞见,都会怀疑自己见鬼了。
  他都担心哪天就要听到坏消息了。
  他当了队长后,也跟着去开了几次会,知道领导们要求他们这些人活着,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像别的大队,下放人没了,还是会另外安排别的人过来,队长和支书还都会挨批,还得写思想报告之类的。
  楚红连连点头,看着大队长给自己过秤:“还有三十多斤呢,会不会太多了啊?”
  楚红还嫌少呢:“没事,我们也得给亲戚家送一些去。”
  大队长见没有人留意,就按着三十斤算。
  知青们把排骨都挑的差不多了,留下的大都是棒骨,都没能看到什么肉。
  大队长看着都有些不好意思,看到边上还有个猪蹄和猪尾巴,也赶紧给扔一起:“你看你这买的都是骨头,我也不好给你算便宜,这点东西你就别和我推辞了。”
  反正要是他敢把这些骨头买回去,非得被自家媳妇赶出来不可。
  骨头上的肉剔下来,加一起也没五六斤肉啊,相当于一块五一斤,真不如买肉吃啊。
  楚红心里明白,起码得二十年后,排骨猪蹄的身价才能上涨,才能被人追捧。
  特别是这棒骨,骨髓多,营养成分高,据说能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被不少家庭主妇追捧。
  当然味道也很好,能让人吃的停不下来。
  自认为占了便宜的楚红也很满意,数了九块钱递给大队长,自己又记了账,才先挑着木桶回去:“叔你看一会儿,我很快就来。”
  还有些猪内脏没卖完,她这个会计还要继续帮忙呢。
  不过楚红也不会有意见,像她这个会计,兼职库管,一年到头,每天都算她六个工分呢。
  想到原先只是管仓库的时候,每天才四个工分。
  而村里人没意见,是因为她能写会算,就算是知青们学历比她高,村里人也不放心让外人管账,更愿意让她当会计。
  楚红就是没什么野心的人,就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就这三十多斤,加上木桶也快五十斤了,楚红特别庆幸自己是挑着两只木桶回来的。
  要是拎回来,两只手都要拎断了。
  宋老娘和楚丹在收拾先前分回家的肉。
  看到她又挑这么多骨头回来,宋老娘震惊:“你还过不过日子了啊,买这么多骨头回来干嘛啊,咱们家又没有养狗。”
  现在没人喜欢骨头,觉得买骨头就是花冤枉钱。
  宋楚红一本正经忽悠她:“你们睡觉的时候,不是经常腿抽筋的难受嘛?上回我特意去医院问了,人家医生说这事缺钙。”
  “猪大骨里骨髓多,吃了就不会腿抽筋了,腿脚也能更灵活。”
  “特别是爷爷,原本就伤到过腿,现在更得好好保养,才能长命百岁。”
  宋老娘本来就偏
  心楚红,现在听到她这话,那一腔怒火就烟灰云散了。
  在她心里,楚红是不会骗自己的。
  她只能叹气:“你这孩子,何必为我们这两个老骨头这么费心呢?哪用为这事,还去问医生,真是乱花钱。”
  楚丹在边上默默的翻了个白眼,她就觉得奶奶面对二姐时,会降智。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