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又好奇的问:“这回来的知青有多少?不是应该去边疆的嘛?”
  宋支书也叹气:“咱们南边也好不到哪儿去,北方天气恶劣,可吃的也多,勤快点饿不死人。”
  “再说这都是上头的意思,咱们听着就是了。”
  不远处传来了摇铃声,他就起身了:“我去吃饭,你是去饭馆吃?还是吃包子?”
  “爸你去忙你的。”楚红也想去别的地方溜达一圈:“我去供销社把新车骑回去,就不等你了。”
  谁知道他这边开会要开到几点,她可没耐心一直等着。
  宋支书就叮嘱她:“回去让你七叔抓紧带人挖地基,谁知道以后还会不会有知青过来,起码得建六间房子。”
  楚红应了一声,去供销社的时候,看到医院,想到家里备的药都用的差不多了,就进去配点药。
  现在医院里,常见的就只有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这老三样,能买的药就更少了,只给开紫药水,安乃近。
  消炎药只有庆大霉素和青霉素。
  止咳的就只有甘草片,肠炎就是黄连素。
  楚红一打听,医院的药品一共也就四十多种。
  这让她下定决心要好好保护好自己身体。
  以后挣钱的机会多的是,可要没把小命抱住,那就没有以后了。
  原本她心里还想着,要不要混个赤脚大夫,现在觉得还是算了吧。
  心理医生和救死扶伤的医生,跨度太大。
  还是回去问问,那几个下放的人里,有没有懂点医术的。
  除了医生不给卖的药,她把能买的药都买了些,才离开医院去供销社。
  今儿早上,宋老娘把那些下个月要过期的票又全都给楚红了,让她看着买。
  楚红就全买了。
  灯塔牌肥皂凭票买五块,还要七角五钱。
  一斤麻花得二两粮票,再加上三毛五分钱。
  江米条不用票,不过价格要贵一点,得八毛钱一斤,她也买了两斤。
  火柴是必需品,二分一盒,她买了十包。
  还把红糖票,糖票那些都用完了。
  又去买肉那边看了,因为是下午,也就剩下几根大骨头,不用票,一角二分一斤,她就全包圆了。
  再拿着凭证去领了崭新的二八杠凤凰牌自行车,把买来的东西都绑在后座上,在大家羡慕的眼神中,脚踩踏板走几步,利落的从前面二八杠上上车骑走。
  现在的自行车,那是比后世的小汽车还有引人侧目。
  但是楚红骑着车在颠簸黄泥路上,是腿疼,屁股也疼,以后还是少出去好。
  不过等她骑着自行车回到村子,就被人给围住了。
  “乖乖,这是凤凰牌自行车,听说得自行车票和近二百块钱呢?”
  “真好看啊,我家小子结婚的时候,小红你可得借我们用一下,让他骑着新车去接新娘。”
  “对对对,我家儿子腊月要娶媳妇了,你可得借给我们用一下。”
  “行啊。”楚红一口答应下来:“到时婶子们提早一天来说就行。”
  也有人看到她挂在笼头上的大骨头,就委婉的道:“这骨头贵又重,不划算的。”
  后座上绑着可以背的箩筐,大家也不好意思去翻,就看到她挂在车笼头上的三根大骨头,还有车篮子里的一些肥皂火柴之类的。
  楚红就卖惨:“家里人多,买肉太贵,只能买点骨头炖汤喝。”
  就很庆幸自家在村里的最后面,弄点好吃的也不会太招人眼。
  回到家后,家里没人,都去上工了。
  她就把东西都收拾好,才去仓库那边。
  今儿又是楚丹在替工的一天,她看到大姐走路过来,急着问:“新车呢?领回来了没?”
  “放在院子里。”楚红打发她回家:“你先回去,我还买了包子放在橱柜里,你热一个吃。”
  楚丹也忍不住咽了咽口水:“二姐你真好,那我先回家了。”
  转身就欢快的跑了。
  楚红这才走到在干活的金老爷子他们身边,好脾气的问:“你们身体都好点了没?”
  金老爷子笑脸迎人:“多谢同志关心,他们烧都退了。”
  这人生病后,也是很虚弱的,他的话才说完,边上的另外一个老爷子就脸色青白的往后倒去。
  边上的老太太慌了神,扑过去扶他:“老楚,老楚,你别吓我啊?”
  边上的两个孩子也吓得哭着喊爷爷。
  楚红怀疑自己听错了,姓楚的人不多,自己怎么这么巧的遇到了一个?
  或许人家名字里有楚字,也或许人家喊得是老褚呢?
  第0章 中医
  楚红也怕出人命,按着上面领导的意思,这些下放的人也最好别出事,要思想教育,督促他们劳动。
  她迅速上前,手在他鼻子底下一放,探到还有呼吸,才喊远处挑番薯回来的人:“刚子叔,这边有人晕过去了,来搭把手。”
  晕过去的人很沉,她一个人是扶不动的。
  刚子走过来,帮着把人抬进去后,也趁机和她开口:“小红啊,和你阿爸说一声,咱们这也得有个赤脚大夫啊。”
  “叔你说的对,等我阿爸回来我就和他提意见。”楚红敷衍了几句,就跑回家去了。
  想也知道,这人没死,那就是营养不良,得给他喝点红糖水。
  谁让现在,红糖水就算是很好的滋补品了呢?
  等老爷子喝了大半杯红糖茶,又吃了几个江米条,总算是精神点了。
  甜甜脆脆的江米条,自然也是楚红带来的。
  她不仅给晕过去的老爷子吃,连着另外几个老人孩子都给抓了一大把:“吃点甜的,心情就会好了。”
  又分为和蔼可亲的问三个小孩子:“告诉姐姐,你们叫什么名字啊?”
  她就格外留意小女孩的五官,可从她脸上,真的看不出哪儿像养母的亲妈。
  “我叫金少城。”金老爷子的孙子率先接过江米条开吃。
  就算是他们先前锦衣玉食,根本就看不上江米条,可这段时间缺吃少穿,几乎每个人都瘦了一大圈。
  江米条也是让人无法拒绝的美食了。
  另外那两个孩子见奶奶冲自己点头了,才敢小心翼翼的接过她的江米条。
  楚红忍着心里激动问:“真乖,你们叫什么名字啊?”
  楚奶奶也知道这些日子两个孩子被吓得胆小了,就开口道:“我孙子叫楚峰,孙女叫楚岚。”
  楚红差点蹦起来,故作镇定的道:“是楚楚动人的楚嘛?”
  楚奶奶还以为乡下人都这么热情呢,点了点头:“对,我们这个姓比较少见。”
  “那可真是太好了。”楚红说完见他们都诧异的看着自己,忍着激动改口:“我想说的是太巧了,我也叫楚红。”
  老太太啊,敢不敢相信我是你的玄孙啊。
  楚奶奶倒是有些开心:“你也姓楚啊?”
  她也知道,有些人对同姓人会有五百年前是一家的想发,有可能会因为同姓额外照顾他们。
  要不是有孙子孙女,她是真的不想活了,吃不饱穿不暖,还有被人推着去街上##。
  楚红差点就附和了,得亏理智还没离家出走,笑了笑:“我姓宋,名字叫楚红。”
  看着面前的老老少少,她也开始发愁了。
  当初养母和自己说,她爷爷奶奶和哥哥都是大冬天的着凉发烧,也没条件治更没条件养,很快就会去世。
  只留下她一个人,被村里人当成童养媳养大,最终又因为生不出儿子被赶出家门。
  现在她来到奶奶的小时候,肯定要改变奶奶他们一家子的命运。
  可现在这样的局势,她明面上也不能对他们太好。
  要是暗地里想帮忙,这些人又住在一起,不患寡而患不均,自己要是区别对待,被人传出去,那就要连累宋家了。
  想到村里缺人才,她有些希翼的问:“你们有懂医,或者是会养猪的吗?”
  见他们都警惕的看着自己,楚红
  就一脸同情的看着他们:“你们什么行李也没有,年纪也都不小了,以前也没干过农活。”
  “要是有一技之长,那我也能有理由照顾你们些。”
  金老爷子苦笑:“我以前就是开了几家金银铺子,现在是没有用武之地了。”
  楚爷爷也很无奈:“我们老两口以前是申城大学里教书的。”
  另外那个没有存在感的大妈也终于开口了:“我娘家以前是中医院的,擅妇科。”
  她垂下眼,冷漠的道:“我娘家姓贾,我儿媳亲自写了大#报…我这个坏分子被赶出家门不算,还把我下放到这来。”
  “你还敢让我给人看病?”
  她自认自己对儿媳不错,可谁能想到儿媳会这么怨恨她?自己老伴和儿子都不吭声,还很配合登报解除婚姻关系,解除母子关系。
  她能坚持活到现在,就是不甘心。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