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杨黎羡慕的很:“你们这院子本来就漂亮,以后有了锦鲤池怕真是个世外桃源,我都想搬过来住,我想种个花,我妈都不肯,说要拿来种菜,她哪知道年轻人想要个漂亮小院儿的心情。”
刘知南:“以后没事你多来玩。”
杨黎点了点头,“对了,今晚上开始放电影,去看吗?”
中秋在青桐湾算个大节日,政府喜欢把中秋和后面的重阳节放在一块儿过,请本土戏班子来给老人唱三天大戏,年轻人也有坝坝电影看,上回杨黎就说过。
刘知南:“晚饭吃的早就去。”
陈正过来对杨黎道:“杨婶买月饼了没有?”
刘知南:“没买,我发了一盒,但我妈不爱吃,镇上铺子里现做的今年要卖6块钱一个,她又不想去买,说吃不吃都一回事。”
陈正揉了揉脖子:“下午我们要做月饼,晚上给你家送几个去。”
杨黎也不客气:“行,反正正哥你做的东西都是贼好吃的。”
杨黎还要去其他地方宣传,待了十几分钟就走了。
眼看池坑挖的差不多了,陈正说:“改天去镇上请几个泥瓦师傅来平水泥底,到时候咱们捡的鹅卵石就铺到底部去。”
刘知南笑:“波光粼粼下,鹅卵石得多漂亮,再配上游动的锦鲤。”
陈正问他:“旁边的花卉种哪些?有喜欢的吗?”
刘知南对花草不了解,只说:“你决定就行。”
陈正:“后面选一些,让你挑。”
干完活,下午便开始做月饼。
桌上放置着黄油,芝士,面粉,奶粉,蛋液,糖粉,刘知南帮着揉面团。
陈正也没做过月饼,只能是从网上找出教程来,他跟着学,打算做四个口味的,奶黄酥皮月饼,莲蓉咸蛋黄月饼,还有冰皮桂花酒酿月饼。
刘知南揉着面团问他:“不是四种?还有一种是什么馅儿?”
陈正:“云南火腿月饼。”
“肉的?”
“嗯,火腿猪油蜂蜜白糖。”
刘知南没吃过肉的,他的认知里,月饼该是甜的,最多是咸蛋黄的咸,哪能是肉的呢。
陈正:“做出来你尝尝,我觉得味道还不错,火腿是我找人在云南买的诺邓火腿,咸香。”
刘知南接受万能,“好~”
第28章
下午的阳光悠闲漫长, 老板趴在落地窗前晒肚皮,秋风一吹,屋檐下用稻草串着的柿子便轻轻摆动。
屋内柔柔的响着轻音乐, 陈正在一旁揉饼皮,揉好的饼皮便递给旁边的刘知南, 由他将蛋黄包进去, 然后放到模具里去压成花型。
两个人配合倒算是默契,烤箱叮了一声,一盘奶黄酥皮的月饼新鲜出炉了。
“尝尝。”陈正掰了半个吹冷后递到刘知南嘴边。
刘知南想也没想张开嘴就咬了一口,蛋黄还是流心的, 饼皮掉渣, 奶香浓郁。
他朝陈正竖起大拇指:“绝了, 要不明儿我们就去支个摊卖月饼去算了。”
陈正将剩下半个吃进嘴里,笑着说:“有没有想过咱们的这些食材, 去摆摊, 根本回不了本。”
他们用的材料都是最好的,六块钱一个的价格,他们白赔人工和食材费。
刘知南:“我开玩笑的, 还真以为我那么勤快。”
陈正见他脸颊上有白色的面粉,伸出大拇指, 用指腹为他擦拭干净。
“你好像长白了点。”
刘知南摸了摸自己的脸, “是吗?我感觉我在青桐湾晒得太阳还挺多的。”
陈正嗯了声:“气色好了,皮肤摸着都比以前滑。”
刘知南瞪他:“去, 我又不是女孩, 要什么滑,你的火腿月饼好了么。”
陈正看了看烤箱时间:“还得十几分钟,先给你煮个果茶喝。”
刘知南坐到餐桌前:“待会儿吃了饭, 咱们也去看电影呗,提上一袋子炒板栗去。”
陈正手里用水果刀去着山楂的核,点头:“去吧,还挺热闹的。”
刘知南想起了他以前在镇上读初中的时候,“那时候镇上也有这种坝坝电影看,我的好多同学逃了晚自习都跑去看,那时候老师也不怎么管,我看着他们都走了,心里痒的很,也想去。”
陈正冲着红茶,静静听着他的话,“那你去了吗?”
刘知南摇头:“去了,可走到一半又回来了。”
“怎么?”
刘知南无奈一笑,有些心酸:“那次放的电影是英雄本色,可好看了,我没忍住,也放了笔溜出去了,可走到一半的时候看见我姥姥和我妈还在街边给人补衣裳,当时我就没什么心思了,转身就又回学校去了。”
陈正抬眸,没说话,看他的眼神有些心疼。
刘知南:“那时候就想着好好读书,以后赚大钱了让老太太和我妈过上个好日子,结果,大学的时候,我姥先没了,工作没几年,我妈又得了癌症,唯一庆幸的是那会儿我手里有些钱了,能给她治了,可最后也没留住她,她走的时候瘦的就剩皮包肉了,还抓着我的手说,她对不起我,把钱给我糟蹋了。”
陈正将一盅山楂草莓热红茶放到他面前,“所以你才不想治了?”
刘知南轻轻一笑:“我妈走了后,就我一个人儿了,我没什么奔头,就每天想着工作赚钱,至少也算是个目标,生活一塌糊涂,等我也确诊癌症的时候,才觉得真累啊,剩下的日子只想好好的享受生活。”
陈正看着他,“我陪你。”
烤箱传出叮的一声,打碎了这有些沉重的气氛。
“月饼好了。”陈正带上防烫伤手套去端月饼盘子。
刚出炉的火腿月饼散着浓浓的咸香味,月饼壳比其他月饼稍硬一些,也不是扁平的样子,是稍小的椭圆球形。
刘知南接过盘子,掰开了一个,里面满满的火腿颗粒掺杂着蜂蜜白糖,晶莹剔透。
咬下一口,咸甜鲜香,特别是里面还加了些黑松露,添了独特的口感。
“虽然感觉有些怪,但不得不说,好吃!很香,油润的口感。”刘知南吃了小半个后点评道。
陈正:“那给你多留几个,晚上每一种口味捡两三个去给杨婶。”
刘知南嚼着嘴里的火腿颗粒,慢声问陈正:“陈正,你家里人呢?中秋,你不给他们送点月饼吗?”
陈正抬眸,情绪并没有什么起伏,“我与家里基本上没什么关系了。”
刘知南意识到了什么,道了一声:“抱歉。”
陈正笑了下:“这并不是什么不能触碰的禁区,我坦然接受,并且十分想得开。”
刘知南:“那....说说?我还挺好奇的。”
陈正喝着刚刚泡冲的红茶,“我爸早年在上海打拼,生意做的难,那会儿我妈就出车祸没了,我当时只有八九岁,我爸没空管我,我就一直待在青桐湾和我爷爷住,后面他生意开始做起来了,就娶了个小他不少的,她结后就给我爸生了个儿子,我爷爷后来没了,她的就撺掇着我爸给我送出国,我爸听了,给我送国外去,一待待了十二三年。”
刘知南听了挺同情陈正的:“果然有了后妈就有后爹。”
陈正笑了笑:“后面我回国了,跟我爸也不亲,他们一家其乐融融的,我也不想去掺上一脚,而且他那些家业我也没出什么力,跟我和我妈没太大关系,我也不去念着,在公司上了几年班,就回青桐湾待着了。”
刘知南:“你这心态不错啊,要是旁人碰上这事儿,不是惦着你爸手里的家产,就是过不去亲情这道坎,没你过的这么潇洒。”
陈正笑了笑:“你也别太夸我,主要还是,我爷爷那会儿记着我,没事就找我那亲爸要钱,给我买山买地存银行的,我也不亏。”
刘知南:“.........”
两个人侃了半天,天渐渐暗了下来。
下午做的月饼两个人就着红茶吃了不少,没多少肚子吃晚饭了,但刘知南那脾胃又不能不吃,陈正便去菜园子里剪了一把青菜,熬了一锅素菜山药粥,就着新腌的泡菜随便吃了一碗。
晚上七点,天色蒙黑,陈正和刘知南提着一袋子炒板栗就出门了。
乡道上前前后后走着青桐湾的人,都是去看坝坝电影的。
有个大爷笑道:“以前去看电影,还得自己拿着板凳去占座,走的时候有些孬孙,拿了我家好凳子,留个断腿的给你。”
话一出,逗的路上的人都在笑。
大婶儿说:“以前没路灯,晚上看了电影摸黑走路回去,那会儿没有水泥路,都是田埂小路,经常都有人摔田里去。”
旁边的婶儿笑:“别提了,以前我去看电影,大晚上的,演的是邵氏电影,吓人的很,那会儿看里面的鬼啊妖的,给人吓的起鸡皮疙瘩,晚上回家不敢一个人走,三五个姑娘一起回家,走半路上,听见有人在背后叫我们,哪敢回头,吓的大叫,然后拔腿就跑,后面才知道,是我们其中一个人的爸爸在后面喊我们,哎呦,笑死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