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你,你不认识她呀。那你的汉话是谁教的。”王翰道:“我看你引经据典的那股劲头,应当也学了好久了。”
  “我么?”阙特勤哑然失笑:“我的汉话当然是乌特特勤教的了。”
  王翰点了点头,刚要说什么,眼皮却再也招架不住,牢牢地合上了。他抱着酒壶,倒在榻上睡着了。哥舒亶又取了条裘衣给他盖在身上:“既然有人喝倒了,按照特勤的规矩,是不是应当散了?”
  “散了吧。”洛北率先起身:“我看外头的风雪也该停了,明天天一亮,咱们几个人就有的是事情要做了。”
  张孝嵩道:“城中施粥的事情我去盯。”
  “我去西边,盯着哥舒部和一部分弓月部的百姓情况。”哥舒亶点头。
  “好。”洛北看了一眼阙特勤:“请阿阙向东,看看东突厥各部的情况。我先在城内巡查一圈,然后向北,看看拔悉蜜人和葛逻禄人的情况。”他话音未落,便已经注意到众人脸上共同的忧虑神情——“我把卫队带走,还不行吗?”
  阙特勤与他同在此地几日,已经知道他的性子,也明白了当时哥舒亶那种深深的忧虑从何而来。
  拔悉蜜人和葛逻禄人都不是突厥本部,是突厥人后来征服的民族。后来突厥灭亡,他们又臣服于大唐。再后来骨笃禄和默啜又逼迫他们向自己臣服。
  这些部族非常分散,部族之间争斗频发。他们的叶护和可汗尚且不能控制自己的部族,更何况洛北:
  “虽说乌特特勤的声望极高,号令西域莫敢不从。但你和区区三百人的卫队,就带着物资深入他们的牧场,也是实打实的冒险之举了。还是把你的亲军调来再出发吧。”
  “大雪封山,等我的亲军到来,只怕各部之中已有人饿死了。”洛北摇了摇头。
  阙特勤眼见劝不动他,只得叹息一声:“那我把我的亲兵和卫队也派去随你同行。”
  次日天一亮,粥场已在城西开了张。洛北本要把这些事情都丢给张孝嵩去办,却被张孝嵩拒绝:“这是安西都护府下辖的碧水城,你应当建立自己的权威,而不是我。”
  洛北微微皱眉:“孝嵩,我并没有想把自己塑造成神。”
  “或许你不愿意。”张孝嵩深深地凝望着他:“但这是最好,也是最快的方法。”
  洛北从张孝嵩的目光看到了同情,看到了无奈,也看到了深深的期许和信任。他的耳边又响起于阗太子曾经说过的那句话:
  “人生多苦难,暗夜之中,人们总要念诵一个名字来抚平伤痛。”
  如果他总是用“乌特特勤”的声望来带动人们前行,希望人们按照他期许的方向行走,那他怎么能拒绝人们把自己捧上神坛——哪怕那代表着更重的责任。
  张孝嵩不再说话,只拍了拍他的肩,把施粥用的木勺递给他。偌大的棚子中挤满了等着喝粥的灾民,不少人身上都挂着雪花。洛北打了第一碗粥,递给派在最前的一个老太太,她慢慢地喝了,枯槁般的脸上渐渐散发出满足的光。
  第二桶粥被端上来的时候,巴彦凑到洛北身边,低声向他汇报暴风雪过去的情况,城中只找到了五具冻死的尸体,其中三具是风雪夜回家没找到路的倒霉蛋,还有两个是没来得及找到背风处的乞丐,现在有家人的,尸首均已送还其家,没有家人的,只能在城外的坟墓处掩埋。
  “城中一切正常,就是医馆那里,怕是有些忙不过来了。”巴彦道:“郎中说,他已经把几个学生都派出去照看情况了,但还是忙得脚不沾地。”
  “大寒之后最怕生病。”洛北当机立断:“从我的卫队再调四个人去帮忙。”
  “是。”巴彦抱拳走了——城中还有许多事情等着他去拿主意。
  第176章
  风雪一过, 草原上的天空又恢复了明朗灿烂的模样。到了这样的冬天,草原上的毡房也不能挡住寒风,大部分没有城墙遮蔽的牧民便会生活在地窝子里。
  这种地窝子比毡房还要简单, 向下挖个十来仗深, 再用羊粪垒成边墙,最后用毛毡、花布一类的东西挡住羊粪,便是地窝子了——只要挖出足够的空隙,土地自会如山峰一样挡住寒风。
  当洛北带着一千余人的卫队踏马飞奔过草原时,马蹄声的震动很容易就会惊动一个睡在地窝子里的人。但第一个发现乌特特勤飞鹰旗帜和大唐旗帜交叠在一起的是妇女们, 她们正趁着新雪,把床榻上的毡毯抱到外面,放在雪地上用力拍打, 打到干干净净,光洁如新才停下。
  阙特勤的卫队首领是曾经在瓜州城外和洛北打过照面的那个年轻副官,名叫步利。他一边帮着洛北发放物资, 查看各家受灾的情况, 一边向洛北打听碎叶城里的情况。他有个年轻的堂兄弟,因为家里的孩子太多,离开家去了碎叶城里讨生活。
  “你应当早点告诉我。”洛北笑笑地和他开着玩笑:“这样我就把他一起带到碧水城来了。”
  步利笑着摇了摇头:“怎么敢为这样的事情劳烦特勤。”
  洛北在拔悉蜜人和葛逻禄人的土地上所做的事情和他过往在牙帐里做的事情并无什么不同。他发物资,给病人看病, 有时候也应主人的盛情邀请给牛羊看病。
  有时候牧人们所在的那部首领来了,大呼小叫地向他道礼, 称呼他为伟大的乌特特勤。他也就欣然接受,在这位首领的毡房中安睡一晚,随后再出发前往下一个牧场。
  但这样的善意也并不是所有首领都能接受。
  葛逻禄谋落部的首领便带着他的军队, 在牧场之前截住了洛北的队伍,他客客气气地向洛北道礼:
  “向乌特特勤致敬。可否请问特勤, 可是我部有不臣之举,竟劳动特勤亲自前来?”
  “我只带了卫队来此,首领。”洛北道:“我是来看看各部可有需要帮助之处。”
  首领道:“我已经听闻了特勤的好意,但我们葛逻禄人也是历史悠远的民族,我们有权决定自己冬天如何生活。我们应当遵循传统的方式,不应当有外来干预。”
  洛北道:“……首领,我不认为传统的方式就是看着自己的部族百姓冻死饿死,而不施以援助。”
  葛逻禄首领的脸色已经有些不好看了:“我部接受特勤的好意,但不愿意劳动特勤多走,请特勤把物资留下,我自会发放。”
  这是公然违抗命令,步利在一边已经听得有些着急了,他跃跃欲试:“乌特特勤,草原上竟然还有人敢用这种语气对您说话!请允许我教训一下这个不知死活的东西。”
  洛北摆了摆手制住他:“首领,我听闻葛逻禄人在草原上修建了十几座美丽的城市。我知道此地已经离米特克城不远,我想去看看那座城市。”
  “请特勤饶恕我。”首领客气地低头请罪:“但城中目前挤的都是人,实在无法再容纳您的卫队。如果您愿意孤身前来,我邀请您同我一道去见见那座城市。”
  洛北已经从他恭敬的态度中察觉到一丝异样。他一只手放在马鞍边挂着的箭筒上:“恐怕我不能这么做。首领。”
  “那就请特勤转道吧。”那首领微微欠身。
  洛北轻轻笑了:“首领,我远道而来,天色渐晚,你甚至都不愿意招呼我休息一晚吗?”
  这是无法拒绝的请求。首领无奈,只得带着众人来到他的营地之中——说是营地,这个地方更像是一座小城市,用土房和砖房垒砌起来的一座座屋子中,居住着许多百姓。
  “步利将军。”洛北轻声问在他身后的步利:“你看这里有多少人?”
  “约莫五六千人吧。”步利估了估:“是座不小的城市了。”
  洛北颔首,他预估下来,也最多八千人——这其中士兵顶多一半。他虽然只带了一千余人,但这一千余人都是久经战阵的披甲骑兵,又是精锐,正当用时,是可以以一敌百的,在最坏的情况下,他也有把握带着这些人全身而退。
  这一顿晚餐称不上丰盛,只有羊肉、碎麦子和面饼一类的吃食。洛北倒是吃得津津有味,还好奇地问首领,他那宝冠上的宝石是从何而来:“这样的红宝石,在龟兹和碎叶也是不多见的。”
  “这个啊,这个是家中传下来的。”首领勉强笑道:“镶嵌太久了,否则我可以取下来献给特勤。”
  洛北笑了:“只是随意提一提,我对这些没有兴趣。”
  夜色降临之后,首领将洛北等人安置在毡房之中,毡房内的火塘烧得正旺,毡房之中温暖如春,毡房之外便是寒冷的冬日。洛北查看过一遍,确认过一众卫队成员都有了居所,才施施然进了步利的毡房中。
  “特勤有事?”步利正脱了外袍要钻到裘衣和棉被卷成的暖和卷子中,“这棉被,挺好用的。”
  洛北见他面露困倦,笑道:“觉怕是睡不成了。我怀疑吐蕃使者就在城中。那枚红宝石镶嵌的工艺很新,根本不是什么家传之物,是吐蕃人给他的礼物。”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