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7章

  他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可现在,我们这些草原上的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度过这个冬天。”
  “你的意思是……这场雪还会下很久?”阙特勤忍不住问,从前洛北在做书记官的时候,就对各类天象了解得很准确。
  洛北微微颔首:“很久,这次‘白灾’或许不会亚于贞观二年的那一场……白灾之后是饥荒,疫病,你我都是在草原上长大的人,应当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草原上的生存空间会被空前挤占,草原上的牧民会减少……
  阙特勤久久地没有答话,答应洛北的建议,无异于饮鸩止渴,但不答应?不答应便意味着看自己治下的牧民去死。
  他忍不住向上望去,似乎想透过厚重的帐顶看到风雪连绵的天空,天命,为什么站在了阿史那乌特的那一边?
  洛北也不急着要他的回答,他目光灼灼地望着自己的这位挚友,期待他做出一个他意料之中的回答。
  “我可以答应你。”一阵沉默之后,阙特勤终于开口:“你的条件是什么?”
  “我的条件很简单,一个是哥舒亶刚刚说的,不许携带兵刃进入城中。”洛北道。
  “想来你那城市也没有多大的规模。”阙特勤道,“我会命青壮男子扎帐城下,看护牛羊。”
  洛北道:“好。第二条是,哥舒部、弓月部等部也有百姓在城中过冬,倘若你我手下各部有互相婚配之事,你不许阻拦。”
  “我还没有闲到那个地步。”阙特勤道。
  “第三条是,你必须随我同行。”
  “特勤,这可太危险了。”出人意料的是,没等阙特勤开口,哥舒亶抢先起身以汉话反对,“当年在灵州,若不是这个家伙劫持了你,也不会侥幸从我们军中逃脱。你现在让他随行在你身边,万一他要是想图谋不轨……”
  洛北回头对哥舒亶做了个口型:“不必担忧。”
  “这怎么可能不担忧!”哥舒亶就差拍桌子了,“万一他有心刺王杀驾,大唐在西域的经营就会毁于一旦,您……”
  “我听得懂汉话。”阙特勤见他越说越激动,终于忍不住出了声——出人意料的是,他的汉话圆融易懂,口音也不重。
  哥舒亶被当场抓包,脸上也露出尴尬神色,但他不肯退让,只坐下道:“反正我是不会同意的。”
  第173章
  阙特勤冷笑一声:“哥舒亶, 你是真傻还是装傻。你家特勤让我与他同行,为的就是把我看住,不给我调兵遣将的机会。你现在不同意, 就是败坏他整盘的谋划。这个责任, 你担得起吗?”
  哥舒亶倒也不是没想过这个可能,只是眼前的人是敌军主将,又素以悍勇著称,他怎么能拿洛北的性命去冒这个险:“阿史那阙,手下败将, 也敢在我面前大言炎炎,有本事,你就发兵好了!”
  “够了。”
  洛北喝了一声, 打断了他们这番口舌之争:
  “你们俩要较个高下,尽可以去练武场上比,不要在暴风雪来临之前拿着自己部族的儿女开这样的玩笑。”
  他把一个好大的帽子扣到了两人头上。阙特勤只得偃旗息鼓:“我绝无此意。我可以答应你的条件。”
  哥舒亶说不过洛北, 只得狠狠叹了口气, 别过脸在一边,目光却正好落在张孝嵩脸上:“张御史,你说句话啊?”
  张孝嵩和洛北相处已久,知道他的性格, 此刻哥舒亶和阙特勤争执不休,他却一派温文尔雅地坐在一边, 便知道洛北已有筹谋,此刻他不便开口打断,但也不能坐视洛北就这样收留一位敌军大将:
  “洛将军, 哥舒将军的担忧也有几分道理。你私自收留一位敌军大将和他们的部族,若是此事落到朝廷……”
  洛北端起酒杯, 唇边带笑:“孝嵩的意思是,此事一定会落到朝廷?”
  张孝嵩顿时吃瘪,如今安西都护府是阿史那献及洛北父子坐镇,他不能冒着西域大乱的风险骤然上奏洛北一个“勾结敌军”的罪名。
  要是真把这对本就姓“阿史那”的父子逼急了,当场叛唐自立,西域繁华毁于一旦,他张孝嵩就是千古罪人:
  “我没有这样说!”
  “既然如此,想必诸位都没有异议了。”
  洛北心满意足地起身,掀开帐帘,外面的风雪已经停了,薄薄的一层雪花积在枯草之上,被月光一照,就泛出银白的光泽。
  “明日会是个晴天,明日一早,我们启程向布彦图河进发。”
  诚如洛北所言,第二日一早,连日阴沉的天气放晴了。湛蓝的天空上一点云朵也没有,温暖的阳光落在众人身上,晒得新收的帐篷布暖暖的。
  成群结队的骆驼、马队与牛羊再度在草原上起行。他们向西而行,眼前被日光染得如同光辉熠熠的金山。
  洛北照例策马在中后段随行,偶尔挥动马鞭,驱赶几匹离群太远的骏马。
  “我真不明白。”张孝嵩打马走到他旁边:“草原上牧民来来去去,游牧不停,你为什么还要在这里修城?难道真像阙特勤说的那样,你打算在此驻军?”
  “驻军的事情,我确有打算。”洛北坦然道:“孝嵩,你去了就知道,那里濒临布彦图河,水利丰富,牧草繁茂,是个理想的屯兵之所。不过……”
  “不过什么?”张孝嵩问。
  “不过,修筑定居点,也是有必要的。”洛北轻声道:“孝嵩,你可曾想过,自汉以来,北逃入虏庭的中原百姓、大臣不在少数,为什么草原之上还是奉行了那一套老制度。而孝文帝想要革除风俗,就必须把都城从平城迁往洛阳?”
  张孝嵩沉吟片刻:“你是说……夷狄入华夏则华夏之?”
  “这话王翰也说过,草原上游牧的生活,决定了牧民的思维方式和农民不同。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吧,如若家家牧民每一日都在迁徙中寻找合适的牧场,你叫他们的孩子如何有时间读书识礼?更不要说像大唐那样聚集在县学之内发蒙了。”
  他见张孝嵩正在沉思,便继续说了下去:
  “所以,去年一年,我调动各部,在草原上修建了大大小小数十个定居点。平日里他们还是游牧,只是到了冬天这样牧场较为固定的时候,可以到定居点来休息。这些定居点也作为一些牧医的驻扎之所。将来,还会有商人、老师……”
  望着洛北的侃侃而谈,张孝嵩意识到,洛北的野心并不止于什么“大将军”的官衔或是“可汗”、“特勤”的封号,他不仅仅想要征服这片草原,更想要改变这里的生活方式,让这里的人民融入中原的文化之中。这样的举措,无疑是一项浩大的工程,需要的不仅仅是武力,更多的是智慧和耐心。
  “洛将军,你的宏图大志,我张孝嵩今日算是真正见识了。”张孝嵩感慨道,“但是,这样的改变,恐怕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
  洛北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当然知道,这需要时间,需要几代人的努力。但是,只要我们播下了种子,总会有收获的一天。”
  张孝嵩忍不住笑了,他从长安来,如今那里风起云涌,多股势力上下争锋,多的是夸夸其谈的人,多的是自诩清贵,不肯俯身现实的人,多的是走歪门邪道,行贿受贿的人……傲然清正如张孝嵩,多少对大唐的现实有些失望。
  可等来到了草原上,再度见到洛北这样专心实事,筚路蓝缕的人,他忽而又觉得大唐的未来灿如朝阳。
  “这就是你为什么要费这么大的力气拉拢阙特勤的缘故?”张孝嵩问。
  “是。”洛北望着远处的天地相接之处,一座城池的轮廓出现在地平线上,“这些定居点如今只是初见雏形,还未来得及加固修筑,只要一场大战,就会把它们化为乌有。”
  张孝嵩颔首,颇为感怀地道:“而且还会带累大唐的信誉破产,大唐劝他们在夏季和秋季定居,却无法保证他们的安全……”
  “孝嵩如今极懂牧民了,我看解都护合该把你要去当副手,好过他和郭虔瓘相看两相厌。”洛北笑道,“至于阙特勤……我的担忧比你还多一层。”
  “哦?”张孝嵩好奇道:“你担心他会借机发兵吗?”
  洛北摇了摇头:“虽说战场上阴谋诡计、勾心斗角是常态,但战场之外,还是有基本的秩序和道德在。阙特勤是个坦荡光明的血性汉子,他已经向我承诺,就绝不会轻动刀兵。我的担忧是……我西征大食之后呢?”
  西征大食之后?张孝嵩反应过来了——西征昭武九姓路途并不算近,洛北又抱着一劳永逸的想法,要把大食人赶出昭武九姓,乃至逐出波斯故地。
  这就意味着除了手头亲军之外,他还会征调各部的军队随行,到了那个时候,空荡荡的草原上只会有阙特勤的军队存在!
  “可不要小看阙特勤。”洛北缓缓地道,“若我们真的露出破绽,他是一定会出手的。”
  “我明白你的想法了。”张孝嵩长长地叹了口气:“施以恩德,互为婚姻,确实是避免战争的好手段,可是……”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