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章
“恭喜。”
“谢谢。你呢?一个人回来的?真的和戚具宁分手了?”
“嗯。”
见她说得平淡,尚诗韵耸了耸肩,用一种很轻松的语气道:“齐大非偶。分手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你吃什么。”
“随便。”
“你知道吗,我家楼下有间餐馆就叫随便小炒。”
“哦?”
“可惜随便的东西并不好吃。”尚诗韵又笑,“我还是喜欢花点时间想清楚喜欢吃什么比较好。”
刚刚潦草随便地交代了彼此的人生大事,下一秒却在认真地从热量,口感,时令等多方面考量午餐吃什么。等候出餐的同时,尚诗韵又找话题:“明丰和万象不一样,明丰不反对办公室恋情。你可以在公司内部物色一个新男友。”
贺美娜失笑:“没有这个打算。”
也许是把她的婉拒当做了客气,尚诗韵继续道:“新药中心就有几个不错的人选,比如你的顶头上司鲁堃。他离婚很多年了,没有小孩,前妻已经在美国入籍,估计不会再回国。你们如果成了,对本土派和海归派的统一也是好事。”
她乱点鸳鸯谱也就算了,还想得如此深远。贺美娜道:“这难道不会产生power imbalance(权力失衡:在某种关系中,一方比另一方拥有更多权力,从而导致不平等的状况,如师生,医患,上下级之间)的问题。”
尚诗韵失笑:“这种冠冕堂皇的概念只能约束愿意被约束的人。”
“你是想说——防君子,不防小人?”
尚诗韵笑起来:“女人和小人,都很难养。”
两人取了餐,找了个僻静边座坐下。尚诗韵又挑起话头:“不好奇我的丈夫是什么人吗。我以为你对我的生活至少会有点兴趣。尤其是在经历了一个几乎完美的男人之后,我又找了个什么样的丈夫,说不定对你也是一种参考。”
“有点兴趣吧。但没有你对我的兴趣那么多。”
“其他人问,我才懒得回答。你不问,我反而想告诉你。快,问我。”
她们不算朋友,所以贺美娜根本不想知道。但尚诗韵既然这样要求,她也就好脾气地问了:“好。你的丈夫是什么人。”
“老人。”
贺美娜诧异地望了尚诗韵一眼。
“他曾是我的儿科医生。”
她从小女孩变成了女人。他从中年人变成了老人。他们从医患关系变作夫妻关系。一种胡闹的缘分。
尚诗韵说出来一个名字;贺美娜肃然起敬:“啊。听说过。格陵第一医院的儿科大主任,专攻儿童保健与营养。他的号非常难挂。”
尚诗韵嘴角噙着一个意义不明的微笑:“所有患儿家属都要对他毕恭毕敬。不是那种任人搓圆按扁的小角色,更不可能被禁止从业。他要是倒了,格陵儿科会垮掉一半。”
句句不提危从安,句句都是危从安。
贺美娜不语。
“你大概在想,医生和病人,典型的power imbalance,对不对?”
“没有。我在想,他是不是你遇到的‘两个男人’中的另外那位。”
尚诗韵先是一愣,旋即想起与她在波士顿公寓中的私密对话。饶是经验丰富如她,也不免面上热辣了几秒:“不管你信不信,这并不是婚姻的必要条件。”
“那婚姻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物质基础和社会阶层。”
贺美娜点了点头:“哦。”
很明显,她其实并不觉得她说的有道理。尚诗韵喉咙有点干,于是拿出保温杯,旋开盖子,喝了一口水。
她左手无名指上戴着一枚簇簇新的大钻戒;腕上的手表也已经换了一块更贵的,是老丈夫送的新婚礼物。
但保温杯还是她当初去波士顿时带的那一个。
“你有生小朋友的计划吗。”贺美娜有点好奇,儿科大主任的小孩会怎么长大。
“小孩?这是一项他已经完成,而我完全不考虑的任务。他有两个孩子,都已经结婚生子了。”吃了两口沙拉,尚诗韵又道,“你回来后,和那边还有联系吗?”
“哪边?”
“美东和美西。当然,主要是美东的那一位。”戚具宁在美西,危从安在美东。
“怎么了。”
看来是有联系。尚诗韵心中升起一股异样情绪,但没多想:“听说他要回格陵了。”
她挑了挑眉:“没想到他还是混不下去了。真可惜。”
贺美娜想到上次见面时她说过的那些话,不禁反问:“你觉得他是混不下去才回国吗。”
“不然呢?我当然希望抛弃我的男人过得越差越好。你难道没有暗暗诅咒过戚具宁的uni-t项目一败涂地。”
对于如何看待前男友,贺美娜和尚诗韵并不在同一频道上。
“我们都应该对曾经的眼光有点信心。”
尚诗韵莞尔,不再说话。
吃完饭又休息了一会儿,两人一起下楼去,一台gmc商务车已经在侧门外候着了;过了约一刻钟,孟薇,许达,及几位高层从电梯出来,边走边谈。
“孟部长好。”
这是贺美娜第一次见到孟薇。不知为何,这位孟部长眉眼之间给她一股很熟悉的感觉。
“贺博士好。我们之前见过面?”孟薇微笑,“你看我的眼神,仿佛我们在哪里见过。”
尚诗韵笑道:“或许是上一期《g elite》的封面。”
这个马屁拍得孟薇心内十分熨帖:“上车吧。边走边说。”
因为孟薇经常在路上办公,挂着遮光帘的车厢内部布置得如同一个微型会议室,舒适隐秘之余,各项设备一应俱全。三人落座,尚诗韵将贺美娜要宣讲的ppt直接投影至前方屏幕。
车身平稳,车帘紧闭,一点干扰也无。贺美娜汇报的过程中,孟薇一直双眼微阖;汇报完毕,她沉吟了几分钟,方道:“像tnbc这样靶基因不明的疾病,有治疗潜力的9062n87是否有机会扩大有效面。”
“我不确定。”
“不确定即是有可能?”
贺美娜一贯谨慎:“需要验证。”
孟薇睁开眼睛,炯炯地望着她:“明丰的每项新药研究,80%的经费来自于政府拨款,银行借贷和股市。投资人为什么愿意烧钱?当然是因为产出一定大于投入。又或者,我们让投资人相信,一定会赚到钱。不是从这里,就是从那里。”
“不是每种新药研发都会成功。也许一百次失败才能换来一次成功。但是一次成功的背后是成千上万家庭的希望——”
孟薇打断了她:“贺博士,你觉得这种话我会听得少吗。我有一整个润笔班子,他们写出来的报告,可以将最铁石心肠的人都说至流泪。从生意人的角度来讲,我一直都更倾向于将研发这部分成本转移给其他公司,明丰联合代理。”
贺美娜道:“作为一家药企,有自己的专利和知识产权也很重要。”
“明丰已经算得上是良心企业了。我们的研发成本一直稳定在60%,这是很大一笔投入。今明两年不打算再增加这部分的预算。”
这与危从安之前说的并无二致。贺美娜沉默。尚诗韵突然道:“贺博士,有句话我半年前问过你,今天再请教一次——9062n87的专利有无漏洞?”
“现在有。”
尚诗韵有些意外她的坦白:“哦?”
“这半年来人工智能突飞猛进,科技已经发展到可以使用最新ai进行大数据扫描,择取相似化合物模拟实验,将原本需要一年甚至更长时间的筛选工作缩短至两个星期。”
尚诗韵笑道:“那你在波士顿的两年,岂不是白费精力。”
孟薇从未听尚诗韵如此刻薄,不由得望了她一眼。贺美娜继续道:“这个方法我不说,你们迟早也会知道。事实上现在有一类投资客,专门利用ai带来的漏洞进行技术掠夺。”
孟薇柳眉微挑;贺美娜继续道:“但我有办法解决。我们可以补充一个快速的国际专利申请。简单讲,我们可以打一个补丁。”
“其实你已经准备好申请材料,就差明丰把它买回来,对不对。”
贺美娜点头。
“贺博士,你真是固执。”
“择善固执,也不是什么坏事。”
孟薇微笑着摇头,不置可否;此时车已抵达机场,朝贵宾通道驶去。
“贺博士,请您在车上稍等片刻,司机会送你回去。”
尚诗韵眼角瞥见贺美娜看了眼腕表,似乎有话要说,但并没有开口,重将双手放于膝上,沉静如水。
说话间,车突然在离入口还有十余米的地方停了下来。
孟薇朝窗外看了一眼,皱眉:“为何停在这里。”
司机解释:“万象的8888在前面。好像在接人。”
8888是戚具迩的车牌号。孟薇与戚具迩年纪差不多,也时常见面打交道,能出动她亲自来接——
难道被蒋毅逼走近两年的戚具宁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