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可是只要一个意外,大家都失去了所得,退回到原点。
  不。她有进步。
  她今天可是把马林雅气走了,不是吗。
  躺了没有十分钟,贺美娜还是挣扎着起身,出门上班。
  至少工作不会辜负你。
  因为早上这一场一场的风波和闹剧,贺美娜虽然比往常早了两个小时起床,却比往常迟了两个小时到实验室,到了也不像以前那么元气满满,而是幽灵一样飘忽。
  她换好了实验服,坐在办公桌前很是发了一会儿呆。
  桌上有半本彩虹色的便签纸,她拿起来直接扔到垃圾篓里。
  虽然在马林雅面前说的很潇洒,但她想她应该是不会再抬头看彩虹了。
  贺美娜习惯性地用手搓了搓脸,疼得差点叫出来,但是也清醒了许多;她去包里拿手机——那上面有昨天记下的重点。
  没想到她并没有在熟悉的夹层摸到手机;她一愣,起身把包里的东西全部倒在办公桌上,好好地找了一遍,仍然没有。她用办公室座机打给自己的手机;通了没人接。
  她回忆了一下,上班的路上一直在出神,没有看过手机;那么出门前——她给马林雅开门的时候把手机放在鞋柜上了,之后就一直没有拿。
  怎么回事,这么丢三落四。
  她应该打个电话给钟点工maria确认一下。
  但是她突然好累好烦,完全不想为了这件事情动弹一下;今天用来应付生活琐事的那部分精力已经透支了。
  她打开电脑——得益于她的良好习惯,当时写完就顺手上传云端了。现在她在云端找到了昨天的笔记,开始安排接下来的计划——昨天刚刚得到诺奖得主的指点,她不想浪费时间去想别的。
  在工作的地方,就只专注工作。而工作起来她就会忘记一切。
  手机还在鞋柜上放着。但是她已经不想理了。她有timer(计时器)可以看时间和读秒;公事大家都是走工作邮件,有电脑足够;本来手机就不是她生活中的必需品,没有的话更加能够集中精力。
  一直工作到晚上七点,饥肠辘辘的她去餐厅买了一个凉冰冰的青瓜三明治。
  胃好像有点不舒服,但是揉一揉也就好了。
  坐在窗下,一边吃三明治一边揉心口的时候,贺美娜看见玻璃上映出自己的身影。
  她又控制不住自己胡思乱想了。
  刚到波士顿的时候,她非常不习惯。无论以前英语多好,甚至达到了辅导学生的水平,毕竟还是理论知识;一到了国外,她才真切地感受到了culture shock(文化冲击)的威力。她说过要养戚具宁,可是她连在咖啡馆点一杯咖啡,也不太听得懂那些移民的口音,更不要提灵活地交流。相反戚具宁一出门,立马能用流利的英语和当地人对话,甚至还能说上几句西班牙语活跃气氛——他毕竟曾在这里留学了六年。
  在实验室就更不用提了;df中心汇聚了全世界的优秀人才,她来了之后就发现虽然阅读文献,收发邮件,都没有问题,但每次面对面学术讨论都不太跟得上这里的快节奏。
  仍然是交流的问题;她后来干脆就不说话了。大老板很敏锐地发现了她的不对劲,给了她一个星期的时间去调整。但是她待在家里也不知道可以做什么,于是每天和戚具宁一起出门,他去上学,他去上班——在离家两百米一家咖啡馆的角落里。
  不上班。大脑放空。什么也不想。她有些灰心,有些胆怯,有些自惭形秽,甚至有过打道回府的想法。
  让她意识到自己不能再这样做鸵鸟的是戚具宁从schat上发给她的一张照片。
  他在学校的画室里,穿着防水工作服,手肘支在画架上,笑得很开心——画布上是月色下的西城,霓虹迷离,街灯温暖,静谧而美好。
  这是他梦想中的西城复兴。他虽然被迫退出了西城改造项目,却还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梦。
  他半打趣半认真地感谢:“谢谢美娜。让穷小子也能学画画。”
  她一时惊醒——真的还有一个人等着她养啊。
  如果不是他,她也许真的会颓废很久。她逼迫自己去克服,去融入,去学习,去听,去看,去说,去做,一直到终于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并变得游刃有余。
  谢谢具宁。让灰姑娘也能发一点光。
  她默默地吃完三明治,回实验室去继续工作到转钟,把用于工作的那部分精力也透支完。
  她不想回家。
  家里没有具宁。只有马林雅留下的怨恨,嫉妒和扭曲。
  她直接像过去那样,椅子一拼,盖上白袍,倒头就睡。
  是老了一岁的原因吗?平时一躺下就能睡着的她这次眠得很不安稳。颠簸的梦境将她震成了一团迷雾,飘飘荡荡,向前方飞去。
  举目所及之处,是无限延伸的黑色天幕;而她的正前方竖着一块隔板,隔板上一左一右两道裂缝。
  这是什么?她疑惑地皱起眉头。
  双缝干涉实验?
  她中学时了解过双缝干涉实验。这个实验原本是设计用来演示微观物体的波粒二象性,只是实验结果非常地反直觉——在没有观测者的时候,电子呈现出了波的特性,可以同时通过隔板上的两条裂缝到达屏幕并产生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而一旦有了观测者,电子呈现出了粒子的特性,穿过裂缝后只会在屏幕上留下两条简单的轨迹,干涉条纹消失。
  这听起来实在太唯心——怎么会因为观测者的存在与否改变电子的性质和运动轨迹呢?她用了很久的时间才算是大概明白了量子力学中叠加态和测量的含义,并迅速地将物理及相关专业从未来职业规划中划掉。
  那她现在是什么?
  处于叠加态的电子又或者说是概率波?
  天哪,因为在办公室睡觉,所以她的梦也变得这么学术化了?
  她听说过不少从梦境中得到灵感,继而突破瓶颈的科学小轶事;那为什么不给她梦到9062n87的侧链优化方式?而是梦到量子力学?
  无暇多想,天幕上缓缓地睁开了一只眼睛。她不意外地发现自己迅速坍塌,凝聚成一颗小小的,实体化的电子;观测者的存在引发了叠加态的坍缩。她得决定从左边还是从右边穿过去,否则就要撞上去了撞上去了撞上去了——
  她极速穿过右边的裂缝,面朝下砸在一张柔软的床上。
  还没睁开眼睛她就已经敏锐地感觉到了,这是她自己的床——她一直睡到出国前一天的那张单人床。
  量子美娜高兴地在铺着熟悉床单的小窝上打了个滚,深深地嗅着枕头上的香味;虽然还因为白天的事情有些难过,可是能做回家的梦真的好开心。
  “哎。吃不吃糖。”
  一把熟悉又陌生的女声在她头顶响起。俏生生,软娇娇,稚气未脱,就像一颗水蜜桃味的软糖。
  这是她自己的声音?
  量子美娜翻身坐起,诧异地看着坐在书桌旁的贺美娜。她单薄的身体穿着一件宽大的白色衬衣,下摆束在一条蓝白色的格子裙里,穿着白色短袜的脚上半趿着一双拖鞋。
  16岁的她已经褪去了婴儿肥,脸颊不肉了,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是那么清亮,嘴唇也是粉粉嫩嫩的,齐刘海,低低的双马尾柔顺地扫在肩上——如果说6岁的她是让人忍不住想捏脸颊的可爱,那16岁的她就是让人想揉揉头顶的俏皮呀!
  可是这不是做梦吗?
  6岁的小美娜看不见她,16岁的中学生美娜能看得见她?还问她吃不吃糖?
  “你扔一颗给我。看我能不能接住。”
  这把声音她太熟悉了,清冽又芬芳就像一颗青苹果味的硬糖——力达!这是力达的声音呀!量子美娜激动地转了个方向,循声望去,果然看见好友背靠着床尾的被子,正在看化学错题本。
  17岁的钱力达剪着利落的齐肩短发,穿着白t恤和牛仔背带裤,左脚翘在右膝盖上,光着的脚丫子上夹着一支笔,随着脚趾头动来动去。
  她今天想到力达了;没想到力达就来梦里和她相会了。
  她要怎么样才能提醒她——力达,你要小心,十年后的十一月二号你会摔断腿啊。
  不,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不要喜欢盛赞了好不好?十年后他会伤透你的心啊。
  但是力达看不到她也听不见她。中学生力达能看到能听见的只有中学生美娜。
  “你好懒啊。过来拿嘛。万一掉地上了怎么办。”
  “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我接不住,快点。”
  贺美娜笑着从一本书下面摸出一小包糖,撕开包装,拈出一颗葡萄形状的糖先放进自己嘴里,然后又拈出一颗,闭上一只眼睛,好好地瞄准了一下,扔给钱力达:“接住!”
  “啊——”钱力达张着嘴去接,很可惜没接到,人和糖都跌在了床上,“哎哟!”
  “就说你接不住!”
  “是你没扔准!”
  两个人互相抱怨着;中学生美娜从椅子上跳下来,笑着扑过来找:“掉哪里了啊!找到了你要给我吃下去哦。”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