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步青岚的眼睛亮了起来:“行啊,我找统筹把我的戏在这个月多排一点,下个月就能空点。”
不过他说着说着,突然想到今天拍戏拍得特别不顺,顿时又耷拉下来了:“唉,不行,我也说不准,今天导演把我骂得挺惨的,我最近状态也不好,我得好好琢磨琢磨角色,万一拍不好就惨了,本来吧起点就比人家低,别还让导演觉得我态度不好。”
“导演骂你了?”李恒问他,半开玩笑说,“别太往心里去,真要不行咱们一起去找导演,我帮你跟他谈谈,多给他加点投资,让他多给你点时间调整一下,别老冲你发火。”
“别啊,这我成什么了,”步青岚过来压在他身上,低头在他下唇上轻轻咬了一下,“成天用钱砸人啊,李总?你烦不烦,就会来这一招。”
李恒笑了起来,手指轻轻划过步青岚的脸颊:“那你要我来哪招啊,宝宝?”
“我就是跟你随口说几句,本来就是我演不好么,怨不了别人,不是想让你干什么,”步青岚攥住他的手,捏了捏他的虎口,“我就是遇着什么事儿,高兴的不高兴的,都喜欢跟你说,我在你跟前根本藏不住话,有什么新鲜事儿都想跟你说,想让你多知道我的事儿。”
“那你就多跟我说说,我喜欢听。”李恒回答,他的语气温柔而认真,同时伸手搂过步青岚的腰,将他更紧地抱在怀里。
步青岚靠在李恒的胸口,感觉到对方心跳的平稳和强烈,让他长从心底里升出无比的安心感。
“嗯,我也是,我也喜欢听你说你的事儿,”步青岚说着说着,又想起了一件事儿,不由得也露出微笑,“对了,我之前想好了婚礼的地方,你觉得去汉普斯特德那儿的教堂怎么样?”
李恒当然是没什么异议,笑着答应了:“行啊,你不是比较熟那地儿嘛,去了正好,顺带回忆回忆。”
两个人又聊了几句,话里话外都充满着期待感。
只可惜这期待自然是注定要落空的。
第二天,李恒回到公司,元安集团的总部大楼灯火通明,一派繁忙景象。
他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小周便匆匆跑过来,神色紧张:“李总,您看看这个,刚收到的消息。”
李恒接过文件,眉头微皱,仔细看了几眼,脸色瞬间变得严峻。
他这几天里最担忧的情况终归还是发生了。
虽然先前他一早就通过自己的人脉网得到了风声,所以这阵子也不停地在应酬想办法找门路,想着或许还能再周旋周旋,但真正看到这份正式文件,心里终归是忍不住一沉。
这是一份新政策的变动通知,内容直接影响了元安在国内几个主要的长线大项目,尤其是能源、重工这几个重要领域的投资计划,几乎是全军覆没、伤筋动骨。
元安最初就是以能源、钢铁起家,虽然后续投资和业务都多元化了很多,但这两大领域无疑还是他们的根基,因此这项政策自然是对元安打击巨大。许多项目由于新政策的实行,环境标准突然提高,需要重新进行环保评估和技术改造,这不仅耗费大量时间,还需要投入巨额资金,而且还会面临随时停工的危险,这样下来,不仅投资回报周期被拉长,对现金流造成巨大压力,而且还会牵连集团其他项目的投资,万一无法及时补足资金,那之前加的杠杆就危险了。
李恒沉默了片刻,迅速召集公司高层召开紧急会议。会议室内,气氛压抑,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焦虑和不安。李恒坐在首席,内心也是跟他们一样,但表面上还是得稳住,所以照旧一副气定神闲的样子。
一群高管们分析情况、列了一堆提议,但李恒却是越听越头疼。
其实现在这个情况,眼下无非就是两条路可选。
要么从政府那边下手,去争取政策上的缓冲,要么直接把项目统统迁到海外去,规避掉国内政策变动的风险,从源头上把原材料开采的问题解决。
争取政策上的缓冲看起来是个最稳妥的办法,但问题在于,现在刚换届的时候,人人自危,大家都倾向于明哲保身,在这种时候要担的风险太大了,如果不是特别过硬的关系,一般很难说得动人,但李家先前的硬关系现在也没那么好使了,想想自己这些年经营的人脉网,李恒觉得心里挺没底的。
另外一个办法则比较激进,就是干脆直接换地方开发项目,譬如去中东、非洲这些地方找机会。但这样的话,他们要冒的风险也同样很大,首先那边的环境和政策也并不稳定,就算能和当地政府谈妥条件、能让政府帮忙开绿灯,但这些地方全都战乱频繁,万一政治上有个什么变化,投资也很大概率一起跟着打水漂,之前的经营也全都统统白搭,照样还是铩羽而归。
会开了一上午,李恒是越想越烦,高管们又提议了一大堆,但实际上都是杯水车薪,根本问题还是没法解决。
听着众人也有点黔驴技穷、越说越乱了,李恒不由得无奈,终于还是决定先散会:“行了,先这样吧,几个备案都一起做一下,过几天董事会投票决策。”
开完会之后,李恒也还是坐不住,又赶紧联系了好几个之前比较有门路的旧交、朋友组了个局,再找新一批的人打听。
这局里有个李恒爷爷先前老战友的孙子,现在也在相关部门任职,对这事儿倒还灵通,他跟李恒也算是发小,关系很铁,一听这事儿立马就跟李恒点明了:“恒啊,这事儿你得找贺兆淮有用,执行那块儿归他管的,他说话比我爸顶用。”
李恒心下一跳:“贺兆淮?”
“对,就是他,”发小说,“他这几年高升呐,实权大,有他出面,政策上的事情能有很大回旋余地。你跟贺家打交道多么?要么我帮你问问?”
李恒听了,心里顿时有些复杂。
贺兆淮他倒确实知道,那不就是步青岚的堂哥?
但李恒是真没想到这次竟然是他主抓政策执行。这意味着,只要贺兆淮愿意帮忙,他现在的困境很可能会迎刃而解。
得知了这个消息,李恒却并没有感到心里一松,反而是莫名沉默了下来。
第51章
“怎么?你跟贺兆淮有过节啊?”朋友看李恒脸色变了,不由得好奇问道。
李恒哭笑不得。
算过节吗?跟人弟弟睡了这倒也确实算挺大过节?
喝完这局之后,司机接他回去,李恒坐在车里,一只手按着自己的太阳穴,不由得满脸疲惫。
找贺兆淮攀关系肯定是不行的。别说步青岚已经跟家里闹得特别僵,就算是步青岚跟家里好好的,他也不能动用步青岚的关系,毕竟这么大一个人情,到时候要还的时候,那可能就并不只是纯粹还人情,而是彻彻底底地变成受制于人,他不能因为自己的私事让步青岚变得被动。
何况步青岚家里的关系就跟那锅底一样,一搅就是一大堆废渣,李恒更不希望他再因为自己去跟家里低头,然后因此又多了什么乱七八糟的牵扯。
步青岚不想和贺家再牵扯太多,李恒当然也不希望这样,贺家的糟心事儿太多,他当然是宁愿自己受苦也不愿意让步青岚为难,让步青岚去被迫跟贺家低头、向贺家屈服。
如果不走贺兆淮这条路,那眼下比较可行的办法也就只有把项目全部迁出去。
从车里出来,李恒在门口小花苑边上偷偷摸摸地点了根烟,站着踢了踢草坪,他一边抽着烟,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事儿的来龙去脉。
非洲和中东那边的形势虽然乱,但只要操作得当,风险是可控的,不然壳牌和埃克森美孚也不会集体在那边搞开采,就算要趟雷这要不是国内企业头一个去趟了。如果能一次性成功,倒也确实是个彻底转型的好机会。本来主营的业务板块就一直尾大不掉,之前董事会和各个高管们就吵过很多次要不要裁掉这块的业务,李恒也一直为此很头疼,不然之前也不会总和陈幼璇聊这些事情,让陈幼璇帮忙牵头联系。
李恒又回想起先前和陈幼璇的谈话,陈幼璇说得倒也确实给了他不少启发。只不够那时候还没这么紧迫,所以也只是跟陈幼璇的朋友初步接触了一下,由对方牵头在非洲当地合作了一些小项目,没有一股脑直接把大批资金全投进去,但看现在这形势,那些想法倒是得尽快付诸实践了。
不过毕竟那些地方不比国内,风险当然不可同日而语,董事会那边肯定也会有很多反对的意见,所以最后就算真能说动董事会,李恒多半也是得要亲自去当地把控项目,负责全部的大方向和具体执行。
想到这里,李恒的心里也有点儿发紧,他知道这意味着一旦他真的这样决策了,他和步青岚很快就会异国分离,而且归期完全没有定数。
他和步青岚明明定好了时间,确定好了要去注册成为伴侣,一切计划都是两个人欢欣鼓舞地讨论了好久才确定下来,可是临到了真正要去的时候,他却只能因为元安的事情选择搁置、推迟,甚至连之后重新规划的确切时间也没法确定下来,他也不敢去想步青岚知道之后心里会多失望,多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