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乌锦的眼睛跟这位吴夫人的眼睛很是相似,甚至连身形跟年龄都很相似,除了乌锦脸上有一块疤,而吴夫人没有,她细细回想,觉得乌锦脸上没了那块疤,好像就跟吴夫人长得一模一样了。
只是乌锦已经是四阿哥后院的女人,又怎么会成了十四阿哥的侍妾,世上难不成真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
白氏盯着吴夫人的脸看,心里疑惑不已,她见吴夫人起身往外走,不知要在哪里,她也顾不得什么,起身跟上去。
“吴夫人……”
吴夫人回头,白氏又是一愣,吴夫人回头那一幕像极乌锦,她都以为自己见到乌锦了,她去过绣秀苑好几次,还跟乌锦说过话,她觉得自己没有认错人了,更何况样貌像就罢了,哪有人连年龄都对得上。
白氏不动声色,先自报家门,说了丈夫的官职,说他们是十四阿哥的包衣奴才,屈膝道:“先前夫人生小阿哥时,十四阿哥下发赏银,我们还没有当面跟主子们道谢,今儿遇到,我只是想跟夫人道谢,多谢。”
“你们既是十四的人,十四予你们恩惠,那也是你们尽职守责,不用多礼。”
白氏听到吴夫人的声音,心里越发肯定吴夫人是乌锦,连声音都像,她低头敛去自己的震惊,见吴夫人是要往恭房那边走,她也不敢再多说什么。
只是等喜宴开始后,白氏还是忍不住多次看向吴夫人,吴夫人的一颦一笑都像乌锦,她是见过乌锦的,不会认错人。
乌锦不知道白氏所想,也没注意到白氏的目光,她沉浸在吃席中。
白氏是奴才,主子们的事,她哪敢乱说什么,她回去的时候,夜里跟自己丈夫躺在一张床上时,她才敢试探地提起四阿哥先前养外室的事。
“听说那外室进了四阿哥的后院,成了主子,后来怎么样了?”
“成了主子还能怎么样,你这个婆娘在胡说什么,都成主子自然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你好端端的怎么提起这事?”
白氏说道:“我这不是突然想起来,我先前也是见过那外室的,我跟你说过的,是绣秀苑的绣娘乌锦,我想去让你打听打听乌锦的现状。”
“这皇家的事哪是我们能随便打听得到的,再说我们在镇北关,又不是
在京城,你这婆娘大晚上的不睡觉,打听这些干什么,人家贵为主子了,又远在京城,你难不成还想去攀关系,快睡吧。”
自家丈夫的榆木脑袋,白氏气得要死,她又不能明说,就怕丈夫在外面说错话,见丈夫背过身睡觉,她也只好不想着这事。
没想到自家丈夫过几天给她带回来一个消息,说是乌锦死了,白氏一愣,问是怎么死的,他怎么知道的。
巴郎说他跟别人闲聊时说起四阿哥养外室这事,别人告诉他四阿哥那外室死了,那人跟乌锦家的大舅那边的亲戚沾点姻亲才从乌家那边得知此事,外人其实是不知道的。
乌锦竟然死了?那她见到的吴夫人是谁?会不会吴夫人就是死掉的乌锦,白氏越想越心惊,觉得自己仿佛知道了天大的秘密,真正的皇家秘闻。
不过那都是主子们的事,他们这些当奴才哪敢妄议主子,更何况他们是十四阿哥的包衣奴才,不是四阿哥的包衣奴才。
白氏尽管知道什么,不敢乱说,更不敢对外人说,只能将这事埋在心里。
……
乌锦上一次在婚宴中从那些生育过的官妇口中得知孩子一岁可以吃点别的,不只是喝奶,她就让奶娘给孩子喂点粥。
只是弘春刚开始喝粥就拉肚子,夜里哭闹不止,乌锦吓得不敢让他继续喝粥,自责不已。
胤禵见到乌锦眼眶泛红,连忙安慰她:“这不是你的错,不用自责,孩子肠胃弱,只是一时不适应。”
“都怪我,我不听别人说就好了。”
“不怪你,孩子都不一样,有些孩子能吃,有些孩子不能吃,不能一概而论,再过一段日子,弘春再长大些,他就能喝粥了。”
“真的?”
“自然是真的,弘春的吃食就交给奶娘吧,她们也养育过孩子,知道弘春能吃什么,你不用太操心。”
乌锦看着胤禵,委屈道:“十四,你会不会觉得我很没用,我连额娘都不会当。”
“怎么会,你就是弘春的额娘,你对弘春最好了,弘春长大后肯定明白你是对他最好的人。”
“真的?”
胤禵肯定地点头。
乌锦心情才好一些。
好在弘春之后又能吃能睡了,乌锦才彻底放下心。
到了八月底,胤禵收到皇阿玛的信,召他回京一趟,他两年没有回京了,额娘的生辰也快到了,他该回京一趟,只是这一回少说也要两个月,弘春还小,肯定不能随着他回去。
回京要住在宫里,他也不能带乌锦回去,但他不放心乌锦一个人在这边,出什么事,他都鞭长莫及。
他跟乌锦说他要回京两个月时,乌锦眼里立即有很多不舍。
“那十四,你还会回来吗?”
胤禵轻笑,搂住乌锦,亲了亲她的脸颊:“说什么呢,我怎么可能不回来,是皇阿玛召我回去,两个月后我就回来了,你跟弘春就留在这边,等我回来。”
“我想跟着十四。”
“弘春还小,他需要他额娘待在身边,路途遥远,弘春不适合跟着长途跋涉,所以你先待在弘春身边,我很快就会回来。”
乌锦很少跟十四分开,在她的记忆里,十四一直在她身边。
“那下雨怎么办?”
傻乎乎的话让胤禵心里满是柔软,他不由自主地吻上乌锦的红唇,想把她嵌进骨子里。
“要是下雨了,你要记得一共下了几次,等我回来,我再补上,这块玉佩给你,拿着它,你就当是我在你身边,不用害怕。”
“弘春啃过的。”
胤禵轻笑:“是弘春啃过的,你不要嫌弃弘春的口水,那可是你儿子。”
乌锦手里握着玉佩,还是有些嫌弃。
胤禵离开那一天,乌锦哭着送他,让他记得回来,生怕他抛弃她们母子两,他也不想离开,只是皇命难违,皇阿玛召他,他就得回去。
过了大半个月,胤禵才回到京城,没把乌锦带回来,他也不用太提心吊胆,回来第一天先去觐见皇阿玛,跟皇阿玛说边关那边的现状。
目前边关相对稳定,没有人犯事,他度过平和的两年。
“胤禵,你辛苦了。”
“皇阿玛,儿臣一点都不辛苦,这都是儿臣该做的。”
胤禵被皇阿玛亲自扶起来。
“你是好孩子,朕那么多儿子当中,你最让皇阿玛放心。”
胤禵就不敢接这话了,他远在镇北关,又刚回来,对朝中的局势还不是很清楚,他上面有那么多哥哥,难不成他们没让皇阿玛放心吗?
“皇阿玛,我还没有跟母妃问安。”
“去吧。”
胤禵告退,去永和宫走一趟,母妃问他为什么不把弘春带回来,她想看看孙子,他说弘春还小,才一岁,不适合舟车劳顿,母妃这才没说什么。
母妃提到娶福晋的事。
“你这次回来,一定要把这事给解决了,额娘为你挑选了一些好姑娘,你看看哪个合适。”
胤禵知道他肯定得娶嫡福晋,乌锦不适合当他的嫡福晋,所以他现在不排斥娶福晋,他让母妃自己决定就好。
胤禵累了,回到阿哥所后就先沐浴,然后睡一觉。
等他睡醒后才打听朝中的局势,这两年京城有没有发生什么大事,一打听下来,他发现二哥怎么又失势不少,皇阿玛还在打压二哥,八哥在朝中获得贤名。
这些都不关他的事,胤禵回京后反而闲下来,因弘春是在镇北关那边出生,他也有两年多没回京城,他回来后收到不少礼,包括来自四哥他们送的,算是补送给弘春的生辰礼。
胤禵回来后也被大哥他们叫去酒楼喝酒,他以前爱喝酒,不过已经很久没有喝醉过,乌锦也不喜欢他喝酒,他渐渐就少喝了。
大哥说他回来后变拘谨许多,连酒都不喝了。
胤禵这才陪着大哥喝了一些。
陪大哥喝完,过几日,他又被四哥跟十三叫去贝勒府,他跟四哥他们坐在一块吃饭,他注意到四哥跟十三这两年似乎走近不少。
四哥似乎从乌锦的“死”走出来了,人没那么颓丧,可见四哥也没有那么喜欢乌锦,两年后,他对乌锦的感情应该淡得差不多了。
胤禵喝个半醉从四哥府里出来,跟十三一块回宫,十三难得打趣他,说本以为东北苦寒,他回来后会消瘦不少,但恰恰相反,他看起来气色不错。
胤禵在那边过得很自在,没什么烦心事,心宽体胖,当然就不会消瘦。
“京城虽好,但我自由散漫惯了,还是适合待在边关。”
“是,你小时候天天跑出宫,骑马狩猎,在边关对你而言反而是好事,更没人管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