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因为她跟张宗退婚的事,他对她多了几分关注,他原先是要过去参加她跟张宗的婚宴,哪知突然说延后,再后来直接取消了。
  他跟张宗也算是自小相识,因他是张参领的儿子,又跟他年纪相仿,他其实很欣赏张宗的,张宗为人处事很成熟,不然他也不会被选进骁骑营,只是两人为何最后没能成婚,他作为外人是不知晓的,但张宗这阵子像是魂丢了一样,三天两头请假休沐,无心在骁骑营内处理公务。
  雅尔江阿还是收回视线,回到寺后院这边。
  乌锦的确不想跟雅尔江阿多说话,怕被认识他们的人撞见,尤其是多兰格格,身份有别,别人瞧见只会以为她想高攀世子,惹来一些闲言碎语,对她不利,给她带来麻烦,再加上他们本就不熟,也没有话可说,避着点总没错。
  她又在寺庙周围绕一圈,闲逛时隐约有钟声传来,依旧有源源不断的人从山下上来上香,像福晋世子这种身份尊贵之人,住持单独特别接待,普通香客自己上香祭祀,遇到不懂的问题,只有几个小沙弥在一旁给大家解答。
  乌锦觉得时辰差不多才过去找她额娘她们,在寺里吃一顿斋饭当午膳,过后她们一行人才下山。
  第31章 去都统府
  八月初,京城的天气愈加燥热,乌锦刺绣时常冒热汗,她忍着热意加快将张宗要的那幅人物绣图绣出来。
  二堂嫂富察氏从外面进来铺子时,她刚好停下来,揉揉发酸的手腕跟眼睛,见到富察氏忙喊一声二嫂,后让彩玉去倒茶水。
  “不用忙活,我只是过来跟你说说话。”富察氏轻声道,亲热地拉着她的手,到一旁的椅子上坐下。
  “过三日是董鄂家举办夏日凉宴,请了不少人,你姑母说你是未婚,正好借此机会看能不能多认识几个人,在里面找到如意良婿,我与你一同前去,哪怕不找如意良婿,你也多认识几个人,交个朋友,往后她们也会照拂你铺子的生意。”
  二堂嫂口中的董鄂家应是京城内城临近西直门锦石坊街的正红旗蒙古都统董鄂家,董鄂家的祖先何和礼是大清王朝的开国元勋,后金五大臣之一,迎娶了清太祖的女儿,成了额驸,何和礼死后被追封为三等子,死后几十年积功惠及子孙。
  董鄂一族还出了一个宫妃董鄂妃,逝后被封为孝献皇后,是先帝最宠爱的妃子,董鄂妃的父亲伦布与何和礼为同族兄弟,往上追溯是两人的祖父为亲兄弟。
  如今董鄂一族的头领与族长为一等公朋春,为何和礼的曾孙,康熙二十五年从正红旗蒙古副都统升为正红旗蒙古都统,其长女嫁与三阿哥胤祉为嫡福晋,可以说董鄂一族是京城里排得上字号的望门贵族。
  董鄂家宴请宾客不会送帖子到乌家这边,她阿玛官职太低,乌家又不是大家族,像这种宴会他们估计只会请京城内名门世族、有名有姓的人家,不会邀请她,她还没有资格,若是二堂嫂带她一同前去,她不会有机会参加这种宴会的,姑母虽说看不起他们家,偶尔轻待她,但有时候又待她不错。
  她自然无意找如意良婿,不过她的确想铺子的生意好,她刺绣的生意主要还是面对有钱人家,刺绣属于锦上添花的活,普通百姓苦于生计,只会将银两花在刀刃上,讲究实用,不会花几两银子图好看精致。
  “嫂子,我想跟你一同前去,只是我第一次参加这种宴会,我该穿什么,需不需要备些什么去都统府?”
  富察氏笑道:“你只需把最好看的一身旗装穿上就行,抹些胭脂脂粉,打扮打扮,其它的您不用操心,你既然是与我同去,无需再备什么,交给我即可,三日后巳时正,我过来接你。”
  “我自己过去就好,不用过来接我。”
  富察氏摇摇头:“无碍,你是第一次过去都统府,可能不识路,我们有马车,来去方便,也省得你走路。”
  乌锦想着她没有请帖没被单独邀请,她一人过去的确不大合适,于是点头同意。
  “行,那我先走了。”
  送走富察氏后,乌锦继续刺绣。
  三日后,乌锦穿了一件大襟右衽的雪青色绸绣枝梅纹直缀旗装,梳了小两把式的旗头,别了一支蝴蝶簪,耳环是一对珍珠耳环,这一身装扮几乎是她
  最拿得出手的装扮,像这种宴会,你不能衣着太朴素单调,别人会下意识看轻回避你,你就很难融入他们的闲聊中,她也知道她这一身在那些贵女当中肯定算不上出挑,但至少不会突兀,她也抹了一点口脂跟腮红,算是精心打扮一番。
  姑母家的马车准时出现在石桥胡同巷子口,二堂嫂富察氏伸出头挥手招她过去,她一人很快上了马车,马车上还有大堂嫂马佳氏、马佳氏七岁的大女儿明薇与她们各自的丫鬟。
  “锦姑姑……”明薇笑着叫她。
  乌锦摸了摸明薇的脑袋,随即也看着马佳氏喊了一声大嫂。
  “怎么不带上彩玉一起?”富察氏问了一句。
  “彩玉跟小娘她们要帮我看着铺子。”
  马佳氏眼神轻蔑,说道:“你那铺子一个月能赚多少银两,天天开着,少一天都不行,你不带彩玉,别人以为你没有伺候的丫鬟,哪个官家小姐会没有伺候的丫鬟,露出一副穷酸样只会让别人笑话。”
  彩玉幼时丧父丧母,卖到人牙子那边,之后被她阿玛买来当她的丫鬟,但实际她跟彩玉一块长大,情同姐妹,基本上彩玉不算是她的丫鬟,无需特别伺候她,她自己其实也算不上官家小姐。
  大堂嫂有时候就会这样言语嘲讽她,说话不好听,乌锦面色平静道:“我本就不是什么官家小姐,大嫂才是真正的官家小姐,如今是官家夫人,大堂哥如今当大官了,我想我就站在大嫂跟二嫂身边当个丫鬟就行,我伺候大嫂跟二嫂。”
  “哼,我还嫌你笨手笨脚呢,我哪敢让你伺候。”马佳氏轻哼一声,不过脸色和缓一些。
  乌锦知道马佳氏的性子,是需要别人捧着她,只要捧着她,她就高兴,给你好脸色,她继续说道:“如意跟在大嫂身边好几年了,我可能不如如意能干,但我愿意让大嫂差遣吩咐,要不我先给大嫂捶捶腿。”
  “你天天守着你那破铺子,我想差遣你都差遣不动,我哪敢让你捶腿,再说了,你要是去跟额娘告状,那我不得让额娘训一顿。”
  “我什么时候告过状?”
  马佳氏一想也是,乌锦这个人从来没告过状,她就这一点好,无论她怎么待乌锦,怎么奚落贬低她,她都不会跑到婆母那边告状。
  乌锦是婆母的侄女,跟婆母同属乌家,是婆母的娘家人,婆母虽然也看不上乌锦跟乌锦一家,但婆母不允许她们跟着瞧不起,因为婆母认为她们瞧不起乌家,也就是瞧不起她,她平日里不会当着婆母的面这么跟乌锦说话,让婆母知晓,少不了被婆母训斥。
  富察氏在一旁看着,嘴角有几分笑意,她这个大嫂说不过乌锦,乌锦聪明,她婆母总说乌锦是乌家最聪明的人,要是男儿,说不定能有一番大出息,在她看来,乌锦这人的确很聪慧,三言两语就让大嫂对她态度和缓,知道“对症下药”,很会捧着人说话,让人生不起气。
  马车缓缓朝着都统府驶去。
  第32章 到都统府
  快到都统府时,二堂嫂富察氏突然拿出一方轻薄的面纱给她,温声道:“你戴上面纱遮住左脸的伤疤,你的眼睛很好看,这宴会肯定不乏王公贵族,你戴上面纱,肯定有人会觉得你这样子好看进而看上你。”
  马佳氏也附和道:“你二嫂说得没错,只要遮住伤疤,人会变得好看,听你二嫂的,你年纪不小了,越拖越嫁不出去,都成老姑娘了,更没有人要你。”
  “这是在骗人,更何况能遮得了一时,遮不了一世,到最后他们肯定会知道我长什么样,与其始于欺骗,不如坦坦荡荡,我晓得大嫂二嫂是为我好,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但我不能这样做,况且我过来不是为了找夫婿的,我是过来给大嫂二嫂当随身丫鬟的。”乌锦眨眨眼俏皮道。
  富察氏见乌锦不想戴,只能将面纱收起来,说道:“说得也对,算了,不戴就不戴,下来吧,别误了时辰。”
  几人一一下了马车。
  锦石坊街整条街都停着马车,满满当当,衣着光鲜靓丽的公子小姐从马车上下来,人往都统府大门走过去。
  乌锦跟在马佳氏她们后面,基本上进去的人都要递上请帖,报上姓名跟门户才能入内,虽说不是什么生辰寿宴,但过来参加宴会的主子大多让随身的丫鬟仆从带着礼盒入都统府。
  都统府虽比不上王府那般气派堂皇,但也十分大气宽阔,从大门、仪门、花厅、正大堂再到内厅都是高大开阔,里面的下人有条不紊地忙碌,来回穿梭。
  既是夏日凉宴,这都统府里里外外都摆放着冰盆,上面硕大的冰块散发着凉气,比起他们一次只能领十斤冰块,就单从用冰而言,都统府今日用的冰块少说也有上几万斤,正因为这些冰块,他们进来的人感受不到热意,只觉得清凉。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