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院子里的几个哥儿也吃的格外满足。
  赵岁岁做不出给自己多扣些肉的事情,他们的分量与外面的汉子没有任何差别,前几次戚家吃肉都是只多不少,这次每人却只得到指腹大的几小块,赵岁岁见桐哥儿似乎没有吃够便将自己碗里的那几块肉也夹给了他。
  远夫郎刚好瞥见这幕,记挂着自己家里的孩子,坐在桌边心不在焉。
  赵岁岁与渔哥儿对视了一眼,而后一齐看向了他。
  赵岁岁对远夫郎的印象极好,他还在杨东村里时就隐约听过对方的名声,远夫郎先前承接过一户人家的席面,杨东村有人恰好被邀去吃酒,回来以后对那户人家的饭菜赞不绝口,在村子里面吹嘘了好几天,直说自家要是也办喜事一定要邀请远夫郎过来。
  那时候赵岁岁还想了一下自己的喜事呢——年少慕艾实属正常,再怎么说他也是个正常的哥儿,虽然与袁家书生没什么感情吧但毕竟也认识了那么长的时间,关系不亲近但也不至于讨厌,会对自己的人生大事有所想象也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事情。
  只是袁书生却看不上远夫郎的名声,也看不起他的身份,一心想着要在镇子里面请大厨过来,这样才不堕了他书生郎的面子。
  赵岁岁从没在袁童生面前提过婚事,他在袁童生那里向来是块只知道干活的虽古板木讷却极好使唤的石头,这还是赵年年同他说的,也不知道赵年年是怎么和袁童生聊起的这个话题。
  当时赵岁岁确实怀疑过一瞬,但也只是一瞬而已,那时候他心思单纯只知道拼命干活,旁人说什么他就听什么,哪怕能多长几个心眼也不至于被算计成这样。
  但远夫郎做饭好吃的事情他却是真的记下来了。
  他没想到远夫郎会被雇佣来戚家帮厨。
  这两日家里的灶台都是交由远夫郎来打理,赵岁岁和渔哥儿便帮着做些杂七杂八的活计,远夫郎做菜并不背着他们——也没什么好背人的东西,又不是什么独家菜谱都是村里家家户户都知晓的方子,最多也就是在火候和调料占比上存在着些差异。
  有人问远夫郎便答,不过有些东西他自己都说不明白,像是调料的“适当少许”更大程度上是依靠直觉,但若是他能说清楚的东西远夫郎也一句一句毫不藏私,着实是个相当坦荡的人。
  赵岁岁想了想,干脆放下了手里的筷子:“阿远叔叔是在想红丫头吗?”
  远夫郎动作一顿,有些讶异地抬起头来,随即又了然地无奈笑笑,声音极轻地“嗯”了一声。
  “她自己在家,我有些担心。”远夫郎苦笑起来。
  他来到戚家帮工也有好几日了,就没有一日是心里安定的,虽然他在村长面前闹了好几回,在村长和族里的震慑下应当没人会上门找红丫头的麻烦,但他心里还是静不下来。
  担心她一个人回家会不会遇到什么事情,担心村子里的那些孩子会不会再去欺负她……红丫头是他家汉子死后他生命里唯一重要的存在,远夫郎一步都舍不得离开。
  赵岁岁和渔哥儿都叹了声气。
  渔哥儿曾掉过一个孩子,现在想起来都难受得厉害,赵岁岁倒是至今都没有成亲,但他与桐哥儿也相处了不短的时间,虽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感同身受,但哪怕只是稍稍代入一下都心揪的厉害,再一想到远夫郎家里的那些破事……赵岁岁也只能长叹一声。
  这几日红丫头来接送她爹爹时赵岁岁恰好全都在场,小丫头脸上身上都干瘦的厉害,脸色蜡黄头发枯黄,小小的身体根本就支撑不住她的爹爹,两个人一起趔趔趄趄地往村尾来,每次都直勾勾地盯着她爹爹的身影,亲眼见着人进了院里才慢悠悠地转身离开。
  年纪不大,却很有礼貌,一看就被她爹爹教养的极好,每次见着他都会乖乖巧巧地站定叫人。
  赵岁岁认真思索了会儿,继而重新抬起头来:“阿远叔,今日回去你和她说上一声,明天……明天就留在戚家这边吧。”
  “和你一起过来,中午一起在这边吃饭,晚上你们再一同回去。”
  远夫郎当即睁大了眼,连连摆手:“这、这怎么行?!”
  赵岁岁摇头:“没事儿,她一个孩子能吃上多少?就这样说定了,明天就来。”
  远夫郎还是想要拒绝:“这太过分了,你们给我开了这么高的工钱,给我提供了这么好的伙食,我怎么还能再带着她来这里蹭饭?我知道你家的粮食都是花银子在村里买的,本来盖房的开销就不小……”。
  赵岁岁打断了他:“阿远叔叔就听我的吧,你要是不同意我就让戚大哥亲自过来同你说这些,到时候让红丫头来帮忙做些洗菜打扫一类的杂活,就当做是中午的饭钱了。”
  他能看出来远夫郎不是欲拒还迎,他是真的心中过意不去,赵岁岁也帮不了他更多的东西,只能尽可能地帮上他一把。盖房这活计少则十几日多则小半个月,更不用说现今已经过了好几天的时间,这点事情真的算不得什么,赵岁岁朝着渔哥儿看了一眼,戚渔当即反应过来,也帮着赵岁岁劝起了他。
  过了片刻,远夫郎才终于点了点头,但是面上仍旧有些担心,惴惴不安地看向赵岁岁:“戚、东家他能同意吗?”
  赵岁岁点头:“阿远叔放心吧,戚大哥不会拒绝的。”
  第89章
  戚家的墙壁被垒的越来越高, 院外的积土也越来越多,那井已经被打出了十几米的深度,但却依然见不出任何一点要出水的意思。
  工队的汉子们都有些担忧, 戚长夜倒是毫不在意, 只让他们继续往下,辘轳拉出来的土石已经堆出了一座小小的土坡。
  因着地下极其容易坍塌,汉子们每下挖一定距离就要使用井桡和木板将周边土壤简单固定, 以此来夯实出片稳固的空间。
  阿古无疑是这些人中对于挖井最专业最了解的那个,由他和另外两个汉子交替着下到井底忙活,手摇式的辘轳正一圈圈儿地往上运送着土壤,这地方倒是有一点好处——不需要支付残土车和垃圾处理的费用, 荒地山野随便找个地方就能将这些土壤给清理干净。
  两处都忙的热火朝天, 戚长夜也没有闲着,独自找了个僻静的地方清点了番现有的积分。他花积分相当节省, 又将每日都能通过回收物品获得的积分额度全部拉满,仅有的那点花费几乎大部分都用在了吃这方面, 现如今竟也为他攒下了两千多点来。
  戚长夜想了想, 豪掷一千积分买了一张火炕结构示意图。
  ——并不是多么详细的东西,总共只有一张图纸,不是戚长夜不想买,而是越详细的图纸价格就越高, 他总共就只有这么点积分, 太贵了,他买不起。
  不过这一张纸也足够用了,烟道火道烟囱火口都标记的明明白白,他与赵岁岁在山上挖那个烧制木炭的土窑时就向赵岁岁了解过相关的知识,岁哥儿对这方面相当了解, 对他也是有问必答,戚长夜在他那里恶补了不少烟道火灶的相关知识。
  烧炕取暖是一种相当常见的取暖方式,通过燃烧柴火产生热量再将热量传导辐射开来,从而导致炕面和整个房间内的温度上升。戚长夜对着图纸仔细研究了会儿,又一次取出了他的薄木板来,这次倒是没再使用刀子来刻了,而是摸了根炭条出来,一笔一划地将买来的图纸临摹在了薄木板上。
  自从家里挖了炭窑,许多事情都方便了不少。
  他耐心地画了一会儿,拿着画好的木板就找赵岁岁商量去了。
  ---
  这几日戚长夜和赵岁岁倒是仍旧保持着每隔两日就往山脚跑上一趟的规律,每次都能带下来两筐烧好的木炭,他也不贪多,次次都只烧固定的分量,赵岁岁早就把握好了烧炭需要的火候和温度,烧出来的质量也越来越统一。
  他们通常是晨起上山,基本能稳定在辰时末巳时初回来,要是某日回来早了赵岁岁还能帮着渔哥儿他们一起准备下中午的午饭,倘若有事耽搁了时间也有着红丫头在旁帮忙。
  小丫头被远夫郎带过来时还怯生生的,生怕哪里做的不好惹了他们不满,干起活也非常认真,很难不让赵岁岁联想到小时候的自己。
  带的次数多了,戚大伯也知道了他们在山上烧炭的事情。
  这并不是什么秘密,就像是他家的那条竹笕,虽说位置并不明显但要是有人多往山上跑上几次也肯定会发现,只不过戚大伯光顾着操心戚渔的事情,这几个月都没往山上去过罢了。
  “大哥,你说小五烧这么多炭做什么啊?”戚二有些疑惑地问道。
  戚大正在搅和着石灰,闻言朝着戚五的背影看了一眼,非常老实地回答他:“不知道,可能留着冬天取暖用吧。”
  戚二:“……”。
  戚二手上动作不停,稳稳砌上一块青砖,用力敲打将青砖固定,随后才转过头来看向戚大:“哥,要不我们也烧上一点?”
  戚大看他:“你烧来有什么用吗?”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