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这也是余寻光的一种“托举”行为。
“但是观众对你很信任,”就孔思益知道的,现在都有一些网友叫余寻光「内娱良心演员」,她不由得好奇,“你是怎么维持的?”
余寻光想得明白,“我的作品一直不错,所以维持住了观众的信任;如果我有哪一部作品糟糕了,他们也会不信任的。他们的信任不是无缘无故,也不是永久的。而且观众不是单独对我信任,是对所有认真工作,有优秀业务能力的影视工作从业者信任,他们都是一群很好很宽容的人。”
孔思益这个时候终于伸手喝了口水,她仍旧在沉思。
按道理,这时候应该已经轮到《天才算法》了。
孔思益接到导播的信号,开始就这部电视剧发问:“《天才算法》是李恕坤导演的退圈之作。你是因为想要回报导演的恩情,才接下这个项目的吗?”
余寻光反问:“《天才算法》难道不是一部很棒的片子吗?”
孔思益直言,“我不太喜欢少年追梦的题材,这对我来说有点幼稚。”
孔思益应该是一个很现实的人。
余寻光点头,表示尊重,但是他还是有关于沈竞先的话想聊。
不能厚此薄彼啊!
孔思益当然也没有任性的权力,她耐心地听着。她有一个憋了很久的问题想问了,等把电视节目都问得差不多,结束了这个环节,她开始放大招。
“去年,叶兴瑜为你成立了工作室这是人尽皆知的事,但实际上我还发现你和凌爽、翁想想的「灵鹿工作室」也来往甚密,你们之间有什么合作吗?”
就她猜测的,余寻光跟叶兴瑜签了8年的合约,现在应该早就到期了。寻光工作室的出现代表着余寻光出来单干,他既然都单干了,就不可能给灵鹿工作室签打工合约。
余寻光也不避讳,他觉得这或许是一个可以让观众知道这个消息的机会,同时也是为了会在今年4月上映的《漫长的孤独》预热。
“《漫长的孤独》有寻光工作室参与投资。”
孔思益便明白了,她相信观众应该也能明白。
不明白,她就把话说得更直白,“你们一起创业是有什么追求吗?理想,还是金钱?”
余寻光先是开了一个玩笑,“是凌爽导演想做大做强。”
等孔思益真笑了后,他才道:“想让更专业的导演、编剧制作团队被观众们看到吧。”
还是那句话,现在娱乐圈的影视作品被观众们说烂,是因为很多作品都不是有丰富经验的人拍出来的。
孔思益问:“你会不会感受到压力?”
“什么压力?”
“你好像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演员了,这会不会影响到你的职业态度?你刚才也说,观众可能会因为你表现不好而收回那种信任。”
余寻光问清楚了才回答:“不会,我会很享受。什么情况下会产生压力?当大家对你有期待值的时候。对演员来说,观众对你的期待会是压力吗?那只能是动力。而且……什么叫单纯的演员?就像我以前只想演戏,一直演戏。但是现代社会没那么单纯的环境给你,所有这个时候怎么办?你只能去创造一个可以创作的环境。”
“你在牺牲你自己。”
“「牺牲」这个词用的太重了,我付出一些东西也是为了得到,也是为了我自己。”
演戏不是闭门造车,需要走出去。
演戏不是一个人的事,也需要更多好演员的配合。
只有环境好了,才能够让“好”演员一直是“好”演员。
余寻光不会忘记他现在能够一直演戏,是有叶兴瑜放弃了自己的演艺事业在前面顶着。
他也想顶起一片天,他甚至都不用放弃自己的演艺事业,他已经很幸运了。
孔思益再问:“对于网上说的,他们觉得你单纯好骗,你怎么看?”
“是他们对我的关心和爱护吧。”说到这里,余寻光露出笑意。
他又想到了这么多年遇到的那些可爱的观众。
余寻光觉得不会有人真的觉得他傻吧?
几个问题下来,孔思益渐渐地失去表情,“你很少参加综艺,有人说你是不缺钱。”
“同样都是赚钱,我是演员,如果有好的剧本,我当然倾向于先去拍戏而不是综艺。”
“如果没有合适的剧本,你就会去多参加综艺吗?”
“我不能去休息,去学习吗?”
“当然,那是你的选择。”
余寻光笑了,他望着进入状态的孔思益说:“你刚才真的好像个三流记者。”
孔思益眨了眨眼,她挺了挺后背,重新往前面坐了坐。
她好像反应过来一些,“为什么这么说?”
余寻光不跟她客气,“断章取义,诱导发言。我不做这个,就一定要去做那个吗?这世上什么事情都不是非黑即白的。现在很多记者在采访时喜欢学西方玩「不是就是」那一套,甚至网络上也有那种风气。生命在于运动,运动代表着变化,一成不变的东西是很短命的,所以人当然也是在变的,但是网络却将这种变化消于无形。你今天喜欢吃苹果,哪一天突然不喜欢了,别人不会觉得是你的喜好产生了变化,他只会觉得你以前在说假话,你就是不喜欢苹果。我当然没有在说你的意思……”
孔思益听到这里先笑了。
于是余寻光也不往下说了。
他也笑着:“你不喜欢这段你可以删掉。”
“为什么要删?这是多好的素材。”
能够被余寻光怼一下,她居然还觉得挺荣幸,因为余寻光好像没在镜头前表达过自己对什么东西的厌恶。
听到要播出去,余寻光也无所谓,他敢说就不怕别人听。
“我反正是觉得人可以成为各种各样的人,只要你的内心坚定,不去藐视,哪怕是有时的高傲也是不错的体验。”
孔思益十分敏锐,“高傲是贬义词,藐视也是贬义词,为什么前者可以,后者却最好不要?”
余寻光说:“藐视会让你变得丑恶与龌龊,会让你的心灵变得狭窄,会让你忘记自己的阶级和出身——当然这只是我的一家之谈。作为一名演员,我个人认为藐视他人是很危险的事。为了我的演艺寿命,我有时候会特意去回避一些不好的事。”
“克制自己。”
“对,人活着是要承担一些责任的,我也得对一直信任且支持我的观众负责。”
“这也是你说的想成为更好的人。”
“是的。”
孔思益突然焉儿坏地笑了笑:“你父母关系好不好?”
余寻光不知道她为什么突然问这个,歪着脑袋抓了抓头皮,“什么?”
孔思益主要是想探究,“你觉得你成长为现在这个样子,原生家庭给你带来的影响大吗?”
余寻光毫不犹豫地说:“家庭教育是塑成现在的我的基础。”
孔思益问:“我知道你爸爸妈妈都是很普通的人。”
余寻光点头:“对,所以,对于我进娱乐圈什么的,他们也帮不上,为人处事方面他们能教的地方也很少。但是他们给了我个性,培养了我的一些能力,还尽可能地支持着我。他们做到了父母能够做的一切,我非常感谢他们,也爱着他们。”
孔思益大胆猜测,“那么你更多的成长来自于你身边的人?”
余寻光补充:“除此之外还有我饰演的那些角色。那么多人,他们像是我的朋友,也像我的老师,或许他们还像是我的父母。”
孔思益下意识地觉得难以接受,“角色怎么能是父母呢?”
余寻光却说:“角色来自于文学,好的文学能够引发人思考的文学,为什么不能算是父母呢?他们给予我精神的滋养,让我成为灵魂上的巨人,我并不觉得认可他们是有多羞耻的事。我们是相互依存的。我饰演了他们,他们也重新塑造了我。我们都是世界里的一块泥巴,如果没有他们,我想象不到自己现在会是什么样子。”
孔思益沉下心来做了个类比,“所以意思其实是,你的角色在你心里很重要。”
“对,我爱他们,”余寻光带着既坚定又笃定的语气:“不管过去多少年,我都会一次又一次地主动爱上他们,他们让我拥有爱人的能力,他们才是让我学会爱上世界,爱上自己的诱因。我刚才说的想变得更好,也是因为他们,一直是他们。”
孔思益瞳孔微瞪,有些说不出话来了。
今天的这场访谈,余寻光和孔思益大概聊了一个多小时。后来经过剪辑删去了一些,也有时长非常可观的56分钟。
要看这种高强度输出的访谈,需要很多的耐心,也需要一定的理解能力。观众中从来不缺拥有这两样品质的人。所以很快就有人在论坛开帖:
《孔思益对余寻光的回访你们看了吗》
主楼:我花老大力气把两场连在一起看完了,我的个娘,主持人和嘉宾都有好大的变化,而且余寻光好直白好坦率,好有担当一男的。我完全理解了什么叫演员有血肉,角色才有血肉。他真诚地像个玻璃人,什么话都说,跟6年一比,还是那个质朴的娃。孔思益第一场像刑讯,在第二场显然也做了更多的功课,后面还被段位上来的余寻光怼了,好评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