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常妙理直气壮,“他追的我。”
  张婶咯咯笑,表情有点感叹,有点神奇,更多的是种认识的孩子出息了的感觉,“男人就是该主动点,你都不知道,我以前看他那闷葫芦的样子,多怕他长大找不到老婆。”
  常妙眼睛一眨,“张婶,能再多说点吗,他小时候是什么样啊?”
  “他小时候啊……”张婶喝了口水卖关子,“跟现在其实也差不多,就是样子变了不少。”
  “当时他们福利院旁边有个小学,我和老郑就在门口摆摊卖炸串,小学管得严啊,隔一段时间就要清一波,我俩就只能到小学的侧边来,那正好就是他们那个福利院。”
  不过那会儿福利院的围墙还不是如今用砖垒起来的高墙,而是主用铁栏杆围的,里外能穿透,张婶他们摆摊的位置正好能看见福利院的操场,但靠近围墙这边就比较偏了,角落处只有一片无人打理的半通透的花廊,能坐人的地方是一段段粗糙的水泥,而缠绕在顶部的紫藤萝因为过了季也只能看见胡乱生长的杂枝杂叶。
  张婶也就是在这个时候遇见梁嵛的。
  大约是体育课,操场上有一群孩子在疯跑,就他一个,安安静静地坐在花廊下看书。
  刚开始,其实张婶没打算跟他说话,但是连着碰见几回后,她就忍不住叫了梁嵛一声。
  小孩还挺乖,听见有人叫就把头转了过来,张婶这才看清了梁嵛长什么样。
  总的来说,很瘦,夏天都穿的短袖,不合适的衣服套在他身上,露出一截麻杆似的手臂。
  头发也偏长了,刘海垂在眼睛上面一点,配上他没什么表情的表情,乍眼看上去会显得有些阴郁。
  张婶也是这么想的。
  她文化水平不高,小学毕业,福利院她来说是个“传闻”中的地方,只知道里面都是各种原因被人遗弃的孤儿,可最近在这边摆摊,她发现这些孩子不仅是孤儿这么简单,里面有一部分是有病的,例如斜眼,或者腿脚发育不良成跛子的。
  她不懂那些专业名词,只是恍然有一个意识,或许不止是一小部分,更多的都在楼里不能出来,所以在这里,她本能地以为梁嵛可能也是有什么病的,听说有个病叫自闭症,貌似还挺符合。
  但如果不是小孩在她沉默时候,还一直用那双认真等待的眼神看着她,等她说话的话……
  张婶:“你好呀,小朋友。”
  她亲切地打了个招呼。
  过了会儿,梁嵛也低低出声,“你好。”
  这让张婶感觉很神奇,以至于后来再碰见的时候,她胆子就更大了,直接招了招手,让人过来。
  梁嵛小时候是真听话,看了她一眼,真迈着一双小短腿过来了。
  才到大腿的小矮个站在墙根底下,张婶看的既可爱又心疼,转头让郑叔炸了一把串,有菜有肉,从围栏外头递给了梁嵛。
  “呐,给你吃的,我家用的油都是好油,干净卫生,你吃吧。”
  梁嵛猝不及防,他从来没见过这样拿棍棍串起来的吃的,平时吃饭都是一个大盘子,然后食堂的阿姨给打菜,素的偏多,而且,不是每一天都能吃饱。
  油炸的东西好像向来都比那些普通的炒菜要香,他不由自主就咽了口口水。
  小学那边还没下课,张婶拿了把椅子坐在围栏这,她自认为她的手艺挺不错的,基本每天下午小学校里的学生走光了,他们摊位上的东西也能卖个差不多,但瞧见这小孩盯着手里的炸串半天不动,她有些奇怪,“怎么不吃啊?”
  梁嵛:“我没钱给你。”
  “你还知道吃东西要给钱啊?”张婶稀奇笑,“但是我不用,这是请你吃的。”
  梁嵛眨了下眼睛,语气真挚,“谢谢。”
  自从这次起,只要张婶在这边摆摊能碰见梁嵛,都会给他一把炸串让他吃,但这孩子不知道是腼腆还是怎么,做什么都安安静静的,吃东西也不像别的小孩狼吞虎咽,一口一口吃的特别认真。
  有时候张婶也怕偷偷投喂会被福利院的老师发现啊,就让他吃快点,他就说福利院的老师不会管。
  真正需要照顾的孩子太多了,像他这种每次点到都在场的,老师不会放太多关注。
  -
  隔了一周再来。
  张婶发现梁嵛这回居然主动跑到墙根这边望她了,摆摊的工作交给郑叔,她搬了个凳子继续坐到老位置。
  逗孩子的活儿她很擅长,加上她今天心情不错,摸了把小孩脑袋就乐呵呵地说:“怎么,想我啦?”
  梁嵛彼时似乎在她的加餐下稍微胖了点,又好像没有,但一双黑亮的眼睛还是跟以前一样安静地望着她。
  “张婶,你……”他顿了下,转问,“你看起来怎么这么开心?”
  张婶:“因为知道了一个好消息啊。”
  这一周他们没碰见梁嵛,不是因为换了摆摊位置,而是去了医院。
  “什么好消息?”
  “张婶要有宝宝啦!”
  梁嵛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他抓着身前的两根栏杆,沉默了会儿,仰起头说:“张婶,我觉得你会是一个好妈妈。”
  张婶倏地一愣,本来只是想分享一件她认为很喜悦的事情,但小孩说话时的表情认真又真诚,让她突然有些愧疚,这是不是不该跟他说。
  她笑着应了一声,正琢磨着要换个什么话题,梁嵛望着她开口,“张婶,我再过不久就不在这了。”
  “为什么?”张婶诧异,想了想,“是有人要领养你了吗?”
  “不是,是要去上学了。”
  张婶也是这时候才知道,福利院每年都会让适龄的孩子出去到市内的小学去上学,但也有些离不开的,就在福利院里面自己学。
  “上学是件好事啊,你以后可要好好读书,以后考个好大学。”
  梁嵛:“这很重要吗?”
  张婶:“当然重要啊!知识改变命运听过没有?你不好好学习,以后怎么找工作,找老婆?”
  梁嵛懵懵的,显然没听懂。
  孩子太小,还不懂这些,但看在这段缘分的份儿上,也有可能是马上要为人母,她忍不住多叨叨他两句,“人啊,一辈子就干三样事,上学、工作、结婚……”
  梁嵛打断,“为什么就干三样,不多干几样?”
  张婶没好气,“你能干你就多干呗,但光我说的这三样就复杂的很呢!尤其是结婚,别的你自己努努力还能行,结婚一个人可不成,你郑叔也是好运气碰上我了,不然你看他现在是不是还打光棍。”
  梁嵛于是瞅了眼郑叔,心里默默消化理解,殊不知张婶此刻也在瞅他。
  虽说女大十八变吧,但男的也差不多,这小孩乖巧归乖巧,但不是那种会来事的孩子,这么久了也没怎么见他笑过,看书的时候还爱皱眉,问起问题来也是一脸正经,小小年纪像个老学究,张婶几乎都能想象到他未来会是个什么古板样,说不定恋爱都不会谈。
  “小孩,你以后想找个什么样的老婆啊?”
  张婶随意跟他聊着天。
  梁嵛:“老婆是做什么的?”
  张婶:“就像我跟你郑叔,我就是他老婆,互相陪伴,老了以后也互相作伴。”
  梁嵛:“那我想她能陪着我就好。”
  张婶心里一软,“可人家姑娘也不能白跟你啊,你得对人家好。”
  梁嵛:“我会对她好的。”
  张婶摇头,“那首先你要有经济能力,你得找个好工作挣钱啊。而且婚后的所有东西都是一人一半,你们得共同分担,这个家才会更和谐。”
  梁嵛这时又瞅了眼郑叔,郑叔就坐在不远处的摊位前,每次开摊前的准备工作都很多,但好像每次还是郑叔动手的多。
  发现小孩脸上的困惑,张婶淡定说:“那是他乐意,怕我这么好的媳妇跑了,他连家底都压我这了。”
  “这样吗?”
  “可不是!”
  ……
  两个月很快过去,而因为小学放暑假,这边没有生意可做,所以那天之后,张婶的炸串摊也只摆了半个月,原还数着日子,两人能说个再见,但谁知道最后,梁嵛却再没出现过了。
  回忆起这些,张婶的脸上颇多感慨,“不过后来,过了有好多年,他上高中的时候又经过小学,我们又见着了,你说这,巧不巧?隔了那么久啊,记忆里还是个不点大的小矮个,结果再见面长得比我都高,我当时都吓了一跳。”
  常妙能想象当时的场景,她笑着点头,“是很巧,这说明他跟你们是有缘分的。”
  不知道什么时候停止聊天的郑叔望着这边也忍不住说:“当时他张婶还让我没事的时候往福利院那边走一走,想着能不能再碰上小梁,她买了身衣服想送给他,最后也没给成。”
  常妙:“那衣服现在还在吗?”
  张婶胳膊一捅旁边跟着听起故事来的郑诚,一脸嫌弃,“给这倒霉蛋穿了,小时候淘,有次回老家的时候掉茅坑了,那身衣服也报废了。”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